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陈登

进入徐州之后,李易的行军就放稍稍慢了下来。

李易此时自然知道,曹操已经率领主力人马北上开阳,如今留在东海郡的是夏侯渊,而夏侯渊手中的兵马大概是在一万五千左右,只有李易的一半,

但在打仗这件事上,李易轻视谁都不可能轻视曹操,他如果闷着脑袋往前走,难保不会步了孔融的后尘。

根据斥候传回的消息,夏侯渊的确已经在关注着李易这边了,双方的斥候在野外也不止一次见面,不过双方都比较克制,斥候只是互相驱赶对方,似乎都不想率先挑起战火。

就这样,李易一路小心翼翼,终于在十一月底的时候,到达了下邳城。

李易是征南将军,荆州牧,位高权重,这次又是相助徐州,于是下邳国相笮融与其他下邳官员,以及当地世家豪族非常热情,出城十余里相迎李易。

对于下邳官员表现出的热情,李易也给出了良好的回应,对长者不骄不躁,对年轻之人,也不摆太大的官架子,整体来说,基本算是一次比较愉快的见面。

之所以说是“基本上”,却是因为笮融这个人给李易的感官不太好。

笮融乍一看也属于面善的,但不同于刘表的那种善,笮融看上去甚至都有点圣母了,李易虽然不喜欢圣母,但也不会以为人家是圣母就生出敌意,可问题是,一番言谈接触之后,李易总感觉笮融这个圣母有点精神不正常。

只是李易的这个判断并没有什么证据,他完全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的。

不过,不管心里怎么腹诽,李易并没有在表面上显露出来,毕竟笮融是下邳的一把手,对他的时候礼数也没问题,李易要是轻慢了人家,那就是李易的不对了。

除去笮融之外,迎接他的人中,还有两位引起了李易的特别关注,甚至,李易在听到对方的名字之后,脸上的笑容就没听过。

那是一对父子,父亲叫陈珪,儿子叫陈登。

因为年迈的关系,陈珪已经告老,但他之前也是个比较厉害的一个人,担任过沛国相,相当于太守,陈家在下邳的世家威望最高,即便是在整个徐州都有着相当重的分量。

不过,真正让李易感兴趣的,却是陈珪的儿子陈登,陈元龙!

徐州在三国乱世中,先后经历了四任主人,陶谦、刘备、吕布、曹操,而陈登在每一次徐州之主更替过程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每一次更迭之后陈登不但没有污名,相反还会继续被重用。

可见陈登的智谋手段。

而陈登的才能可远远不止于此,在李易看来,陈登是一个真正的全才。

李易在南阳开展屯田的时候,其实徐州这边就已经在搞了,比他还早了两年,并且干的有生有色,效果非凡,而这件事的主使之人就是陈登。

这是文治,在武功方面陈登同样相当出彩,在原本的历史中,陈登后来当上了广陵太守,在广陵任上,陈登将他的军事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

曹操当时讨伐下邳的吕布,陈登是最先出兵的,而且直接就把吕布给围了。

还有孙策出兵北上,想攻占广陵,结果连着两次都被陈登给撂翻了。

陈登的战绩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比很多所谓的宿将都要闪亮,只可惜他英年早逝,不然以陈登的才干绝对能在三国之中大放光彩。

对于陈登,李易是毫不掩饰自己的欣赏,连入城的时候都让陈登站到自己身边,以此来表示自己对他的看重。

李易入城,自然是要饮宴的,宴会上相互寒暄自然难免,也没多少营养,李易对这些俗事不慎在意,他在意的是笮融,因为李易进入笮融的府邸后,终于知道,自己为何看对他感觉古怪了。

笮融是个信佛的,府中多有佛教事物,这倒没什么,可问题是,笮融在看着那些佛像的时候,那目光太过痴迷,甚至有点疯。

李易找同行的糜芳打听了一下,被告知,笮融的确信佛,可他却没有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和善。

笮融对治下百姓的态度是两极分化的。

但凡是信徒,笮融就会免他们徭役,还给予饭食,绝对的大善人一个。

可对于其他百姓,笮融就像是一个魔,极尽贪官污吏之能事。

甚至,糜芳还告诉李易,在曹操攻打徐州之前,广陵、下邳、彭城三地的粮食是笮融督管的,结果全被笮融拿去挪用,或是办他的善事,或是兴建庙宇,总之全都没用到正经地方。

李易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一种太阳了狗的感觉,他怎么都没想到陶谦竟然会重用这样的人。

糜芳给出的解释是,陶谦比较信笮融的那一套,两人又是老乡,再加上笮融总打着做善事的旗号,算是勉强有个理由,于是陶谦就不怎么管他,听之任之,对笮融非常放纵。

听完糜芳的介绍,李易看笮融的眼神就非常不善了,这家伙整个就是一脑子有病的大蛀虫,搁他手里早就弄死了,哪还能让他当官?

而且陶谦也是个大糊涂蛋!

在中午饮宴过后,李易怕自己会忍不住砍了笮融,便告诉他,自己要在下邳城走走,看看下邳的风土人情,就先不打搅他了。

李易虽然是路过下邳,但他却是要在下邳修整个两三日的,反正只要大军不进城,笮融就不会有意见。

于是,与笮融告辞之后,李易便带着典韦甘宁这哼哈二将,还有陈登这个指定的导游,开始在下邳城逛了起来。

李易发现,虽然如今因为战事,下邳城中的百姓许多都面有愁容,但就城池本身来看,之前应该还是比较繁华的,只要让曹操退兵,这里马上就能恢复生机。

因为是以一种提前视察自己地盘的心态在逛,李易的兴致很足,逛了好久也不觉得累,一直等到接近黄昏的时候,李易才停下脚步,在城墙上寻了个位置不错的地方,让甘宁买来酒肉,几人席地而坐,算是用晚饭。

李易给陈登倒了杯酒,故作好奇道:“中午饮宴之时,我在国相官署中看到有供奉一金身雕像,甚是华丽,当时人多,我怕惹人嘲笑,不好询问,现在只有元龙在,元龙可否为我解惑?”

陈登先是谢了一声,接下酒杯,然后又借着饮酒的动作,略微遮掩了一下眼中的疑惑之色。

陈登非常聪明,观察也是相当敏锐,笮融府邸中供奉的又不是什么稀罕物,他不信李易认不出来,那么李易如此明知故问,多半是对笮融不怀好意了。

转过心思,陈登放下酒杯,然后笑着答道:“国相府中所供奉的,乃是佛像。”

李易睁大眼睛,惊讶道:“可这佛像为何与我之前所见不同?”

陈登继续实话实说,道:“那是国相为表诚心,特意重金打造的金身佛像!”

李易脸上惊讶之色更浓,又道:“我看正中的那尊佛像足足有一人之高,若是金身,这得多少钱财?”

陈登轻声道:“三千金!”

“啧啧啧……”

李易感叹连连,道:“三千金啊,这要是全换成粮食,可供上万百姓之用啊。”

陈登笑了笑,没往下接话。

通过见面后李易对他的格外热情,还有现在说起关于笮融的事情时的态度,陈登已经非常确定,李易应该是想把他往某条路上引。

李易等了一会,不见陈登出声,感觉很是无趣,便只能自己说道:“我入城之时,在城南看到一处庙宇,只是片刻功夫,便见有上百百姓出入供奉,我很是疑惑,如今曹操兵犯徐州,已经屠戮十数万百姓,下邳虽然暂时未遭战祸,但也当积极备战才是,可为何我入城后不闻备战之事,却只见百姓热衷于求神拜佛?”

“这……唉!”

陈登欲言又止,最后长长的叹了口气,这才说道:“徐州遭难,百姓虽然心向陶使君,然徐州兵马连败,数县遭难,百姓们已然畏惧,认为求人无用,所以只能求仙佛保佑了。”

“呵呵……”

李易冷笑了一声,问道:“那元龙呢,元龙是求人,还是求己,亦或者是与普通百姓一般,求神拜佛?”

陈登似是没料到李易会忽然变了语气,先是一怔,但很快便反应过来,露出笑容,说道:“登驽钝,之前徐州局势危急,登虽然万分惶恐,奈何不知该如何自保,不过得知襄侯到来之后,心中担忧便尽数放下,有襄侯在,徐州无忧。”

听着陈登的马屁,李易哈哈笑了一声,看上去很是开心的样子,可他自己知道,这不过是无奈的干笑罢了。

既然陈登能发现李易似有所图,那么李易又如何看不出陈登一直都在回避着他跑出来的话题,甚至都不给李易“亮牌”的机会。

根据之前糜竺和糜芳告诉李易的,陈登这人虽然是个文士,但不管是谈吐还是做事,都非常豪爽,是个豪杰。

李易原本以为对于这样的人,只要自己展露一下实力,再表示一下胸怀抱负,虽然不能让对方纳头就拜,真心投靠,但让他给自己做事却是不难的。

可结果呢,从之前逛街,到现在休息,陈登和李易接触的时候,却是处处小心谨慎,每一句话都仿佛是斟酌了许多遍才说出来的,根本不见豪爽,倒是处处透着油滑。

李易磨了磨牙,盯着陈登看了一会,忽然拍着大腿叹息了一声,然后李易等陈登问他为何叹息,可陈登就是不出声,无奈,李易只能自己感慨道:“不瞒元龙,我此行虽是为了相助徐州而来,也确实有把握让曹操退兵,可是,我却没有把握能保徐州安宁啊。”

陈登这回接话了,问道:“这是为何?”

李易伸手指向城墙外,刚刚扎好的营盘说道:“大军出动,耗费巨大,虽然陶使君提供粮草物资,但荆州负担亦是不小,所以,我纵然可以一时将曹**退,但这三万大军却不能久留徐州,曹操退走,我势必也要反回襄阳,届时曹操可以再次兴兵来犯,我却很难再次带兵来救,到那时,徐州当如何应对?”

陈登眨了眨眼睛,他现在感觉挺复杂的,有点头疼,还有些小得意,于是干咳了一声,一脸无辜的看着李易,反问道:“登驽钝,不知该如何是好,不过想来陶使君会有应对之策的。”

李易感觉嗓子里有些噎的慌,陈登不管是点头还是摇头,他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思给顺下去,可这家伙倒好,直接说陶谦有办法,这总不能让李易直接把陶谦拉出来批评吧?

现在陈登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了,李易知道,自己继续试探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过火的话,还会引来人家的反感与敌视,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李易有些幽怨的看了陈登一眼,然后给他把酒满上,不说话了,先灌醉丫的。

李易、典韦、甘宁三人都是海量,而陈登虽然能文武全才,但本质上还是个文士,所以在李易几人的默契之下很快就悲剧了,天还没黑,就被放倒了。

不过李易也没做得太过分,见陈登站不住了,也就停下了,然后亲自送陈登回家,认个门,方便改天过来,顺道再打听一下他家里有没有妹妹什么的,看能不能走迂回路线,奈何人家家里都是男丁,注定要李易失望了。

因为接触陈登不顺利,李易回到城外军营的时候心情不是太好,整个人看上去阴沉沉的,连带着后面的哼哈二将也是一副非常不爽的模样。

典韦憋了一路,终于忍不住道:“主公,那陈登不识抬举,不如就罢了,左右一个酸儒,主公犯不着对他这般客气,说不定哪天让我拿刀架他脖子上吓一吓就老实了。”

李易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笑骂道:“你这家伙就会胡言乱语,陈登可不是酸儒,而是一个能够下马治民,上马治军的全才,就算不如奉孝,但也相差不多,如此人才要是不能收入麾下,我食肉无味!”

这时,荀攸从外面走了进来,正好听见李易这番话,不由好奇道:“主公可是与陈登接触不顺?”

李易叹息道:“都说他是豪杰,我却说他是鱼,拿捏不住!”

荀攸见状,却是大笑出声,李易脸色古怪,问道:“先生为何发笑?”

荀攸收了笑容,拱手道:“主公想要招揽陈登,其实易如反掌啊!”

李易大奇,赶忙问道:“先生可是有妙计教我,请快快讲来!”

荀攸却道:“非是妙计,实是主公洪福齐天,因为想要将陈登收入麾下,只需一关键之人出马就好,而那人,如今就在主公大营之中!”

第750章 农商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183章 打死这个登徒子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90章 虞翻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206章 枪王童渊第333章 能躲多远躲多远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第451章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224章 谁给谁赔罪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682章 禁酒令第605章 关羽下落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760章 可以开始了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89章 两个戏精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95章 对不住了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112章 新军第316章 陶谦的黑历史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149章 将军!某有一计!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18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270章 准备坑黄祖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图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124章 赌一个凉王第654章 以死谢罪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第608章 亲情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295章 孙策破吴郡第61章 节操要少,底线要牢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儿当为其效死第468章 军令状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173章 襄侯,纪某错了!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212章 易英连弩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581章 请襄侯北上勤王第78章 天下?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628章 “穷酸将军”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72章 督军有难事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击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357章 高顺来访第604章 活死人第42章 吕奉先不过如此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68章 伏寿第196章 只为取尔性命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
第750章 农商第229章 郭嘉坑黄忠第73章 杀尽不法之徒第183章 打死这个登徒子第184章 水中看美人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552章 周瑜盗书第12章 还请公明拭目以待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第590章 虞翻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206章 枪王童渊第333章 能躲多远躲多远第63章 伏家大门不可入第70章 来自整个世界的深深恶意第427章 谁为荆州牧?第451章 说出吾名吓汝一跳第199章 刘表里外不是人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224章 谁给谁赔罪第631章 风云渐起第682章 禁酒令第605章 关羽下落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760章 可以开始了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89章 两个戏精第380章 征南将軍?第95章 对不住了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112章 新军第316章 陶谦的黑历史第244章 不愧是大儒啊第149章 将军!某有一计!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18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615章 交代后事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285章 不会辱没诸葛之名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270章 准备坑黄祖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520章 赵大被打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283章 李襄侯另有所图第703章 孟德的刀如今何在第497章 你也不是太坏(6000字大章)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352章 蔡邕教王璨第124章 赌一个凉王第654章 以死谢罪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426章 曹操吕布拜把子第608章 亲情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万兵第276章 为襄侯牵马坠蹬第295章 孙策破吴郡第61章 节操要少,底线要牢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儿当为其效死第468章 军令状第175章 为竖子不顾大局第702章 落魄曹孟德第173章 襄侯,纪某错了!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215章 开山大弟子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212章 易英连弩第666章 鲁肃出使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581章 请襄侯北上勤王第78章 天下?野心?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628章 “穷酸将军”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72章 督军有难事第322章 我要反戈一击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357章 高顺来访第604章 活死人第42章 吕奉先不过如此第533章 王朗献计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313章 李易的聘礼第296章 孙策要反袁术?第68章 伏寿第196章 只为取尔性命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265章 非典韦将军莫属第45章 张辽的针线活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