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伏兵

整个并州有将近五万兵卒,但是他们却分散在各个郡县,想要将其完全召集起来,至少需要十数日之久。

丁原的心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做出召集兵卒征讨黄巾的样子,使得黄巾军感受到压力。

他从情报上已经看出,黄巾军这次下山,很可能是为了粮草,并无攻占城池的心思。

在丁原派人召集士卒的这段时间里,黄巾军完全有时间攻破阴馆,而后撤出雁门郡。

到时候,丁原再率兵进入雁门郡,而后就可以向朝廷汇报自己驱逐黄巾军的功劳。

官场上的打拼,已经使得丁原这个曾经的武夫,有了一些小小的心机。

若是果真与黄巾军交战,战胜之后还好说,若是战败的话,他完全扛不起这个责任。

即使他真的击败黄巾军,数万大军消耗的钱粮,以及战后抚恤也将是个天文数字。贫瘠而缺少人口的并州,根本经受不起这样的大战。

所以说,无论如何,这场仗都打不起来。

但是打不打是一回事,做不做出一个姿态又是另一回事。

若是身为并州刺史的丁原,眼睁睁的看着黄巾军在雁门郡攻城掠地,却没有任何表示的话,这必定会成为别人攻击他的借口。

所以他才让吕布下令召集兵卒,准备北上击贼。

“奉先还是太过直率啊,若是这种性格不加以改变的话,日后必定会吃很多大亏。”

丁原望着吕布离去的背影,喃喃自语。

不仅是吕布,他丁原以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陈旭带着黄巾军围住阴馆已经三日了,雁门郡太守,并没有像其他县中官吏那样,一见到黄巾军便弃城而逃。

他反而一身戎装,带着郡中的兵卒,每日待在城墙上严密防守。

直到这个时候,陈旭才发现黄巾军太缺少攻城器械了。

陈旭拿着手上的马鞭,遥指阴馆城的方向说道:“汉室之中,才能之士何其多?”

“若是朝廷能够任人唯贤,体恤民力,这个天下,何至于乱到如此地步?”

众将立于陈旭身后,都是默然不语。

过了半晌,陈旭转头对着程昱说道:“若是强行攻城,我等虽然可以攻破阴馆,但是士卒们的伤亡必定很大。”

“况且丁建阳已经开始调集兵力,准备进入雁门郡与我等一战。如今我军所缴获的粮草,也完全足够山寨用度,我意带兵退回山中,不知军师意下如何?”

程昱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所言甚是!我们下山的目的只是为了粮草,完全没有必要去强攻城池。”

而后他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继续说道:“然以我观之,丁建阳虽然正在调集并州兵马,却一定不敢与我等交战。若我所料不差,待我等退兵以后,并州兵马才会进入雁门郡。”

陈旭眉头一挑,问道:“军师何出此言?”

程昱反问道:“胜则徒耗钱粮;败则万劫不复。若主公是丁建阳,当做何抉择?”

“胜则徒耗钱粮;败则万劫不复。”

反复念叨了几遍,陈旭眼睛越来越亮。

晋阳城,刺史府,吕布来到丁原面前,大声问道:“主公,城中兵马已经集结了一日,为何还不北上击贼?”

放下手上的案牍,丁原望着吕布说道:“黄巾贼战力强悍,非比寻常。我晋阳城中,只有五千人马,如何是黄巾贼的对手?”

“再过几日,待并州军马全部集结,那时再出兵讨贼,犹未晚也。”

吕布急忙说道:“若是再拖延下去,黄巾贼必定撤入山中矣。那时再想击贼,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某眼中,贼人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主公只需给我两千人马,某必定将陈旭狗头献于主公手上!”

吕布的眼中散发出一种野性。每日待在刺史府,处理那些他并不喜欢的公务,吕布已经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了。

他数次向丁原进言,请求独领一军,却都被拒绝。只有鲜卑南下,匈奴反叛的时候,丁原才会派他出征。

但是由于吕布太过勇猛,威震北方,使得匈奴不敢擅动,鲜卑只敢寇掠幽州。于是很长时间下来,吕布只能待在刺史府。

如今并州好不容易有了战事,他又怎么甘心继续安安分分的待在这里?

他要用自己的勇武,以及自己的战功告诉丁原,他吕布是一个天生的猛士,是战场的宠儿。

像他这样的人,不应该成为刺史的主薄,反而应该带领兵卒,在战场上砍下敌人的头颅,建功立业。

丁原紧紧盯着吕布,深深叹了一口气,暗暗想到:“奉先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傲啊,直到现在,他还没有明白我的苦心。”

吕布也盯着丁原的眼睛,毫不退缩。

对于一个下属而言,如此与自己的主公对视,已经是一种大不敬的表现。

但是丁原却没有丝毫怪罪吕布的意思,他忽然开口说道:“我可以给你两千兵卒,但是你若是战败的话,却该当如何?”

吕布闻言大喜,急忙答道:“某愿意立下军令状,若不胜,请斩某头!”

丁原再次提醒道:“奉先可要想清楚了,贼人有两万三千人马,其中更是有三千精锐骑兵。”

“贼首陈旭,更是勇冠三军。你若是立下军令状,战败之后,谁也保不住你。”

吕布自负的说道:“贼人虽多,在某眼中却是乌合之众,有何惧之?但凭某胯下战马,手中长戟,贼人纵然再多十万,某亦不惧之。”

而后,他就拿出纸与笔,写下了军令状。

长时间与胡人交战,吕布的自信心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在他看来,纵然胡人再多,只要他冲锋在前,斩杀敌首。其余之人,都会像待宰的羔羊一般,任他屠杀。

静静凝视着吕布那神采飞扬的英俊脸庞,看着他把军令状写完,丁原疲惫的摆了摆手。

吕布拿到丁原调兵的手令,大喜过望,就出去挑选了两千官兵精锐,北上驰援阴馆。

待吕布走了以后,丁原呆呆望着那纸军令状,而后将它烧掉。

他看着刺史府的大门,口中喃喃自语:“若是这次失败,能够让你幡然悔悟,纵然损失两千兵卒,亦是不冤。”

“我只希望,你不要像我年轻时候那样,直到铸下大错以后,才幡然悔悟。”

话毕,丁原的脸上满是痛苦的神色。

若非他在吕布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的身影,想到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又怎么会如此优待吕布?

阴馆,陈旭听着斥候传回来的消息,眉头拧在了一起。

他知道三国名将张辽,就是出身雁门郡。但是具体是在哪个县城,他却不得而知。

在他看来,张辽既然能在日后成为一代名将,那么这个时候定然已经有了一些名声,所以他就派遣斥候到附近的县城打听。

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斥候都没有打听到关于张辽的任何消息。

静静的望着天空,陈旭在心中暗暗想到:“到底是我记错了,还是张辽压根儿就不是雁门郡的人?”

陈旭并不知道的事,现在的张辽还不满十六岁,对于这样一个少年来讲,又能有多大的名声?

雁门郡有十四个县城,每个县城又有很多村落,单凭他派出去的斥候,又如何能够找到张辽?

即使能够找到,也不会有人愿意相信,蒙自家主公如此看重之人,会是一个如此年幼的少年。

“是时候该撤退了!”

这次下山,黄巾军的收获不可谓不丰。

不但缴获了无数的粮草辎重,还得到了附近几个县城百姓们的拥护与爱戴。

由于东西太多,黄巾军前进的速度自然变得很慢。

这一日,陈旭正骑在马上前行,突然一队士卒带着一人来到陈旭身旁。

那个人一身猎户打扮,看到兵甲精良的黄巾军,脸上露出了畏惧的神色。

陈旭向领头的那个士卒问道:“你为何带这人过来?”

领头的士卒答道:“我率人四处侦查,发现此人鬼头鬼脑,以为他是官兵斥候,就将他抓了起来。他却说自己是本地猎户,有重要事情向主公汇报。”

“哦?”陈旭目光一闪,下马问道,“你寻我何事?”

男人看到陈旭以后,连忙跪在地上,鼓起勇气说道:“将军攻破县城,却对民秋毫不犯。不仅如此,还分发了很多钱粮给穷苦百姓,我等附近百姓,哪个不对将军感恩戴德?”

“但是小人今日上山打猎,却看到有很多官兵,埋伏在离此地不远处的山林之中。”

“小人看他们的样子,好像是要对将军不利。所以小人就拼命赶来,向将军汇报这个消息。”

陈旭闻言一惊,看着此人的脸色,不像是在说谎。

他急忙上前扶起此人,问道:“不知壮士可愿带我手下斥候前去一探究竟?”

那人脸上露出一丝难色,道:“山道崎岖,不好行走,若不是山中猎户,很容易让他们发现踪迹。”

“小人自己丢掉性命倒是无妨,就怕跟小人前往的军爷被官兵发现。”

就在此时,一人高声喝道:“某一生下来便在山林之中,以狩猎为生。若官兵果真藏在山中,某愿带人前去一探虚实。”

陈旭举目望去,看见说话之人正是李郭,不由一喜,说道:“此事非长其不能成事。”

第489章 纠结第682章 不安第763章 绿洲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307章 怒斥田丰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705章 田丰设计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606章 鸿门亭第30章 缺粮第163章 洞房第1006章 家宴第194章 陷阵营第345章 面圣第738章 再战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108章 破敌第746章 离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141章 军营骚乱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8章 游街第1005章 回家第513章 隐情第98章 黄巾不死第783章 十日之约第190章 回寨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337章 绝路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911章 劝诸葛第128章 火烧连营第809章 屠杀第656章 太学生运动第163章 洞房第821章 诸葛亮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960章 登岸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207章 于夫罗第379章 图谋第481章 春耕第615章 今日陈静第620章 追与逃第257章 欲杀吕布第435章 得汝南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375章 形势逆转第797章 入凉州第522章 文昭论法第297章 典韦心机第815章 瘟疫风波第181章 追杀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709章 益州之乱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60章 欲杀文昭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247章 反攻第54章 约战第331章 赌约第813章 婚事(上)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752章 高顺来援第412章 献策第497章 冲突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299章 大婚第510章 切磋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783章 十日之约第360章 斗将第13章 火起第318章 魄力第476章 重逢第264章 水淹第245章 大捷第624章 奋死一博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896章 急转直下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414章 伤亡惨重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719章 心忧
第489章 纠结第682章 不安第763章 绿洲第700章 故技重施第307章 怒斥田丰第433章 袁绍举动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705章 田丰设计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781章 惨烈厮杀第606章 鸿门亭第30章 缺粮第163章 洞房第1006章 家宴第194章 陷阵营第345章 面圣第738章 再战第238章 晋阳王氏第108章 破敌第746章 离别第706章 梓潼城破第508章 大开眼界第141章 军营骚乱第99章 复夺广宗第58章 游街第1005章 回家第513章 隐情第98章 黄巾不死第783章 十日之约第190章 回寨第436章 伪造书信第666章 欲取益州第897章 法正之死第337章 绝路第511章 关平认主第911章 劝诸葛第128章 火烧连营第809章 屠杀第656章 太学生运动第163章 洞房第821章 诸葛亮第167章 决定出兵第728章 算计高览第960章 登岸第168章 改良马具第207章 于夫罗第379章 图谋第481章 春耕第615章 今日陈静第620章 追与逃第257章 欲杀吕布第435章 得汝南第908章 巨大牺牲第375章 形势逆转第797章 入凉州第522章 文昭论法第297章 典韦心机第815章 瘟疫风波第181章 追杀第836章 天佑巴郡第428章 天下形势第709章 益州之乱第410章 冬日惊雷第306章 陈宫离去第691章 火烧张任第60章 欲杀文昭第953章 交换俘虏第722章 流血漂橹第247章 反攻第54章 约战第331章 赌约第813章 婚事(上)第822章 齐聚江东第752章 高顺来援第412章 献策第497章 冲突第589章 仲达辞行第299章 大婚第510章 切磋第187章 拔刀相助第862章 一请诸葛亮第783章 十日之约第360章 斗将第13章 火起第318章 魄力第476章 重逢第264章 水淹第245章 大捷第624章 奋死一博第796章 复仇之始第742章 四面环敌第183章 返回东岸第344章 追杀李傕第896章 急转直下第520章 判案根据第414章 伤亡惨重第139章 卢植掌兵第104章 出大事了第719章 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