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

“这……”

袁术一时陷入了沉吟。

他知道张勋说的很在理,甚至,袁术自己内心都觉得让诸葛亮去南阳挺合适的,但人这种东西,哪怕智商再高,许多时候对行为起主导作用的都是感情,而非理智。

袁术就是如此,他真心不想让诸葛亮去南阳啊。

一半原因是出于单纯的不舍,还有一种却是……

冥冥中似乎有个声音告诉他,诸葛亮这一走,想再见可能就很难了。

看着袁术如此纠结,李易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虽然张勋的出面有些出乎意料,但张勋都这么说了,袁术还不答应,之后纵然再有旁人相劝,希望岂不是依旧不大?

紧张的不光是李易,还有袁耀与张勋,特别袁耀,眼看着袁术迟迟不下决断,他心中急切,不由将目光看向李易,却见李易正低头倒酒,似乎浑然没有眼前的情况当回事一般,这态度让他很是无奈。

于是,袁耀再次求助的看向张勋,张勋自然察觉到了袁耀的心思,也的确很想给袁耀帮忙,奈何他方才已经将能说的理由都说了,纵然想要再劝,却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无奈,张勋只能给袁耀一个歉意的眼神,表示自己已经儘力了。

袁耀见“智囊”与“心腹”全都无法帮他,心中焦急,一个没忍住,脱口道:“父亲既然为难,何不听听在场诸位意见如何?”

“嗯?”

袁术看了袁耀一眼,他正想让别人帮自己参谋一下来着,却没想到袁耀居然抢先开口了。

袁术当即就打算顺势发问,只是刚要张嘴,就察觉到了一丝不对。

袁耀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袁术心里自然是清楚的,但袁耀自己不开口劝袁术将诸葛亮送走,反而是叫袁术去问询旁人,这就很有耐人寻味了。

再考虑到之前,李易,张勋两人陆续出言,意思全都是让诸葛亮离开扬州,袁术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就算了,此刻再一对照袁耀的异常,袁术哪还不清楚,这几个人多半是串联到了一起,想一起使力,让诸葛亮离开扬州!

袁术再次深深的看了袁耀一眼,被自家儿子算计,虽然没什么直接恶意,但袁术心里肯定是有些不快的,不过,真要说愤怒,倒也没有多少。

而且,袁术还不太清楚,此事到底是以袁耀为主,或者以李易为主。

如果是前者,袁术虽然心中不快,但同时也会暗暗讚赏袁耀几分,毕竟抛开对诸葛亮的态度不谈,袁耀没有自己下场,而是借势去打击对手,特别是能够让李易这样的人作为棋子,单纯就手段布局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不过,要是后者的话,袁术除了歎息一声,就实在没别的好说了。

心中猜测,袁术却没有在脸上表露出什么异样,顺着袁耀的话问道:“诸位怎么看?”

其实,袁术现在已经不在乎旁人的意见了,他只想知道,他麾下的这些人,其中到底有几个,愿意为袁耀说话,或者说,袁耀暗中的准备,到底拉拢了多少人。

李易在一旁听着袁术的话语,感觉袁术语气似乎有些不太对,有心怀疑袁术看出了什么,但他也不能确定,只能在态度上又恭谦了一些。

而袁耀,却是浑然不觉自己的心思已经被看破,听到袁术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更是喜形于色。

袁耀对自己很有信心,他按照李易说法,但凡袁术身边骨干,他一家不落,全都上门拜访了一遍,袁耀觉得,这些人肯定会支援自己的想法。

随着袁术目光落下,坐在武官一列第二席的纪灵首当其冲。

纪灵喝的有点晕乎,莫名被袁术盯上,想都不想就要开口,但忽然间又看到坐在斜对面的韩胤一个劲儿的对他挤眼睛,这让纪灵一愣,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吞了回去,摇头道:“不知道。”

“你——”

袁术无语,不过旋即又明白,他麾下忠心之人不少,但纪灵却算是其中最为心无杂念的之一。

想到这里,袁术笑了一下又问:“那我非让你说不可呢?”

其实袁术的语气中并没多少压迫,反倒是与纪灵调侃居多。

纪灵无奈,一拱手道:“唯主公之命之从。”

袁术哈哈一笑,对着纪灵按了按手,又命人赐酒,旋即摇摇头,看向了其余人,意思是轮到他们回答了。

杨弘不着痕迹的看了袁耀一眼,他作为文臣,心思本就活络,多少察觉到了袁术此刻的心思,按说这时候最好就是学纪灵那样,但想到昨日袁耀登门的事情,杨弘终究挨不过那份面子,出言道:“弘以为张将军之言,可行!”

袁术笑着点点头,对于杨弘的回答,不算意外,因此也没什么多余表示。

但袁耀就很开心了,决定以后要与杨弘多走动走动,至于刚刚那个打马虎眼的纪灵,呵呵……

袁术之后又连着问了数人,基本上是少半人支援让诸葛亮回南阳,剩下的则是两可的态度,至于说要诸葛亮留在扬州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对于这个结果,袁术满意之余,还有些心酸。

在袁耀暗地里动了小手段的情况下,只能让少数人帮他说话,证明袁术自己的掌控力还是很强的,这点自然是值得高兴的。

但是,虽然其中许多人并没有明确表态,但袁术都清楚,在许多的时候,不表态与否定其实没什么区别。

袁术固然可以一言而决,但因为诸葛亮与所有部下对着干,实在不智,而且,纵然他强留下诸葛亮,可看众人的态度,将来只怕是稍有不慎,就会害了诸葛亮的性命。

面对如此情形,袁术也不得不做出了决定,但他并没有当众说出来,只是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酒入愁肠,分外惆怅。

袁耀可不知袁术已经有了决定,只当他还在犹豫,不一会功夫明心中就生出了许多的怨气。

这怨气不是针对袁术,而是那些没有明确表示让诸葛亮去南阳的人。

特别是阎象、李丰、袁涣,这三人在袁术心中分量很重,如果他们也开口,袁术多半会答应,结果三人全都在关键时刻做了乌龟,让袁耀感觉自己就像是被骗了一样,恼怒非常。

袁耀心里憋屈,袖中藏着的拳头握的紧紧的,不由得想起了李易之前曾经告诉他,议论诸葛亮事情的时候,但凡是记得他这位大公子恩义的人,肯定会站在他这一边。

当时袁耀感觉还很美,哪想到转眼就被现实敲了一闷棍。

于是,袁耀举一反三,顿时就悟了,那些不帮他说话的人,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根本就不敬重他这位大公子?

袁耀越想越是恼火,虽然脸上依旧维持着牵强的笑容,可在心里,已经将这些没帮他说话的人全都暗暗记了下来,等将来找到机会,他一定要让这些家伙体验一下扬州大公子的厉害!

只是袁耀不知道,他在心中惦记着给人穿小鞋的时候,李易眼角的余光,其实一直都不曾离开过他。

虽然袁耀脸上的掩饰还算可以,但在有人心人眼中,那明显不自然的表情真的没太多作用。

李易的嘴角轻轻勾了勾,他知道,自己给袁耀挖的这个坑算是成了,甚至隐隐有些自得,明明挑拨离间,却又不露丝毫痕迹,可谓是功力炉火纯青,深藏功与名啊。

当然,这种挑拨离间短时间内难有什么成效,甚至,永远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收穫。

但在李易眼中,这种事拼的就是一个机率,没有他今天的布置,将来袁耀坏事的可能性大概只有一成,但有了他的安排,袁耀展开窝里斗的机率,可能会一下子提升三四成。

这就像是做生意,没稳赚不赔,但投入了可能有回报,不投入绝对没有回报。

于是,在这须臾之间,除了李易再无人知道,整个扬州势力圈子之中发生了一次无形的,但影响力却很大的变化。

问过众人意见之后,袁术就没再说什么,心情明显低落,以至于这场原本很是欢快的酒宴,在结束时的气氛竟然有了许多压抑。。

李易拜别袁术,回了自家府邸,对袁术的模稜两可感觉很是头疼,他现在也摸不准袁术的心思了。

而就在李易纠结的时候,诸葛亮却是忽然登门求见。

让侍卫将诸葛亮领了进来后,李易发现诸葛亮竟然满脸愁容,根本不像是小孩子的模样。

诸葛亮对李易行了一礼,小声道:“酒宴之后,袁使君将我留下,说了许多话,虽然袁使君有些醉酒,言语含糊,却是答应了过些时日让我随襄侯去南阳。”

李易闻言,顿时心中一喜,鬆了口气道:“之前虽然感觉此事应当无差,但袁使君不开口,我心中多少有些担心,如今,一切总算是彻底妥当了。”

说罢,李易奇怪的看了诸葛亮一眼,疑惑道:“此乃喜讯,也是你所求心愿,可我看你为何愁眉不展?”

“我……”

诸葛亮犹豫了一会,方才低声说道:“襄侯,亮心中有疑惑,不能自悟,恳请襄侯指点。”

李易也看出诸葛亮的心态似乎出了点问题,拿过热毛巾擦了擦脸,让自己清醒了一些,笑道:“好,你儘管开口便是,与我无需客气。”

顿了顿,李易想起前世的心理医生,又补充道:“你可以放心,稍后无论你与我道出何事,我都向你保证,绝对不与第三人提起!”

见李易如此承诺,诸葛亮小小的身子动了动,明显鬆了口气,然后这才说道:“袁使君无故出兵豫章,使我叔父丢官,不得不远遁荆州,而我与姐弟尽皆沦为俘虏不说,就连大兄如今也是不知所蹤,多半已经是……”

“就此来说,我诸葛一家,与袁使君乃是死仇,袁使君收我我义子,我也是不得已委曲求全,从未有片刻忘记家仇,可如今……”

诸葛亮说到这里,似是不知该如何往下讲了,不过李易却已经明白诸葛亮为何这般纠结了。

李易出声问道:“你可是想说,你现在心中已经不再如同之前那般嫉恨袁使君了?”

“嗯。”

诸葛亮低垂了一会脑袋,这才轻轻应了一声。

“唉。”

李易忍不住发出歎息,摸了摸诸葛亮的脑袋道:“袁使君……我不喜其为人,不过,平心而论,抛开父辈之间仇怨,袁使君对你,的确让人说不出半点不是,甚至胜过亲子,否则袁耀也不至于对你心生嫉妒。”

“在袁使君如此照顾之下,你对他生出些好感,也在情理之中,我之前也有所预料,只是想不到会这么快。”

诸葛亮咬了咬压,道:“可我为人子,为人弟,如今恩仇混淆,岂不是大不孝?”

“那倒不至于。”

李易笑了笑,拉着诸葛亮在边上坐下,心中莫名想起了关羽的华容道,口中说道:“做人,自当恩怨分明,袁使君对你虽然有照料之恩,但此番恩情,却比不得对你诸葛家造成的伤害,所以,纵然将来与袁使君为敌,你心中也无需顾虑太多负担,大不了,可效仿晋文公退避三舍之事,以此成全袁使君今日照顾之恩,如此即可。”

诸葛亮点点头,表示理解,但看他脸上的表情,显然并没有真的就轻鬆了下来。

李易略感无奈,他知道感情这东西,不是说说就能明白的,再加上以后诸葛亮就住在南阳了,李易也不能把诸葛亮往冷血无情的方向上培养。

思索了好一会,李易方才说道:“你可知我有今日成就,谁助我最多?”

诸葛亮面露疑惑,他虽然聪明,但李易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他聪明的範围,只能摇摇头,表示回答不了。

李易微微一笑,不过笑容有些复杂,然后缓缓的道出了两个字:“董卓!”

“啊?”

诸葛亮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声惊呼,董卓可是国贼,李易又是杀了董卓之人,现在李易反过来说董卓帮助他很多,这让诸葛亮如何能够理解?

李易抓了抓诸葛亮的脑袋,慢悠悠的将自己进洛阳之后的事情,选了一些重要的与诸葛亮说了一遍,然后感慨道:“我能以区区白身一夕之间踏入朝堂,尽皆仰仗董卓青眼,所以,董卓虽是国贼,但无董卓,也无今日李易。”

“董卓,国贼也,祸害百姓无数,为天下计,我不得不杀,。”

“然而,董卓对我有提拔之恩,我不得不报答,因此董卓死后,我全力保下他尸身不受辱,对其下属亲眷逃窜,也视而不见,希望藉此偿还之前情分。”

诸葛亮犹豫了一下,问道:“这般就可以两清么?”

李易笑着摇头,道:“情分二字,最难说清,即便是如今,我想起当初洛阳之事,心中也时时愧疚,不过——”

正说着,李易忽然语气一变,带着几分凌厉道:“我虽然心中有愧,却从未有半点悔意,因为大丈夫行走天地间,遇到当做之事,纵然背负万千骂名也要一往无前,遇到不可为之事,哪怕刀斧加身也不能有半点犹豫!”

“你现在之所以心生彷徨,就是因为你还不清楚什么事当做,什么事不当做,只是此中意味不便明言,只能用心体会,好在你年纪尚幼,之后可跟在我身边,多看,多想,若你能够明悟,将来我当亲自为你束髮加冠,赠你表字。”

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279章 诸葛亮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89章 两个戏精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报第674章 前进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591章 襄侯十倍于袁绍第318章 凌超请死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737章 巡视第369章 袁术使者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362章 火侯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725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义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674章 前进第297章 原谅他吧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284章 请襄侯放过我家弟弟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5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553章 女中王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8章 为太师做诤臣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420章 道不同第757章 这仗怎么打?第442章 重情重义魏文长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680章 丧家之犬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448章 荆南人事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749章 矛盾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632章 刘繇可与李易一战第4章 不臣之心刘玄德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665章 陈宫得宝马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375章 韩嵩献计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573章 鲁肃举贤第631章 风云渐起
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279章 诸葛亮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89章 两个戏精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77章 大丈夫有仇必报第674章 前进第214章 易数之法第509章 扬州情况第591章 襄侯十倍于袁绍第318章 凌超请死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737章 巡视第369章 袁术使者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362章 火侯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725章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义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674章 前进第297章 原谅他吧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284章 请襄侯放过我家弟弟第621章 甄家事了第59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第593章 “小人”得志第553章 女中王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8章 为太师做诤臣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405章 誓死追随征南将军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420章 道不同第757章 这仗怎么打?第442章 重情重义魏文长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687章 我是雄主第713章 请主公亲自出战第321章 为大汉而死,理所应当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680章 丧家之犬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720章 河北名将,果然厉害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430章 黄忠的眼泪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448章 荆南人事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69章 天子要跑路?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749章 矛盾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692章 各方动态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25章 虎牢关下吕布重伤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632章 刘繇可与李易一战第4章 不臣之心刘玄德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665章 陈宫得宝马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375章 韩嵩献计第418章 曹操欲伐徐州第573章 鲁肃举贤第631章 风云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