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身份败露

似乎看出了文昭心中所想,张既忽然问道:“父子同堂受审,若是最终老父揽下所有罪行,被判了刑。”

“儿子却因此得以免罪,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此人?更何况,李老汉年事已高,若因为流放而去世,却该如何是好?”

文昭微微一愣,继而才恍然大悟。

若李文真的让李老汉揽下所有罪行,他最终安然无恙的离开,哪怕财物果真为李老汉所窃,世人也会骂李文不孝。

孝道,在这个时代极其重要。你可以贫穷,甚至可以穷凶极恶,可是你不能不孝。

一旦李文身上被打上了不孝的标签,他这辈子也就真的废了,再也没办法抬头做人。

与之相反,假如李文揽下了所有罪行,无论财物是不是他所盗窃,李文反而会因此博取一个孝道的好名声。

假如钱财真是他盗窃,李文能够为了救自己母亲铤而走险,这种事情也会为人所称道。

假如钱财乃是李老汉所盗,李文为自己父亲顶罪,更是会留下一个极好的名声。

如此算来,哪怕李文真的因为被判刑流放,对于他日后的生存发展,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纵然他现在因为犯了盗窃罪,而被流放,要不了多久也会被刑满释放。

这个时代,讲究百善孝为先,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忠义,更是首先要看他是不是个孝子。只要顶着一个孝子的头衔,日后李文也就不会再为生计发愁。

正是考虑到这些,张既才一心想要放掉李老汉,而给李文定罪。

虽然张既的做法,未免有些太讲人情,而忽略了法律的公正性。可正如他前面所言,律法与刑法只是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劝人为善才是目的。

张既如此断案,也正是秉承了这种思想。

法制与人治各有千秋,它们的目的却是一样。想通这些以后,哪怕一直讲究依法治国的文昭,心中都有些动摇。

张既努力想将衣袖上面的褶皱抚平,而后再次说道:“当然,今日的案子只是一个特例。追根究底,李氏父子并非那种好逸恶劳之辈。”

“纵然他们盗窃他人财物,亦是为了救人,故此我才如此宽容。若换成其他见财起意之辈,这种案情就不会如此宣判了。”

文昭心中一叹,起身再拜曰:“先生果真乃当世大才,如此却屈居于县令一职,不觉得委屈么?”

张既却是大笑两声,忽然放声说道:“凤翱翔于天地兮,非梧不栖;若不能寻到一个真正的栖息之所,哪怕终生为一县县令,又有何妨?。”

文昭心中一动,暗暗想到:“看来张德容并非不愿到蒲坂为官,只不过当初我随意让人征辟,他觉得不受重视,这才拒绝前往蒲坂,反而在此担任一县县令。”

“这些年来,与其说他是在等待时机,倒不如说是在养望。四年政绩三辅第一,只要当政者不是太过昏庸,定会开始重视张德容。”

“若到了现在,我尚未来新丰亲自邀请张既的话,恐怕要不了多久,他就会弃了关中,转投其余诸侯吧。”

念及于此,文昭背后当即冷汗淋漓,感觉自己差点就要失去一位大才。

其实,文昭的猜测并没有错。

张既本人,虽然对于陈旭前途非常看好。可若是陈旭不能重用他,张既最多于新丰县城再待一年,就会挂印而走。

毕竟,连续五年养望,张既的名声不可能不传入陈旭耳中。这个时候,张既还得不到重用的话,也就说明陈旭不会用人,并非明主。

那时,纵然文昭亲自前去邀请张既,他可能也不会出仕了。

平复了一下心绪,文昭忽然正色道:“如今天下大乱,朝纲不振,诸侯并起,不知先生以为,何人能够清平四海?”

张既闻言,却是敛容盯着文昭,过了许久,他才摇头叹道:“天下局势瞬息万变,现在留下的几位诸侯,都非易与之辈。”

“若天下局势没有大变,短时间内恐怕只会形成诸侯并起的局面,一方若想清平四海,谈何容易?”

文昭当然也知道这些,可他仍旧有些不甘的问道:“天下一统固然不易,我辈仍当奋起,早日帮助一位明主结束这个乱世。”

“先生心中若有想法,但说无妨。”

张既仔细打量了文昭一阵,这才叹道:“大将军既然执意要听张既之言,吾又岂敢不从?只是希望,大将军听完之后,莫要见笑便是。”

文昭身子一震,这才苦笑的说道:“不知吾何时露出马脚,既然让德容识破身份?”

张既微微一笑,说道:“吾对于《周易》有所涉猎,于观气之法亦是有些了解。初次看见大将军,吾便知大将军绝非常人。”

“无论是大将军身上,蕴含的锋芒以及霸气,还是那种久居高位带来的气场,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拥有的。”

“当然,起初吾并未断定大将军的真实身份,只不过在县衙的时候,当百姓都散去以后,我发现了一位带着双铁戟的大汉,还有十位便衣劲卒,心中已经有了怀疑。”

“典韦将军身材异于常人,而且乃是大将军亲兵统领,又善使双铁戟。想要在关中找出,这样两个相似装扮之人,却也并不容易。”

“而且那十位便衣劲卒,虽然脸上看似毫不在意,实际上却分散在大将军四周,把大将军严密保护了起来。”

“若非阁下身份地位极高,又岂会拥有这样的待遇?”

张既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丝毫夸耀的意思,语气之间非常平淡。

他继续说道:“大将军方才问我何人能够清平四海,言语之中流露出来的迫切,以及舍我其谁的意味,非一方诸侯而不能拥有。”

“故此,吾才肯定了大将军的身份。”

其实张既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他等待陈旭已经很久了,四年的养望,为的就是钓到陈旭这条大鱼。

如今陈旭已经来了新丰县城,他又岂会没有丝毫觉察?

陈旭闻言,这才叹道:“德容慧眼如炬,令人叹服不已!”

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159章 围攻吕布第998章 典韦返乡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339章 船毁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278章 相见第569章 庞德报恩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287章 厚葬之第351章 衣带诏?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503章 传统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512章 槐林结义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06章 怒斥阎象第505章 求情第516章 再审第642章 徐庶择主第638章 诸葛至第275章 出巡第714章 合纵伐陈第531章 惊天之言第458章 大逆转第38章 虚张声势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37章 战利品私有第173章 赵云统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477章 反目第655章 闹事第158章 两虎相争第512章 槐林结义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90章 曹孙动向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671章 杀入城中第781章 连斩数将第549章 水淹第305章 谋划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186章 马贼第279章 水师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227章 来使第624章 奋死一博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358章 临阵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305章 谋划第932章 陨将日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462章 贾诩献书第212章 张扬第24章 国辅第126章 以牙还牙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472章 劫营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303章 志才遗计第313章 兖州之变第135章 赵家村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24章 斗智斗勇第461章 议事第192章 比试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717章 文武双全第258章 吃嫩草第101章 诡异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243章 陷阵第50章 东阿对第185章 高顺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53章 陈骏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845章 鲜卑寇边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235章 鲍信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883章 四方云动第70章 报仇
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159章 围攻吕布第998章 典韦返乡第137章 主公何志第339章 船毁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278章 相见第569章 庞德报恩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425章 慷慨赴死第287章 厚葬之第351章 衣带诏?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503章 传统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352章 居功自傲第512章 槐林结义第341章 惊天阴谋第962章 邓艾失踪第596章 扰敌撤兵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406章 怒斥阎象第505章 求情第516章 再审第642章 徐庶择主第638章 诸葛至第275章 出巡第714章 合纵伐陈第531章 惊天之言第458章 大逆转第38章 虚张声势第895章 大破曹军第37章 战利品私有第173章 赵云统兵第1010章 血色山河第477章 反目第655章 闹事第158章 两虎相争第512章 槐林结义第588章 沮授三策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213章 平定西河第590章 曹孙动向第992章 曹操去世第671章 杀入城中第781章 连斩数将第549章 水淹第305章 谋划第719章 风起陇西第916章 诸葛离去第186章 马贼第279章 水师第518章 抽丝剥茧第227章 来使第624章 奋死一博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761章 黄沙漫天第775章 请杀张任第358章 临阵第757章 针尖麦芒第952章 全军覆没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305章 谋划第932章 陨将日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462章 贾诩献书第212章 张扬第24章 国辅第126章 以牙还牙第124章 胜负有凭第472章 劫营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303章 志才遗计第313章 兖州之变第135章 赵家村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624章 斗智斗勇第461章 议事第192章 比试第498章 各为其主第717章 文武双全第258章 吃嫩草第101章 诡异第45章 东武阳名士第703章 用兵如神第243章 陷阵第50章 东阿对第185章 高顺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853章 陈骏第391章 建安元年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958章 忽悠诸葛亮第845章 鲜卑寇边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235章 鲍信第268章 欲劫粮草第883章 四方云动第70章 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