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会稽世家

“喏,请主公放心!”

听到李易的吩咐,典韦大声称是,眼中却满是冷意,眯眼看着郑宝,决定一会要好好炮制这个郑宝,绝对不能让他轻易死掉。

郑宝听到李易居然要折磨他,认为李易此举不是大丈夫所为,想要喝骂,但他身后那个曲长可是一直盯着他的,忽的往下一用力,郑宝猝不及防,啃了一口泥巴,只能呜呜出声,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郑宝的事情到这里便算是了结了,最后的收尾李易没有再去理会,转身自顾自的往回走,也没有招呼旁人,因为,他的心情却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这般平静。

对李易来说,郑宝的事情是个偶然,但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必然。

别看最后说话时李易对郑宝很是不屑,但事实上,郑宝的许多话李易都经过了认真思考,并且记在了心里。

比如李易的出身问题,郑宝说的固然片面,却也不算错。

当初李易在洛阳投效董卓,一时混的风生水起,可事实上,也就董卓和李儒欣赏他,旁人却是少有正眼瞧他的,这固然是李易的阵营人设问题,但也跟他的出身关系匪浅,不然伏完能惦记着退婚?

也幸亏李易在进长安之前杀了华雄,给自己立下了忠臣的名号,若是没有这个事情兜底,李易感觉自己当时就算杀了董卓,成了功臣,也会被失去枷锁的朝臣们吃的骨头都不剩下。

后来李易的势力越来越大,这些光环渐渐的掩盖住了他身份的问题,没有人敢再轻视他,李易一度觉得自己只要这样稳步发展下去就可以了,但郑宝的话却是让李易忽然惊醒,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围绕在李易身边的世家之人能为李易身先士卒,是因为他们通过长久的接触了李易,被李易折服,这才愿意屈服在李易之下,为李易披荆斩棘。

但是,天下世家多如牛毛,李易不可能一个个的去折服他们,而对于那些世家来说,他们可以容忍一个泥腿子幸运的走入上流社会,给他相应的尊重,甚至让出一些利益,毕竟江山代有才人出,这种情况并不算稀罕,世家也不是那么小家子气的。

但是,如果这个泥腿子想更进一步,站到世家的脑袋上面,这就完全是另外一种性质了,这时候那些世家还能如之前一般与李易相处甚欢么?

答案是否!

这其中固然有人因为利益捆绑,或者因为畏惧,不敢与李易作对,但同样也会有一部分人无法容忍一个泥腿子高高在上,会想方设法的将他拉下马来。

今天的郑宝只是一个稍微厉害点的地主,不服气李易,想要折腾点大动作出来,这并不算什么威胁,可是有朝一日,那些真正的世家门阀也站出来反对他呢,那时李易还能简单轻松的解决问题么?

而且,会发生这种情况,并且有底气和李易作对的,多半还是东汉的顶级豪门,其威胁要胜过郑宝十倍不止!

到时候那些人明刀明枪的跟他干还好,李易不怕,大不了还能开挂,李易最怕的是那些软刀子,那些看不见的阴谋手段,不知不觉间弄得天下烽烟四起,民不聊生,那才是大麻烦。

李易揉了揉额头,心情越发烦躁,因为他发现,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糟糕的问题。

当今天下风云变幻,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豪杰,董卓还在之时,要说天下的头号风云人物是谁,袁绍当仁不让。

一场十八路诸侯讨董,将袁绍的声望推到了顶峰,无数人对之顶礼膜拜,那时的董卓虽然依旧势大,奈何董卓太不得人心,许多人都看出董卓难以善终,真正能左右天下的人,是袁家,是袁绍。

不过,随着董卓的死去,李易出走荆州,他就像是一团虽然灼热,但并不起刺眼的火焰,当时并未引起多少人重视,但随着李易的几次大动作,李易的这团火焰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蔓延壮大,一举将整个荆州笼罩,甚至覆盖扬州,让李易的名声扶摇直上,这时个人名望方面李易或还许不如袁绍,但就其他的硬实力来说,李易已经不弱于,甚至还超出了袁绍一线。

再加上两人出身差别巨大,袁术有大成就乃是理所应当,李易出身低微,却有如此成就,要比袁绍困难的多,所以,如今天下最耀眼的人,乃是李易,袁绍已经退居次席。

只是这个光环固然给李易带来了许多的便利,让他可以轻松的招揽名臣猛将,但同时,李易那堪称传奇的奋斗史,也给世人树立了一个不怎么好的榜样。

李易一个泥腿子出身的家伙都能成为掌握荆扬两州的一方霸主,那么,那些富贵子弟,他们难道就做不到?

一些聪明人还好,比如荀攸蒯越这样的,他们能看清楚李易的辛苦与不易,明白李易起家的过程是不可复制的,但是,对于那些有点小聪明,又自我感觉良好的家伙们来说,李易妥妥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然后就像是郑宝一样,聚上一票人就想称王称霸。

这种家伙明面上威胁不大,却是相当的膈应人,而且还必须马上收拾,毕竟李易也不能保证,那些人里面全都是扑街,一个运气好的也没有。

这些问题李易越想心中越是烦躁,就连之前在土堡前秀的那一把带来的兴奋劲儿也消散了许多。

因为心烦,不知不觉间,李易脚步加快了许多,鲁肃在后面竟然有些跟不上李易的速度。

鲁肃虽然跟随李易的时间还不长,但他对李易的了解却是不少。

如李易这般名满天下的风云人物,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总会让人情不自禁的去揣摩,去研究,特别像鲁肃这样主动投奔的,更是在来之前做足了功课,准备应对李易的各种考核和问话,只是鲁肃运气比较好,李易知道他的名字后直接就是提拔重用,将中间的许多过程全都省略了。

这让鲁肃感觉幸运,也对李易充满了感激。

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现在鲁肃便觉得到了自己为李易分忧的时候了。

抢上几步,鲁肃在后面轻声问道:“主公可知,扬州当地世家之中,以哪一家为最?”

李易虽然心中烦躁,但他有个比较好的习惯,那就是时刻提醒自己,别因为一些小情绪,就对自己身边人甩脸色,所以,听到鲁肃那有些突兀的问话,李易却是直接就停下脚步,回头看了鲁肃一眼,略一沉吟,说道:“如果是之前有人如此问我,我当说是陆家,但现在……”

李易摇摇头,有且不确定的说道:“顾氏、朱氏、张氏,还有会稽那边的谢家、虞家等等,都是兴旺非常,但要说以谁为最,我却是道不清楚。”

鲁肃笑笑,说道:“主公此言却是稍微有些偏差。”

“这是为何?”

李易不解的看着鲁肃,鲁肃神色镇定,解释道:“济宁公为人忠义,莫说扬州,便是在整个天下,亦叫人敬佩,后来更是以一己之力,招募兵勇,抵抗袁术,更是可见陆家底蕴,但是……”

鲁肃顿了顿,问道:“主公可曾想过,无论是袁术起事之前也罢,还是荆州战败也好,袁术为何能与济宁公厮杀不止,却始终未向会稽派出一兵一卒?”

李易蹙眉道:“难道不是因为会稽太守唐瑁?”

鲁肃摇头,道:“恕属下直言,袁术既然自立称王,便是不将当今天子放在眼中,那么昔日弘农王王妃,在袁术眼中又能有多少分量?”

“纵然弘农王与唐妃之事再是叫人扼腕怜惜,又岂能阻挡袁术大事?只要袁术最后攻破会稽,对唐妃及其家人留上一线,莫要羞辱为难,如此,便不会有人因此指责于他,甚至唐妃经历过了董卓之事后,多半已经心灰意冷,恐怕她自己都不会太过责怪袁术,又何况世人?”

“这……”

李易当即便想反驳,可事实上他却是一个字都没说。

因为,无言以对。

李易低着头,他越想越觉得鲁肃说的有道理。

之前扬州这边的人因为唐姬的事情很给唐瑁面子,从来都没有人为难他,这让李易下意识的,也将这当做了袁术没有对会稽伸手的理由。

现在忽然被鲁肃点破,李易回头再看,却发现那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争霸天下啊,这种事情有时候对亲爸亲妈,兄弟姐妹都不手软,更何况一个丧夫的王妃?

李易眼中出现懊恼之色,也有几分庆幸,他非常喜欢那种将一切变化掌握在手中的感觉,如果做不到,他就没有安全感,好在,这次虽然误判了,但幸运的是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结果。

将种种思绪大概捋了一遍,李易深吸口气,定了定神,拱手对着鲁肃一躬身,道:“还请先生教我。”

鲁肃没想到李易如此客气,对他行礼,还称呼他为先生,登时心中又是火热又是感动,赶忙深深还礼道:“为主公分忧,乃是属下分内之事,主公如此,却是折煞鲁肃了。”

鲁肃这些话并无丝毫造作,对于能遇到李易这样的主公,他觉得是自己几辈子休来的造化。

郑宝说李易是个阴谋算计的野心家,鲁肃觉得没错,只是有些片面了。

因为,鲁肃看到的更多,他看到了李易的胸怀,看到了李易对全天下百姓的包容,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总之,鲁肃觉得李易只要最终成事,恐怕会像孔夫子那般成圣做祖,这种境界根本不是郑宝那种人口中的野心所能形容的。

所以,对于鲁肃来说,跟上了这样一位前途无量的主公,而且人家还对他各种看好提拔,他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

再度对李易行了一个大礼,鲁肃这才起身说道:“主公,在属下看来,袁术之所以不对会稽动兵,的确是因为对会稽有所忌惮,但,其根本却不是唐姬,而是当地世家。”

李易神色认真,做侧耳倾听状,鲁肃继续说道:“会稽世家之中,佼佼者有四,除了主公适才提到的谢家、虞家之外,还有两家,分别是孔家,以及贺家。”

李易点点头,这些信息算不上是什么太过隐秘的东西,稍微打听就能知道,李易这次来到扬州,虽然还没有与那些人接触,但作为一方首脑,简单的了解自然是有的。

鲁肃伸出一只手,扳着手指说道:“其中孔家乃是孔夫子后人中的一脉,只因躲避战祸,故而迁居会稽,因为祖宗余阴,素来受人敬仰,在会稽世家之中当属前列,不过,恕属下贸然猜测,这孔家与主公之间,虽然不是仇敌,但想要相处友善,也非易事。”

鲁肃说罢,特意抬头看了看李易的表情,却见李易失笑道:“你可是说我羞辱孔融,因而让孔家人敌视与我?”

鲁肃尴尬的笑了笑,道:“正是如此。”

李易摆摆手道:“无妨,对于孔夫子,我是极其敬重的,但他的后人们嘛,呵呵,骨头太软,只要我利刃在手,孔家人不足为惧。”

鲁肃不由咂舌,心里暗道自家主公厉害,这时候敢不把孔夫子后人当回事的可是少有,只是让鲁肃想不明白的是,李易为何说他们骨头软。

只是鲁肃也不好多问,继续道:“孔家虽然在会稽显赫,但多是虚名,寻常人需要畏惧,于主公确实无碍,也无需理会,属下想说的,其实是其他三家,这三家,属下以为主公都可拉拢。”

“据属下所知,会稽当地官员之中,半数都与这三家有着各种牵绊,若是有大事发生,三家的话语权柄绝对远超唐瑁这个名义上的太守!”

“其中尤以谢家为甚,谢家家主谢煚,此人早年曾在朝中担任尚书郎,后来归乡,虽然远离仕途,但其影响却是远甚以往,会稽郡治山阴,当地半数以上田地皆为谢家所有,家中仆役数以万计,其势之大,莫说会稽,便是在整个扬州,也无人能与之比肩。”

“啧——”

李易口中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意味深长的感叹,眼睛则是眯缝着,若是仔细看,不难发现其中透出的目光有些危险。

因为这个谢家让李易不爽了。

会稽虽然有些偏远,却是早就被李易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现在忽然有人告诉他,谢家在山阴占了一半的田地,这相当于山阴一半的人口都掌握在谢家手里!

这种情况是个统治者都不能忍,更别说李易这种穿越者了!

第617章 人有点多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27章 见袁隗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74章 二虎竞食与反客为主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156章 没人疼的妹妹气死算了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562章 送袁绍大礼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3章 公孙将军怎么看?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549章 不请自来周公瑾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么了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121章 并州张文远,一战,胜!谢谢“尼加提你嗯”的打赏!第257章 伏完来信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245章 书院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716章 险之又险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82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113章 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谢谢‘世俗的叛徒’打赏)第22章 再遇魏续第487章 一锅端了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130章 你要对朕做什么 谢谢“水水水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47章 顾雍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556章 攻城第30章 来自董太师的邀请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511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442章 重情重义魏文长第348章 王璨第740章 马超第309章 典韦又嚣张了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599章 段煨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712章 袁谭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279章 诸葛亮第440章 谈一件大事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772章 再压一压第217章 黄承彦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118章 对自己人最狠 谢谢“水水水冬天”打赏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602章 最大的赢家第222章 刘琦第455章 陈登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657章 谯县易主第310章 请留步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343章 安置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第617章 人有点多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735章 许攸献毒计第27章 见袁隗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727章 东平陵易主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74章 二虎竞食与反客为主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156章 没人疼的妹妹气死算了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301章 襄侯救我第562章 送袁绍大礼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3章 公孙将军怎么看?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549章 不请自来周公瑾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第696章 岳父大人怎么了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121章 并州张文远,一战,胜!谢谢“尼加提你嗯”的打赏!第257章 伏完来信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245章 书院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716章 险之又险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122章 六十二连胜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182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113章 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谢谢‘世俗的叛徒’打赏)第22章 再遇魏续第487章 一锅端了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203章 刘表让荆州第130章 你要对朕做什么 谢谢“水水水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47章 顾雍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691章 提前腾地方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480章 夏侯渊认了第556章 攻城第30章 来自董太师的邀请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272章 典韦东游记(中)第398章 一言不合就攻城第486章 温水煮青蛙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511章 未虑胜先虑败第442章 重情重义魏文长第348章 王璨第740章 马超第309章 典韦又嚣张了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599章 段煨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712章 袁谭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279章 诸葛亮第440章 谈一件大事第607章 荆州情况第772章 再压一压第217章 黄承彦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118章 对自己人最狠 谢谢“水水水冬天”打赏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602章 最大的赢家第222章 刘琦第455章 陈登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50章 高顺的馊主意第151章 削发立誓第539章 小小年纪,心机深沉第289章 再见袁术第657章 谯县易主第310章 请留步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343章 安置第467章 以命抵命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761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