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张松

在汉中新买的府邸之内,当典满得知张鲁称王的消息以后,当即勃然大怒。

“主公乃当朝大将军,收匈奴、败鲜卑、灭羌人、剿灭伪帝袁公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主公有此大功尚且不敢封王,那张鲁又有何德何能,敢称汉宁王?”

董昭轻笑两声,说道:“阿满休要恼怒,我等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让张鲁称王。”

典满闻言满脸惊容,有些结巴的说道:“这,这怎么可能?”

典满此次跟随董昭前来汉中,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根本不知道董昭此行,究竟要做些什么。

况且在典满看来,自家主公挟天子令诸侯,就是为了占据大义名分。若是人人都学张鲁称王,汉室岂不变成了名存实亡?

如此一来,天子对于关中也就没有了什么作用。

忽然之间,典满脑子一转,失声说道:“先生过来之前,主公曾经让太学杂学分院的雕刻老师,帮忙雕刻一个假的玉玺,莫非就是张鲁得到的那个?”

在过来汉中之前,陈旭的确太学之中,让那些雕刻技艺厉害的导师,帮忙雕刻了一个假的玉玺。由于雕刻导师技艺非凡,故此这个假玉玺却是能够以假乱真。

当然,文昭这件事情做得十分隐秘。若非典满乃是文昭麾下亲兵,又是典韦儿子,恐怕也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情。

现在听闻董昭之言,再联想到以前与现在发生的事情,典满才忍不住有了这种猜测。

董昭将右手食指放在嘴巴上面,轻声说道:“噤声!”

强行压住心中的惊骇,典满忍不住小声问道:“先生,主公为何要如此行事,让那张鲁称王?”

董昭却是说道:“此事你现在还是少知道一些为妙,日后我自然会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全都告诉于你。”

董昭这次前来汉中,本来就是隐性埋名,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若是事情传扬了出去,不但会让文昭的谋划前功尽弃,还有可能会为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故此,有些事情还是少些人知道为好。

毕竟典满只是一个粗莽的汉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说漏了嘴。

典满心中一凛,当即不敢再继续寻根究底,反而问道:“那么我等何时能够返回关中?”

董昭略微思量了一阵,说道:“等所有任务都完成以后,自然就可以回去了。”

……

文昭得知张鲁称王,当即上报天子请求出兵征讨张鲁。天子对于文昭的请求,自然是极力赞成。

关中的效率极高,前段时间大征兵早就聚集了五十万新兵,再加上十万关中劲卒,合计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汉中之地。

在此之前,天子分别向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下达诏令,让他们出兵剿灭逆贼张鲁。

益州刘璋得到天子的诏书以后,急忙召集麾下文武议事。

刘璋与张鲁乃是仇人,他杀掉了张鲁的母亲以及宗亲,这才使得张鲁公然反叛,割据汉中之地,屡次与刘璋交战。

刘璋亦是数次派人前去征讨张鲁,却屡战屡败。及至今日,张鲁已经成为了刘璋的心腹大患。

见麾下文武全都聚齐以后,刘璋当即一拍案几,厉声喝道:“吾贵为汉室宗亲,领益州牧的职位,都不敢妄自称王。想那张鲁何德何能,也敢妄称汉宁王?”

“如今天子已经下达诏书,令吾克日起兵攻打汉中,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黄权说道:“明公乃汉室宗亲,张鲁妄自割据称王,明公领兵征讨自然是责无旁贷。只是吾听闻大将军陈文昭,亦是起兵六十万准备征讨汉中。”

“与大将军陈文昭想比,张鲁不过一跳梁小丑罢了。两人对于益州的威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故此,吾建议主公不妨暗自相助张鲁,将关中兵拒于益州之外。”

刘璋闻言当即勃大怒,说道:“汝既然知晓吾乃汉室宗亲,又岂肯与逆贼相通,抵抗朝廷天兵?”

“况且张鲁割据汉中,成为吾之心腹大患,彼与我之间的仇恨更是难以化解。此次张鲁称王,吾正好与大将军前后夹攻,一战将张鲁消灭!”

张松眼珠一转,亦是上前说道:“陈旭兵力强盛,天下无人能敌。如果张鲁的汉中被陈旭攻陷,陈旭再要攻击主公的巴蜀土地,岂不更为便利?”

“那个时候,益州又有谁能够抵挡关中兵的锋芒呢?”

张氏乃益州的世家大族,刘璋见张松如此说话,心中虽然有些恼怒,倒也没有当场发怒。而且张松之言,也非常有道理。

张松好似看透了刘璋的心思,当即说道:“然而主公为汉室宗亲,接受天子诏令讨伐逆贼张鲁,亦是不容推辞。”

“某有一计,既可以使得主公夺取汉中壮大实力,又不会让陈文昭领兵进入益州之地。”

刘璋闻言当即大喜过望,问道:“子乔有何妙计,但说无妨。”

张松道:“刘荆州亦是汉室宗亲,荆州国富民强,带甲之众何止百万,又与汉中相邻。若主公派人邀请刘荆州共伐汉中,他定然不会推迟。”

“只要主公与刘荆州联合,在陈文昭攻下汉中以前,率先击败张鲁夺取汉中之地。那个时候,陈文昭再无借口兴兵攻打汉中,必然退兵。”

刘璋问道:“若是他不退兵非要夺取汉中,又该如何?”

张松冷笑两声,说道:“只要主公能与刘荆州结盟,纵然陈文昭起大军攻打汉中,我等仗着山川之险,亦是不会对他有丝毫畏惧。”

刘璋被张松说动,问道:“何人能够出使荆州?”

张松急忙说道:“某举荐一人,必可担此重任。”

刘璋问道:“子乔举荐何人?”

张松道:“此人姓法名正,表字孝直。此人乃是扶风人氏,有经天纬地之才,现任新都县令一职。主公若派遣此人出使荆州,定然能说得刘荆州出兵相助。”

刘璋却是怫然不悦,说道:“让一县令出使荆州,岂非让天下人笑我益州无人乎?此事休要再提!”

张松再三劝谏,刘璋始终不从,而后派遣黄权出使荆州。

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711章 蒲坂风波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732章 第三天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809章 屠杀第555章 三月之约第779章 下战书第816章 天子崩第29章 荐文昭第236章 以工代赈第591章 张郃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88章 矛盾论第199章 诸侯讨董第686章 遭遇战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401章 调虎离山第636章 无奈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14章 请罪第242章 出塞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5章 卧虎岭第670章 计赚徐晃第30章 缺粮第71章 劝说第744章 纠结第65章 哗变第517章 蛛丝马迹第24章 国辅第727章 始末第365章 攻城第58章 游街第651章 朝中风波第114章 田丰第233章 斩将第580章 抉择第893章 英雄相见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18章 魄力第319章 邀战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267章 不可敌第136章 赵云兄妹第309章 刘备第734章 另类陈宫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1008章 去世第580章 抉择第523章 辽东战局第92章 离去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776章 解惑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695章 江州之战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109章 报仇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898章 试探第800章 继承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57章 惊变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241章 杀意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88章 矛盾论第43章 黄巾退兵第221章 试探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449章 说客第486章 授课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640章 聆听第576章 张鲁逆袭第216章 内乱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116章 很年轻第800章 继承第376章 奇迹第337章 绝路第197章 历史车轮第810章 半城烟沙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362章 陷阵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78章 投降与否第621章 设伏第345章 面圣
第987章 少年入长安第711章 蒲坂风波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732章 第三天第631章 违抗军令第809章 屠杀第555章 三月之约第779章 下战书第816章 天子崩第29章 荐文昭第236章 以工代赈第591章 张郃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88章 矛盾论第199章 诸侯讨董第686章 遭遇战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401章 调虎离山第636章 无奈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14章 请罪第242章 出塞第950章 袭杀周瑜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5章 卧虎岭第670章 计赚徐晃第30章 缺粮第71章 劝说第744章 纠结第65章 哗变第517章 蛛丝马迹第24章 国辅第727章 始末第365章 攻城第58章 游街第651章 朝中风波第114章 田丰第233章 斩将第580章 抉择第893章 英雄相见第667章 秦宓献计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318章 魄力第319章 邀战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977章 喜得周瑜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782章 含笑而死第267章 不可敌第136章 赵云兄妹第309章 刘备第734章 另类陈宫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1008章 去世第580章 抉择第523章 辽东战局第92章 离去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776章 解惑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474章 意欲撤兵第695章 江州之战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109章 报仇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898章 试探第800章 继承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57章 惊变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241章 杀意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726章 文聘之死第88章 矛盾论第43章 黄巾退兵第221章 试探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449章 说客第486章 授课第846章 斩将三十余第640章 聆听第576章 张鲁逆袭第216章 内乱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116章 很年轻第800章 继承第376章 奇迹第337章 绝路第197章 历史车轮第810章 半城烟沙第381章 朱儁掌兵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362章 陷阵第157章 三箭之威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778章 投降与否第621章 设伏第345章 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