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

“郡守不可如此啊!”

“生我者父母,恩我者李府君!”

“呜呜呜……”

“郡守若要起兵,老夫家有三个不孝子,可为郡守前驱!”

……

李易这一手削发立誓玩的可谓相当漂亮,古代的老百姓本就单纯善良,再加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深入人心,百姓此刻对李易感动非常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甚至,在个别人眼中已经不仅仅是感动,都有几分狂热了。

只一会功夫,便有几十个汉子陆续喊着要为李易效死。

还有好些人拉着自家闺女去了李易跟前,那目的不言而喻。

就连李易自家的士兵们看他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

不管李易背后进行了怎样的阴谋算计,他在人前的形象都是很好的。

忍辱负重的大汉忠臣,为国除贼的天下英雄,再加上他本就有的爱民之名,有了今日的这一遭表演,也算是彻底坐实了。

对于士卒们来讲,跟着李易这种有勇有谋,爱兵爱民的主公,比之前的董卓张绣实在是强太多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李易现在的人设,与原本历史中的刘皇叔极为相似,个人的人格魅力爆表,纵然不敢说什么名臣猛将争相来投见了就跪,但面对普通老百姓的时候自带好感+30的光环是肯定没问题了。

当然,世上不乏有聪明人能够看透李易的伎俩,可那又如何?

李易没有半点心虚,他是在演戏不假,他在用手段与演戏经营自己的名望,让百姓为己所用,但乱世中,哪个诸侯不这么干?

相对于那些诸侯,李易相信自己对老百姓的爱护绝不逊色任何一人。

他不会屠城。

他不会驱赶百姓,让百姓用性命来换他的名声。

他不会为了一场战局就挖掘河堤,让千万百姓流离失所。

……

就在李易与百姓们亲密互动的时候,旁边军营的一角栅栏后,三个人看着李易高大伟岸的身影正目光迷离不能自已。

徐庶石韬早起后在营中溜达,无意中瞧见一个老头坐在木桩子上长吁短叹,因那老者气质不俗,两人便好心上前问询,不想这一问却是将他二人吓了一跳,原来这老者竟然是天下赫赫有名的大儒,蔡邕!

徐庶石韬当时就像是脑残粉遇见了天王巨星,直接纳头便拜,开始为蔡邕鞍前马后。

而蔡邕也在两人身上找到了那么一点点名士的心理慰藉,于是便带着他们两人在营中溜达了起来。

蔡邕颇有识人之能,觉得徐庶石韬是两块璞玉,又见他们对李易颇有好烦,便犹豫着要不要揭露一下李易的真面目,免得这两人所托非人投了李易,结果就看到了李易削发立誓的一幕。

三人当时与一众百姓差不多,也被李易感动了够呛,不过蔡邕很快就回过神来,明白李易是在演戏。

不过扪心自问,如果不是有李易叫他写了那么多往脸上贴金“段子”在前,蔡邕觉得自己多半也会被李易的表演给套进去。

蔡邕心中颇为复杂,虽然心中骂着李易“无耻”,但也不得不佩服李易的手段,同时还有些不安,如此收拢民心,再联想到他在长安的所作所为,足见其志在不小啊!

蔡邕能看明白,徐庶与石韬却是不淡定了,两人见李易爱民如此,愣是被感动得脸色涨红,双拳紧握指节发白,要不是面前有栅栏挡着,怕是已经要忍不住扑倒李易跟前抱大腿了。

良久,徐庶深吸了一口气,对石韬道:“广元,可……还要去襄阳?”

石韬脸色严肃,没说话,徐庶自顾自道:“昨日便知李襄侯乃当世真英雄,今日再见,方知昨日不过管中一斑!有如此明主在前,庶今生不作第二人想!”

石韬目光注视着李易,轻轻点头,道:“若是错过,我宁愿结庐山林间,再不问世间事!”

蔡邕在前头听得心中好不腻味,还当你们是璞玉,结果不等李易针对你们施展手段便直接“矢志不渝”,如此不堪,权当老夫看走眼了!

蔡邕有心点破李易的伪装,可他又不敢,且不说李易对他有实打实的救命之恩,蔡邕虽然不满李易,却也做不出忘恩负义的事。

更何况他的宝贝女儿现在就跟李易家眷待在一块呢,要是李易一个不痛快,随时都能把他闺女给嚯嚯了。

蔡邕纠结,徐庶与石韬心中也有纠结,忽的,石韬目光一亮,悄悄指了指蔡邕,两人目光交流片刻,徐庶会意,暗道一声着啊!

只见徐庶走到蔡邕侧面,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道:“请恕学生冒昧,敢问蔡大家日后是否要同襄侯留在南阳?”

蔡邕看了徐庶一眼,疑惑徐庶用意,不过他自己对未来确实很迷茫,准确的说是不清楚李易要如何安置他,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还未做好打算。”

蔡邕的话叫徐庶一怔,顿了顿,又是一礼,道:“好叫蔡大家知晓,我二人欲投身襄侯账下,奈何自身德行浅薄,恐不能成为襄侯助力,所以……所以恳求蔡大家指点一二。”

原本徐庶是要说拜蔡邕为师的,可想到他们二人的身份,再有蔡邕之前的不确定,叫徐庶将那些话又吞了回去。

徐庶的表情颇为忐忑,毕竟现在的他,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子弟,并非那个叫曹操都不敢小觑的徐元直。

蔡邕看了这二人一眼,微微摇头,他现在连自己女儿都保不住,哪有收徒的心?

不过,蔡邕终究是有着爱才之心的,思考了一下,道:“我听闻李云龙有意在南阳建学堂,想来,嗯,可能会有些门道吧,你二人到时或可过去看看。”

说完这话,蔡邕心中忽的一惊,学堂的事情他只是听贾诩提过一次,当时没多想,可现在看来,李易该不会是把主意打到他身上了吧?

蔡邕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不过徐庶与石韬却是大喜,道:“多谢蔡大家指点!”

……

李易在百姓那边将戏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情便交给了属下去做,自己果断走人,这时典韦问道:“主公刚刚说的都是真的么,您真的要为南阳百姓讨回公道?”

李易撇了这憨货一眼,道:“自然是真的。”

典韦松了口气,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主公是在诓骗……哎呦,主公为何打我?”

典韦捂着脑袋,很是委屈的看着李易。

李易没好气道:“你是我亲卫,你却质疑我,你说你是否该打?”

典韦撇撇嘴,无奈的放下手,把脑袋往前拱了拱,道:“好吧,某认打。”

看着面前的大黑脑袋,李易忍不住笑了,道:“走了,许多事情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世间之事更不是非黑即白,以后在我身边,多看,多听,慢慢你就明白了。”

虽然李易没想过将典韦当做镇守一方的大将来培养,但也不介意提点上几句,万一这货开窍了呢?

当两人回到大帐时,却发现徐庶与石韬早已在此等候。

徐庶石韬见到李易,赶忙上前见礼道:“见过李府君!”

李易微笑着一抬手,道:“两位无需多礼,唉,实不相瞒,因为难民一事,我这边的行程却是要耽误,一时间怕是去不成襄阳了。”

“原本我还打算安排一些护卫送你们先行,可想到袁术到处纵兵劫掠,纵然有护卫也不是万无一失,两位若无非常紧要之事,且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可好?”

典韦也跟着附和道:“是啊,你们就先留在这里吧,主公他要去襄阳为民请命,嗯,就一个人去,很危险的,不能带你们,等主公回来,我们再一起去襄阳!”

徐庶与石韬皆是听得浑身一震,随后对视一眼,不再犹豫,同时拜道:“草民徐庶(石韬),愿为李府君效犬马之劳,还望李府君收留!”

李易刚刚瞧见他二人时,就发现他们看自己的眼神很是火热,因此,对他们的投拜虽然有些惊喜,却也算不上太过意外。

不过,就在李易要将他们扶起来的时候,动作忽然一僵,惊讶道:“你们刚才说,叫什么?”

李易声音有点大,令徐庶与石韬心中忐忑,在那里一时不敢出声。

不过典韦倒是听的真切,瞪大眼睛道:“不对不对,你明明告诉我你叫做单福的,怎么好端端的今日却成了徐庶?”

典韦这一重复,终于叫李易确定,他没有听错,面前这人真的就是徐庶!

徐庶不知李易心中所想,只道是自己事发,被李易不喜,惭愧万分,泣声道:“庶不敢欺瞒李府君,庶本是颍川郡长社县人氏,因为看不惯有人横行乡里,便提剑杀之,为官府所不容,这才不得不改名单福。”

也难怪徐庶紧张,他本就是寒门子弟,没有关系,没有名声,身上还背负着人命,这种人想当“公务员”,怎么看都是不可能的。

石韬见好友语气悲凉,心中也是难过,帮衬道:“请府君明鉴,元直并非恃势勇斗狠之人,当日元直所杀,乃大恶之人,诸多乡邻皆佩服元直所为,否则,元直也无法全身而退,还望府君体谅!”

“元直,徐庶……这回是真的没错了……”

李易口中喃喃着,对石韬的兴趣也多了些,问道:“你的表字是什么?”

石韬老老实实的说道:“草民表字广元。”

“石广元?”

李易不知道石韬,但石广元却是听说过的,与诸葛亮是朋友,至于后来官做的如何就不清楚了,不过既然能与诸葛亮徐庶这等人物走到一起,水平如何也不会太差。

想到此,李易伸出手指装模作样的掐了掐,徐庶与石韬低着头没看到,典韦却是瞪大眼睛,心中满是震惊,难道这两人也是哪个大人物转世?

片刻后,李易收手,缓缓将二人扶了起来,对着紧张兮兮的徐庶打量一番,笑道:“为何不见元直身上佩剑?”

徐庶惭愧道:“因为杀人,惹来祸患,叫母亲心中惊慌,不敢再佩剑。”

李易点点头,然后摘下自己的长剑,道:“此剑乃是当日我杀了华雄之后,袁本初亲手所赠,虽然不是名剑,亦无分金断玉之利,我却极为喜爱,因为我时时执剑告诫自己,如今天下间恶人横行,百姓更在苦难之中,大丈夫当手执利刃,斩尽一切不平之事!”

徐庶明白李易所指,深深低头不敢与李易对视,李易却是上前将自己的长剑挂在了徐庶的腰间,沉声道:“今日我将此剑转赠与你,你要知道,兵戈锋利,不只能杀敌,更可保家,岂可因为一些小小挫折,就轻言放弃。”

“府……府君……”

徐庶好生感动,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个寒门子弟,竟然被李易如此对待,今生除了以死相报,不做他想!

李易笑着拍了拍徐庶的肩膀,道:“听你言语,便知你是至孝之人,过些时日将你母亲接来南阳吧。”

“是,府……”

“该叫主公了!”

“主……主公!”

徐庶喜极而泣,肩膀颤动,简直不能自已。

李易哈哈一笑,这才看向了旁边的石韬,其实他刚才一直都有在暗中观察。

方才李易对徐庶的态度格外亲热,一来是拉拢徐庶,再则便是想试试石韬的胸怀如何。

现在看来,这石韬貌似是个厚道人啊,这么长时间,李易在石韬脸上看到的只有欣慰,不见半点嫉妒。

试探要适可而止,李易开始认真打量石韬,石韬很是稳重,向李易微微一礼,然后便静立不动,颇有几分大将之风。

李易暗暗点头,虽然石韬名气不如徐庶,不过石韬身上的这份沉稳却是比徐庶要明显高出一截。

李易心中很快就有了决断,道:“你们原本前往襄阳,可是为了求学?”

“正是!”

两人齐齐应了一声,然后徐庶道:“适才我二人听蔡大家说起,主公似要在南阳开设学堂,那襄阳不去也罢。”

李易道:“我的确要开学堂,蔡中郎也会参与其中,必然不会叫尔等失望。”

两人赶忙道:“多谢主公。”

李易笑了笑,旋即正色道:“不过学堂的事情要暂时放一放,如今收拢安抚难民才是第一要务,而我麾下虽然有精兵猛将,却少有通晓文墨之人,不如你二人暂且协助张徐两位将军,待入了南阳之后,我再为两位安排司职,如何?”

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131章 请圣旨 谢谢“wanderi”的打赏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第159章 谁更适合做荆州之主第429章 任命第279章 诸葛亮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281章 放袁术的鸽子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740章 马超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8章 胸有大志,乱世人心第286章 自家人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403章 荀攸第404章 荀攸的进身之阶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义第119章 站桩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319章 陆康有请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466章 请陶使君救命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159章 谁更适合做荆州之主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328章 主从相见第553章 女中王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349章 谋士多体弱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84章 乱世百姓第192章 公平一战第662章 曹操,兖州,弃子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176章 宝马赠英雄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144章 我实在忍不住了!第208章 那厮他竟然跑了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760章 可以开始了第262章 火炕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653章 搏一搏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97章 居然是你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604章 活死人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637章 将军乃忠义之士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411章 生擒纪灵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281章 放袁术的鸽子第490章 吕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377章 张允为将第363章 蒯良之谋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3章 瞒天过海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18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362章 火侯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266章 一错到底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155章 文仲业泪流满面
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131章 请圣旨 谢谢“wanderi”的打赏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第159章 谁更适合做荆州之主第429章 任命第279章 诸葛亮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281章 放袁术的鸽子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407章 典韦献计第740章 马超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254章 粒粒皆辛苦第8章 胸有大志,乱世人心第286章 自家人第669章 王佐之才第403章 荀攸第404章 荀攸的进身之阶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义第119章 站桩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319章 陆康有请第458章 你这逆子第466章 请陶使君救命第9章 无耻第一袁公路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159章 谁更适合做荆州之主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328章 主从相见第553章 女中王第231章 一群乌合之众第349章 谋士多体弱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84章 乱世百姓第192章 公平一战第662章 曹操,兖州,弃子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176章 宝马赠英雄第752章 又打起来了第144章 我实在忍不住了!第208章 那厮他竟然跑了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760章 可以开始了第262章 火炕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653章 搏一搏第381章 伊籍入宛城第97章 居然是你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604章 活死人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637章 将军乃忠义之士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329章 张昭在徐州?第411章 生擒纪灵第52章 脸厚心黑转面无情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281章 放袁术的鸽子第490章 吕布遇阻,曹操再起屠刀第377章 张允为将第363章 蒯良之谋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51章 蜜中有毒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753章 河北近况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第35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第513章 瞒天过海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18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362章 火侯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266章 一错到底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77章 皆为校尉第155章 文仲业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