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新军

董卓的表情维持不变,他有点后悔不假,可麻烦依然存在,对于董卓这种性格的人来说,那点感动跟麻烦相比,屁都不算。

好在李易也没打算只凭喊喊口号就再一步提升他在董卓心中的地位,他看了李儒一眼,发现李儒没有阻拦的意思,这才道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话。

“属下当时便想到此事定然会让太师左右为难,于是,随军向长安进发时,心中便有了计较,或许能为太师解忧。”

“哦?那你就说来听听罢!”

董卓的语气听起来淡淡的,可目光中却带着几分期盼,别看他刚刚还在抱怨李易让他迁都之后许多事情还不消停,其实董卓自己也清楚,那阵的不怪李易,而且自李易投效以来,献计献策,还从未让他失望过。

李易微微一笑,倒不着急直接放干货,而是转回了最一开始的问题。

“如今长安城中人心不稳,除了洛阳来的人口太多需要安置之外,主要便是西凉军自己的本根动摇。”

董卓不由得坐直了身体,目光凝视着李易,西凉军的根本不就是他么?难道李易也是打算劝他勤政爱民,起早贪黑,树立榜样,然后天天累的跟死狗一样?

如果李易是真的忠心为了董卓好,可能会那样提议,可惜,李易的真正目的,是在为董卓往地狱铺路啊。

“在洛阳时,西凉军从将领到士卒,时时都在防备叛军来袭,可谓是上下一心,日日秣马厉兵,无一人敢有半点懈怠。”

“而自从太师决议迁都长安之后,下层士伍中便有传言,与叛军的这一战将要停歇,而后来孙坚与曹操的追兵战败,袁绍作为叛军首领,虽然掌管十万兵,却也不曾再派一兵一卒追杀报复,如此一来,将士们更是料定了战事就此作罢!”

说到这里,李易无奈的一摊手,道:“十多万兵马驻守长安,日日消耗粮草可谓海量,偏偏此时还没了外敌,将士们松懈懒散,太师的那些粮草可谓是喂了狗,偏偏这狗还得留着。”

李易没看到的是,他说完最后一句话的时候,董卓暗中舒了一口气,若是李易劝他裁军,他就要怀疑李易别有居心了。

李易继续道:“若只是消耗粮草也就罢了,可这么多的士卒无仗可打,对他们严苛训练,容易心生怨气,可管教松散,又是让他们闲着乱窜,到处寻衅滋事。”

董卓听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因为督军格外严苛,所以,迁都上虽然有不少士卒劫掠百姓的事情发生,但整体情况还算是可控,结果到了长安城后,没了管教,那些在督军眼下憋了一路的士兵可是没少闯祸。

长安城中本就许多流民,现在再加上乱兵,不过几天时间,全城已是一片乌烟瘴气。

董卓期待的问道:“你有解决之法?”

李易露出自信的表情,点点头,道:“属下一路督军,那些违犯军法的士兵除斩首外,还有千余人情节较轻,罪不至死,但也不好就此放过,正准备上报太师发落。”

“除此外,张绣派兵攻打属下,属下俘虏了张绣麾下千余人,这些人虽然是奉张绣将令行事,但论罪已经足够斩首,不过这些人数目实在太多,属下不敢擅自做主,只好暂时将他们关在飞熊军旁的一处偏营中,也在等候太师发落。”

“你要在他们身上打主意?”

董卓说道:“不瞒你说,张济已经找了老夫,除了为张绣说情,便是希望让老夫将这千余俘虏归还给他。”

李易赶忙问道:“太师可曾答应了?”

董卓嗤笑着摇摇头,他虽然在这件事的处理上为难,也埋怨李易太过刺激张绣,可从内心上来讲,他是明显偏向李易这一面的,若非怕出乱子,寒了麾下将领的心,董卓完全不介意杀掉张家叔侄,然后彻底吞并他们兵马。

李易见状微微放心,幸好董卓没糊涂,不然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属下的想法便是,以这两批戴罪之人为根基,组建一支新军!”

“组建新军?”

董卓微微吃惊,就连李儒也有些惊讶的看向了李易,上次李易与李儒见面的时候,虽然有稍稍提及,但并不详细,所以,对于李易的打算李儒也并不是十分清楚。

两人都目光灼灼的看着李易,毕竟军队,军权这些东西太过敏感,是万万不可大意的,而且,他们都能想到,李易肯定不会是单纯的想把这两千多人丢到一起训练就算了。

李儒扶着胸口问道:“太白说的这支新军,可是有什么不同?”

李易点头:“不错,我欲以这支新军为契机,一来惩治张绣,震慑那些手握私兵的将领,二来则是给其他西凉诸将提个醒,纵然叛军退去,他们也不是高枕无忧。”

“究竟如何,你快些讲来,休要故意吊着老夫胃口。”

董卓很是好奇,他非常想知道李易到底是打算怎么办,因为在他看来,除非让将来的新军改头换面跑出去当山贼到处祸害,不然如何给其他将领压力?

李易看火候差不多了,便说道:“这第一嘛,张绣有罪当死,可既然不好杀,那便不杀他,杀别人好了,太师可下令将那日张绣军中自张绣以下,屯长以上,所有军官尽数斩首。”

李易声音不轻不重,可其中的杀气却是怎么也挡不住。

“杀掉那么多军官,张绣纵然肉痛万分,可他只要不想死,就必然会答应下来,而如此之后,张家叔侄在军中还能有几分的威望?”

想到这里,李易忍不住笑了一下:“他与我乃是私怨,因私怨调动兵马本就不妥,事后更是斩杀将官代他受过,张绣的那些兵马定然心生怨气,日后太师只需坐等时机到来,或许不要多久,便可将原本张绣的兵马尽数收入嫡系。”

董卓有点感慨与李易下手之黑,想了想,向李儒问道:“文优,你看怎样?”

李儒沉吟了一下,道:“可行,不过杀人的话,让张绣自己自己去做,太师完全不用动手。”

“很好,那便这么定下了!”

董卓一槌定音,却是让李易有些遗憾,李儒说的他也想到了,只是故意不去特意提起,准备杀人之后把再把这个仇恨算到董卓的头上。

李易自然不会反驳李儒的一件,继续道:“这只是第一步,还可以趁势将张绣麾下参与作乱的普通士兵收拢编为新军,想来张绣也无话可说,”

“不过这些人毕竟曾经是张绣的人马,单用他们肯定不能让人放心,刚好,之前那许多违犯军纪的人也放进去,合二为一,练上两三个月,便彻底是太师的人马了。”

这回董卓与李儒脸上都有点失望,董卓叹息说道:“练兵岂是这么简单?两千罪徒放在一起,能不作乱便已经是万幸了,想让他们成为老夫的精锐,最少也要半年时间。”

沉吟了一下,董卓又道:“这还是需要将领统御有方才行,若是换个无能之辈,这两千人只能给老夫惹祸。”

李易笑道:“这有何难?此刻长安人口不下百万,还愁不能选出一人训练这些兵马?”

“良将岂是那么容易就能的来的?”

董卓摇摇头,忽然看向李易,道:“还是说你早就有了人选?”

李易倒是很痛快,坦诚的说道:“没有,不,也不是没有,只是我心中的人选能胜任,却不合适。”

“那又是为何?”

李易的表情有些遗憾,说道:“我与吕将军麾下二将私交不错,知他们都有一身本事,足够整合这支新兵,只是他们也都有部下要约束,脱不开身。”

其实,董卓和李儒都知道李易的后半句话不过是找个借口罢了。

吕布的嫡系属下虽然被各方挖走了不少,可吕布现在依然控制着一批并州精锐,董卓万万没有把自己兵马送给吕布的道理,特别是有高顺挂印辞官的失败例子在先。

想到这里,董卓忍不住瞪了李易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易也不介意,笑道:“吕将军麾下便有如此人才,其他十多万大军中就没有能人了么?”

李易一拱手,道:“天下英才何其多,只是不逢时,或者不逢明主罢了。督军时我处置的第一个小将,正是张绣麾下的人,那人勇武非常,十多名飞熊军精锐手持兵刃竟然伤不得他分毫,最后还是我下令乱箭齐射,这才将那人斩杀。”

董卓很是无语的看着李易,真亏你下得去手,那种人都是有猛将潜力的,居然给杀了!

对董卓的无语李易浑然未觉,继续道:“那人如此勇武,为何却籍籍无名,只因为张绣不欲让他扬名,张绣只想留那人在手中做他自己的利刃,担心一旦显露才华,会被太师召去征用。”

董卓点点头,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他也不能说什么,有时候即便眼馋,也不好下手抢人。

“所以,太师可为这支新军设一校尉之职,然后再下一道命令,让各个军中能读书识字的武官毛遂自荐,来争这个校尉的缺,如张绣这等人自然是看不上一个校尉的,不过,对于那些军侯,屯长呢?到时候必然趋之若鹜,太师还怕选不出几个有用之人?”

“选人之时,那些将领必然有许多舍不得放人,这便是挡了下面人的前程,阻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如此双方必然心生嫌隙,有这一出,那些原本的低层武官便断了与老上司的情谊,今后只有太师一个主公。”

李儒这时打断道:“此法听起来倒是不错,只是有意者必然众多,届时太师又当如何筛选?”

“不见得很多,我说了,这个武官要能做到读书识字,单单这一点,便能将那些低层武官刷下去一大半,而对于剩下的,太师可再下一道军令,再筛选一次,便差不多了。”

“什么军令?”

“三月之后,西凉军的几位中郎将,以及所有带兵四千以上的将领,各选一千人来一场全军大比,新军也当参加,新军若能拿得头名,全体重赏,校尉官升一级。”

“若是拿不了头名呢?”

“败了,呵呵,说明那校尉不过无用之辈,杀了便是!”

“杀了?”

董卓有点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易,他脾气不好,经常杀人,但杀人也是需要理由的,可李易这算干什么,一支新军,一个从底层新提拔的主将,一群犯了军法的士卒,这样的弱势组合居然要求拿不了头名就砍主将脑袋,这也实在是太为难人了。

董卓觉得还不如直接把那个主将砍了算了,免得折腾人。

董卓憋着气,看了李易半晌,问道:“该不会是你自己想当这个校尉吧?”

李易一怔,赶忙摇头道:“我是不成的,那些士卒与我有仇,我若是当主将,他们绝对会送我去死的。”

董卓被李易的话给逗乐了,随后又摇头道:“你这法子说的也太凶险了,谁人敢去接下这等差事?”

李易却很是自信,道:“富贵险中求,将士们冲锋陷阵,本来就是拿性命搏富贵,这回同样是拿性命博富贵,有何不可?而且这还是一笔在战场上厮杀十次都换不来的大富贵。”

李易似乎有点激动,大声道:“从一个小小屯长,或者军侯,一跃成为校尉,乃至都尉,并且进入太师的视线,成为太师的心腹,这等好事,就算是九死一生也有的是人愿来。”

“一旦定下人选,前有功名利禄引诱,后有军令在身,无需太师过多督促,其人便会自动全心全力操练士卒!”

“而这些士卒都是戴罪之身,本该重罚,现在免了他们的刑罚,只是要求重新成军,他们必然感激太师恩典,训练必然不敢懈怠。”

“如此,将领用命,士卒不辞辛苦,何愁不能成就一支精锐?”

董卓被李易的一番言语说的怦然心动,可想了想还是迟疑道:“太白所言有理,只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担心……”

李易闻言,露出微笑,向董卓深深一礼,满怀感情的说道:“太师!李白遇到太师之前,不过一介白身,连伍长都不如啊!”

第245章 书院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518章 寿春 人心惶惶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15章 心中所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677章 关云长第128章 刑徒营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542章 不可自误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749章 矛盾第88章 心机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47章 吕布的困局第456章 元龙有恙第595章 司马氏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331章 欺负你又怎样?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693章 翁婿第101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77章 张允为将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222章 刘琦第535章 断贡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81章 张绣的怒火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547章 顾雍第414章 世家与百姓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765章 平原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92章 疑兵之计?第174章 二虎竞食与反客为主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182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722章 田丰刚烈第21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290章 李易要辞官第518章 寿春 人心惶惶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507章 下邳急报第395章 双喜临门第375章 韩嵩献计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368章 谋划徐州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468章 军令状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619章 甄姜第453章 刘备入徐州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后人?第15章 心中所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第323章 陆康一退再退第360章 高顺又想保媒第517章 钟离城破第83章 大骂张绣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589章 打架斗殴
第245章 书院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518章 寿春 人心惶惶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15章 心中所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677章 关云长第128章 刑徒营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542章 不可自误第611章 蒯越之谋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749章 矛盾第88章 心机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47章 吕布的困局第456章 元龙有恙第595章 司马氏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331章 欺负你又怎样?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693章 翁婿第101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77章 张允为将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222章 刘琦第535章 断贡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252章 再见刘琦第81章 张绣的怒火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547章 顾雍第414章 世家与百姓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765章 平原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92章 疑兵之计?第174章 二虎竞食与反客为主第570章 铁杵砸门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182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722章 田丰刚烈第213章 萧何月下追韩信第290章 李易要辞官第518章 寿春 人心惶惶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498章 备去了,襄侯勿念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507章 下邳急报第395章 双喜临门第375章 韩嵩献计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368章 谋划徐州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468章 军令状第681章 昭然若揭第619章 甄姜第453章 刘备入徐州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76章 陛下是否高祖后人?第15章 心中所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宁第323章 陆康一退再退第360章 高顺又想保媒第517章 钟离城破第83章 大骂张绣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589章 打架斗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