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赵云的疑惑

“子龙叔叔,你觉得这帮少年兵如何?”王易问了赵云一句。

“少使君,云可不敢当叔叔这个称呼,叫我赵云就可。”赵云先是这么说了一句,然后道:“这些少年里,那个丁奉不错,以后可能会是大将之才,可是这么多人,不太可能都成材。如果是练兵的话,把精力用在十几二十岁的精壮身上,更合适一些。”

王易点点头。

这几乎是正常人会有的看法。

养这种少年兵,一般来说,只有一种原因。

那就是蓄养死士。

从小训练起,各种恩义,各种培养,要的就是关键时刻,要么去刺杀敌手,要么去保护主公,一般一些豪门大族都会培养这样的死士,而这些死士往往也是忠贞不二。

可是那也只是小规模的,没有听说谁大规模的培养死士的,同时也是从极小的时候就开始控制对方的思维,这样才能够有更好的效果。

这些十岁的孤儿们,年纪不上不下的,培养士卒浪费了,培养死士年纪又太大了。

可是实际上,王易并不是要培养死士,而是为未来准备的班底。

十岁开始就培养的职业军人,当然不会是在一线冲锋,随随便便就填了战壕的普通士兵。

而是拥有技能,可以指挥部队的军官。

水准高的,是高级军官,水准差一点的,是基层军官。

更重要的是,这些少年的存在,将会是将来军校的雏形。

而他自己,就是这个军校的校长。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大量的基层军官,会让刘备的军队更加的精干。

王易也不担心尾大不掉,不管是刘备还是自己当这个校长,那么就是这些军官效忠的对象了,而他们作为同学相互之间拉帮结派虽然也难免,可是现在的军制注定了,他们之间就算是拉帮结派,也不可能集体造反。

更何况这种军校还不会只有一家,到时候王易要开,相互牵制之下,当然就更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而且还能够通过军校,将高深一点的文化,普及开来。

之前退伍的那些军人,可以将基本的文化普及开来,而这些预备役的军官们,则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学习一些更高深的知识。

这年头文官武官之间的分际,其实一点都不明显。

诸葛亮的出师表名垂千古,诗词文章无一不精,然而一辈子却在带兵打仗,周瑜倜傥风流,精通音律,却也是名将之资,鲁肃、徐庶、庞统、荀攸、陈宫、陈登、沮授……这些文人哪个不是率领大军,驰骋疆场过?除了很少个人冲锋陷阵之外,比那些著名的武将,都差不到哪儿去。

汉儒和后面的儒生,都不太一样,君子六艺,那可是从来都没有放下过的,就别说还有很多以”大复仇”和”大一统”为标杆的公羊派儒士了。

这年头文人带兵,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这些将来会成为军官的少年们,同样可以将比较高深的文化,传播开来。

军事方面的,文学方面的,生活方面的……

孔子之所以伟大,不光是因为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是第一个教育家,将教育扩展到普通人身上,所谓有教无类。

然而秦汉以来,教育的成为一种被垄断的手段,以至于阶层流动极其的不明显,下面的英杰看不到上升的途径,上面的显贵不了解下面的情况,以至于强盛的汉朝,就那么不知不觉地不觉地走向了衰败。

王易现在要做的,就是圣人曾经做过的事情。

他当然不是想自己做圣人,只不过是为了自己的统治更容易一些罢了。

既然来到了这个朝代,王易不可能傻乎乎地搞什么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之类的,

任何政治体系都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能够真正的有效。

没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妄想拓土开疆,那就只能是空想,没有足够的运输效率,想要将统治深入到乡间,那同样也是妄想。

衣食住行,这几样不解决,就想要掌控整个国家的行政权力,这同样是不可能的一事。

不过现在王易掌握的技术已经很可观了,农业技术和占城稻的获得,让粮食产量大大丰收,水泥技术和钢铁的大量炼制,让交通变得更方便,也有了前提,这样的话,将来朝堂上的指示要传达到帝国的任何一个角落,就有了可能性。

可是再好的技术和体制,也要靠人来执行,所以哪怕现在似乎显得有些早,王易也要未雨绸缪地先做准备。

“子龙将军,如果接下来你有空的话,可以没事去教教他们,教他们骑术枪法之类的,我师父还有三叔和孙伯符也没事就去教教他们的,让他们成长得更快一点。”王易对赵云道。

“没问题。”赵云点点头,他虽然三十出头了,可是还是个单身汉,也没有家室之累,闲下来去教教这些孩子们也很正常。

不过他还是有个别的想法要对王易说。

“少使君,我在徐州也待了一段时间了,可是有事,还是不吐不快。”赵云道。

“哦?子龙将军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我父的左将军府三日一朝会,从来都是畅所欲言的,有问题指出来才能够解决。”王易笑道。

赵云点点头:“我从河北来,也曾经看过袁绍治下的情景。民生方面,比之刘皇叔治下,可谓是差远了,然而冀州之地,粮食产出容易,又有山林铁矿,袁绍以粮食引诱,鲜卑乌桓等族纷纷愿意为其效死,用不了几年,十万精骑,唾手可得。骑兵之威,云亲眼见过不知道多少,奔袭起来堪称无人能挡,青徐之地又大部分是平原,无险可守,到时候拿什么抵挡袁绍的骑兵?”

这一点是他想了很久的问题,本来是本着自己初来乍到,很多事情不知道,所以不想贸然提出这样的问题,而现在也待了一两个月了,却发现刘备王易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于是今天忍不住就问了一句。

第309章郭图设谋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451章正面措施第193章不能再打了第338章麻雀在后第358章火烧乌巢第256章控制第503章谁的垫脚石第67章物有所值第25章周仓来了第44章客随北风来第160章等得起第358章火烧乌巢第179章隔岸观火第726章一股危险的气息第420章无比兴奋第251章曹操怒第700章不太友好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42章古籍第469章隐藏的意思第333章天子还愿第595章应该是这样的第20章和平与战争1第255章七军第344章互相争斗第622章免费招待第112章畅所欲言第356章孤注一掷第254章两全其美第725章情报来的轻松第728章没有那么大的限制第167章赵云的疑惑第329章董承的烦恼第160章等得起第356章孤注一掷第55章吕布的摇摆第41章门阀第446章御驾亲征第112章畅所欲言第227章攻心为上第662章十分拥挤的状态第357章前往乌巢第574章来者不拒第113章调兵遣将第408章暴乱第708章现在的计划第147章全据扬州第247章比刀好第53章求贤令有效果1第650章发挥作用第390章营寨第376章宽容第572章怎么离谱的都有第434章堪比圣人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89章约定与选择第651章战斗方式第221章年轻人们第150章重新划分第666章 倾注的心血第27章赢一场就行第550章传国玉玺第714章哪里不一样第256章控制第62章一夜平寿春第572章怎么离谱的都有第388章保护董家第104章精打细算第505章帝王的威压第26章心中凄苦陈叔至第151章基础第184章背叛第113章调兵遣将第359章情况不妙第389章局势第542章没完没了的折磨了第217章受你喜欢第619章真正相信第27章赢一场就行第487章什么的都准备好了第230章发散第436章赔了夫人又折兵第613章统一想法第461章顶尖的谋士第49章新一年的开始第431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118章只能调兵第443章得意洋洋第134章时代变了第376章宽容第685章相遇之后第18章每次抽奖都很开心第556章化险为夷第38章未雨绸缪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177章荆州第581章反而还移开了第271章最大的鱼第300章主观与客观
第309章郭图设谋第306章唯一的道路第451章正面措施第193章不能再打了第338章麻雀在后第358章火烧乌巢第256章控制第503章谁的垫脚石第67章物有所值第25章周仓来了第44章客随北风来第160章等得起第358章火烧乌巢第179章隔岸观火第726章一股危险的气息第420章无比兴奋第251章曹操怒第700章不太友好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42章古籍第469章隐藏的意思第333章天子还愿第595章应该是这样的第20章和平与战争1第255章七军第344章互相争斗第622章免费招待第112章畅所欲言第356章孤注一掷第254章两全其美第725章情报来的轻松第728章没有那么大的限制第167章赵云的疑惑第329章董承的烦恼第160章等得起第356章孤注一掷第55章吕布的摇摆第41章门阀第446章御驾亲征第112章畅所欲言第227章攻心为上第662章十分拥挤的状态第357章前往乌巢第574章来者不拒第113章调兵遣将第408章暴乱第708章现在的计划第147章全据扬州第247章比刀好第53章求贤令有效果1第650章发挥作用第390章营寨第376章宽容第572章怎么离谱的都有第434章堪比圣人第688章最好的一天第89章约定与选择第651章战斗方式第221章年轻人们第150章重新划分第666章 倾注的心血第27章赢一场就行第550章传国玉玺第714章哪里不一样第256章控制第62章一夜平寿春第572章怎么离谱的都有第388章保护董家第104章精打细算第505章帝王的威压第26章心中凄苦陈叔至第151章基础第184章背叛第113章调兵遣将第359章情况不妙第389章局势第542章没完没了的折磨了第217章受你喜欢第619章真正相信第27章赢一场就行第487章什么的都准备好了第230章发散第436章赔了夫人又折兵第613章统一想法第461章顶尖的谋士第49章新一年的开始第431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第118章只能调兵第443章得意洋洋第134章时代变了第376章宽容第685章相遇之后第18章每次抽奖都很开心第556章化险为夷第38章未雨绸缪第253章触龙与赵太后第177章荆州第581章反而还移开了第271章最大的鱼第300章主观与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