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传说

横七竖八的尸体,躺在地上。

曾经无比显赫的司马氏,族人几乎在同一天被屠戮殆尽。

“哗啦啦!”

战旗猎猎,一股浓郁的血腥味传入陈沫鼻子里面,他不由皱了皱自己的眉头。

“砍下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脑袋,将其余人就地掩埋!”

黑甲骑兵行动如风,执行命令宛若最冰冷的机器,哪怕司马懿身份显赫,名扬天下,脑袋亦是被毫不留情的斩下。

“回京!”

此时的陈沫已经到了中年,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青涩。

陈沫略显消瘦的下巴上,挂着长长的胡须,为他平添了一分儒雅的气息。

“踏踏踏!”

骑兵纵马往回赶去,刚刚奔行没过多久,陈沫就看见前面灰尘大作。

“报,姜维将军领兵在前!”

陈沫心中微动,嘴角当即挂起了一丝笑意,喝道:“全军止步!”

黑甲骑兵令行禁止,不动如山。

“踏踏踏!”

姜维一身铠甲,提着一杆长枪过来,来到陈沫身旁行礼道:“见过将军!”

陈沫嘴角挂起了玩味的笑意,问道:“伯约此来所为何事?”

姜维道:“陛下派我前来,为了保住司马先生性命。”

陈沫却是大笑起来,挥了挥手喝道:“将司马老贼首级拿上来!”

一个骑士闻言,当即纵马前来,手中提着司马懿的首级,哪怕脸庞已经被鲜血染红,姜维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见此情形,姜维眼神有些复杂,道:“既然如此,还请将军前往皇宫,与陛下见上一面。”

陈沫道:“司马老贼意图谋反,此等大事我自然要禀明陛下。”

言毕,陈沫当即率领黑甲骑兵,和姜维汇合在一起,朝着长安城浩浩荡荡赶去。

途中,陈沫似笑非笑的说道:“伯约来的可真及时啊。”

姜维闻言脸色一僵,继而讪讪的说道:“不曾想,将军动作如此迅速,维还是晚来了一步。”

陈沫捋了捋胡须,不置可否。

事实上,在陈沫领兵追到城外一开始,姜维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并且猜到陈沫想要做什么。

若那个时候,姜维就带人前来阻止,未尝不能拦下陈沫。

然而,姜维也非常清楚,司马氏如今的确是树大招风,乃是天下士族表率。

若不将其完全根除,必定会落下隐患。

当初陈政碍于情谊,放过司马懿的时候,姜维就想出言劝谏,奈何他也知道陈政性格,最终也只得闭口不语。

这一次,姜维故意稍微拖延了一下,为陈沫杀司马懿全家留下了足够时间,也未尝不是一种暗中相助。

陈沫如今权势极高,又执掌大秦暗中势力,对于很多事情都是洞若观火,自然能够猜到其中缘由。

他对于姜维这个后辈,也是极其满意,觉得此人乃是大秦栋梁之才。

进入城内,兵马被完全安顿下来,陈沫卸掉武器朝皇宫走去。

忽然之间,陈沫停住脚步,对姜维说道:“你很不错,大秦需要你这样的栋梁。”

然而,转眼之间陈沫脸色一冷,道:“可有些事情,我能够做,你却不能,希望伯约好自为之!”

感受到陈沫那冰冷的目光,姜维顿时感觉浑身上下冷汗淋漓,心中不由感到了一丝惶恐。

陈沫没有明说,姜维却知道陈沫想要表达什么。

陈沫的意思是,他自己可以违背陈政意愿,悄悄带兵前去杀掉司马懿全家。

然而,哪怕姜维本人出于好意,并且无形中帮助了陈沫,他故意拖延时间,隐瞒陈政这种行为,仍旧不被允许。

这么多年以来,陈沫权势滔天,手中不知站满了多少鲜血。

哪怕如今极受恩宠的姜维,还是陈政的女婿,看到陈沫如此模样,都感觉背脊发寒。

陈沫手段极其狠辣,那些有二心之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可以说,若非姜维与陈氏有着姻亲关系,仅仅凭借他对陈政耍的这个心机,也就足以让陈沫要了他的性命。

伴君如伴虎,陈沫就是君王手中的利刃,有时候比君王本人更为可怖。

警告了姜维一番,陈沫也不再理会他,直接大步朝着皇宫之内走去,可是姜维却感觉浑身有些僵硬。

皇宫侧殿之内,陈政捧着一本书籍,静静观看着。

只不过,他此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就连背影也显得有些萧瑟。

“嘎吱!”

房门被打开,陈沫从外面走了进来。

“皇兄。”

面对陈政,陈沫并没有太过拘谨,也没有大礼参拜,反而显得比较随意。

他那在外人面前,永远是冰冷刻板的脸庞,此时也浮现出了一些温暖。

陈政转过头去,看着陈沫的笑容,心中更是忍不住一沉,涩声问道:“仲达终究还是没能活命么?”

陈沫脸上笑容越发灿烂,道:“皇兄既然已有猜测,又何必多此一问?”

陈政脸上的落寞之色越来越浓,盯着陈沫许久,才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

“父皇知道我不忍心动手,这才叮嘱过你,务必要除掉仲达么?”

陈沫点了点头,道:“若非有伯父交代,凭借司马懿为大秦立下的功劳,还有他如此识相的退隐,我也不会杀他。”

“然而,既然伯父临终前交代过,我就一定会将命令执行下去。”

陈政揉了揉眉心,显得有些疲惫,想要斥责陈沫一顿,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陈政非常明白,陈沫父子二人,究竟为大秦付出了多少。

过了许久,陈政才开口道:“仲达名满天下,阿沫直接领兵灭其全族,恐怕会引起朝野震荡。”

“以后一段时间,你就先离开长安,前往幽州帮助阿骏,和北方异族打交道吧。”

陈沫脸上笑容更甚,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兄弟,终究还是兄弟。

陈政虽然有很多话没说,陈沫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陈政将陈沫暂时流放到幽州,也未尝不是对陈沫的一种保护,因为陈沫今日做下的事情,实在太大了。

哪怕陈沫权势极高,哪怕他给司马懿扣上了谋反的名头。

然而,只要陈沫继续待在长安,必定会遭到文官们的一致声讨,口诛笔伐。

如今的大秦,最不缺的就是有气节的文人,他们为了正义,连死亡都不会畏惧。

也许在陈沫看来,他所做的事情,并没有过错,可是在朝中官吏看来,司马氏对于大秦有大功。

而且,司马氏并无太大罪过,纵然有族人参与谋反,也完全能够撇清关系。

陈沫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屠戮忠臣,手段又极其残暴,乃是不择不扣的刽子手。

陈沫虽然不在意名声,可是陈政却不得不为他考虑,只能退而求其次,暂时将陈沫流放到幽州。

陈沫退去了。

房屋之内,陈政小心翼翼拿出了一个小册子,看完里面的内容以后,脸上复杂之色越加浓烈。

“父皇你的担心多虑了,纵然没有你的交代,我也不会放过司马仲达,更不会因为阿沫的举动,就迁怒于他。”

陈政站起身来,推开窗户遥望天空,眼神有些深邃。

这个刚刚及冠就镇守益州的男人,又岂是好相与之辈,陈沫与姜维的种种举动,其实都在他的把握之中。

“仲达,你我兄弟一场,所以我不杀你。”

“可世家必须被遏制,司马氏必须被清洗,我只能借助阿沫之手,将你除去。”

“若是没有背负大秦这个枷锁,我们一定会成为最好的朋友,可是人在其位,有时候却是身不由己。”

陈政的背影,显得有些萧瑟。

又有谁知道,这个看似温厚的帝王,心中又有着怎样的野望,城府究竟又有多深。

也许正如陈旭所言那般,他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却没有办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

相比起陈旭,陈政更适合当一个开国皇帝,他身上也具备开国皇帝的所有条件。

司马氏的灭族,在朝中以及整个大秦,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毫无疑问,陈沫被推到了风头浪尖。

大秦陛下下达命令,革除陈沫一应职位,并且将其流放到辽东苦寒之地。

这些年,大秦燕王殿下,与征北将军邓艾,一直领兵驻扎辽东。

两人合力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的东莱诸县,开疆扩土。

陈骏更是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开垦土地,威行海外,使得北方异族尽皆臣服。

曾经被称为苦寒之地的辽东,现在也成为了丰饶肥沃的土地,人口也越来越多。

当陈骏得知,陈沫被流放到辽东的消息以后,自然是又惊又喜。

惊的是陈沫居然会被治罪,喜的是终于要与自己兄弟相见,陈骏自然非常开心。

陈骏安排了盛大的宴席,为陈沫接风洗尘。从此以后,陈沫就安家在了辽东。

陈沫抵达辽东的第三个月,摆下宴席宴请陈骏、邓艾。

酒席之中陈沫摔杯为号,数百刀斧手鱼贯而出,在陈骏目瞪口呆之中,将邓艾砍成肉泥。

陈沫当即拿出圣旨,道:“邓艾勾结异族,目无天子,图谋不轨,某特奉陛下命令斩之!”

陈骏气得瑟瑟发抖,可是想起了自己父亲临终的交代,最终只得愤然拂袖而去。

陈骏虽然气愤,却也知道邓艾这些年,在军中颇有威望。

如今邓艾不明不白被陈沫杀死,他若不起兵镇压,恐怕会引起大乱。

辽东烽烟再起,只不过刚刚冒起了一缕青烟,就被陈骏、陈沫兄弟二人扑灭。

就这样,陈沫离开长安半年之久,又因为斩杀叛将邓艾立下功劳,陈政再次下达诏书,将其召回长安。

临走之前,陈沫对陈骏说道:“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观察邓艾,见此人果真有些居功自傲。”

“他虽然没有露出反心,却也在辽东以及异族之间威望甚高,大秦不需要他了,所以邓艾必须死。”

“阿沫所作所为,还望兄长能够理解。”

陈沫离开了,陈骏却是有些怅然若失,对于邓艾也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也许邓艾性格果真有些问题,可是陈骏却敢以性命担保,邓艾绝对没有丝毫反心。

然而,纵然愧疚又能如何?

黄初九年,西凉王陈艾远征西域,收服、覆灭大小异族二十三部,获得俘虏、牛羊不计其数。

西凉王勇武过人,使得蛮夷畏惧,纷纷上表臣服大秦。

黄初十一年,西凉王陈艾返回长安,放弃了显赫的地位,想要做一个闲散王爷。

蒲坂城外,一袭青衣的陈艾,带着几个孔武有力的随从,在官道上缓缓走着。

陈艾今年已经四十一岁,却仍旧显得非常年轻。

“父皇,你当初很多次跟我说过,自己想要过着平凡的生活,踏遍华夏的每一个地方。”

“如今,我就继承你的意志,放下所有军务,走遍整个大秦吧。”

陈艾骑在战马上,眼神有些飘忽。

“公子,前面有个村落,我们去讨点水喝吧。”

陈艾举目望去,看到村口有一颗高大的白杨,就对随从说道:“你去吧,我在树下乘凉。”

陈艾来到白杨树下,看到一个与自己差不多年龄的男子,也在那里乘凉。

男子看到陈艾以后,朝他微微笑了一下,而后仍旧坐在树荫下,目光不停朝村口方向望去。

陈艾觉得有些奇怪,差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其中缘由。

这个男子的父亲,当年在诸侯攻打关中的时候战死,他母亲就每日守候在杨树下,直到死去的那一日。

而这个男子的母亲,叫做春草,他的父亲叫做邵箕。

男子家中现在比较富裕,他自己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坐在杨树下面,重复着自己母亲的动作,缅怀一下自己去死的双亲。

陈艾听完这个故事,感觉心中有些发酸。

陈艾最终走了,带着几个随从,沿着陈旭当年的足迹,想要缅怀自己的父亲。

在晋阳城不远的村中,他又听到了一个独臂老兵的故事。

根据当地人传闻,这个独臂老兵叫做吴迅,当初还担任过大秦太祖武皇帝的亲卫。

只不过,后来在战场之上,为了保护大秦太祖武皇帝断了一臂,这才定居于此。

当然,这种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却也无从考究,只不过吴迅后人却非常笃定,并且以此为荣。

陈艾再一次离开,他走过很多地方,听过很过关于自己父亲的事迹。

而现在的陈旭,在大秦百姓心中,已经成为了神一般的存在,百姓们口口相传,太祖武皇帝亲自指挥的战争,从来没有失败过。

故此,百姓又给了他一个称号,那就是‘军神’,世间也流传了许许多多,关于太祖武皇帝以少胜多,绝地反击的战例。

总而言之,现在的陈旭,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一个崛起于草莽而自强不息,做下许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迹传奇人物。

更有人整理了关于陈旭的平生事迹,将其写成了一本书,命名为《军神传说》,虽然很快就被官府查封,却也在私底下流传了出去。

本书完结,看看其他书:
第502章 孰对孰错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07章 劝降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225章 招贤纳士第281章 往事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18章 敲晕第524章 简雍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47章 黄巾再起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68章 欲投黄巾第405章 轩辕关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370章 诈城第284章 旭之志第417章 分兵追击第301章 反应第362章 陷阵第534章 忧虑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674章 秦宓死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161章 斩赤龙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345章 面圣第31章 练兵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55章 逼宫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230章 郭嘉第534章 忧虑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265章 惊变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186章 马贼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6章 再议黄巾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567章 玉门关第1章 魂入汉末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362章 陷阵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75章 逃脱第853章 陈骏第500章 新法第489章 纠结第366章 内乱第85章 张角第366章 内乱第501章 为父触法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1009章 天下一统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117章 交谈第383章 吕布挂帅第746章 离别第630章 纵第145章 回马枪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32章 陨将日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300章 贾诩投陈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92章 比试第786章 噩耗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78章 折服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601章 鲁肃(下)第580章 抉择第759章 先登营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176章 困境第911章 劝诸葛第245章 大捷第178章 三日余粮第121章 战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255章 逼宫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508章 出巡第194章 陷阵营第737章 余波
第502章 孰对孰错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807章 劝降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225章 招贤纳士第281章 往事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118章 敲晕第524章 简雍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47章 黄巾再起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68章 欲投黄巾第405章 轩辕关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370章 诈城第284章 旭之志第417章 分兵追击第301章 反应第362章 陷阵第534章 忧虑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674章 秦宓死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161章 斩赤龙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345章 面圣第31章 练兵第105章 吾命休矣第255章 逼宫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230章 郭嘉第534章 忧虑第420章 阳城易主第265章 惊变第944章 再斩一将第186章 马贼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46章 再议黄巾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567章 玉门关第1章 魂入汉末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311章 名将樊稠第362章 陷阵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475章 逃脱第853章 陈骏第500章 新法第489章 纠结第366章 内乱第85章 张角第366章 内乱第501章 为父触法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1009章 天下一统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117章 交谈第383章 吕布挂帅第746章 离别第630章 纵第145章 回马枪第248章 封狼居胥第932章 陨将日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300章 贾诩投陈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192章 比试第786章 噩耗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904章 英雄末路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78章 折服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601章 鲁肃(下)第580章 抉择第759章 先登营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176章 困境第911章 劝诸葛第245章 大捷第178章 三日余粮第121章 战第554章 吾誓杀汝第255章 逼宫第880章 当街袭杀第508章 出巡第194章 陷阵营第737章 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