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程昱进谏

建安四年,文昭府邸之内。

沉默了半晌,文昭终究没有再询问幽州战局,因为他对张辽有信心。

哪怕张辽的对手乃是河北名将张郃,凭借张辽手中的精锐关中士卒,也不会落入下风。最多也只是,战局僵持在那里罢了。

最让文昭担忧的一个地方,却是武安。

哪怕有王延、高顺,以及三万关中士卒,还有攻无不克的陷阵营驻守武安,可是他们所要面对的,却是袁绍率领的冀州大军。

收回思绪,陈旭向田丰问道:“元皓,君阁可有发出求援书信?”

田丰道:“王延将军把武安守得水泄不通,袁绍屡次攻城都未得寸进,并未向关中发出求援书信。”

听到这里,陈旭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只要王延能够拖住冀州大军,就可以大量消耗袁绍的钱粮,并且为赵云、张辽争取时间。

而这一次,贾诩制定的战略目标能否达到,最主要就是看武安之战了。

现在的武安,就好似一颗钉子钉在了冀州心脏旁边,袁绍想要北上消灭赵云、张辽,就必须把王延这彪人马击溃才行。

不然以武安距离邺县的距离,整个冀州首府,都将时刻暴露在关中军的兵锋之下。

揉了揉眉头,文昭感觉自己有些疲惫;这段时间东征西讨,从蒲坂杀向汉中,又从汉中马不停蹄赶了回来。

哪怕陈旭身体十分健壮,也感觉自己有些吃不消。

甩了甩脑袋,文昭抖擞精神,说道:“时刻关注冀州、幽州战局,我等在蒲坂休整两天,就领兵过去与袁本初一决雌雄。”

说到这里,文昭其实已经想要回去,见见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好好休息一下了。

却不想,程昱忽然说道:“主公,羌人建国,声势浩大,不可不防。现在陈静将军领兵在凉州屯田,不若任命他为凉州刺史,让钟元常辅之。”

“如此,方能保得凉州稳定。”

文昭思量半晌,才了解到了程昱的心思。虽然现在凉州兵马不少,可是能征善战的军队,都还是杨秋、马玩手下。

这两人以前本来就是一方诸侯,纵然现在投降了文昭,为他驻守凉州,也难保不会心怀二心。

虽说樊稠、杨定在凉州也颇有威望,可是他们麾下兵马并不太多,绝大多数还只是新兵。

这四个将领在凉州各自盘踞一方,既能够保得凉州平安,又可以相互掣肘。可是如此一来,久而久之,文昭在凉州的政令能否一直行得通,还是个些问题。

陈静乃是文昭族弟,忠诚之上毋庸置疑,让他担任凉州刺史,总揽凉州大小事务,对于文昭彻底掌控凉州,绝对有益无害。

国之伟器,不能轻示与人。

像一州之牧、一州刺史这种职位,在乱世之中,只能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行。

就好像陈宫乃是文昭族父,哪怕田丰、程昱资格都比陈宫老,智谋也不在陈宫之下,文昭仍旧让陈宫担任并州牧一样。

相同的道理,凉州刺史这个职位,也只能在文昭宗族之间,挑选一人担任。

陈静虽然文武都不过三流,可是有了钟繇的辅佐,守住凉州也完全没有丝毫问题。最主要的是,他现在就在凉州屯田。

其实当初文昭让陈静领兵进入凉州,也未尝没有让他担任凉州刺史的意思。今日既然程昱主动提出来,他自然不会不答应。

微微点了点头,陈旭说道:“此事就依仲德之言行事,吾随后就奏明天子,举荐阿静为凉州刺史。”

程昱再次说道:“陈青将军擅守,如今汉中初定,虽有徐晃将军在彼,亦可派遣陈青将军辅之。”

程昱的建议可谓是滴水不漏,汉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其实以徐晃、阎圃、董昭之才,完全能够守住汉中。

可是程昱还是建议,让陈青过去,这也是为了,能够将汉中彻底掌控在手中。

其实程昱的建议比较得罪人,让陈静担任凉州刺史,无疑就削弱了凉州区域将领的权利。当那些人得知是程昱举荐陈静之后,定会对程昱心怀不满。

相同的道理,若是文昭派遣陈青前往汉中,也会让徐晃等人心中有些介怀,认为是派人前来监视他们。

如此一来,纵然徐晃等人口中不说,心里对程昱定会有些想法。

文昭目光闪动几次,当即洞悉了程昱的想法,不由对程昱暗自大加赞赏。

直到此时,他才知晓为何历史上,程昱人缘极差,却深得曹操信任与器重了。有好几次,曹操领兵出征,都由程昱驻守后方。

程昱不可能不知道,自己这样建议会得罪人,可是他仍旧这样做了。他的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文昭着想,没有一点私心。

想到这里,陈旭忍不住有些感动。

他上前拉起了程昱的手,看着明显苍老了许多的程昱,叹道:“先生在吾卑微之时,能紧紧跟随我,不离不弃。”

“十几年过去了,你年龄却是一年大过一年,日后还要多多保重身体。如今吾基业虽大,却无法离开先生啊。”

程昱闻言,当即感激涕零的说道:“承蒙主公厚爱,能够让我尽展胸中所学,虽死无憾!”

文昭当即不悦的说道:“先生定会长命百岁,又何谈‘死’字?”

“先生之意吾已知晓,然公明为人吾知之甚详,汉中交给他自然不会有所大碍,阿青还是留在蒲坂吧。”

陈旭相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更何况他还了解历史,对于三国时期的人物性格,基本上都十分了解。

徐晃乃是忠义之人,陈旭不相信他会背叛自己,故此完全没有必要派遣陈青过去,进行监督。

那样的话,只会让徐晃心中产生芥蒂。

况且,汉中只是一郡之地,纵然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在文昭看来也没有徐晃中重要。

刘备当是尚且能够派遣魏延守汉中,更何况是陈旭乎?

程昱闻言,当即说道:“主公高义,吾不及也!”

文昭哈哈一笑,若有所指的说道:“今日之事,就当没有发生过吧。”

在场的几人听过之后,心中都是一凛,程昱则是更加感动。

第694章 连失两城第609章 刁难第789章 屠城第478章 韩遂死第547章 斩淳于琼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38章 诸葛至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568章 生死斗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43章 两军对垒第74章 满腚伤第471章 黄河对峙第1001章 怒火第843章 并州战局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689章 中伏第288章 欲杀人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117章 交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11章 蒲坂风波第501章 为父触法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惊天之言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547章 斩淳于琼第9章 毁田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721章 新鲜血液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220章 徐晃第87章 择婿第503章 传统第827章 田丰献良策第989章 刺客第478章 韩遂死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70章 报仇第379章 图谋第456章 中伏第300章 贾诩投陈第62章 孤胆英雄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943章 水军初战第651章 朝中风波第668章 各有算计第87章 择婿第83章 流言四起第751章 叛徒第642章 徐庶择主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348章 触柱而死第608章 盗窃案第611章 身份败露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116章 很年轻第870章 骊山脚下第376章 奇迹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751章 叛徒第462章 贾诩献书第516章 再审第957章 斗阵(下)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107章 身亡?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96章 末路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963章 联军窘境第696章 挽歌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568章 生死斗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335章 连战连捷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578章 张松出使第921章 入徐州第955章 斗阵(上)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46章 离别
第694章 连失两城第609章 刁难第789章 屠城第478章 韩遂死第547章 斩淳于琼第164章 胡人劫掠第638章 诸葛至第430章 仲德献策第882章 袁绍身死第131章 田丰认主第142章 山雨欲来第568章 生死斗第4章 富贵马上取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997章 陈宫去世第143章 两军对垒第74章 满腚伤第471章 黄河对峙第1001章 怒火第843章 并州战局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945章 连战连捷第689章 中伏第288章 欲杀人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117章 交谈第321章 文丑逞威第907章 付之一炬第711章 蒲坂风波第501章 为父触法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127章 一触即溃第563章 四面楚歌第531章 惊天之言第398章 穷途末路第209章 兵临壶关第547章 斩淳于琼第9章 毁田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721章 新鲜血液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220章 徐晃第87章 择婿第503章 传统第827章 田丰献良策第989章 刺客第478章 韩遂死第519章 神探文昭第540章 中箭倒地第70章 报仇第379章 图谋第456章 中伏第300章 贾诩投陈第62章 孤胆英雄第1002章 郭嘉请降第943章 水军初战第651章 朝中风波第668章 各有算计第87章 择婿第83章 流言四起第751章 叛徒第642章 徐庶择主第334章 雏鹰起飞第348章 触柱而死第608章 盗窃案第611章 身份败露第684章 抛砖引玉第868章 不足为惧第116章 很年轻第870章 骊山脚下第376章 奇迹第905章 群星陨落第751章 叛徒第462章 贾诩献书第516章 再审第957章 斗阵(下)第869章 连横东吴第107章 身亡?第323章 出兵关中第855章 战局骤变第96章 末路第850章 乱世知己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314章 攻破徐州第963章 联军窘境第696章 挽歌第994章 覆灭在即第568章 生死斗第681章 形势危急第166章 历史真相第361章 重装骑兵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335章 连战连捷第438章 颍川陈氏第561章 欲试文昭第578章 张松出使第921章 入徐州第955章 斗阵(上)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746章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