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敲晕

直到现在,陈旭才知道为何古代的统治者,都不喜欢百姓开民智了。

因为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最难忽悠。

他与田丰交谈了一个多时辰,已经说得有些口干舌燥了。但是无论他怎么说,田丰只是认定一件事,那就是黄巾军的起义,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田丰从黄巾军的组成成分,说到黄巾军强大的敌人,再说到黄巾起义的脆弱性,最后几乎将陈旭这个黄巾军的渠帅,都说的都有些动摇了。

“纵然天下大乱,黄巾军也早已被打上了贼寇、暴民的身份,如何能够有一番成就?”

陈旭张了张嘴,一咬牙,争辩着说道:“我们黄巾军是义军,绝非暴民,更非贼寇。我们所过之处,对百姓秋毫不犯。”

“日后我执掌黄巾,哪怕是那些名声较好的豪强、大户,我等亦不会前去骚扰!”

摇了摇头,田丰起身说道:“黄巾军的行事,我如何不知?你们的所作所为,相比起那些贪官污吏的***,也算得上是仁义之师了。”

“然而,自黄巾起义以来,大汉帝国各个地方无数的山贼流寇、地痞流氓,甚至是一些野心家,他们摇身一变,也成为了黄巾军。”

“这些人,他们眼中只有贪婪与欲望,没有丝毫的仁义。这些人打着黄巾军的旗帜,四处为恶,要不了多久,就连你们这些真正的黄巾军都会被牵连。”

“况且,黄巾军被击溃以后,那些侥幸逃脱的黄巾士卒,不见得都会投奔到你的帐下。”

“这些人既然曾经举起造反,朝廷又岂会轻易赦免?他们欲寻活路,只能啸聚山林,打家劫舍。”

“失去信仰的黄巾军,在生存的逼迫下,只能不断堕落,最终成为千夫所指的贼寇。”

“甚至于,就连你所率领的黄巾军,他们是否能够保持最初的信仰,是否能够一直对普通百姓秋毫不犯,我亦是持着怀疑的态度。”

陈旭听完田丰的一番话,霍然惊醒。

是啊,纵然他的手下能够在他的约束下,不会堕落。但是那些被官兵击溃,流窜到各个地方,成为山贼的黄巾军,他们为了生存,会不会对普通百姓下手呢?

更有甚者,那些本来就十恶不赦的山贼流寇,还有一些野心家。他们若是打着黄巾军的旗帜,四处劫掠,这个黑锅,不是又会落在黄巾军身上么?

若是黄巾军的名声被败坏了,使得百姓心中怨恨、憎恶黄巾军。那么,本就弱势的黄巾军,就将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依仗,那就是民心。

果真如此的话,日后的黄巾军,要么会被消灭,要么主动投奔一方诸侯。

但是在若干年后,黄巾军留在史书上的,只会是一些骂名。

“不,绝对不能这样!”陈旭在心中呐喊着。

他参加了黄巾军以后,才知道这些人的无奈与可敬。他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这支义军,背负着几千年的骂名。

“噗通!”

陈旭猛然跪在地上,以额触地,恳切地说道:“还请先生教我!”

田丰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后终究是重重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难难难,难于上青天。”

却不想,陈旭闻言,不但没有丝毫沮丧,反而心中大喜过望。田丰说‘难’,就代表黄巾军还有机会。

陈旭抬起头,对着田丰说道:“先生,还请你看在与我家外舅相交莫逆的的情分上,给黄巾军指一条明路吧!”

田丰的脸上有些挣扎。

说实话,他对于那些真正的黄巾军,倒也没有什么厌恶的感觉。

他虽然被举为茂才,在冀州有些名声。但是,他生活在乡间,对于百姓们艰苦的生存现状,却也是叹息不已。

他对于现今的大汉,也是早已失望透顶。

田丰为人虽然刚直不阿,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愚忠于汉室。

这个时代的士人,有着自己的思想。他们崇尚‘忠’、‘孝’、‘义’。但是这个‘忠’,绝非单纯的指忠于汉室。

他们的‘忠’,大多都是忠于那些看重他们,给他们发挥才能的人。

这些人可能是一郡太守,甚至是一县县令。更有甚者,一些落魄的寒士,被豪强器重,他们也会献上自己的忠诚。

‘忠’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就是要在为那人做事,第二个前提就是自己被主公赏识,得到重用。

只有满足了以上的两个条件,士人们才会心甘情愿地称呼自己的上官为主公。

纵观三国时期,能够从一而终的武将、谋士并不多,但是为何历史对于他们的评价,却并没有写上‘不忠’着个词汇?

魏国名将张辽,曾先后跟从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又归顺曹操。

魏国名将徐晃,他本是杨奉帐下大将,后被曹操看中。曹操派遣满宠前去游说徐晃,徐晃就舍弃了杨奉转投曹操。

蜀国大将赵云,先去投奔袁绍,不得重用之后,转投公孙瓒。当时公孙瓒正在跟袁绍交战,赵云两次拼死救出公孙瓒,但是公孙瓒并没有重用赵云。

为此,赵云心中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刘备三兄弟前来投奔公孙瓒,刘备看到赵云,就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后来刘备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

赵云当时就想撇弃公孙瓒,转投刘备,就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当时刘备还要多多仰仗公孙瓒,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挖墙脚,就说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

而后洒泪而别。

可以说,无论是张辽投奔了几个主公,还是徐晃弃了杨奉投奔曹操,亦或是赵云先投袁绍、再投公孙瓒、最后投刘备。

后人对于这三个人的评价,都是非常之高。甚至连荀彧、郭嘉,他们也是先投袁绍,再投曹操。却没有人骂他们‘不忠’。

这是为何?

说到底,那个时代,不但是主择臣,臣亦择主。

他们投奔一个人,若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受到重用,或者是自己投奔的人并非明主。他们弃掉此人再转投他人,也并没有人会说他们什么。

但是,若一个君主待他的手下非常宽厚、非常器重,这个手下再去背叛自己的主公,就会被所有人唾骂。

田丰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他的思想也跳脱不出这个时代的局限。

对于大汉帝国,他虽然有些感情,但是作为一个智者,他深知大汉已经病入膏肓。

对于这个国家,他也有些心灰意冷,这从他日后投奔袁绍,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就可以看出。

田丰走到窗户旁边,看着挂在天上璀璨的群星,说道:“黄巾欲想成事,难如登天。若你想为自己手下的将士们谋求一个出路,可以先隐入山中。待天下大变之时,再择一明主事之。”

话毕,田丰不再言语。

陈旭闻言,心中微怒。自己如此低声下气前来求教,田丰却总说黄巾军无法成事。

他是一个固执的人,有时候甚至有些偏执。听到田丰的话,陈旭心中憋了一口气,暗暗想到:“日后的红军能够成事,我黄巾军也不见得一定会失败。”

想到这里,陈旭起身,说道:“先生说言,恕旭不敢赞成。”

陈旭满身豪气,大声说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只要努力拼搏,世上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如今我黄巾军正缺乏像先生这样的大才,先生若肯加入黄巾军,某必定对先生言听计从,并执以弟子之礼。”

这个时候的陈旭,不再是那么谦卑,反而有些霸气外露。

听着陈旭的话,田丰目露奇色,在口中默默念叨着陈旭刚才所说的话。

以上的那句话,是后世蒲松龄所写的自勉对联。东汉时期,虽然有不少对仗工整的词句,但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联。

陈旭所说的两句话,对仗工整而且通俗易懂,并且表现出了一种不怕艰险,奋发向上的大气魄。

细细打量着陈旭,田丰摇了摇头,口中说道:“可惜,真是可惜啊!”

他与陈旭虽然交谈的时间不长,但是通过陈旭的一些事迹,以及他言谈之中所表露出来的野心。田丰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胸有壮志。

胸怀宽广,心存仁义,求贤若渴。可以说,陈旭所拥有的品质,已经初步具备了雄主之风。

在田丰看来,陈旭若是出身世家大族,以他现在所展露的才能与野心,若是果真遇见天下大变,未尝没有成事的可能。

他之所以说‘可惜’,既是为了陈旭的出身而叹息,又是为了陈旭投奔黄巾而叹息。

说到底,田丰并不看好黄巾军的未来。

摇了摇头,田丰说道:“你若是无事,还请离开吧。现在投奔黄巾,无异于自寻死路,我是不会如此行事的。”

话毕,田丰转身凝望夜空,不再理会陈旭。

陈旭眼中光芒一闪,突然上前一步,一掌击向田丰的后脑勺。田丰只觉天昏地暗,昏迷了过去。

抱住正要倒在地上的田丰,陈旭口中喃喃自语:“对不起了,你不同意,我只好如此行事。”

第172章 放风筝第57章 惊变第740章 战毕第53章 王延中箭第230章 郭嘉第458章 大逆转第115章 抓走再说第674章 秦宓死第402章 风起云涌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305章 谋划第693章 血染疆场第202章 展示实力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99章 刺杀第374章 冰释前嫌第82章 李儒三策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224章 袭城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396章 阎象设计第601章 鲁肃(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504章 判刑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965章 一封信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873章 胜者第710章 阴雨将至第258章 吃嫩草第529章 胡氏见闻第755章 虎豹骑第795章 益州定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293章 各显神通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57章 惊变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686章 遭遇战第773章 破剑阁第342章 斩郭汜第759章 先登营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823章 下马威第892章 陷阵营第657章 问计司马懿第185章 高顺第921章 入徐州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35章 烧粮第840章 背盟取江东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620章 追与逃第110章 议事第192章 比试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5章 皇甫嵩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第650章 九锡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416章 大破袁军第461章 议事第181章 追杀第47章 黄巾再起第11章 讹诈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603章 孙尚香第302章 戏志才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797章 入凉州第466章 六郡叛乱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787章 剑指凉州第61章 救人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560章 反心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02章 马惊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281章 往事第985章 荆州平定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265章 惊变第795章 益州定
第172章 放风筝第57章 惊变第740章 战毕第53章 王延中箭第230章 郭嘉第458章 大逆转第115章 抓走再说第674章 秦宓死第402章 风起云涌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305章 谋划第693章 血染疆场第202章 展示实力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999章 刺杀第374章 冰释前嫌第82章 李儒三策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224章 袭城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396章 阎象设计第601章 鲁肃(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504章 判刑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965章 一封信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873章 胜者第710章 阴雨将至第258章 吃嫩草第529章 胡氏见闻第755章 虎豹骑第795章 益州定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293章 各显神通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57章 惊变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686章 遭遇战第773章 破剑阁第342章 斩郭汜第759章 先登营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823章 下马威第892章 陷阵营第657章 问计司马懿第185章 高顺第921章 入徐州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35章 烧粮第840章 背盟取江东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620章 追与逃第110章 议事第192章 比试第429章 言而有信第95章 皇甫嵩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第650章 九锡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416章 大破袁军第461章 议事第181章 追杀第47章 黄巾再起第11章 讹诈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603章 孙尚香第302章 戏志才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294章 吕布出手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354章 欲起刀兵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42章 卜己之死第290章 程昱之言第877章 稷下酒肆第797章 入凉州第466章 六郡叛乱第493章 百姓生活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787章 剑指凉州第61章 救人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560章 反心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02章 马惊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687章 进退维谷第281章 往事第985章 荆州平定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265章 惊变第795章 益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