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兵临陈留

自从决定出兵攻打袁绍,救援公孙瓒以后,刘备就采纳了孙乾的建议,偃旗息鼓悄悄将兵力集结在长社一带。

长社位于豫州颍川郡的东北部,这里与兖州陈留郡相邻。刘备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关羽已经星夜兼程赶到了此地。

三兄弟叙礼过后,就准备进兵陈留郡,打袁绍一个措手不及。

当天晚上,在军队开拨之前,关羽不无忧虑的说道:“兄长,吾在大将军境内,见大将军麾下兵强马壮,百姓安居乐业。饶是如此,大将军也不敢轻易与袁本初开战。”

“兄长此次贸然兴兵攻打袁本初,会不会有些莽撞了?”

刘备谓然一叹,说道:“此事吾又岂会不知?然而公孙瓒乃吾故友,又曾经施恩惠于我三兄弟。今日我若见伯圭受困而置之不理,又如何能在天下之间立足?”

关羽也知道刘备的纠结,故此并不奢望能够说服刘备。他再次说道:“虽然如此,然则豫州毕竟是兄长之根基,还需派人驻守才行啊。”

刘备道:“此事云长休要担忧,我已经令公佑守豫州,并且把宪和派往了汝南郡。有此二人在,豫州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更何况,在我与袁本初之间的战事明朗之前,其余诸侯也不见得会贸然兴兵攻取豫州。”

说到这里,刘备满怀期待的看着关羽,道:“云长你将另一封信交给大将军,大将军可有说些什么?”

关羽摇头道:“大将军只是说兹事体大,要回去与帐下文武商议一番才行。”

张飞看着两人婆婆妈妈,当即嘟囔着说道:“大兄、二兄,现在正要领兵突袭陈留郡,还在这里商议个什么?商议来商议去,若是能够把陈留郡商议来,俺也跟你们商议。”

“既然商议不来,就赶快出兵攻打陈留吧,俺的丈八蛇矛早已饥渴难耐了。”

听着张飞的话,刘备、关羽都有些哭笑不得,然而细细想来,才发现张飞说的话也有些道理。

事已至此,再考虑其他未免有些多余了。现在豫州的大军,都已经悄悄集结到了长社,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备心念急转之间,当即说道:“益德之言不错,我等还是准备一下,突袭攻入陈留郡吧。”

是夜月黑风高,刘备三兄弟带领三万兵马,突然攻入陈留郡内。

陈留太守高干在毫无准备之下,三日之内连失五县。刘军长驱直入,直接占据了小半个陈留郡。

陈留郡的治所乃是陈留县城,西南与东北方向分别扼守浪汤渠与惠济河。

陈留郡乃是司隶、豫州、兖州的交界之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期的魏国,就曾经定都于此。

董卓乱政诸侯讨董之际,各路诸侯曾经就在陈留郡境内的酸枣,进行会盟立誓讨董。

关于陈留郡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大汉的最后一个皇帝刘协,被迫让位给曹丕以后,就被封为了陈留王。

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曹魏的末代皇帝曹奂,在将皇位禅让给司马炎以后,也被封为了陈留王。

而刘协与曹奂这两个末代皇帝的封号,也使得陈留这个地方更加出名。

此时的陈留太守乃是袁绍外甥高干,当他得知刘备兵犯陈留的消息以后,刘备已经率领大军千里奔袭,打到了浪汤渠的西岸。

只要大军越过了浪汤渠,刘备的兵锋就会直指陈留。

郡守府内,高干一身戎装,聚集陈留境内的所有文武大臣,说道:“主公领兵远征公孙瓒,却不想大耳儿居然会犯吾城池,不知诸位可有退敌良策?”

袁军大将韩猛急忙上前说道:“某请带三千兵马出城,若是不能取大耳儿脑袋,愿受军法处置!”

韩猛为人勇力过人,乃是袁绍麾少有的一员猛将。奈何此人锐而轻备,勇而少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莽夫。

高干听闻韩猛的话,当即摇头说道:“陈留虽有五千兵马,然而相比起刘备的三万大军,却有些相形见绌。若此时贸然出城与刘备交战,一旦兵败则陈留全境必将落入敌手。”

汪昭说道:“贼军势大,若不趁着他们千里奔袭、远来疲惫之际,先挫掉贼军士气。以后想要守住陈留,恐非易事。”

“今贼军新至,又欺我军兵少,今夜必定懈怠。使君不妨趁着今夜领兵前去劫营,必可大破刘军。”

高干思量半晌,摇头说道:“刘备乃是沙场宿将,不会不知道大军远来疲惫,预防劫营之事。若是贸然进兵,必逢败绩。”

韩猛性急,当即说道:“这又不行,那有不成,你说该怎么办?”

高干知道韩猛性子急躁,倒也没有对他不敬的话感到不满,只是说道:“贼众我寡,况且主公又率领大军远征,吾不得不慎重再三啊。”

岑璧揣摩了一阵高干的心思,眼珠一转说道:“既然如此,我等不妨死守城池,而后派遣使者向主公求援。”

高干捋了捋胡须,微微颔首,说道:“此计大妙!传令下去:无论贼军如何挑衅、叫阵,都不可出城迎战,如有不遵军令者,立斩不饶!”

其实一开始,高干就打算死守陈留。

高干之所以召集众人议事,也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免得其余诸将说他独断专横。既然岑璧如此识趣,能够揣摩到自己的心思,高干自然要趁机敲定防守战略。

听见高干的命令,韩猛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违背军令。毕竟,高干不仅是陈留太守,更是袁绍的外甥,深得袁绍器重。

历史上的高干,甚至被袁绍封为并州牧,总领一州军政大事。这种荣宠,比起袁绍的几个儿子也不相上下。

韩猛为人虽然粗犷少谋,却也不愿轻易得罪高干。故此,他纵然心中不满,也没有再说什么。

议事完毕以后,高干就派遣使者北上,星夜兼程前往冀州求援。他自己却是发动城中士卒、百姓,开始加固城墙,准备守城所需用的物资。

除此之外,他还开始征召义军,帮忙守城。

第80章 前途堪忧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250章 抢功第89章 必败论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553章 公孙瓒死第779章 下战书第216章 内乱第330章 按律当斩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113章 渡河第883章 四方云动第603章 孙尚香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933章 狙击战第1000章 天旋地转第53章 王延中箭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884章 决定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76章 张鲁逆袭第29章 荐文昭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800章 继承第48章 东阿危急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14章 请罪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98章 诸侯会盟第528章 安置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301章 反应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458章 大逆转第12章 太平道第298章 狮虎斗第507章 求助第46章 再议黄巾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336章 李儒献策第580章 抉择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991章 接见姜维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305章 谋划第211章 归心第254章 诈死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72章 少年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119章 噩耗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453章 张辽至第807章 劝降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811章 灭族第814章 婚事(下)第510章 切磋第492章 野炊第812章 转瞬三年第946章 各有算计第325章 败逃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241章 杀意第751章 叛徒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154章 转眼半年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265章 惊变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28章 拜将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85章 高顺第948章 芦苇荡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58章 据理力争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25章 巧舌战群儒第395章 困境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740章 战毕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479章 回蒲坂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08章 出巡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496章 家宴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712章 徐庶登场
第80章 前途堪忧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250章 抢功第89章 必败论第400章 杀妻为食第890章 意欲渡河第553章 公孙瓒死第779章 下战书第216章 内乱第330章 按律当斩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113章 渡河第883章 四方云动第603章 孙尚香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432章 郭嘉破局第933章 狙击战第1000章 天旋地转第53章 王延中箭第967章 相互算计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884章 决定第583章 基甸勇士第576章 张鲁逆袭第29章 荐文昭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800章 继承第48章 东阿危急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14章 请罪第708章 烈火滔天第198章 诸侯会盟第528章 安置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301章 反应第415章 草人借箭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458章 大逆转第12章 太平道第298章 狮虎斗第507章 求助第46章 再议黄巾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336章 李儒献策第580章 抉择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991章 接见姜维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305章 谋划第211章 归心第254章 诈死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72章 少年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119章 噩耗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453章 张辽至第807章 劝降第577章 杨氏灭族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811章 灭族第814章 婚事(下)第510章 切磋第492章 野炊第812章 转瞬三年第946章 各有算计第325章 败逃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241章 杀意第751章 叛徒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154章 转眼半年第934章 弃城突围第265章 惊变第55章 假借天命第928章 拜将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44章 一病不起第185章 高顺第948章 芦苇荡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58章 据理力争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825章 巧舌战群儒第395章 困境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740章 战毕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479章 回蒲坂第834章 危如累卵第508章 出巡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496章 家宴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712章 徐庶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