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抓走再说

“田丰?”

听到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陈旭有些兴奋。

这可是三国时期一个真正顶级的谋士啊!后世,有人把袁绍手下的田丰和沮授,比喻成张良和陈平。

他们都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自身也都是才华横溢,有经天纬地之才。

然而,他们所投之人并非明主,对于他们的计策,袁绍经常都不予采纳。

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听闻田丰不在军中,就大喜说道:“袁绍必败。”

后来袁绍果真败走,曹操叹息:“假使袁绍用田丰之计,胜败尚未可知也。”

纵观田丰一生所献的计策,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全都正确无比,但是袁绍却不予采纳。

兴平二年,汉献帝辗转流亡到河东等地,沮授进谏袁绍迎献帝,迁都至邺城,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袁绍才开始听了沮授的计策,非常心动。

但是他帐下其他将官又认为,要复兴汉室太难,而且迎立汉帝会削弱自己的权力。所以,袁绍就开始犹豫不定,最后拒绝了沮授的建议。

待曹操迎回天子,从此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袁绍每次接到诏书,总担心对自己不利,又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沮授的计策。

当时就田丰向袁绍献计,让他谋夺许县,抢夺天子,免得受制于人,结果袁绍不听。

官渡之战以前,刘备反叛曹操,曹操亲率大军前去攻打刘备。

田丰又趁机向袁绍献计:“与公争天下者,曹操也。操今东击刘备,兵连未可卒解,今举军而袭其后,可一往而定。兵以几动,斯其时也。”

袁绍却因为自己儿子身体有疾,拒绝了田丰的计策。

田丰当时举杖击地,大声说道:“嗟乎,事去矣!夫遭难遇之几,而以婴儿病失其会,惜哉!”

袁绍听到田丰的话,心中大怒,从此就疏远了田丰。

后来刘备很快被曹操打败,前来投奔袁绍,袁绍就想这个时候去攻打曹操。

田丰却出言阻止,说此一时彼一时也,前番许县空虚,是攻打曹操的大好时机。但是现在曹操已经打败刘备,再去攻打,曹操虽然兵少,也不容易获得胜利。

当时,田丰的原话是这样:‘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

为此,他更是提出了论持久战,骚扰耗费曹操国力的计策。

‘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脩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於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

田丰认为,孤注一掷,想要一战消灭曹操,是不可取的。

‘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於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袁绍回答道:“建议我攻打曹操的是你,阻止我攻打曹操的又是你,你到底安的是何居心?”

遂不听从田丰的建议。

袁绍本来就因为田丰上次忤逆他,而对田丰心生间隙。现在又看到田丰如此夸赞曹操,并且不看好自己能够打败曹操。

以袁绍的骄傲、自我,听到田丰的话,心中更是愤怒。

于是乎,袁绍就说田丰惑乱军心,将他关押了起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田丰的眼光是无与伦比的。他对天下大局的把握,更是无人能出其左右。

官渡之战,袁绍果真大败,袁军土崩瓦解。

在回去的路上,众军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丰在这里,就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了。”

袁绍闻言,心中更加记恨田丰。

这时,看守田丰的狱卒就对田丰说:“主公没听从你的计策,果真大败,这回主公回来以后,肯定会重用你。”

却不想,田丰听到袁绍大败的消息以后,喟然长叹:“我命休矣。”

他对狱卒说:“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袁绍回来之后,果然将田丰杀了。

在前世,三国时期最让陈旭叹息的谋士就是田丰。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忠诚刚直,为了袁氏屡屡劝谏。

结果,他的计谋不但不被袁绍听从,自己最后反而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真是可叹田元皓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

纵观他一生所献的计策,只有才开始投奔袁绍的时候被采纳过。

《先贤形状》记载:‘绍后用丰谋,以平公孙瓒。’

哪怕对于这个事情,亦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详细写出田丰所献是何计策。

陈旭听到那个黄巾士卒,说田丰就住在前面的村落,不由思考良久。

前世,他曾经详细查过田丰的事迹。心中对于此人,又是敬佩,又是疑惑。

依照田丰的才能与眼光,不见得看不出袁绍是个怎么样的人,但是他为何还一直拼死劝谏,落得如此下场?

后来,陈旭在《后汉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绍乃以丰为别驾,配为治中,甚见器任。’

由此可见,田丰、审配以前郁郁而不得志。后来被闻海内的袁本初,亲自上门邀请两人,并且相待甚厚。

两人本就是正直之人,前面被韩馥排挤,现在却被袁绍如此器重。所以,两人才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审配虽然才能比不上田丰,给袁绍献的计策是错误的,并且跟田丰有隙,袁绍兵败后更是进谗言让袁绍杀掉田丰。

但是,此人在袁绍败亡,曹操围攻邺城的时候,他仍然死守数月,最终城破被擒,拒不投降,慷慨受死。

不考虑其他因素,他能够拒不投降,慷慨受死,未尝没有与田丰一样的心思,为了报答袁绍的知遇之恩。

众人看着陈旭驻足,良久不语,虽然心中疑惑,却也不敢多问。

就这样,陈旭等人一动不动地呆在原地。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陈旭才收回思绪,他对方才说话的那个士卒说道:“你带我前去拜访先生。”

那个士卒听到陈旭的话,脸上有些犹豫。

心中挣扎了半晌,他突然翻身下马,跪在陈旭的前面,说道:“渠帅,田先生闻名州郡,附近百姓都对先生心存敬佩。”

“先生曾经拒绝大贤良师的邀请,大贤良师都不敢为难先生。还请渠帅三思,莫要惊扰了先生。”

其余巨鹿本地的黄巾士卒,亦是翻身下马,跪在陈旭前面给田丰求情。

这个时候,自家渠帅带着五百骑兵,前去拜访素不相识的人。众人略一思考,就知道渠帅不怀好意了。

毕竟,渠帅在东阿绑架名士程昱的事,很多人都早已知晓。

陈旭看到众人的反应,心中非常惊奇。

他没想到,田丰在当地居然会有如此的名望,能够让自己帐下的士卒为他冒死求情。

陈旭下马,将这些跪在地上的士卒,一个个亲手扶了起来,温言说道:“我只是想拜访一下元皓先生,你们为何如此紧张?”

那些士卒面面相觑,有一个人小心翼翼地问道:“渠帅不会直接将田先生绑走吧?”

“额。”被人戳破了心思,陈旭脸上有些尴尬,继而,他正色问道,“你们可知,我们是怎样的身份?”

对于陈旭的询问,众人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黄巾军。”一个士卒小声答道。

陈旭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继续问道:“我们在别人眼中,是什么人?”

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回答,只有吴凌在一旁小声说道:“黄巾贼。”

吴凌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众人都听到了他的话。一时间,五百双眼睛都齐刷刷地望向了吴凌。

吴凌被众人的眼神看得有些发毛,他缩了缩脑袋,讪讪笑了一下。

陈旭闻言,却是眼睛一亮,他上前一步,对着吴凌问道:“你再说一次,大声一点。”

吴凌以为自家渠帅发怒,惶恐不安,连忙跪在地上认罪。

陈旭一把将他扶了起来,说道:“你说了实话,我又怎会怪罪与你?”

“你把刚才的回答再说一遍,大声地告诉我,在官兵眼中,我们是怎样的人?”

吴凌看着渠帅眼中,不但没有责备,反而满是鼓励,他顿时胆气一壮,大声说道:“黄巾贼!蚁贼!”

陈旭闻言,抚掌大笑,对众人说道:“不错,我们在别人眼中,就是不择不扣的‘贼’。”

而后,陈旭脸色一正,道:“我们黄巾军,出生卑微,军中连识字的人都没有几个。那些所谓的士人,更是瞧不起我们,也绝不可能主动投奔黄巾军。”

“那么,你们告诉我,这样的黄巾军,真的能够成就大事吗?”

陈旭目光灼灼地盯住巨鹿县城的黄巾士卒,每个被他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低下了脑袋。

是啊,黄巾军大多都是农民、佃户出身,他们又能够有多少才华?

陈旭将长枪钉在地上,大声说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们瞧不起我们,不来投奔我们,称呼我们为‘贼’。那么,我们就要做一个合格的‘贼’。”

“没有粮食,就去打土豪;碰到人才,不管他愿不愿意投奔我们黄巾,都要先抓了再说!”

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326章 诱敌第273章 甘宁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769章 诡异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81章 董卓第804章 争锋第9章 毁田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948章 芦苇荡第190章 回寨第659章 诬陷第536章 兵临陈留第417章 分兵追击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274章 安心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661章 血色蒲坂第489章 纠结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20章 重逢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24章 国辅第285章 无名第270章 交锋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696章 挽歌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82章 不安第43章 黄巾退兵第873章 胜者第549章 水淹第484章 畸形繁荣第63章 不负将军第961章 张辽败亡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955章 斗阵(上)第114章 田丰第582章 挑选第23章 击贼第468章 沙盗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92章 离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56章 玉玺出土第39章 王延之谋第923章 对策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2章 暗斗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940章 谷城截杀第747章 快来了第1001章 怒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27章 迁徙人口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87章 剑指凉州第529章 胡氏见闻第528章 安置第340章 见过将军第301章 反应第304章 曹嵩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901章 张任之怒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272章 少年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332章 书信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970章 攻破蓟县第534章 忧虑第413章 斗智斗勇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999章 刺杀第269章 止戈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778章 投降与否第351章 衣带诏?第461章 议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318章 魄力第794章 三策
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326章 诱敌第273章 甘宁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769章 诡异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81章 董卓第804章 争锋第9章 毁田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948章 芦苇荡第190章 回寨第659章 诬陷第536章 兵临陈留第417章 分兵追击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274章 安心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661章 血色蒲坂第489章 纠结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20章 重逢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24章 国辅第285章 无名第270章 交锋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696章 挽歌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682章 不安第43章 黄巾退兵第873章 胜者第549章 水淹第484章 畸形繁荣第63章 不负将军第961章 张辽败亡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955章 斗阵(上)第114章 田丰第582章 挑选第23章 击贼第468章 沙盗第838章 人多力量大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930章 郭嘉谋吕布第92章 离去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556章 玉玺出土第39章 王延之谋第923章 对策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82章 李儒三策第52章 暗斗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940章 谷城截杀第747章 快来了第1001章 怒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27章 迁徙人口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787章 剑指凉州第529章 胡氏见闻第528章 安置第340章 见过将军第301章 反应第304章 曹嵩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901章 张任之怒第935章 初战虎牢第272章 少年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332章 书信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970章 攻破蓟县第534章 忧虑第413章 斗智斗勇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999章 刺杀第269章 止戈第140章 程昱心思第778章 投降与否第351章 衣带诏?第461章 议事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318章 魄力第794章 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