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建安元年

兴平二年,一整年都是全国干旱、饥荒遍地,再加上文昭对于朝中的清洗,更是使得朝中百官人人自危。

现在的陈氏集团,由于实力的扩充,粮草也显得越发紧张。虽然关中以及并州,都有水车灌溉田地,粮食仍旧严重减产。

不仅是陈旭的治下,袁绍、曹操、袁术治下亦是如此。

文昭迎回天子,定都蒲坂以后,曹操率先派遣使者前来进贡。天子大悦,封曹操为车骑将军,地位仅在大将军、骠骑将军之下。

并且还加封曹操为青州牧,代领徐州牧的职位。可以说,文昭对于曹操乃是投之以桃报,报之以李。

他迎回天子,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诸侯不承认天子的身份,那么文昭以前的所有谋划,无疑就没有了作用。

曹操能够派遣使者前来蒲坂,向天子进贡。不仅向天下所有人,表明了自己乃是大汉忠臣;而且还得到了天子的册封,为曹操盘踞青、徐两州正了名。

而文昭,却用只用了一些虚衔,就确定了自己乃是大汉正统的地位。因为曹操既然认刘协为天子,那么被文昭把持的献帝,自然会成为他手中一颗非常有用的棋子。

如此一来,日后就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向曹操下达诏书,让他听候差遣。

曹操向天子进贡,得到好处以后,袁绍手下的谋士纷纷劝谏袁绍,让他也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心高气傲的袁绍,却因为陈旭领了大将军的职位,而心中恼怒,却是不愿承认陈旭的地位。

然而,现在的袁绍相比历史上的势力,要差上很多。

无论是陈旭,还是曹操,他们都占据了两州之地;而袁绍的弟弟袁术,更是占据兖州、豫州,以及扬州长江以西的土地。

反观袁绍,就连幽州都没有彻底平定,只占据了冀州,以及大半个幽州。

如今他与袁术之间,没有了兖州曹操作为缓冲,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可以说,现在袁绍的处境,并不算好。

因此,被麾下谋士轮流劝说以后,袁绍这才咬牙派遣使者,前去蒲坂拜见天子。

见到袁绍的使者以后,文昭自然是大喜过望,而后毫不犹豫的封袁绍为骠骑将军、冀州牧的职位。

有两大诸侯作为榜样,西凉马腾、韩遂,益州刘璋,荆州刘表,亦是纷纷派遣使者前往蒲坂。

文昭自然不会吝啬官职,对于诸侯自然是大肆封赏一番。直到此时,文昭才真正算得上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正如以往的李傕、郭汜那样,虽然他们拥有天子,却与诸侯交通断绝,互不来往,天子对于他们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但是现在的陈旭,只要日后操作得当,天子必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招牌。

而这两年来,刚刚及冠的孙策,也终于开始崭露头角。

由于袁术军中缺粮,于是他向庐江太守陆康求米三万斛。陆康不与,术大怒,就要起兵攻打陆康。

孙策曾经拜访过陆康,但是陆康轻慢孙策,不愿亲自面见他,就让自己的主簿接之。因为这个缘故,策尝衔恨于心。

袁术知道孙策对陆康心怀怨恨,他也知道孙策的勇武,于是就对孙策说:“前番吾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之地,庐江必为卿之所有也。”

孙策大喜过望,遂点齐兵马攻打庐江,大获全胜。

依照袁术的许诺,会将九江交给孙策。但是袁术反复无常,再次起用其故吏刘勋为太守,孙策因此对于袁术心怀怨恨。

刘繇乃是朝廷册封的扬州刺史,扬州旧治寿春,但是寿春却被袁术占据。刘繇无奈,只得渡江前往曲阿。

当时孙策的舅父吴景尚在丹杨,孙策从兄孙贲又为丹杨都尉。刘瑶到达江东以后,就要将他们全部驱逐出境。吴景、孙贲无奈,只得退舍历阳。

孙策听闻自己舅父、族弟被人刘瑶欺凌,顿时勃然大怒,他向袁术讨回了自己父亲的旧部以后,请求带兵前往江东。

袁术知道因为庐江郡之事,孙策对自己心怀怨恨。在加上刘繇占据曲阿,王朗占据会稽,孙策未必能有什么作为,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并表奏朝廷任命孙策为折冲校尉。

孙策遂率父亲旧部,和自己的数百门客东进,并且得周瑜相助。孙策率兵攻打横江、当利,相继攻克,樊能、张英战败。

接着,孙策连续出击,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随后,孙策在周瑜、程普和黄盖等人的支持下,出兵攻打刘瑶。结果刘瑶败走,而后接受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投靠刘表。

孙策用计俘虏了太史慈以后,麾下再添一员大将。并且再次率兵攻打江东其余郡县,击败严白虎,生擒王朗。

自此,刚刚及冠的孙策威震江东。

不得不说,历史具有非常强大的惯性。持续两年的干旱,已经使得大汉满目疮痍。

兴平三年春正月癸酉,天子与百官商议,祭祀天地,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从此以后,公元一九六年,也就成为了建安元年。

而建安元年,已经是大汉持续第三年干旱了。

这一年,文昭境内缺粮越发严重,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朝中官吏,全都被严格控制粮食。

好在文昭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袁绍、曹操没有进贡粮食。但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以及刚刚平定江东的孙策,却给朝廷进贡了不少粮食。

文昭也因为孙策的进贡,而封孙策为丹阳太守、折冲校尉。

孙策背着袁术向朝廷上贡,袁术知道以后,两人关系越发恶劣。然而名义之上,孙策仍旧还是袁术的下属。

正是因为诸侯的进贡,以及文昭在并州、关中的施政,才勉强维持治下没有人饿死。

却说袁术其人,时常心怀反意。当初袁绍想要立刘虞为天子,袁术却认为大汉天子乃是一个黄口孺子,才好掌控,换成了刘虞,难保大汉不会再次复兴。

因此,袁术就在立刘虞为帝的事情上,开始与袁绍意见相左。

现在袁术坐拥兖州、豫州,还有扬州长江以西九江、庐江两郡,甚至就连江东四郡,名义上亦是归袁术所有。

这三个州,可不是北方偏僻荒凉的地方,乃是富庶、繁荣,人口稠密,钱粮丰盛之地。

于是乎,袁术心中就有了其他的思想。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

这一日,袁术召集心腹官吏,对他们说道:“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皆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袁术大逆不道的话,心思各异。

有些人虽然不说话,却也希望袁术能够称帝。毕竟,袁术称帝以后,他们的地位也就跟着水涨船高。

而那些有远见的人氏,却是知道,若袁术此事称帝,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碍于袁术的暴躁以及刚愎自用,却是谁也不敢再说什么。

袁术见众人全都沉默不语,以为他们此举乃是默认,顿时大喜过望,就想要商议称帝的具体事宜。

却不想,主簿阎象厉声说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

“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

“明公若想此时称帝,恐怕并非明智之举”

袁术被阎象的一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是非常恼怒。他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却说徐州被曹操攻破,关羽、张飞护着刘备进入袁术境内。因为袁术与公孙瓒乃是盟友,因此袁术非常大度的接纳了三人。

然而,袁术此人疑心颇重,他虽然接纳了刘备,但是对于刘备并不放心,只是给他了一个闲置。

这几年来,刘备每日蹉跎岁月,有好几次都想要离开袁术,却不知道该去投奔哪个。

如今刘备的老上司公孙瓒兵败,陶谦也已经身死。曹操、袁绍乃是公孙瓒的敌人,自然也容纳不下刘备。

他有心前去投奔刘表,但是现在刘备的名声,比历史上的同时期要低上许多。在加上他汉室宗亲的的身份,还没有被确认。

因此,现在的刘备可以说得上是一文不名。若是贸然投奔刘表,不见得会被接纳。无奈之下,刘备只得每日待在寿春,虚度光阴。

关羽、张飞因为地位低下,没有资格进入大殿议事。但是刘备却待在殿中,他听见袁术想要称帝之后,顿时骇然失色。

当天晚上,他就带着关羽、张飞,偷偷离开寿春,前往司隶投奔陈旭。

第188章 依附第813章 婚事(上)第37章 战利品私有第7章 猎虎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35章 得汝南第892章 陷阵营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461章 议事第497章 冲突第138章 当王天下第423章 袁术之死第97章 清河绝唱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25章 败逃第455章 临阵斩将第814章 婚事(下)第786章 噩耗第216章 内乱第723章 小霸王第295章 冲突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551章 凯旋第699章 计赚冷苞第650章 九锡第376章 奇迹第21章 相邀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272章 少年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995章 袁谭人头第971章 逢纪身死第339章 船毁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603章 孙尚香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134章 褚燕第242章 出塞第224章 唯才是举第986章 邓艾据辽东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161章 斩赤龙第827章 田丰献良策第446章 考核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109章 报仇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5章 卧虎岭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797章 入凉州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746章 离别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29章 初战周瑜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941章 全歼、活捉第471章 黄河对峙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447章 韩遂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194章 陷阵营第49章 援兵第182章 力战而死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18章 神勇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624章 斗智斗勇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01章 鲁肃(下)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50章 东阿对第552章 韩莒子第487章 临江仙第198章 诸侯会盟第805章 约战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954章 退兵函谷关第333章 投效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364章 赦令第882章 袁绍身死
第188章 依附第813章 婚事(上)第37章 战利品私有第7章 猎虎第440章 建安二年第435章 得汝南第892章 陷阵营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200章 谋夺并州第461章 议事第497章 冲突第138章 当王天下第423章 袁术之死第97章 清河绝唱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60章 中平三年第325章 败逃第455章 临阵斩将第814章 婚事(下)第786章 噩耗第216章 内乱第723章 小霸王第295章 冲突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551章 凯旋第699章 计赚冷苞第650章 九锡第376章 奇迹第21章 相邀第593章 程昱进谏第979章 追杀孔明第272章 少年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359章 初战告捷第995章 袁谭人头第971章 逢纪身死第339章 船毁第130章 名将之殇第603章 孙尚香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134章 褚燕第242章 出塞第224章 唯才是举第986章 邓艾据辽东第292章 汤陈逞威第161章 斩赤龙第827章 田丰献良策第446章 考核第903章 碎玉、竹节第203章 典韦将兵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109章 报仇第394章 被围襄城第5章 卧虎岭第546章 攻破陈留第797章 入凉州第749章 一扫阴霾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746章 离别第990章 身中毒箭第929章 初战周瑜第162章 张玲心思第941章 全歼、活捉第471章 黄河对峙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447章 韩遂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445章 太学招生第194章 陷阵营第49章 援兵第182章 力战而死第573章 一言破城第315章 郭嘉之谋第18章 神勇第974章 周瑜中箭第942章 水战将起第624章 斗智斗勇第639章 李代桃僵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927章 会盟酸枣第601章 鲁肃(下)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50章 东阿对第552章 韩莒子第487章 临江仙第198章 诸侯会盟第805章 约战第343章 临阵机变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954章 退兵函谷关第333章 投效第538章 张飞激将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364章 赦令第882章 袁绍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