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四方云动

秦王府邸之内,陈旭看着手中的书信,却是久久不语。

“本初兄,真的去世了。”

这一刻,陈旭心中却是五味陈杂,没有预料中的欣喜若狂,反而多了一丝惆怅。

先是勇猛豪气的孙伯符,后是天下表率袁本初,两大诸侯先后离世,让陈旭感觉有些压抑。

闭上了眼睛,回想起当初在阵前,与袁绍交谈甚欢的情景,陈旭却是叹了一口气。

“任你英雄了得,终究还是要化为一捧黄土。”

将手中书信轻轻放在案几上面,陈旭眉头紧紧皱了起来,喃喃自语:“没想到,历史已经发生了这么巨大的改变。”

因为陈旭的出现,这个时空并没有爆发官渡之战,袁绍比历史上多活了很长时间。

而且,袁绍也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犹豫不决,哪怕死了都没有决定下一任继承人。

也许是因为袁绍遭受打击太多,故此才会变得果断起来,直接册封长子袁谭为新任冀州之主。

有了袁绍的开口,再加上沮授、许攸的鼎力支持,袁绍刚刚去世,袁谭就已经接管了冀州大权,并且把袁尚软禁了起来。

“本初虽然离世,冀州却并没有出现预料中的混战,反而平静异常。”

在为袁绍的离世感叹过后,陈旭却是有些烦躁。

就在此时,吴迅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着陈旭说道:“主公,关中文武此时都已经聚集在了议事厅。”

“都来了么?”

陈旭低声呢喃了一阵,就拿着案几上的书信,大步往议事厅赶去。

这个时候,议事厅内已经吵翻了天,原来众人尽早就知道了袁绍离世的消息,正在讨论这件事情。

田丰挽起了袖子,大声说道:“袁本初离世,袁谭不足为虑矣,若此时不出兵攻打冀州,待局势稳定下来以后,再想图谋必定难如登天!”

田丰就是冀州人氏,无时无刻不希望陈旭能够领军,直接攻下冀州。

那样的话,他也就可以荣归故里了。

当然,若仅仅是因为这个缘故,田丰也不会因私废公。

在田丰看来,冀州现在虽然看似平静,却也隐藏了不少祸端。

冀州内部派系倾轧本就十分严重,很多人也只敬佩袁绍,如今袁绍溘然长逝,袁谭虽然接管冀州,却并不能很快稳定局势。

故此,田丰才想让陈旭出兵冀州,趁着冀州不稳之际,迅速消灭袁谭。

赵云亦是出身冀州,听见田丰之言当即点头说道:“元皓先生所言不错,此时不出兵冀州,更待何时?”

无论何人,都有着荣归故里的心思,哪怕是田丰、赵云这等人物,也不能免俗。

两人话音刚落,钟繇当即说道:“此事万万不可,主公刚刚与东吴签订盟约,相约出兵攻打荆州。”

“若此时违背盟约,转而前去攻打冀州,岂不会让吴王心寒?”

“如此一来,好不容易与东吴建立的盟约,很有可能再次破裂,愚以为,依照盟约共伐荆州方为上策。”

董昭听见钟繇的话,当即点了点头,道:“元常之言大善,袁谭小儿并非成大事之人,若是南方平定,一战可擒矣。”

“与之相反,那刘玄德却是人中豪杰,若有机会联合东吴将其消灭,绝对不容错过这个良机。”

一直沉默不语的程昱,此时也开口说道:“假如对于冀州不管不顾,难保曹孟德不会背弃盟约挥师北伐。”

“若曹孟德吞并袁谭领地,势力定会急剧膨胀,此事不得不防。”

众人闻言眼神却是惊疑不定,一开始众人都觉得,徐州与冀州乃是盟友,根本没有想过曹操会攻打冀州之事。

可是听程昱这么一说,众人当即霍然惊醒。

这个世界上,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盟友。

袁绍去世以后,冀州已经成为了一块肥肉,纵然曹操背弃盟约,领兵攻打冀州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果曹孟德真的领兵攻打冀州,对于主公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忽然轻笑了起来。

贾诩如今在关中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就连程昱等人,对于这个擅长把握人心的老狐狸,都十分敬佩。

故此,众人听见贾诩的话以后,都将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陈旭也走了过来,问道:“文和何出此言?”

贾诩捋了捋胡须,道:“袁本初虽然去世,冀州之内虽然派系倾轧十分严重,却仍旧不容小觑。”

“若是曹孟德起兵攻打冀州,短期之内想要将其吞并,难如登天。”

“假如袁谭下令死守城池,与曹孟德打持久战,这场战事纵然拖上三年五载,也未尝没有可能。”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心中一凛,田丰、赵云亦是脸色微变。

一开始,他们都觉得冀州唾手可得,却没有想到考虑到攻城的难度。

贾诩与其是在说曹操,却也是在提醒关中文武,不要太过小觑冀州,免得到时候陷入战争的泥潭,有苦说不出。

шшш●ttκΛ n●¢O

贾诩就是这种人,虽然有些想法却也并不直说,反而拐弯抹角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不得不说,明哲保身之法,被贾诩用到了淋漓尽致。

见众人听出了自己的言下之意,贾诩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曹孟德若果真与袁谭僵持起来,主公既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消灭荆州,也可以将袁谭拉拢到主公这一方,令其牵制曹孟德,何乐而不为?”

众人都想着消灭冀州,只有贾诩思维无比跳脱,居然异想天开想要拉拢袁谭,再为关中多上一个盟友。

不过仔细想来,这种想法却是令人拍案叫绝,如果真能让曹操与袁谭敌对,陈旭甚至可以联合袁谭消灭曹操。

李儒此时也插口道:“既然如此,主公何不让陛下颁布诏书,而后册封曹孟德为冀州牧?”

“除此之外,主公还可以效仿与东吴结盟之事,和曹孟德相约攻打冀州,而后平分冀州之地。”

“若那曹孟德起兵北伐,交恶袁谭之后,主公再与袁谭结盟,岂不快哉!”

众人闻言都是眼睛一亮,觉得此计可行度很高。

陈群却是摇头道:“话虽如此,然而曹孟德并非常人,其麾下亦是人才济济,假如识破此计却该如何是好?”

李儒阴笑几声,而后说道:“若曹孟德不领兵北伐,主公可以继续颁布诏书,册封袁尚为幽州牧,袁熙为兖州牧。”

“如此一来,袁氏三兄弟各领一州之地,定然会相互争斗,主公再拉拢一人剿灭其余两人,必可夺取袁氏基业。”

田丰闻言却是摇头道:“文优此言差矣,如今袁谭成为冀州之主,袁尚已经被软禁,至于袁熙却是胸无大志,绝对不会与袁谭相争。”

众多谋士你一眼我一语,每个人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却让陈旭听得有些头大。

直到此时,他才了解为何历史上,袁绍麾下谋士众多,却落得了一个好谋无断的名声了。

好在陈宫、司马懿、法正等人不在长安,否则的话,假如每人各持一言,就连陈旭都会感觉不知所措。

看着众人争论不休,甚至有些武将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陈旭当即将目光放在了贾诩身上。

如果说历史上郭嘉是曹操的谋主,诸葛亮是刘备的谋主,那么贾诩就是陈旭的谋主。

谋主是谋士,地位却要远远高于谋士。

一般来讲,陈旭虽然器重田丰等人,可是在众人有分歧的时候,他也会听听贾诩的建议。

众人看到了陈旭的目光,当即不再说话,也都齐齐看向了贾诩。

贾诩知道陈旭的意思,思索半晌当即说道:“诸位争论的焦点无外乎三个,其一乃是袁本初身死,若不有所动作,恐怕会错失良机。”

“其二,假如现在出兵冀州,无异于背弃了与东吴之间的盟约,南方局势很有可能再生变故。”

“其三,对于冀州的变故,曹孟德究竟会有怎样的态度。”

众人听见贾诩这么分析,也都暗暗点头。

贾诩继续说道:“想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其实并不算难,依照主公如今的实力,完全可以两面开战。”

陈旭听到这里,心中却是一动。

“主公虽然与吴王相约伐楚,却不一定非要尽起关中大军,世子镇守益州这么长时间,益州如今亦是兵强马壮。”

“吴王若是领兵攻打荆州,主公完全可以向世子修书一封,令其领兵协助东吴攻打荆州。”

“如此一来,就不会违背与吴王的盟约了。”

看了看众人表情,贾诩再次说道:“至于北方局势,其实文优方才的计策,已经十分妥当。”

“先作书于曹孟德,他若是起兵北伐主公则与冀州结盟;如若不然,便离间袁氏兄弟,令冀州大乱再徐徐图之。”

“至于袁尚被软禁之事,想必文优自有解决方法。”

贾诩一番话,深入浅出分析好了当今局势,听得众人都是暗暗点头。

……

江州,州牧府。

陈政将益州文武全都聚集起来,拿着手中的书信说道:“父王让我协助东吴,出兵攻打荆州,还需要诸位鼎力相助。”

法正结果书信,将里面内容看了一遍,说道:“如果贸然领兵攻入荆州,必将会遭受荆州军的顽强抵抗。”

“纵然能够取胜,我军亦会伤亡惨重,得不偿失。”

陈政闻言大奇,问道:“若不出兵荆州,却该如何是好?”

法正笑着说道:“主公只是让我们协助吴王,在一旁牵制刘玄德罢了,公子只需屯兵荆州边界,就能够吸引大量荆州军注意力。”

“如此一来,东吴起兵攻打荆州,也会容易许多。”

陈政闻言暗暗点头,而后将目光放在司马懿身上,问道:“仲达以为此计如何?”

司马懿沉吟半晌,笑道:“孝直此计大妙,公子只管依计行事即可。”

陈政闻言当即不再多虑,令徐晃统兵三万驻守上庸,做出随时准备攻击襄阳的架势。

他自己却是尽起江州之兵,来到巴郡最东部,对荆州虎视眈眈。

而此时,东吴军队也终于集结完毕,孙权统兵十三万,浩浩荡荡杀奔荆州。

徐州,齐王府。

曹操坐在主位上,眼神有些飘忽,脸上也带着一丝悲痛之色,甚至没有注意正在激烈争吵的众人。

“从小到大,本初与我都是相交莫逆,哪怕各自割据一方之后,我们经常也有书信往来。”

“不曾想,本初就这么去了,走得如此突然。”

曹操想起了儿时与袁绍相交的情景,感觉有些伤感,有些惆怅。

低头看了看披散下来的头发,其中已经夹杂着些许银白色,曹操也有一种英雄暮年的感觉。

“时间一年年流逝,年龄一年年变大,我占据两个半州,却一直没能再有所进展,哎。”

深深叹了一口气,曹操忽然感觉有些头痛,好在他毅力过人,急忙用双手抱住脑袋,过了许久才感觉好了一些。

郭嘉一直细心聆听着众人的争论,曹氏集团此时也有着极大的分歧。

有些人认为,袁绍已经死去,正是徐州北伐的大好时机,只要能够灭掉的袁谭,占据他的领地,就可以与陈旭分庭抗衡。

甚至于,曹氏的实力将会一举超过陈旭,统一天下有望。

可还有一些人觉得,想要吞并袁谭的势力并不容易,若不能尽快结束战事,陈旭肯定会趁虚而入。

甚至于,袁谭也会直接投入陈旭怀抱,所以不能妄动刀兵。

而且如今陈旭势大,联合所有诸侯对付陈旭,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双方各持观点,在大殿之内争论不休,甚至有些脸红脖子粗,只有郭嘉注意到了曹操的不对劲。

他趋步上前,有些担忧说道:“主公,你怎么了?”

其余众人看到郭嘉的动作,也都注意到了曹操,看着他脸色苍白的模样,都是心中一惊。

勉强笑了一下,曹操说道:“并无大碍,只是头痛病又犯了,现在已经好多了。”

郭嘉闻言,眼中却是闪过一道忧色。

“主公身体要紧,今日议事还是先停下来吧,待主公身体好点以后,再商议不迟。”

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556章 玉玺出土第304章 曹嵩第219章 白波军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475章 逃脱第407章 两军对阵第663章 游行法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5章 皇甫嵩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791章 入敌营第737章 余波第818章 册立新君第938章 奇袭函谷关第20章 重逢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510章 切磋第240章 被围第984章 杨树下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981章 殒命第365章 攻城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144章 斗将第163章 洞房第988章 三俊杰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811章 灭族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458章 大逆转第674章 秦宓死第229章 交易第558章 张松第720章 蒲坂乱起第413章 斗智斗勇第692章 将计就计第108章 破敌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794章 三策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31章 遭遇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11章 身份败露第867章 美人殇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196章 灵帝崩第66章 攻破濮阳第53章 王延中箭第579章 马腾降陈第608章 盗窃案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898章 试探第8章 典韦第745章 小猫返乡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499章 当街杀人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382章 名将之殇第874章 二请诸葛亮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42章 出塞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30章 议事第28章 返乡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83章 兵临城下第245章 大捷第784章 寻找法正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648章 疯言封王第26章 易首邀酬第759章 先登营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733章 破寨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528章 安置第357章 蜕变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374章 冰释前嫌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926章 大战将启第14章 请罪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64章 野心第735章 雁门郡内第637章 冲突
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556章 玉玺出土第304章 曹嵩第219章 白波军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619章 关武请命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475章 逃脱第407章 两军对阵第663章 游行法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959章 僵持一年第95章 皇甫嵩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791章 入敌营第737章 余波第818章 册立新君第938章 奇袭函谷关第20章 重逢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510章 切磋第240章 被围第984章 杨树下第543章 反常举动第981章 殒命第365章 攻城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144章 斗将第163章 洞房第988章 三俊杰第149章 围猎野豕第811章 灭族第217章 大才来投第458章 大逆转第674章 秦宓死第229章 交易第558章 张松第720章 蒲坂乱起第413章 斗智斗勇第692章 将计就计第108章 破敌第978章 联军崩溃第794章 三策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947章 大破周瑜第231章 遭遇第587章 欺人太甚第611章 身份败露第867章 美人殇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196章 灵帝崩第66章 攻破濮阳第53章 王延中箭第579章 马腾降陈第608章 盗窃案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898章 试探第8章 典韦第745章 小猫返乡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499章 当街杀人第103章 人心思定第382章 名将之殇第874章 二请诸葛亮第702章 一意孤行第242章 出塞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530章 议事第28章 返乡第983章 枭雄陨落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83章 兵临城下第245章 大捷第784章 寻找法正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792章 田丰投刘第648章 疯言封王第26章 易首邀酬第759章 先登营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733章 破寨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528章 安置第357章 蜕变第133章 四方来投第374章 冰释前嫌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926章 大战将启第14章 请罪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64章 野心第735章 雁门郡内第637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