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请圣旨 谢谢“wanderi”的打赏

心里念头一歪,李易酝酿的悲伤顿时消散一空,眼泪再也落不下半滴,让李易颇感遗憾,不过对于小皇帝来说,有刚刚的两滴眼泪作为证明便已经足够了。

“李爱卿,你是来看朕的?”

小皇帝本就对李易还存着一些念想,此刻一瞧见李易为他落泪,顿时小鼻子一酸,竟也是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陛下,臣乃是特意打通关节,避开董卓重重耳目,悄悄前来面见陛下的。”

“臣本为汉民,吃汉米,现更为汉臣,食汉禄,纵然江河枯竭,山石糜烂,臣对陛下的一片赤胆忠心也绝不会有半点动摇!”

“只是董卓老贼势大,党羽眼线遍布朝野,臣这才不得不忍辱负重,以身侍贼,曲意逢迎,先取得了老贼的信任,这才好护卫陛下,拯救我大汉江山于危难之中!”

小皇帝听到这一番话,心中当真是好一阵激荡,他很清楚,想要除掉董卓,朝堂上所有臣子加起来都不见得有李易一个人的作用大,不然他也不会因为李易当初在城门下的一句话就惦记那许多长的时间。

不过天子素来多疑,小皇帝年纪纵然还小,却也不例外,尽管对李易的自白很是感动,可他还有些不放心,毕竟李易之前劝谏董卓称王一事给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

瞧见小皇帝眼中的迟疑,李易虽然不确定小皇帝的想法,但还是小心翼翼的从怀中掏出两块布帛,双手奉到小皇帝身边,轻声道:“陛下请看,臣对陛下绝对忠心耿耿!”

小皇帝接过来,展开借着昏暗的烛火,一瞧,顿时就瞪大了眼睛,惊道:“你不叫李白,是李易?”

“还请陛下恕罪,臣并非是有意欺瞒陛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易赶忙欠身,将自身姿态摆的很低,道:“臣当初只是布衣,得知董卓祸乱朝纲,目无君上,臣心中气愤难平,于是便于两军阵前杀了华雄那小贼,但臣人单力孤,再想要杀那老贼,却是有心无力,不得不隐姓埋名,徐徐图之。”

“忠臣,朕果然没看错,爱卿果然是朕的忠臣!”

小皇帝很激动,擦了一把鼻子,继续看那两块布帛,这正是当初袁绍,还有袁隗为李易写下的“忠臣证明”。

且不说袁绍如何,袁隗可是被董卓给斩了的,这在小皇帝眼中为他死了的臣子,那绝对是百分百的忠臣,有袁隗的书信为证,小皇帝可谓是彻底相信了李易的身份。

小皇帝松了口气,问道:“爱卿既然忠于朕,为何要助那董卓老贼封王,殊不知此乃取祸之道?朕实在不解。”

李易沉声道:“欲让其灭亡,先让其疯狂,老贼之前固然猖狂,却也小心谨慎,臣思来想去,唯有让其称王,让其志得意满,让其对臣深信不疑,如此方才能以雷霆之势,将老贼格杀!”

小皇帝其实也就是一问,但听到李易说要杀董卓,顿时一个激灵,道:“爱卿要杀董卓?”

“自然,不杀董卓如何拯救陛下?臣已经安排好了人手,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待得时机成熟,必叫那老贼伏诛!”

李易说的很是热血,可让他以外的是,小皇帝听了之后却是脸色煞白煞白的,甚至都开始微微发抖了。

李易怔了怔,小皇帝现在不应该是激动非常,然后对他大加赞赏么?

现在的反应跟他想的不一样啊!

小皇帝定定的看着李易,目光中又是挣扎又是担忧,满脸都是为难,嘴唇动了动,就是不出声。

李易琢磨了一会,心中便明白了过来,小皇帝这是在害怕,担心他诛杀董卓失败,然后董卓大怒之下回头找他算账。

李易倒也理解小皇帝的这种心理,再想想后来小皇帝在曹操那边的表现,的确是有几分这种性格的影子。

但转眼,李易就高兴了起来,小皇帝越怕,反而对他越是有利啊。

“陛下请放心,臣已经暗中联络拉拢了数位忠臣义士,有足足五成把握,保管教那董卓老贼死无葬身之地!”

李易的干劲儿很足,可小皇帝却是听的一呆,下巴差点没掉下来,惊道:“才五成把握?”

李易无奈道:“还请陛下见谅,实在是长安城中满地都是董卓老贼的爪牙,有五成把握已经着实不易。”

小皇帝近乎哭腔的问道:“这五成把握如何能行事?就……就不能再多几分么?”

李易轻叹一声,道:“若是给臣三五年时间,杀董卓轻而易举,只是,这其中臣难免会暴露身份,而且,不需要三年,怕董卓就不再甘心于一个王位了……”

小皇帝表情一滞,这句话直接拿住了他的死穴。

小皇帝纠结万分,拳头握的紧紧的,五成把握啊,这教他如何有胆量去冒险,可继续等下去,好像是注定死路一条。

李易瞧见吓唬的差不多了,这才低声道:“想要多几分把握倒也不是不能,只是那样就需要陛下相助。”

“要朕做什么?”

小皇帝虽然很担心李易事不成反而牵连到他身上,可他也清楚,以现在的状况能用五成机会来拼一把,已经是殊为不易了。

而且,错过了李易,还有人会帮他杀董卓么?

瞧瞧朝堂上那些只会在嘴上表忠心的家伙,自己向他们问计的时候一个个不是哭就是支支吾吾,说到底都是惜身保命,哪有李易来的忠勇果断?

李易轻声道:“臣以大义名分相劝,又以财帛诱惑,让那些忠臣义士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然而董卓虽然心存叛逆,倒行逆施,但对下属却是颇为亲善。”

小皇帝点点头,这点他很清楚,眼前的李易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为了能让那些人为陛下死心塌地的效力,臣冒昧请一道圣旨,还望陛下提前予以封赏,安定人心,如此方可当真万无一失。”

小皇帝原本还担心李易是让他带头冲锋陷阵,一听却是这些,大松一口气,道:“原来如此,好说,爱卿快告诉朕那些忠臣义士都是何人。”

李易躬身道:“臣便在这里代他们谢过陛下恩典了。”

谢归谢,李易要好处却一点都不客气,直言道:“其中关键两人,正是那日殿前比武大方光彩的徐晃,张辽二人。”

小皇帝眼前一亮,他纵然不通武艺,却也知道这两人当真是厉害,赞叹道:“有如此猛士,何愁董贼不能除!”

李易微微一笑,道:“此二人在我向他们阐明大义之后,便义无反顾的要与老贼不死不休,便是没有封赏也是可以的,只是……”

不等李易说完,小皇帝就断然道:“朕乃是天子,自当赏罚分明,如此忠臣不可不赏,唔……爱卿看如何加封二人什么官职合适?”

李易沉吟了片刻,道:“此二人皆出身行伍,虽有万夫不挡之勇,却不善于治民,且长安城中龙蛇混杂,即便得了军中高位,所能掌控士卒亦是有限,反而会遭人嫉恨,不如陛下许下两个亭侯,如此必叫徐晃张辽感激陛下天恩,非万死无以为报!”

“善!”

小皇帝倒也干脆,直接便答应了下来,下榻从旁边拿了笔墨,当即就刷刷的写了起来,李易在旁边看着,眼角中满是笑意,道:“张辽如今负责禁宫守卫,与陛下相见机会颇多,但陛下切勿主动与之接触,否则露出马脚,董卓必然暴怒,届时臣生死是小,怕为陛下引来灾祸。”

“爱卿放心,朕晓得的。”

小皇帝下笔很快,马上就写好了,不过需要落印的时候犹豫了一下,取了一枚私章,印在了下面。

李易心中暗乐,小皇帝丢了传国玉玺估计是相当的郁闷,而这种私章盖下的圣旨,非要从法理上扯皮的话,可以说是不能做数的,但是这天下都乱了,谁还会计较那许多?

恭恭敬敬的接下“圣旨”,李易感觉自己有点太坏了,现在完全是在拿小皇帝的东西给自己卖好,而且李易还劝了小皇帝不要给那两人升官,因为下面的人要是升的太快,他担心队伍就不好带了。

不过,没有升官,却得了侯爵,其实徐晃与张辽还是沾光的,官好当,但爵位难得,要不是如今小皇帝正好身处危难,一个亭侯不知要在疆场厮杀多少次才能攒够功勋。

而且,小皇帝亲笔许下的侯爵,意义可是非同一般,没瞧见以关二哥的高傲,始终对“汉寿亭侯”视如珍宝,哪怕后来刘备建国称帝,他也没接受过更高的爵位。

将圣旨贴身收好,李易又道:“此二人乃是真心为陛下效死,都亭侯足以,但其他人,怕是要花费一些功夫了。”

小皇帝严肃的点点头,问道:“还有谁?”

“吕布!”

李易刚说出吕布的名号,小皇帝呼吸就为之一顿,早先吕布给董卓当保镖的时候,小皇帝可是没少受他惊吓,倒也不是吕布故意针对小皇帝,实在是当世第一猛将的气场太过强大,难免侧漏。

短暂的震惊过后,小皇帝又兴奋了起来,激动道:“爱卿是说,吕布也愿意为朕效力?”

张辽与徐晃固然英勇,可让他们与吕布相比较,却是又明显差了一截,如果吕布也倒向自己,小皇帝觉得自己已经必胜无疑了。

然而,李易很不给面子的摇摇头,道:“吕布在虎牢关重伤,现在仍在家中养伤,且臣并没有将此事透露与他。”

小皇帝一呆,瞪大眼睛看着李易,他不明白李易为何还不与吕布商议好,就先让他下圣旨。

李易耐心解释道:“陛下,此实为无奈之举,若单杀董卓一人,臣一人一剑便可为之。”

小皇帝眼睛顿时开始闪光,满是希冀的看着李易,就差说让他赶紧去找董卓拼命了。

李易忍着吐槽的冲动,道:“然而董卓死后呢,十万西凉虎狼之兵,必然会将成为乱军,长安亦会化作修罗场,黎民死伤无算,且覆巢之下无完卵?莫说臣等性命,少有不慎,陛下也难免生出意外。”

“唉。”

小皇帝叹了口气,打消了让李易去单挑董卓的想法。

见小皇帝重新恢复了小受的模样,李易心里呵呵一声,继续道:“想要避免事后发生大乱,必然要安抚董卓麾下几个主要将领,只要他们不动,西凉兵就不会生乱。”

“如何安抚?”小皇帝问道。

李易道:“吕布与董卓在两月前便有离心之兆,且其为武将,威名虽盛,却无多少根基,也无大志,陛下可许其一县侯,多予恩惠,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吕布必然心向陛下,为陛下所用,得吕布一人,便得并州军万人,如此,长安便可稳如泰山,陛下安危亦无忧。”

小皇帝连连点头,觉得李易讲的很有道理,不过忽的想起了什么,问道:“朕听闻吕布当时重伤垂死,现在才两个多月过去,能为朕带兵?”

李易笑道:“臣粗通歧黄之术,吕布重伤之后曾去探望,当时臣觉得吕布或可为陛下所用,便出手为其救治,顺便结下一番人情,如今吕布纵然不能亲自搏杀,但只坐镇军中却是无碍。”

小皇帝听了又是欣慰,又是感动,拉着李易的手,道:“朝中文武百官,皆道董卓为国贼,爱卿乃是帮凶,可他们自诩忠良,却是坐看董卓祸害我大汉江山,唯有李爱卿当真是为了朕好的,叫朕……朕都不知该如何谢你!”

“陛下这说的哪里话,臣是汉臣,陛下为汉家天子,臣为陛下效力乃是本分!理所应当!至于朝中诸位大人,才华百倍于李易,且非是不愿为陛下效力,实在是董卓动辄杀人灭族,让人无计可施。”

李易嘴上谦虚,而且还不忘给朝臣们开脱,可实际上却是为所有人都穿了一个小鞋,果然,小皇帝脸上浮现气愤之色,就差骂一句“贪生怕死”。

说好吕布的事情,李易又道出了对李傕郭汜等人的安排,此刻小皇帝对李易好感度爆满,可谓是无有不允。

待李易将几份忽悠来的圣旨揣好,准备离开的时候,小皇帝却是喊出了李易,问道:“爱卿让朕为他人加官进爵,为何偏偏不提自身?此番救朕于危难,爱卿才是首功啊,爱卿有何所求,尽管讲来!”

第302章 给袁耀挖坑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99章 三拜第113章 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谢谢‘世俗的叛徒’打赏)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299章 坑姐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772章 再压一压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第350章 可愿担此重任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80章 屠村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712章 袁谭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746章 分红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于曹操第92章 疑兵之计?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650章 地道第267章 又见庞季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670章 必杀曹操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587章 试探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553章 女中王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565章 周瑜归心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169章 刘表句句都是坑第469章 散了吧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450章 甘宁感动坏了第365章 这是一个枭雄第595章 司马氏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131章 请圣旨 谢谢“wanderi”的打赏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676章 以命换命第731章 有朋自远方来,酒肉管够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619章 甄姜第560章 殉葬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650章 地道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96章 祖茂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326章 几个熊孩子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168章 杀还是不杀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156章 没人疼的妹妹气死算了第72章 督军有难事第602章 最大的赢家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624章 谋定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401章 杀机第64章 谈婚论嫁第437章 我是大汉功臣第53章 当街刺杀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21章 董国舅节操何在啊?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560章 殉葬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
第302章 给袁耀挖坑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99章 三拜第113章 齐桓公、鲍叔牙与管仲(谢谢‘世俗的叛徒’打赏)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299章 坑姐第500章 程昱愿降第234章 张机的师弟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772章 再压一压第372章 曹操胆子小第350章 可愿担此重任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80章 屠村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712章 袁谭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65章 张辽的不甘现状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746章 分红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388章 四方反应第515章 陈兰,愿降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于曹操第92章 疑兵之计?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650章 地道第267章 又见庞季第564章 赡养有功之人第241章 以德服人第670章 必杀曹操第710章 卑鄙无耻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587章 试探第606章 翼德,保重第553章 女中王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565章 周瑜归心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169章 刘表句句都是坑第469章 散了吧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450章 甘宁感动坏了第365章 这是一个枭雄第595章 司马氏第762章 魏文长白衣渡江第131章 请圣旨 谢谢“wanderi”的打赏第545章 祸不单行第676章 以命换命第731章 有朋自远方来,酒肉管够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619章 甄姜第560章 殉葬第419章 请襄侯为荆州牧第650章 地道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96章 祖茂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326章 几个熊孩子第340章 李易的真面目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168章 杀还是不杀第775章 大事定矣第335章 杀人者,周仓是也第532章 王朗醉酒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156章 没人疼的妹妹气死算了第72章 督军有难事第602章 最大的赢家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462章 备,拜见襄侯第624章 谋定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438章 襄侯要取豫州第401章 杀机第64章 谈婚论嫁第437章 我是大汉功臣第53章 当街刺杀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21章 董国舅节操何在啊?第207章 史阿死的冤第479章 谁可为良配第560章 殉葬第428章 舍妹就交给襄侯了第107章 不可与之相争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111章 李太白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