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女中王

很快,时间进入九月中旬。

在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自寿春城逃出来的人已经超过了两千,其中职位最高的,是纪灵的一个副将,而且还是个有实权的年轻将军,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还是选择了低头,他不想毫无意义的为袁术殉葬,于是就找机会跑了出来,而且出来前不但少了袁术用于守城的一批箭矢,更是给李易送上了一份寿春城的兵力布防图。

李易对此很满意,赐下不少钱财布帛,还封了一个听着好听,但没多少实权的将军,然后就让他天天沿着护城河转悠,争取再引几个高级军官出来。

此外,李易买人头的举动也有一些效果,已经有两个校尉被他们的下属干掉,然后在李易这里拿了赏金,至于再高一些的官员,应该也有人向他们动手,但李易这边没有收到人头,毕竟那些人身边都有护卫,特别是在李易明着买人头之后,一个个全都加强的警惕,想要下手,而且还全身而退,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易对此不甚在意,这件事他的目的本身就不在于人命,而是让袁术的部下互相怀疑猜忌,不能好好协作,这就是李易最大的收获了。

八月底的时候寿春起了大风,天气干燥,李易便让徐晃往城中放火,虽然因为袁术那边应对及时,最终没能形成太大的火情,但一脸几天折腾下去,守城的军士也算是苦不堪言了。

可能是压力到了一个界限的缘故,八月的最后一天,寿春城内发生了一起很严重的内讧,内讧的具体缘由李易不清楚,他只是知道,当日寿春城东方向喊杀声一片,甚至东城的城门楼都被烧了一截,可见其声势之大,只可惜,当时李易将东门堵的太死,各种工事一时间拆不掉,大军无法行进,不然借着那次的城中内乱,李易很可能直接攻入寿春。

不过,虽然错过了一次机会确实可惜,但李易也不是太过懊恼,毕竟都已经开始内讧了,距离城破还会远么?

这段时间除了寿春,其他地方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兖州那边的战事一波三折,曹老板在七月下旬的时候反杀了吕布一波,干掉了吕布手下两个将军,夺回了好几处城池,一时形势大好,但曹老板乐极生悲,转眼就被吕布打了回去,又剩下一座城了。

幸运的是,就在曹老板的形势岌岌可危,眼看就要不行的时候,袁绍出手了。

因为袁术的关系,袁绍暂时不好继续攻城略地,与幽州公孙瓒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于是,袁绍就将一些空闲的力量支援给了曹操,让曹操不但顶住了吕布的攻势,甚至还隐隐有了再次反杀的征兆。

孙策那边也有一些情况,不过,这个情况跟李易预想的有些出入。

当日李易故意让周瑜看到的那封信自然是伪造的,其中内容是孙策手下年轻将领蒋钦表态向李易效忠,愿意找机会为李易生擒孙策。

按照李易想法,周瑜将这个假消息传回去,孙策就算不直接杀了蒋钦,也肯定也会折腾出一些动静的,可事实上,庐江那边虽然并不平静,但蒋钦却是一直好好的,既没有被孙策拿下,更没有拿下孙策。

这让李易一度怀疑是计策被孙策给看破了,毕竟这计策本身算不上高明,主要目的也不是欺骗孙策,而是方便李易跟周瑜显摆,什么我早就看透了你之类的……

然而,在李易的关注之下,不但孙策没发应,甚至孙策跟周瑜之间都断了联系,让李易很是不解。

不过不解归不解,这件事毕竟不是什么太重要的急事,李易就没有给太多的额外关注,而且,朝廷那边的新动作也将李易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

继王朗担任吴郡太守之后,朝廷再次下旨,而且是一连两道,任命郭永为庐江太守,华歆为丹阳太守。

虽然在此之前,李易就从王朗那里大概了解了,朝廷方面的胃口很大,心里也有所准备,但朝廷的举动还是让李易很生气。

扬州六郡,九江,庐江,豫章,丹阳,吴郡,会稽。

李易只在其中占了一个豫章,而朝廷动动嘴,,明面上就要占去其中四个,而且这还是因为袁术仍在九江的缘故,不然朝廷怕是连九江太守也要一并任命了。

这件事不光李易生气,李易的部下们也非常恼火,要知道若不是朝廷插这么一手,这几个太守位置肯定是他们的,而郭永和华歆,两人对扬州平定半点功劳没有,凭什么让他们接手这些地方?

一时间群情汹汹,甚至,还有人提出了截杀郭永和华歆的想法。

李易也挺想这么干的,不过,他已经不是毛头小子了,虽然不高兴,但还不至于那么冲动,他的意见是用软刀子一点点去磨。

软的,磨成自己人。

硬的,磨碎了,爱去哪去哪。

九月初的时候,华歆到了扬州,李易没有主动联络他,仿佛就不知道这么个人一般,但华歆也不笨,知道这个差事不好办,所以,便主动来到大营拜会了李易。

这次见面,华歆没有主动投靠李易的意思,李易也没有拉拢华歆的想法,虽然汉献帝退位华歆也是其中的一位重要旗手,但显然,现在的华歆还没那种想法,李易直接拉拢可能性不大,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暂时便没有攻略华歆,反正华歆去丹阳也折腾不出什么事情来。

丹阳作为扬州腹地,李易在那里可是有着不少安排的,顾雍,甘宁,徐庶,有这三个人在,华歆过去妥妥是被架空的结果,要是那样他都能掌权,李易只能检查一下甘宁和徐庶他们是不是冒牌货了。

李易也不是完全晾着华歆,王朗和华歆是朋友,李易去信告诉王朗,让王朗在华歆为难的时候,主动找他交流一下在扬州为官的心得,开导一下华歆,让华歆仔细感悟一下,扬州的这块地方是天子说了算,还是他李襄侯说了算。

根据李易推测,华歆今后应该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在华歆之后,郭永也来到了寿春大营,不过跟华歆不同的是,郭永是真的没地方去,因为孙策还在庐江占着呢,虽然最近孙策没有太明显扩张势头,可郭永也不敢过去,鬼知道孙策会不会弄死他。

于是呢,郭永就厚着脸皮住在了李易的大营里,也跟李易见了一面,只是李易感觉郭永除了面貌比较好看之外,也没其他特别出彩的地方,所以暂时只是晾着他,郭永识趣的话,应该会找个机会主动表表忠心,不识趣的话,将来打庐江的时候,李易就给他一个先锋的帽子,让郭太守试一试枪挑小霸王,万一成了呢?

对于这两位太守的安排,李易心里大概有了安排,基本不会对扬州格局产生影响,但李易可不是那种挨打不还手的人,于是,李易就让鲁肃代笔,上书天子,南阳太守贾诩兢兢业业,上任之后南阳吏治清明,百姓安定,先是招降豫州黄巾,后又阻拦袁术叛军,再有……

反正李易就是将贾诩各种夸,是不是他的功劳都往他身上扔,最后来了一句,举荐南阳太守贾诩为扬州刺史,望天子应允。

这份举荐,李易没想过朝廷会答应,反正也就是膈应人的,顺便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

只是这么做有点对不起贾诩,因为贾诩已经跟李易抱怨很多次了,工作苦点累点没关系,但就是不想当一把手,所以,贾诩如果知道李易举荐他当扬州刺史,肯定是要找李易提意见的。

另外,李易还给蒯良和蔡瑁去信,让他们暗示荆州的世家以及商贾,与长安司隶那边的许多交易,该断就断了。

李易断那边的商路,固然有他小心眼的缘故,但李易也是想顺手推动一下长安的局势发展,让那边更快的乱起来,朝堂上的诸多大佬若是天天饿肚子,想来也就没工夫管扬州的事情了。

总之,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虽然不少,也消耗了李易的一些精力,但真正被李易所关注的,依旧是寿春的战事。

自九月十五开始,李易便开始下令推到寿春东门的外面的土墙,平整道路,其他三门外的土墙也削低了一些,开始为大军攻城做准备,就连那些每天喊话的内容中有一条也变了:十月初一,大军攻城,再不投降,战后一概以叛逆论处。

随着李易公布了攻城日期,寿春城内再度人心惶惶,逃兵数量明显增加,城外大营的气氛也紧张了不少,不过,李易本人却是比较轻松的,因为近期寿春城内又发生了几次内讧,虽然规模不大,但可见城中形势严峻,按照蒯越等人的推断,九月底继续施压,十月初一当天破城有很大把握,而李易这段时间只要以从容镇定的形象多出现几次,鼓舞士气,增加将士们的必胜之心就可以了。

这一日中午,李易带着自己的保镖,新秘书以及自家军师的第二任秘书,先去找周瑜说了会话,日常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开始在军中溜达巡视,等到开饭的时候,李易也不摆架子,和将士们一起排队,盛了肉汤,泡着汤饼,然后盘腿坐下,与将士们一起用饭。

“呼——”

将碗底的汤喝干净,李易舒服的哼哼了一声,特别是看到粥棚下整整齐齐的打饭队伍时,眼中更是透露着满意之色,他可是记得,第一次在军中吃饭的时候,那一窝蜂的场面,看着就让人没胃口。

正这么想着,李易忽的注意到不远处一个二十来岁的文士吃过饭,却又去排队了,这让李易有些好奇,再加上那人面生,便问道:“你们知道那是何人?”

典韦和鲁肃全都摇头,他们不认识那人,不过蒋干眯了眯眼睛之后,说道:“主公,这人乃是郭太守的长子,郭浮。”

李易略一思索,点点头,便没有再说什么。

郭永虽然是个不被李易看重的人,甚至李易都准备把他当炮灰送出去了,但在一些生活小事上李易还不至于小气,给郭永安排有仆役,专门负责让的生活起居,不过看眼前的样子,郭永应该是没有用那些人。

蒋干这人蛮机灵的,尽管李易没问,但还是适时的为李易解释道:“郭太守刚刚住下,饮食的确是有人伺候的,不过有一日郭太守瞧见主公与将士们一起排队用饭,似乎有所感触,便让那几个仆役回去,之后一应杂事,都是郭太守自家人操持,军师担心如此会显得怠慢,但郭太守说,此来扬州,并无半点功绩,寄居在此心中愧疚,所以不敢再让主公的人为他私事操劳。”

李易笑道:“自力更生,倒是比我想得好一些。”

蒋干品了品李易的话,顿时眼前一亮,恭维道:“自力更生……主公妙语,果然贴切。”

一旁的鲁肃却是含笑不语,没有跟着拍马屁,这倒不是他的节操太满,而是他知道李易对郭永压根没好感,这句自力更生在鲁肃耳中就多了一种,郭永这么做,其实是不想受李易恩惠,跟李易撇清关系的意思。

所以,这时候拍马屁显然是不明智的。

蒋干虽然面貌没鲁肃那么正派,可他的心思却比鲁肃单纯的多,见李易称赞郭永,只当李易对郭永有兴趣,便继续为李易说道:“郭太守其实也是个妙人,虽然住下的时日不多,但军中知道他的人,却是已经不少了。”

这下李易倒是真的来了几分兴趣,问道:“难道他在营中做了什么事情?”

李易这么问并没有别的意思,他不认为郭永那么蠢,敢在他的大营里面搞小动作。

不等蒋干说话,典韦便脱口道:“莫不是说他家那个女娃娃?”

李易眨了眨眼睛,第六感告诉他这事情貌似更有意思了。

“典韦将军说的不错。”

蒋干笑了笑,然后为李易解释道:“郭太守住进大营后,从无任何不当之举,只是有一日带着其幺女在军中闲逛,为女娃指点,解释军营布置,东营的赵都尉怕军中汉子粗鲁吓到女娃,便好心劝了几句,岂料郭太守一改往日作风,不仅不听劝,还直言他家女娃乃是女中王,岂能因此畏惧?赵都尉嗤笑,不以为然,郭太守怒,两人便争吵了起来,于是,当日郭太守的那句话便传开了,现在许多人都知道郭太守的女儿是‘女中王’。”

第223章 欺负老实人第306章 又是刘表!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128章 刑徒营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247章 襄阳来讯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765章 平原第262章 火炕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33章 董卓问计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722章 田丰刚烈第240章 从宽发落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736章 称帝?第633章 求收留第510章 分兵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415章 亲自出马第86章 我有个远房侄孙女第271章 典韦东游记(上)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239章 牵机药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第737章 巡视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308章 典韦入徐州第233章 在路上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765章 平原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675章 一人抵万军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728章 赵子龙入青州第468章 军令状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744章 冒犯天子,当诛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75章 迁都之始第732章 赵云第566章 郑宝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01章 杀机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100章 果然来了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378章 何不请李易助战第566章 郑宝第412章 袁术哭了第92章 疑兵之计?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93章 虎入困笼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584章 划地称王,岂不快哉第114章 夜见徐晃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86章 我有个远房侄孙女第447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546章 少将军,保重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235章 诸葛要做小舅子?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286章 自家人第624章 谋定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693章 翁婿第271章 典韦东游记(上)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319章 陆康有请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446章 不得善终
第223章 欺负老实人第306章 又是刘表!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128章 刑徒营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763章 攻占平原津第247章 襄阳来讯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765章 平原第262章 火炕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288章 连小孩子都骗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33章 董卓问计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722章 田丰刚烈第240章 从宽发落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736章 称帝?第633章 求收留第510章 分兵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415章 亲自出马第86章 我有个远房侄孙女第271章 典韦东游记(上)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239章 牵机药第382章 伊籍的见闻第737章 巡视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308章 典韦入徐州第233章 在路上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14章 司徒可听闻百步飞剑第765章 平原第268章 袁术与诸葛的二三事第675章 一人抵万军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728章 赵子龙入青州第468章 军令状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744章 冒犯天子,当诛第439章 张闿来投第75章 迁都之始第732章 赵云第566章 郑宝第10章 放开那个女孩第401章 杀机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100章 果然来了第538章 孤身入城第742章 柳暗花明第378章 何不请李易助战第566章 郑宝第412章 袁术哭了第92章 疑兵之计?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93章 虎入困笼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584章 划地称王,岂不快哉第114章 夜见徐晃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645章 襄侯小心,有刺客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86章 我有个远房侄孙女第447章 不要让我失望第493章 英雄末路(中)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546章 少将军,保重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659章 豫州刺史,都督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235章 诸葛要做小舅子?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286章 自家人第624章 谋定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693章 翁婿第271章 典韦东游记(上)第754章 西凉事了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304章 诸葛亮的迷茫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319章 陆康有请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446章 不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