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田丰

薄落津位于巨鹿县城的东南方向,坐落于平乡县城的东北方向。

若是在地图上用直线将三者连接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而薄落津,正是位于这个三角形的顶角。

陈旭带着黄巾军向北行驶,黄昏时分就到达了巨鹿县城的管辖范围。

自从进入巨鹿县城开始,陈旭就感受到了帐下,有很多黄巾士卒的情绪起伏都非常大。

陈旭初时还有些不解,看到众人的反应,心中些忧虑。

无意间,他听到吴凌的话,说巨鹿县城是大贤良师的家乡之后,陈旭才恍然大悟。

睹乡思人,众人看到大贤良师的家乡,不免就想起了已经逝去的大贤良师,还有先后战死的人公将军、地公将军。

可以说,巨鹿县城是黄巾军的发源之地。这里有很多百姓,都跟随张角一起起事。就连现在跟从在陈旭身后的三千骑兵,亦有不少人是巨鹿人氏。

睹乡思人,再加上近乡情怯,怪不得众人的情绪有些奇怪了。

想通这些,再看着天色已经不早,陈旭就下令让黄巾军的将士们,寻找一个好的地方,而后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完毕,吃完晚饭以后,天色已经不早了。

有很多巨鹿本地的人,他们结伴而行,来到营寨的外面,跪在地上,满含热泪地亲吻着这片土地。

自古以来,国人的乡土意识都非常浓烈。后世的人将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并称为人生四大喜事。

‘他乡遇故知’中的这个‘故知’,并非单纯地指知己、友人,有时候也指同乡之人。

试想一下,一人在外地游学,身旁之人全是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口音。突然间,见到一个与自己相同口音的人,这时的心情会是如何的惊喜?

离家而知乡愁。

远离家乡的游子,就好像无根的浮萍,哪怕外表再光鲜,亦不曾有过真正的归属感。

当在外地遇到自己的同乡之时,两人很有可能,会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家乡的美好、家乡的风土人情。

这个时候,只有自己的同乡,能够与自己有相同的语言。

楚霸王项羽攻占咸阳后,有人劝他定都。可他因为思念家乡,急于东归,就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富贵还乡,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这不是炫耀,而是对于家乡的热爱。

但是,这些巨鹿县城的黄巾军,他们满怀希望地参加义军,希望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大贤良师死了,人公将军死了,地公将军也死了。黄巾军的开创者都已经逝去,那个虚构的太平世界,还有可能出现么?

不能推翻汉室,这些人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反贼。

看着自己的袍泽一个个死去,看着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个倒下,他们心中的痛,又有谁能够理解?

现在,背上‘叛逆’、‘乱臣贼子’的身份,他们满腹委屈,却无处诉说,只能亲吻着家乡的土地,默默流泪。

陈旭理解这些人的行为,看着他们,他对于前世的家乡、前世的父母更加思念。

曾经被他强行隐藏的记忆,如滔滔洪水一般,全部浮现在他的眼前。泪水,不可抑制地流了出来。

“爸爸,妈妈,你们还好么?”陈旭遥望天空,在心中默默念叨着。

他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绪,良久,才从这种强烈的情感中挣脱出来。

默默将眼泪擦干,陈旭走到那些跪在地上的黄巾军身旁,沉声说道:“我的兄弟们,虽然现在我们在别人眼中,仍是‘乱臣贼子’。”

“但是,我陈旭向你们保证,只要我们还活着,只要我们努力拼搏。”

“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以另外一个身份,满载着钱财与荣誉,回到我们的故乡。”

陈旭挥舞着手臂,他又指着其余的黄巾士卒,仍是大声喊着:“不仅是他们,你们每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只要努力拼搏,总会有那么一天。”

“相信我,总会有那么一天!”

陈旭目光灼灼,声音铿锵作响。

黄巾士卒们听到陈旭的话,先是一愣,而后才回过神来。

“万岁!万岁!渠帅万岁!”

一开始,还只是一些黄巾将士们稀稀拉拉地喊着。但是没过多久,所有的黄巾士卒都声嘶力竭地大声呐喊。

他们要把这段时间的委屈,这段时间的烦闷,统统用吼声发泄出来。

自从大贤良师去世以后,他们的内心经受了太多的打击。

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明天,哪怕他们仍是至死不渝地跟随在陈旭身旁,他们仍是感受到了前途的黑暗。

陈旭刚才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众人仍是看到了一丝曙光。

是的,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满载着战功与荣誉,满载着钱粮财物,挽着娇妻美妾,荣归故里。

总有那么一天,黄巾军的旗帜会插遍整个帝国。

总有那么一天,曾经的叛贼会以另外一个身份出现。

总有那么一天……

这不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希望,一种信念。

希望,如同熊熊的烈火一般,在黄巾军眼中燃烧着。

吴凌亦是双目通红,他渴望着有那么一天,他能够让自己的姊姊、兄长过上好日子;有那么一天,让他们不再为自己担心,反而以自己为荣。

……

自从黄巾军进入了巨鹿县城的境内,巨鹿县令就感到惶恐不安。他征召了县中所有豪强家中的私兵,而后紧闭城门,防备黄巾军前来攻城。

至于主动攻击黄巾军之事,他可是想都没有想过。他只希望,这些黄巾军只是路过这里,能够快点离开巨鹿县城的境内。

黄巾军的营寨,喊声震破天穹,就连十里外的巨鹿县城,亦是听到了‘万岁’的喊声。

把守城池的兵卒,听到黄巾军如此大的喊声,很多人都心中恐惧不已,忍不住双腿打颤。

在华夏的历史上,一开始,‘万岁’并不是君王的专用词汇。这个词语,只是为了表示人们内心的喜悦与激动。

直到宋朝时期,这个词汇才成为皇帝的专用名词。

黄巾军心中重新燃起希望,呐喊完毕以后,陈旭忽然对那些巨鹿本地的士卒说道:“你们想不想去家中看看?”

陈旭的话,使得那些士卒目瞪口呆。继而,他们心中狂喜不已。

投奔黄巾军之后,他们都是抛弃了家中所有的东西。直到现在,都没有真正回去看过,家中到底如何,他们也想知道。

虽然现在他们家中,早已空无一人。但是他们的根在那里,纵然是能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他们亦会感到心满意足。

最后,陈旭带上了这些巨鹿本地的人,另外又点了一些人马,凑足了五百骑,就呼啸着向这些人家中赶去。

其余两千五百人马,待在营寨之中紧守营寨,防止官兵偷袭。

巨鹿县黄巾士卒们的家,分散在县城的各个地方。

好在巨鹿县城也并不算太大,陈旭等人又是骑着马匹,折腾了几个时辰,总算让士卒们都看了一眼自己的家。

由于离开的太久,他们的家中都已经败落了。

再加上官府查到他们这些人,全都投奔了黄巾军,很多人的祖屋都被没收充公。

众人远远望着自己败落的家,有很多人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只是,众人都是不发一语。

他们想起渠帅说的话,总会有那么一天。

折腾到现在,天色已经昏暗了下来。好在今日星宿漫天,众人才能够就着月色骑马奔驰。

纵然这样,他们亦是不敢骑得太快。

众人来到一个地方,远远看到村庄的轮廓。

突然有一个黄巾军对陈旭说道:“渠帅,过了这个村落,下一个地方就是大贤良师以前的家,您要不要过去看看?”

陈旭现在是张角的女婿,于情于理都应该前去看一下,就满口答道:“正该前去看看。”

那人又说道:“前面的村落有一个奇人,大贤良师尚未起事之前,还与此人相交莫逆。后来大贤良师屡次邀请此人加入黄巾军,都被此人骂得体无完肤。”

“大贤良师念及往日情谊,就没有逼迫。此人名声闻名州郡,百姓但凡有所求告,他必定竭力相助。所以,此人深受巨鹿百姓爱戴。”

“我等骑马通过这个村落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惊扰了村落中人。”

陈旭闻言,眼神一闪,饶有兴趣地问道:“哦?你说的奇人,姓甚名谁?”

那员黄巾军满脸崇敬地答道:“田丰。”

第641章 水镜山庄第621章 胆大包天第224章 唯才是举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235章 鲍信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47章 韩遂第625章 殇第457章 马超逆袭第76章 文昭论战第43章 黄巾退兵第495章 父与子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69章 程昱第350章 怒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310章 马腾第598章 战国翻版第468章 沙盗第514章 真实郑屠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13章 火起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第278章 相见第107章 身亡?第201章 封官第604章 喜得麟儿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9章 必败论第19章 名扬州郡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874章 二请诸葛亮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494章 关平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738章 再战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第336章 李儒献策第872章 野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86章 邓艾据辽东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949章 东风第552章 韩莒子第252章 密谋第408章 张飞之怒第154章 转眼半年第625章 殇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286章 剑道第535章 仲达第331章 赌约第844章 叔侄第46章 再议黄巾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773章 破剑阁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147章 黄巾弊端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252章 密谋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211章 归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591章 张郃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938章 奇袭函谷关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22章 自乱阵脚第85章 张角第618章 长驱直入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662章 操纵舆论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87章 厚葬之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416章 大破袁军第887章 腹背受敌第335章 连战连捷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523章 辽东战局第932章 陨将日第52章 暗斗第495章 父与子第618章 长驱直入第85章 张角第378章 杀眭固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06章 家宴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3章 暴走第16章 挟持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939章 大破吴军
第641章 水镜山庄第621章 胆大包天第224章 唯才是举第672章 中伏身死第235章 鲍信第698章 适逢其会第239章 杳无音讯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3章 流言四起第447章 韩遂第625章 殇第457章 马超逆袭第76章 文昭论战第43章 黄巾退兵第495章 父与子第913章 冲冠为红颜第69章 程昱第350章 怒第232章 兵犯昌邑第310章 马腾第598章 战国翻版第468章 沙盗第514章 真实郑屠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13章 火起第878章 方攸论儒道第278章 相见第107章 身亡?第201章 封官第604章 喜得麟儿第834章 援兵天降第89章 必败论第19章 名扬州郡第386章 挺身而出第874章 二请诸葛亮第860章 陈政定夷越第494章 关平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738章 再战第875章 孔明戏益德第336章 李儒献策第872章 野炊第743章 破釜沉舟第986章 邓艾据辽东第464章 屠夫段颎第949章 东风第552章 韩莒子第252章 密谋第408章 张飞之怒第154章 转眼半年第625章 殇第448章 摒弃前嫌第286章 剑道第535章 仲达第331章 赌约第844章 叔侄第46章 再议黄巾第772章 挟持吴懿第773章 破剑阁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147章 黄巾弊端第469章 欲擒故纵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252章 密谋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211章 归心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591章 张郃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938章 奇袭函谷关第397章 中箭昏迷第122章 自乱阵脚第85章 张角第618章 长驱直入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662章 操纵舆论第165章 天降奇兵第287章 厚葬之第968章 不好预感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416章 大破袁军第887章 腹背受敌第335章 连战连捷第571章 文昭领兵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523章 辽东战局第932章 陨将日第52章 暗斗第495章 父与子第618章 长驱直入第85章 张角第378章 杀眭固第463章 羌患始末第1006章 家宴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73章 暴走第16章 挟持第409章 刘备中伏第939章 大破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