第250章 枣树已成林

个品行卑劣的人在穷途末路的时候, 会做出最丧尽天良的事。

赵王迁的处境比原本历史中还差。

原本历史中,他好歹是在赵国还不太危险的时候继位,安安稳稳当了几年赵王, 在邯郸被俘虏, 除了最后被放逐,基本没吃过苦。

这一世赵王偃在快灭国的时候才把王位传给他。继位的第一天, 他就要匆匆逃命。他还未感受到当国君的乐趣, 就成了亡命之徒惊弓之鸟。

来到顾城之后, 知道自己穷途末路的赵王迁用极致的放纵和暴力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恐惧, 直至引起顾城城民的暴动。

赵王迁做事还是有几分“分寸”。他凌辱的都是庶人的妻女,没有动士大夫的家人。

他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谁知道,庶人居然胆敢仇恨高高在上的国君

别说赵王迁, 顾城的士大夫都没有料到这个发展。

顾城的抵挡很顽强。有的士大夫是想与赵国同生死, 有的士大夫是想等秦军来找他们谈判。无论哪种考虑, 顾城都不应该如此容易, 且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地被秦国得到。

王翦听到有士大夫在痛骂刁民居然叛国,果然是无知愚民。

周围城民对那个士大夫怒目而视。但也有士人在叹气,有些赞同那个士大夫的愤怒。

虽然从感情出发,这些庶人会愤怒情有可原。但在大义上,庶人终究还是不行啊。

王翦眉头跳了跳,走到那个破口大骂的士大夫面前“赵迁折磨死的人中有没有你的妻女”

士大夫没反应过来王翦为何问他。

但他还是照实回答没有,然后继续扯什么大义。

王翦淡漠道“既然没有, 那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大放厥词”

说罢,王翦拔剑下砍, 那位破口大骂的士大夫脑袋落地,咕噜咕噜滚了两下,滚到了围观的庶人面前。

那个庶人抬起一脚, 就把这个高高在上士大夫的脑袋踢飞了“说得好”

一些士人目瞪口呆。

庶人和部分士人纷纷叫好。

王翦回头平静地吩咐身后文吏“将赵王迁如何凌辱庶人而失城,城内士大夫如何辱骂城内失去妻女的庶人不忠的故事写成文章。朱襄办的那个什么咸阳学报不是说就缺这种新鲜素材吗”

文吏道“是。”

他嫌弃地看着那个被庶人踢飞的士大夫脑袋。

虽然咸阳学宫的学生学得很杂,但他确实是个根正苗红,从齐国逃到秦国的真正儒生。

而这个时代的儒生,有一个算一个,几乎都是国君厌恶的“反贼”。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秉承着“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思想,荀子还把这种士大夫的思想引申到了庶人,说出了“民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

现在赵王迁这艘小船,就是被赵国庶人的大浪打翻,赵国士人却还在埋怨为何会起浪。

无风不起浪,何不去问问历代赵王都在刮的阵阵妖风

都说是天命在秦,看看赵王偃和赵王迁烂成的这模样,明明是民心在秦。

儒生虽然都是“反贼”,但在笔杆子上,还是有几分能耐,也很能夺得底层人民的心。

他们在顾城和还没有打下的其他赵国城池,宣扬了一下赵王迁这艘小船被赵民的大浪打翻的事迹后,扰乱城中民心。

王翦赶在廉颇和李牧到来之前,把赵国扫灭了个七七八八。

他浅浅地松了一口气。

廉颇没有意识到王翦的小心思。

邯郸都被攻破了,他知道王翦能很快扫灭赵国。他来赵国不是为了打仗,而是想以自己在赵国残存的声望,让赵国少些抵抗,早点安稳下来。

李牧的目的和廉颇差不多,但还加上了有仇报仇的想法。

但李牧和王翦很熟悉,所以他从王翦前后不同的作战风格猜到了王翦的郁闷。

一见面,李牧就打趣道“你何必这么急除了赵国,还有燕国和楚国。我可以让着你。”

王翦上去就是一脚。

李牧不避不让,拍了拍衣服上的脚印“放心,君上还小的时候就说一定给你封侯,就是要等你成为王老将军之后。”

王翦笑骂道“闭嘴,别擅自揣测君上的思想。”

李牧道“没揣测,确实是君上小时候说的。”

朱襄推开门进来“政儿小时候说什么了”

秦王政跟在朱襄身后“寡人也想知道。”

王翦立刻谨慎道“没什么,末将在和武成君开玩笑。”

李牧却没有谨慎,照实把刚才的话说了一遍。

秦王政点头“是寡人说的。”

朱襄好奇道“王翦要多老你才要给他封侯”

秦王政假装沉思了一会儿,道“到廉翁现在这个年龄”

王翦“”君上你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

李牧认真道“那王翦要小心了。将领能活到廉公这个年龄非常不容易,王翦一不小心,就只能被追封了。”

朱襄拍了拍王翦的肩膀,唉声叹气道“王将军,你要好好保养身体。”

王翦“”你们这是认真的还是在开玩笑

秦王政疑惑地问道“王将军,这个玩笑不好笑吗你为什么不笑”

朱襄率先笑出声。李牧虽然没笑,但肩膀微微颤抖,一看就忍笑忍得很辛苦。

王翦嘴角抽搐“末将笑不出来。”

秦王政笑道“王将军太严肃了,轻松些。虽然寡人已经是秦王,你还是看着寡人长大的长辈,可以自在些。”

王翦“”这不是自在不自在的问题,难道君上你认为我应该笑吗这个玩笑我怎么笑得出来

秦王政和朱襄、李牧都觉得挺好笑的。他们把这个玩笑告诉了廉颇,廉颇也笑得很开心。

只有王翦笑不出来。

秦王政坚信王翦没有舅父所说的幽默感。

逗了逗着急立功的王翦后,秦王政拉着朱襄,急匆匆往邯郸赶。

该是他完成年幼承诺的时候了。

秦王政没有立刻进邯郸城,先去找原来的家。

他想,他和舅父舅母的家就在邯郸城郊。虽然赵国经历了灾荒战火,国都城郊应该伤害不大。

但事实出乎他的所料。

他玩耍过的村庄被烧毁了;

他居住过的院子成了废墟;

他坐在长辈脖子上,伸长小短手摘枣子的大枣树,都只剩下了一个大木桩子,周围长满了荒草。

秦王政看着荒草中的大木桩子,双手紧握,指甲抠得掌心刺疼。

朱襄叹了口气,清理了一下木桩子周围的杂草,让秦王政坐下休息。

秦王政默默坐下,闷闷憋气。

“怎么会这样”秦王政像是在愤怒地质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朱襄道“我去找人问问。”

秦王政闷闷点头,就像是一个受了委屈的孩童。

朱襄和秦王政虽是变装出行,身边也带了许多侍从,以免遇到袭击。

虽然周围成了荒野,但毕竟在国都附近,朱襄只要寻找有田地在附近的赵国士大夫,就能问清楚情况。

赵国宗室就被软禁在邯郸城各自的宅院中,等待秦王的安排。

在这个村庄附近,居然有平阳君的宅院。

侍从从平阳君宅院中找来了平阳君的一个幼子。

那幼子比朱襄大上几岁,虽不认识朱襄,但平阳君的家人没有不熟悉朱襄的。毕竟平阳君在死的时候都念着朱襄。

平阳君幼子黯然道“在先父在世时,特意向先王求了附近成为自己的食邑,将这个院子打理得很好。伯父平原君在世的时候,信陵君还在邯郸的时候,都常来这里。”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待赵偃继位后,听信谗言收走了这片地方作为王庄”

他的声音压得更低“毁村拆屋,唉。”

朱襄靠近秦王政,让气得眼前一黑的外甥靠在他身上。

他伸手轻轻拍着外甥的背,安抚外甥。

“果然如此。”朱襄道,“平阳君在世的时候,一定把这里保护得很好。”

毕竟,平阳君辞世的时候还来见他,还怀念着过去,懊悔没有举荐他。

“好了,别气了,赵王偃都已经死了。”朱襄道。

李牧没把赵王偃救回来,特别愧疚地告知了朱襄,让朱襄在蔺贽面前为他说说好话。

朱襄听得直翻白眼。

古代所谓人棍的记载基本都是“传说”,可信度不高。因为古代没有抗生素,这样大的出血量和伤口,十有八、九会伤口感染死亡。

李牧支支吾吾说不小心多砍了赵王偃几剑,赵王偃真不禁砍,没撑过去。

朱襄就想问,李牧你怎么会认为娇生惯养的赵王偃撑得过去

他只能让李牧多写几封道歉的信,然后绕着蔺贽走。

赵王偃曾经想要挖蔺公的墓,让蔺公族人大老远地把祖先从地里挖出来,和牌位一起千里迢迢运到秦国。

挖祖坟的仇恨,值得蔺贽去把赵王偃千刀万剐。这时候还是别去触蔺贽的霉头了。

蔺贽一直试图瞒着他,但朱襄的好外甥不小心说漏了嘴。

朱襄假装没听见,私下找人查了查,然后将这件事闷在心底,没有和蔺贽提起此事。

这种事,越提越气愤,普通的言语安慰不但没用,还会更令人窝火。

只能等赵国国灭,俘虏赵王偃后,别人的安慰对蔺贽才有用。

赵王偃连蔺相如的墓都想挖,就更别说朱襄住过的院子。

他只能希望,村中庶民没有受到太大牵连。

朱襄询问后,平阳君幼子道“我兄长听说赵偃要迁怒此地庶人后,就将庶人都迁到了平阳,只留我在邯郸。堂兄就是平原君的长子也有帮忙。”

朱襄松了一口气,对平阳君幼子道谢。

平阳君幼子忙称不敢,这是先父的嘱托,为人子嗣只是照做而已。

朱襄对秦王政道“要去平阳看看吗”

秦王政压着嗓音道“平阳君和平原君一脉可延续一代爵位。”

平阳君幼子赶紧跪地道谢。

他心中庆幸不已。

先父去世之后,家中为是否在赵王偃的厌恶下保护这个村庄的人一事,产生过激烈的争吵。

最终长兄和堂兄决定,既然先父嘱托过保护好蔺公和朱襄的故人,他们就要做到先父的嘱托,以全先父的“义”。

而且从利益上来说,赵国衰败不可避免,秦国统一天下之势也不可阻挡。平原君仁善,他们这样做,将来赵国灭亡的时候,或许能让长平君帮衬一二。

反正赵王偃在继位之后,就对与春平君更亲近,支持春平君继位的平原君、平阳君后人很是厌恶。他们就算再违背一些赵王偃的命令,也无所谓了。

身为宗室,赵王偃除了不让他们出仕,不敢做得太过,他们也就过得拮据些。

他们没想到赵国会这么快灭亡。他们更没想到,秦王居然如此重视那些庶人。

“这里的地虽然荒芜了,但土壤仍旧很肥沃。我们把那些离开的人迁徙回来,把我的封邑改到这里。或者政儿你要把赵王宫改成行宫”朱襄问道。

秦王政闷声道“不住赵王宫,晦气。”

朱襄道“好,晦气。那重建这里吗”

秦王政道“当然要重建。舅父的封邑不变,这里改成蔺伯父的封邑。”

朱襄道“也行,这里本来也属于蔺公的食邑。”

虽然平阳君和平原君后人能多沿袭一代爵位,但食邑肯定不可能还有那么多,应该会改在咸阳附近,好便于监视。

而且对平原君和平阳君后人而言,他们也更希望迁徙到咸阳城附近,这样后代才更好出仕。

朱襄让平阳君的后人先离开,又让侍从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才把秦王政揽入怀里,轻轻拍打着秦王政的背“别气了,生气只能折腾自己。”

秦王政不好意思道“我已经不是小孩,不用舅父哄。”

“政儿当然不是小孩,但任何年龄的人都会生气,和你是不是小孩有什么关系”朱襄轻抚着秦王政的背,“我们再在这里栽一棵枣树。”

秦王政闷声道“那也不是原来那棵我的枣树。”

朱襄松开怀抱,对秦王政神秘地笑道“那可不一定。”

秦王政疑惑道“树都被砍了,还能重新长回来”

朱襄道“我们家的枣树长得特别好,枣子特别甜,所以我分了许多植株送出去。这个村庄大部分枣树都是这棵枣树的孩子。蔺公和廉公家也有我们家的枣树。李牧还带了枣子去雁门郡种,不知道种活没有。我这一路走来,发现村庄有很多枣树,应当就是我们家枣树的孩子。”

秦王政眼睛一亮“真的”

朱襄道“当然是真的。政儿你也知道我们家的枣子有多好吃,蔺礼那混球总爱来偷枣子。他都来偷枣子了,怎么会不将枣树子株移栽到他自己家”

秦王政的神情终于轻松了一些“蔺伯父肯定是会连枣树一起偷。”

他从树桩子上跳起来,拉着朱襄往外走“走,去问问老师,雁门郡的枣树长出来没有。”

朱襄被大外甥拉得一个踉跄。

他在心底失笑。政儿说不急,果然不可能不急。还好枣树确实早就分了很多种给其他人。

李牧护送秦王来到邯郸,刚接手邯郸的政务,正在忙碌。

见秦王政拉着朱襄飞速走来,他在心里叹了口气。

显然,李牧也已经知道村子被毁的事。

他正想着怎么安慰政儿,秦王政高声问道“老师舅父给你的枣子,你在雁门郡种活了吗”

李牧神色一怔,然后无奈地微笑道“活了。雁门郡归秦后我去看过,枣树结果很多。”

秦王政松开朱襄,一屁股坐在李牧刚站起来的椅子上“如果蔺家的枣树被砍了,就把雁门郡的枣树移栽过来。”

虽然舅父说这个村子所有的枣树大概都是他们家的老枣树的孩子,但秦王政更相信老师和蔺伯父亲手种下的枣树的“血统”。

李牧道“蔺家的枣树没被砍,也可以把雁门郡的枣树移栽过来。两棵枣树又不多。”

秦王政道“是这个理”

李牧给朱襄使了一个眼色。

朱襄会意道“我们可以在附近种一个枣树林,然后建很大的房子,以后常来这里玩耍。虽然这里是蔺礼的封邑,但蔺礼的封邑和我们的庄子没区别。”

秦王政使劲点头,心情这才真正好转“等村里人回来后,我免他们一生的赋税”

朱襄笑道“那当然。一定要和蔺礼说好,免得他偷偷收村人的钱买酒喝。”

秦王政失笑“蔺伯父才不会做这些事。他顶多从宫里顺酒喝,然后在宫中酒窖给我我留一张纸条。”

朱襄摇着头嫌弃道“蔺礼这就做得不对了。我牵你曾大父的羊的时候,从来不留下痕迹。你曾大父都不知道是谁做的。这才是顺手牵羊啊。”

秦王政“扑哧”笑了出来“曾大父肯定知道是舅父做的。除了舅父,谁还敢不问自取曾大父的羊”

李牧扶额“朱襄,别教坏政儿。”

秦王政笑得更厉害了“我已经是秦王,不会被舅父教坏。”

李牧道“你已经是秦王,朱襄更不应该和你说这些。如果你去蔺礼或者其他人家里顺手牵羊该如何是好”

秦王政笑得肩膀不断颤抖“那有什么关系蔺伯父难道还会不给我”

朱襄使劲点头“就是就是,蔺礼怎么会这么小气他拿了政儿那么多酒,多少羊都不够还。”

李牧叹气。这是小气的问题吗秦王去大臣家里顺手牵羊,你这是想给政儿留下多坏的名声若是被咸阳学宫那群喷子知道,一定会吵得咸阳城内永无宁日。

李牧暗暗将这件事记下,准备偷偷给荀子写信告状。

现在只有荀子能管得住朱襄。

至于廉公,如果他把这件事告诉廉公,廉公一定会眼睛一鼓,说“多大点事,牵就牵呗”,然后去送一百只羊给政儿和朱襄。

廉公对政儿一向很宠溺,经常在他们教导政儿时候充当障碍。

终于把大外甥哄好,朱襄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担心政儿一个暴脾气,去把赵王一家人的祖陵烧了。

现在赵国刚打下来,秦国又是走的义兵路线,有些面子情还是要做,不能像白公当年那样,一个不顺眼就把楚王祖陵烧了。

而且平原君和平阳君对他有恩,赵王偃和赵王迁如何无所谓,但赵王的祖陵也是他们的祖陵,他还是要顾忌这两人的香火情。

赵氏一族的陵墓还是别现在烧了,会对治理刚到手的赵地产生挺大麻烦。

如果政儿实在是气不过,可以等个几年十几年后,让赵王祖陵不小心失火。

那时赵国已经灭亡了很多年,守墓人肯定对赵王祖陵不尽心,不小心失火或者被盗很正常。经过几年十几年,赵人基本都能变成秦人,不会再在意赵王的祖陵。

秦王政心情好转,舅父的劝说他听了进去。

他确实想烧了赵王一家的祖陵。

既然舅父都这么说了,平阳君和平原君的后人又做了一点好事,他就决定延后处理赵王祖陵。

十年之后,他再派人让赵王祖陵因盗失火,以解心头之恨。

秦王政来到赵国,不仅是寻找以前痕迹,也是要实行承诺。

他给赵人免去了一年的赋税和徭役,承诺以后对待赵人会和秦人一样,给他们修建学府学院,让他们能够在秦国入仕。

他还接见了曾经和廉公、蔺公有旧的人,让他们选择优秀的子嗣去咸阳学宫学习。

如果有人是宿将,被廉公考核之后,可以在廉公麾下效力。

秦王政对赵国士人如此好,原本不满秦国攻占赵国的赵人,暂时收起了想要反叛的心。

反正赵王和秦王八百年前是一家人,就当秦王继承了赵王之位好了。他们效忠的还是这一家人,不算背叛赵王。

朱襄听了他们自欺欺人的话,心情有些复杂。

结果赵国灭亡之后,愿意为赵王殉葬的,居然只有大奸臣郭开。

郭开因为此事,名声好了不少。连赵国的游侠儿都不去搜寻他的家人了。

本来赵国许多人都在找郭开这个奸臣藏起来的家人,想把他一家斩尽杀绝,以报他谗言蛊惑赵王导致赵国灭亡之仇。

但郭开成为唯一为赵王殉死的人,是赵王身边唯一有骨气的卿大夫,让赵国士人心里复杂无比。

虽然郭开确实是个奸臣,但他对赵王也是真的忠心啊。只是赵王昏庸,他便也跟着当奸臣讨好赵王而已。其实错还是在赵王。

所以看在郭开是个大忠臣的份上,赵国憎恨郭开的士人有些释然了。

蔺贽没有亲手砍死赵偃,心里果然如李牧和朱襄所想的那样十分窝火。

如果李牧在他跟前,即使他理智上知道自己没道理,也会狠狠踹李牧几脚,并让李牧凑出至少一百坛好酒给他赔罪。哪怕蔡泽和朱襄一左一右唾骂他“醉死你算了”也不会妥协。

不能手刃仇敌,蔺贽就只能恶心赵国了。

他派人到处宣扬郭开对赵王有多忠诚,拿奸臣郭开去踩赵国满朝卿大夫。

郭开是名扬天下的奸邪小人,居然都比赵国那些道貌岸然的卿大夫有骨气,怪不得赵王只听信郭开的谗言。虽然赵王蠢,但是赵王识得谁对他忠心。

赵国唯一有骨气的是大奸臣郭开,那还不如郭开有骨气的其他赵国卿大夫是什么东西赵国士人人人骂郭开,却连郭开都不如,我看赵国自从平阳君死后就从上到下烂透了,活该亡国

秦王政十分配合蔺贽。

他感慨郭开对赵王偃的忠诚,于是特意把让郭开陪葬赵王偃,就葬在赵王偃为自己修的陵墓里。

至于赵王偃自己,秦王政丢了只烧成灰的肥豚豚进去。真正的赵王偃尸体丢哪了,只有蔺贽知道。

于是郭开独自睡在了赵王偃的陵墓中,还能得到赵国宗室十年香火供奉。

朱襄对蔺贽和政儿这暗戳戳地恶心赵王一脉的事十分无语。但他们开心就好吧。

其实他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喜欢吹捧郭开这样祸国殃民的大奸臣。

或许郭开对秦国有利,但郭开给赵国庶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特别是赵国进攻秦国的时候,他怂恿赵王送和他们有旧的赵将带着疫民送死,这突破了朱襄的底线。

这样的人不挫骨扬灰,还成为赵国忠臣,能够在赵王陵墓中躺十年,朱襄难以接受。

可朱襄难以接受的事有很多。

秦王政和蔺贽把郭开高高捧起,更大的原因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压制赵国蠢蠢欲动的士大夫阶层,让他们灰头土脸,没有复国的正当性。

所以,朱襄再次什么也没有说。

政儿和蔺礼是正确的,天真的是自己。捧郭开,压赵国士大夫阶层,是稳定赵国的最好方法之一。

但秦王政看出了朱襄的心情,对朱襄承诺“舅父,就十年。十年后,我就把郭开也挫骨扬灰,而且找个赵人将他挫骨扬灰。他忠于赵王,但残害赵人。赵人把他偷偷挖出来一把火烧了很正常”

远在咸阳的蔺贽也猜到了朱襄的不满,特意写信解释,等利用完郭开就清算。如果能找到郭开的子嗣,也不会给他们混入咸阳学宫的机会。郭开的后代捡回一条命,也只能当个庶人,去体会庶人的苦。

秦王政突然一拍手,兴奋道“这样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

朱襄“”政儿的脑袋瓜子是怎么长的怎么思想这么灵活不愧是他的始皇外甥

他失笑“好,赵王祖陵失火的理由也有了,很好。

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110章 蔺贽狗啃泥第250章 枣树已成林第240章 新时代来临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47章 蔺相如戒尺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114章 好感五颗心第58章 炸虾三虾面第25章 野兔野狐鸦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221章 诸老将请战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4章 清蒸盐焗鸡第45章 油酥卤鸡鸭第250章 枣树已成林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61章 公子启酒壶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50章 太医安神药第268章 番外一第43章 冰凉烤羊肉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66章 海带味噌汤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214章 岂知千丽句第115章 雪姬纺织机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113章 李斯凉开水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179章 麻油拌时鲜第163章 冲锋轻重骑第59章 酸荠菜鱼汤第82章 补药鸡蛋汤第69章 平原君笑泪第178章 温酒打边炉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269章 番外二第137章 烟笋烧牛腩第26章 木筒凉河水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238章 李牧大危机第143章 出城小矮马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第236章 长平郡死战第239章 拨云终见日第239章 拨云终见日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100章 竹笋乳鸽粥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247章 太子抓周宴第148章重骑兵粮草第140章 白菜粪肥泥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76章 滋补药膳汤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第163章 冲锋轻重骑第162章 李牧的名号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67章 燕赵边军酒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215章 杀人者魏王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63章 楚王启殉楚第238章 李牧大危机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248章 传首赵边疆第77章 浮灯烟花火第76章 滋补药膳汤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190章 城墙楚歌声第62章 韩非红眼眶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99章 红烧江鲈鱼第258章 荀子献计谋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157章 守孝豆腐干第203章 身后事热闹
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110章 蔺贽狗啃泥第250章 枣树已成林第240章 新时代来临第180章 新鲜全鱼宴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47章 蔺相如戒尺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114章 好感五颗心第58章 炸虾三虾面第25章 野兔野狐鸦第160章 炒南瓜子仁第221章 诸老将请战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4章 清蒸盐焗鸡第45章 油酥卤鸡鸭第250章 枣树已成林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90章 咸菜熏香肠第161章 公子启酒壶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50章 太医安神药第268章 番外一第43章 冰凉烤羊肉第35章 雪做的食盒第66章 海带味噌汤第155章 刀削柰果皮第122章 始皇崽兔子第214章 岂知千丽句第115章 雪姬纺织机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75章 澡堂泡澡水第113章 李斯凉开水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179章 麻油拌时鲜第163章 冲锋轻重骑第59章 酸荠菜鱼汤第82章 补药鸡蛋汤第69章 平原君笑泪第178章 温酒打边炉第235章 太子政及冠第107章 君子伪善心第269章 番外二第137章 烟笋烧牛腩第26章 木筒凉河水第144章 蔺贽新田律第260章 张良又一策第168章 百密有一疏第119章 白起青玉佩第13章 新鲜生土豆第238章 李牧大危机第143章 出城小矮马第182章 食肆遇学生第236章 长平郡死战第239章 拨云终见日第239章 拨云终见日第234章 无害我田稚第100章 竹笋乳鸽粥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247章 太子抓周宴第148章重骑兵粮草第140章 白菜粪肥泥第142章 荷叶时令菜第159章 始皇崽坐垫第87章 油炸南瓜饼第76章 滋补药膳汤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193章 秦楚唱无衣第163章 冲锋轻重骑第162章 李牧的名号第196章 桂花甜点宴第254章 赵高寻捷径第94章 山野神祭品第216章 故友终重逢第217章 中原有大菽第226章 不过多门课第67章 燕赵边军酒第165章 直辕战意义第7章 始皇小桌板第215章 杀人者魏王第206章 始皇崽教弟第8章 始皇金大腿第263章 楚王启殉楚第238章 李牧大危机第133章 老坛泡青菜第248章 传首赵边疆第77章 浮灯烟花火第76章 滋补药膳汤第121章 红烧牛肉面第164章 义战不义战第190章 城墙楚歌声第62章 韩非红眼眶第118章 十月糖桂花第99章 红烧江鲈鱼第258章 荀子献计谋第1章 羊奶稻米羹第157章 守孝豆腐干第203章 身后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