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文昭论法

案件到此已经尘埃落定,特别是文昭出面以后,对于两人的判决更是再无改变的可能。

起初魏征这样判决,还担忧自家主公心中会有所不满。毕竟,陈旭乃是关羽请来,为关武脱罪的。

如今案件虽然起了一些风波,对于关武的宣判仍旧没有更改。

哪怕魏征乃是一个有所坚持的能吏,有文昭这个关中之主站在一边,虎视眈眈的注视着,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七上八下。

然而,直到魏征立下了案卷,让两人在上面签字画押完毕,文昭仍旧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在案情的结果完全敲定以后,魏征反而才从文昭眼中看到了一丝欣慰之色。不错,正是欣慰之色,而不是一脸的不满。

案情结束后,县衙里面的众人慢慢散去,就连郑母亦是带着郑屠年幼的女儿,离开了县衙。

文昭叫来了一个亲兵,对他说道:“此地距离关家村的路程并不近,郑母年龄太大,她的孙女也太过年幼,你用战马送他们一程吧。”

亲兵领命之后,自然是应诺行事。当郑母得知那个士卒,要将她们两人送回关家村,心中当即十分感动。

郑母对于文昭这个关中之主,亦是越加感激。

若不是有陈旭的到来,纵然能够将关武这个杀人凶手绳之于法,作为幕后凶手的关雄,却仍旧会继续逍遥法外。

现在不仅害了儿子的仇人,全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文昭这个当朝大将军,居然还记得他们两人,派遣士卒送他们回家。

这种细致的关怀以及体贴,不由使得郑母热泪盈眶。

关家村的村民们都离去了,只有关羽、关平仍旧待在县衙之内。关羽本来将文昭叫来,是为了给关武所判的刑罚,能够变得轻松一些。

他却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关武若果真是为了父亲杀掉郑屠,倒也情有可原,纵然要他拉下脸面向陈旭求情,关羽也会尽力保住关武。

可是关武完全是被人利用,他杀掉了一个无辜之人。这样的话,关羽就不好意思继续为关武求情了。

这也是为什么,哪怕魏征对于关武的审判与以前一模一样,他仍旧一语不发了。

见众人全都离去,文昭来到关羽身旁,说道:“云长,没能为关武脱罪,吾心中甚为愧疚。然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既然触犯了律法,就连我也不能为他求情。”

“须知,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法律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恐怕官府在百姓心中,将再无信用可言。”

关羽向文昭行了一礼,说道:“大将军何出此言?阿武那小子识人不淑,被别人借刀杀人犹不知晓。假如我早直到其中的曲折,也断然不会前去蒲坂打扰大将军。”

“无论如何,大将军能够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随关某前来解县重新审理这个案子,关某已经感激不尽了。”

文昭摇了摇头,正色说道:“云长,假如没有出现关雄这件事情,关武的确为了父亲报仇杀人,我仍就不会为他脱罪。”

关羽闻言一愣,不由自主的开口问道:“为何?”

叹息了一声,文昭说道:“云长可知商鞅变法?”

关羽答道:“虽有所耳闻,却并不知晓其中详细。”

文昭目光灼灼的盯着关羽,说道:“商鞅变法以后,秦国详细立法,贯彻执法。通过不懈的努力,才使得贫穷、落后、野蛮的秦国强盛起来,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云长可知,当秦国的律法完善以后,秦国在执行法律的过程中,有多少人因为械斗被处死么?”

关羽答道:“不知。”

文昭微微一笑,说道:“其实我也并不知晓具体数字,只知道曾经有一次,百姓们因为械斗的缘故,一次性有数百人被斩首。”

“数百人,怎么可能?”

不仅是关羽,就连徐晃、典韦、魏征也都惊呼了起来。法不责众,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千古不变的真理。

若是牵涉到违法的百姓太多,仍旧依照律法处置这些人,就很容易引起民变。他们不敢想象,一次性斩杀几百人,到底是什么概念。

当然,若是行军打仗斩杀敌人,甚至是屠杀俘虏以及对方治下的百姓。莫说几百,就是几千、几万众人也不会失色。

可只是因为械斗,就斩首境内数百人,这却是令人不可想象。

惊呼之后,关羽当即面带愤色的说道:“都说秦国暴政,秦法苛刻,今日听得大将军之言,才知此言不虚。”

文昭却是摇了摇头,说道:“云长只知秦国一次性斩首数百人,却不知他们此举救下了多少秦国的百姓”

“商鞅变法以前,秦国境内百姓全都喜欢好勇斗狠,经常因为一些小事相互斗殴。有时候,百姓们为了争夺水源,甚至会爆发大规模的械斗。”

“这种械斗,每年造成秦国百姓的伤亡,几乎成千上万。百姓们更是因为村中死了人,与其他村落之间的仇怨越结越深。”

“甚至秦国不少村落中的女子,宁愿找来往的客人借种,也不会嫁给其他村中的男子。如此秦国,仅仅是内斗的消耗,都已经将这个国家拖累得不堪重负。”

“秦国虽然在执行律法的过程中,曾经一次性斩杀过数百名百姓,然而与每年因为械斗死亡的人数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

“正是因为秦国贯彻执法,才使得秦国境内的百姓,对于律法产生敬畏之心,再也不敢触犯法律。”

说到这里,文昭目光炯炯的看着关羽,道:“纵然关武真的为父报仇杀人,吾亦绝不会法外开恩。”

“毕竟,先不说郑屠骂人罪不至死,纵然真的有大罪,也应该通过法律对他进行制裁。”

“若人人为报私怨动手杀人,将会置律法于何地,百姓们的生活又会多么混乱?”

文昭的观点,关羽有些地方不太赞成,倒也没有出言反驳。反倒是魏征,变得有些目光奕奕。

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562章 黄权激刘表第528章 安置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365章 攻城第307章 怒斥田丰第765章 对峙第485章 家事第258章 吃嫩草第976章 曲有误第730章 月夜之战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00章 议事第326章 诱敌第508章 出巡第733章 破寨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260章 分歧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680章 责罚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36章 水淹虎牢关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626章 建言第273章 甘宁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90章 回寨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109章 报仇第135章 赵家村第64章 野心第795章 益州定第623章 逃命第286章 剑道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363章 斩李暹第829章 武关城下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244章 碰撞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999章 刺杀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59章 班师回朝第90章 中意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481章 春耕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230章 郭嘉第424章 桥蕤第489章 纠结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575章 游说阎圃第350章 怒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247章 反攻第773章 破剑阁第379章 图谋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102章 马惊第752章 高顺来援第476章 重逢第156章 伏兵第1章 魂入汉末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621章 设伏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71章 子龙锋芒第567章 玉门关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254章 诈死第14章 请罪第580章 抉择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350章 怒第1006章 家宴第417章 分兵追击致所有书友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405章 轩辕关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10章 献城
第527章 乱世男子第562章 黄权激刘表第528章 安置第673章 龚都战死第365章 攻城第307章 怒斥田丰第765章 对峙第485章 家事第258章 吃嫩草第976章 曲有误第730章 月夜之战第470章 羌人末路第100章 议事第326章 诱敌第508章 出巡第733章 破寨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260章 分歧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680章 责罚第602章 基情四溢第936章 水淹虎牢关第228章 唇枪舌战第626章 建言第273章 甘宁第148章 戌夫山上第190章 回寨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939章 大破吴军第549章 幕后之手第109章 报仇第135章 赵家村第64章 野心第795章 益州定第623章 逃命第286章 剑道第347章 殴打公卿第363章 斩李暹第829章 武关城下第532章 争论不休第244章 碰撞第919章 云长战子义第999章 刺杀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59章 班师回朝第90章 中意第871章 基情四溢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481章 春耕第152章 田丰激将第230章 郭嘉第424章 桥蕤第489章 纠结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575章 游说阎圃第350章 怒第841章 不违初心第247章 反攻第773章 破剑阁第379章 图谋第419章 关羽显威第610章 天方夜谭第102章 马惊第752章 高顺来援第476章 重逢第156章 伏兵第1章 魂入汉末第443章 张辽中伏第881章 荣归故里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234章 剜心剖腹第327章 风声扯呼第768章 剑阁城下第819章 进封秦公第621章 设伏第557章 南面称王第599章 周瑜劝谏第669章 固若金汤第806章 天神相助第828章 既生旭,何生操第171章 子龙锋芒第567章 玉门关第886章 打回东郡第644章 天子及冠第388章 董承身死第254章 诈死第14章 请罪第580章 抉择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350章 怒第1006章 家宴第417章 分兵追击致所有书友第824章 驿馆说鲁肃第973章 郭嘉见吴王第215章 并州平定第900章 诛杀满门第405章 轩辕关第924章 口吃少年第210章 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