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

“为何不听我言啊,唉!”

贾诩叹着气,离开了张绣的营帐,准确的说,他是被张绣赶出来的。

只因为贾诩执意让张绣放下身段去找李易和解,然后再让李易带着他去见董卓请罪,这在张绣看来是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于是果断拒绝了。

贾诩再劝,张绣便问他为何非要如此,可贾诩却是含含糊糊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张绣一急,便喝问贾诩是不是觉得李易前途明亮,想要找新靠山了。

贾诩为张绣用心盘算,却被张绣这么指责,也生气了,还有些委屈,要不是因为张绣,他何必参合这种祸事?

于是,贾诩就说他真要投靠过去你能把我怎么样,然后,贾诩就被张绣赶了出来。

贾诩回望张绣的营帐,又是一声长叹,非是他不想说,实在是不敢说啊。

如果他的猜测是真的,这种事自然是能躲多远则躲多远,告诉张绣,以张绣和李易的仇怨,张绣绝对会参合进去,那便是真的要你死我活了。

而贾诩本人,也会捎带着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走上前台,暴露在众人之前,这是贾诩万万不愿的。

其实这种选择,对贾诩来说并不是说一定会死,虽然李易的图谋只是他的猜测,并没有证据,但贾诩真要发力的话,可运作的空间还是很大的,只是董卓对他无恩,李易与他无仇,贾诩又何必要参合进这生死之争?

更何况,贾诩还怀疑李易背后必有靠山,而且是类似袁家那样的大世家,不然李易没有理由去算计董卓。

两边都是贾诩不想得罪的人,所以,李易的谋划他是万万不会说破的。

贾诩心中默默想着事情,忽闻身后远远有马蹄声传来,贾诩透过车帘回头一看,原来是王允的那个管家,想来也是被赶了出来,不禁为张绣又担忧了几分,然后对车夫说道:“往左边绕路回去,不要与后面那人见面。”

王才回到司徒府,便一五一十的将他见到张绣的经过讲了,虽然他对张绣有很大怨念,但说言并无添油加醋。

纵然如此,王允的老脸还是黑了,这张绣看来是死不承认啊,而且还把他的人给直接轰出去,真当他王司徒是个摆设不成?亏老夫还考虑过收你做女婿!

暗骂两声,王允便又派人去给李易送了个口信,张绣,呵呵……

第二日上午,李易一觉醒来,迷迷糊糊的便伸手往旁边抓去,结果却抓了个空,这才想起,天光放亮没多久,邹蓉便起床了,当时邹蓉还要把他一起喊起来,只是李易躺着不动,邹蓉也没办法。

李易的嘴角不禁漏出一个舒爽微笑,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何况还是两件喜事。

其一,自然是昨晚将邹蓉拿下,那感觉……嘿嘿嘿!

其二,则是王允送来的消息,张绣又要倒霉了。

李易见过王允之后,做的其实是两手准备,不过王允既然表明了态度,那他就省事多了。

李易现在都有点同情张绣了,他并不讨厌张绣,即便是从后世来看,张绣也没什么招人恨的地方,反而有几分悲情,只是张绣的运气太过不好,总在李易需要靶子的时候冒出头,不打都不行啊。

李易躺在被窝里瞎琢磨,邹蓉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淡淡的笑,看到李易,似是想起了昨夜的经过,两颊上不禁浮起了淡淡的红晕。

缓步走到李易床边,邹蓉正要开口,不妨李易忽然大笑一声,一把就把她给抓了过去,邹蓉娇呼一声,脸色又红了红,心想自家这位良人什么都好,就是私下里有点没正行。

昨夜李易心疼她新瓜初破不好瞎折腾,却是跟她讲了许多的“未来计划”,即便现在想起那些话,还是让邹蓉脸上烫呼呼的。

见李易似要继续动手动脚,邹蓉赶忙道:“将军,不可。”

李易笑道:“反正太师议事也是中午,现在还早呢。”

邹蓉无奈道:“是有人来访,现在就在前厅。”

“嗯,有人来了,是谁?”

李易停下手上动作,他还是分得清轻重缓急的,偶尔胡闹一下无所谓,可要是因为这点胡闹却耽误了见客,那就不应该了。

邹蓉见李易老实了,也松了口气,道:“是高将军来了。”

李易闲来无事的时候,也和邹蓉聊过一些正事,大概让她明白一下自己与谁的关系比较好,免得待客礼数上出了疏忽。

“高顺?”

李易忽的坐了起来,昨天回来他没有见过高顺,只是通过亲兵得知高顺的那一路督军非常平稳,没发生什么大事,因此他了解了一下情况,便直接找董卓去了。

按说之后李易应该去见见高顺,不过他当时主要惦记着貂蝉还有张绣的事,后来又找李儒与王允耽搁不少时间,只能把高顺给推后了。

不过,高顺的性格嘛,李易不去见他,高顺就自己上门了……

拍了下脑门,李易道:“快些帮我更衣。”

刚开始李易并不习惯被人伺候穿衣,不过被几次过后,李易就有点喜欢上这种让别人围着自己转的感觉了。

不过这次,刚穿到一半,李易忽的眨了眨眼,道:“不用了,剩下的我自己来。”

然后,在邹蓉诧异的目光中,李易将衣袍裹了裹,胡乱的打个结,就快步往外走。

邹蓉在后面嘴上,连忙道:“将军,如此不……不合适啊。”

她想说李易这幅打扮去见客,实在是失礼,只是怕那样说李易会生气。

“放心,没关系的,对了,这事不要让外人知晓。”

李易叮嘱了一句,便继续往外走,留下邹蓉一脸迷惑。

倘若来的人是王允,见到李易起晚,又是衣衫不整,肯定能把老脸耷拉的比驴脸都长。

不过高顺这么耿直的汉子,是个武将,而且对李易颇有好感,只会觉得李易非常非常重视他。

果不其然,当李易见到高顺的时候,高顺那张铁板似的脸顿时柔和了几分,虽然并不明显,可用心还是能看出来的。

“是我来的太……影响将军休息,还请赎罪。”

高顺下意识的想说自己来的太早,可这大厅里的大片大片的阳光是如此的耀眼,让他实在没法睁眼说瞎话。

李易也不介意,哈哈笑着拍了拍高顺的肩膀,歉然道:“是我的不是,本来昨日就该见你的,只是因为一些其他事情忙昏了头,伯平莫怪。”

高顺连称不敢,态度很是恭敬,不过李易却是觉得有些可惜,虽然高顺与他之间虽然关系不错了,但感觉上始终隔着一层,不能交心,不像是张辽,如果李易现在喊张辽一起去给谁套个麻袋,张辽多半二话不说,蒙个脸就跟他去了。

高顺当即就把前军督军时路上的经过与李易讲了一遍,虽然李易已经知晓,但还是认真的听了下去。

因为前军多是达官贵人,外加李傕卖了李易一个人情,所以高顺是一路打酱油跟过去的,一个人头也没砍,只打了几个人鞭子,可谓是风平浪静,完全不像李易那般杀的人头滚滚。

说完这些,迟疑了一下,高顺压低声音道:“在进长安城门的时候,出了一点小事。”

李易好奇道:“何事?”

“当时陛下车架即将入城,不想有长安的几个守官忽然跪在城门口阻拦,让陛下转回洛阳,头都撞破了,陛下想要下车,被李将军挡住,然后那几位官员全家斩首……”

高顺的语气有些低沉,他并不是汉朝的死忠,只是当时那种场景,实在是让人唏嘘,而且高顺感觉这些事情或许对李易有用,于是,他便讲了。

李易摇摇头,不置可否,他不敢在高顺面前轻易发表太过敏感的看法,不然转头高顺就会告诉吕布。

说完这些,高顺忽然起身,到了李易面前,向他重重一拜,道:“将军苦心,高顺不知如何报答,钱帛财物怕污了将军的眼睛,于是高顺便自作主张,从并州军中选了二十名身家清白的精锐士卒,各个都可以一当十,赠与将军作为家仆,还请将军莫要嫌弃。”

李易一怔,旋即明白过来,笑道:“伯平有心了。”

高顺诚恳道:“若不是将军让我督管前军,又哪里会与张绣结仇,这事本来该落在我身上的。”

其实是李易想差了,今天高顺跑来见他,并不是赶着和李易说正事,而是心中有愧,高顺觉得如果不是李易对他的照顾,就不会惹上那么大的麻烦。

李易和张绣之间的冲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世人的看法无非就是两种:张绣御下无方,军纪败坏,胆大妄为,公然内讧,还有就是李易小人得志便猖狂,不近人情,逼人过甚,张绣反抗实属无奈。

也亏是刚刚迁都,长安城内一片乱糟糟,不然这件事全城都得知道。

李易笑道:“伯平啊,你之看到我与张绣起了冲突,可我要是去了前军,起冲突的说不得就是李将军了,所以,这‘报答’二字就千万不要再提了。”

高顺还要开口,李易便拉着他往外走,边走边道:“不过,你说的那些护卫我就不客气了,没办法,万一那张绣脑子一热,再来与我拼命,我可是吃不消。”

高顺闻言松了口气,也不再多说,他的目的本就是让李易收下那些人,他说的以一当十可是一点都没吹牛,那些人放到军阵中或许不显眼,但在长安城中,绝对能保李易安全。

李易对此很是高兴,他现在身边的许刚等人都是董卓送的,李易可以让他们帮着隐藏貂蝉,也可以让他们帮着给张绣挖坑,毕竟这些事董卓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会责怪他,更不会点破,甚至还会对李易更加放心。

不过,在洛阳时也就罢了,入长安后,李易就需要几个心腹帮自己做事了,迁都的路上,李易就想过收揽几个健壮的汉子充作为护卫,可他考虑了一阵,还是没有那么干,毕竟缺护卫了可以和董卓要,你自己冷不丁的收揽人是几个意思?

这些小事董卓不一定在意,可如果李易不当回事,堆积的多了,再有有心人挑拨,很可能就会成为祸患的根源。

现在高顺来主动送人给李易,倒是刚好解了李易燃眉之急,而且高顺的举动是个明眼人都能看清楚原因为何,任谁也不能说李易是居心叵测。

这座新宅面子很大,里面有个小号的练武场,等李易与高顺到时,那二十个汉子已经赶到,正站做两排等待李易检阅。

李易毕竟也在军中混过一段时间了,这一眼看去,心里顿时一百个满意。

这些汉子全都在三十岁上下,身形彪悍,正是一个男子身体状态最巅峰的时候,而且一个个的气质相对飞熊军的那些士卒要沉稳许多,一般军队中的什长怕是也不如他们。

高顺介绍到:“这些都是我自并州带出来的兵,颇为忠勇,而且家中牵挂很少,只想在外奔个前程,攒点钱财好成家立业,得知可以为将军效力,他们很是欢喜,毕竟我那里前程实在有限,远不如将军这边的机会多。”

“伯平太过自谦了。”

李易客气了一句,忽然问道:“听说伯平麾下有一营,名曰陷阵,极为精锐,这些汉子可都是出自其中?”

听李易说起陷阵营,高顺眼中似有光芒闪烁,胸膛也不由往前挺了挺,道:“不错,他们都是出身陷阵营!”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高顺气息一敛,赶忙说道:“他们虽然出身陷阵营,但今日入了将军的府邸,便与陷阵营再无半点瓜葛。”

李易明白高顺话中的意思,他是担心李易怀疑这里面有他的眼线,没事就打探李易老底什么的。

但李易却是没多少顾虑,高顺的人品还是比较坚挺的,他相信高顺不是那种小人,当然,如果某天李易和吕布站到了对立面上,那就另说了。

权当没听明白高顺的话,李易又问:“陷阵营中似他们这般的将士,有多少?”

高顺也没提之前的话,直接答道:“营中八百男儿,精锐过半!”

李易又看了看那二十个汉子,眼中闪过一丝莫名的意味,笑道:“如此看来,陷阵一营,可敌万人啊!”

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712章 袁谭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673章 战局第548章 陆家音讯第108章 贾诩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671章 戏忠去也,主公勿念!第320章 谁是乱臣贼子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29章 凉王府凉王墓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583章 泥潭第298章 孙策的请求第250章 以襄侯马首是瞻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47章 吕布的困局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619章 甄姜第326章 几个熊孩子第661章 青州变故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768章 自投罗网第731章 有朋自远方来,酒肉管够第146章 坐等郭嘉当牛做马(4000字加更)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404章 荀攸的进身之阶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516章 运气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27章 见袁隗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598章 芥蒂尽去第120章 擂台规则第56章 老夫与你有何仇怨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报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307章 糜家第7章 酒尚温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163章 襄侯,请留步!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333章 能躲多远躲多远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192章 公平一战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595章 司马氏第456章 元龙有恙第541章 孙家对不住襄侯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91章 暗度陈仓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78章 天下?野心?第413章 袁术病了第560章 殉葬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774章 破门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770章 袁绍想回家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557章 慈不掌兵
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712章 袁谭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673章 战局第548章 陆家音讯第108章 贾诩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671章 戏忠去也,主公勿念!第320章 谁是乱臣贼子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29章 凉王府凉王墓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583章 泥潭第298章 孙策的请求第250章 以襄侯马首是瞻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47章 吕布的困局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619章 甄姜第326章 几个熊孩子第661章 青州变故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768章 自投罗网第731章 有朋自远方来,酒肉管够第146章 坐等郭嘉当牛做马(4000字加更)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404章 荀攸的进身之阶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516章 运气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27章 见袁隗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598章 芥蒂尽去第120章 擂台规则第56章 老夫与你有何仇怨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报第258章 长安变化第307章 糜家第7章 酒尚温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436章 豫州刺史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373章 借曹操之名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163章 襄侯,请留步!第694章 如何保全身家性命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333章 能躲多远躲多远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192章 公平一战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595章 司马氏第456章 元龙有恙第541章 孙家对不住襄侯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91章 暗度陈仓第300章 扬州大公子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78章 天下?野心?第413章 袁术病了第560章 殉葬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774章 破门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770章 袁绍想回家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557章 慈不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