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安置

听着蔡玉的话,特别是其中理所当然的语气,让李易不由得微微一怔,旋即一脸的狐疑,摆明是不大信蔡玉有那个本事。

蔡玉倒是没有太过注意李易的神色变化,只是以一种很随便的口吻说道:“蒯家的那两人我都见过,还是好几次呢,每次两人都是笑呵呵的,张嘴就是夸人,不过我可没有被他们的花言巧语迷惑,一眼就看出来了,蒯越那人表里不一,乍一看很和气,其实背地里心特别黑,我见他都有点怕。”

李易忍不住想笑,但蔡玉说的也不差,刘表初到荆州的时候,蒯越给刘表出过毒计,杀了不少的人,因此虽然他名声很大,又身居高位,但确实是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而在此之外,李易心中也有了一些别的猜测。

蔡玉在李易眼中是少女,可按照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姑娘了,而造成这个状况的,很可能是那些门当户对的世家不大愿意娶她,毕竟蔡玉过去肯定是要做正室的,各方面要求比较高,而蔡玉似乎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至于说家世差的,蔡家又不乐意,所以才会磨磨蹭蹭,最后不得不在利益面前互相妥协,选择了刘表这个“大龄男”。

蔡玉可不知身边一脸笑眯眯的男人正在心里如此编排她,还温柔的看了李易一眼,说道:“那个蒯良虽然年纪大点,但给人感觉软绵绵的,一副很小心很好欺负的样子,连我都不怕他。”

这回李易就直接摇头了,他没见过蒯良,不过也知道蒯良名声甚好,没什么黑历史,再加上又是蒯家家主,如果说他内外如一,确实和善,的确有可能是真的,但要说这样的人好欺负,那就是开玩笑了。

蔡玉的话还在继续着:“所以呀,事情就很明显了,你那么厉害,将来肯定是要做大事的,可蒯越那家伙胆大包天敢派人刺杀你,只能说他的脑袋坏掉了,但蒯良不傻啊,他怕你将来连带他一起报复,干脆就向你卖好了,叫我说,你现在就给他去一封信,表面上说蒯越那事就不跟他们计较了,然后我再叫上我家兄长,咱们三边一齐动手,先刘表给干掉,等你坐上州牧后,再摆个鸿门宴,和我兄长一起再把蒯家给干掉,到那时候……哼哼,我的计谋你感觉怎么样?”

李易刚开始觉得蔡玉说的理由虽然不大可能,但逻辑上多少还是有一点的,可听到后面的“计谋”,就让他忍不住冒汗了。

这姑娘明明看上去蠢蠢的,可为什么借刀杀人,过河拆桥这种东西会说的这么顺啊。

于是,李易在她额头上轻轻点了点,半是敲打,半是提醒的说道:“你应该听说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所以我们行事啊,未必要处处光明正大,但必须占据大义,必须要能够在道义上站得住脚,这些是事业根本,也是立身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否则真像你说的那样,我们纵然进了襄阳,但世家必然离心,百姓同样人心惶惶,那时我们就成了坏人,迟早会被群起攻之,所以,以后不准说这样的傻话了知道么?”

蔡玉也不傻,听出了李易的教训之意,乖乖的点头没敢反驳,而李易见她听话,也就没继续在这方面多想,至于蔡玉之前给出的关于蒯家的说法,也被李易下意识的以“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的缘故给抛到了脑后。

之后李易拿着信件仔细看了两遍,确认没什么疏漏之后,想了想,便让蔡玉代笔,给蔡瑁回了一封信,他也没有明说什么,只是言道蔡玉身上的非是急症,需得每日细心调养才行,所以可能要在宛城多留一段时间,而李易作为南阳地主,保证会好好照顾蔡玉,让蔡瑁尽管放心就是。

说完这些,李易斟酌了一会,又让蔡玉加上一点,说他过年在往扬州路途之中,见到有许多黄巾余孽作乱,且异常勇猛,而蔡瑁身为荆州军师,请他加强襄阳武备,小心防范。

这个事情李易说的含糊,但蔡瑁只要能品出一些意思,在将来肯定会收缩己身势力然后尽量集中在襄阳,这样的话,将来等袁术发动第一轮攻势的时候,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蔡家势力的消耗。

如此,蔡家那边暂时就不用多关注了,而蔡玉被李易安抚下来之后,也很是乖巧,两人又说了会儿话,伏寿便遣侍女来唤两人去用饭,李易自然应允,顺便也看看蔡玉的表现,发现这妮子虽然还与众女有些疏离,但也没多少敌意,毕竟在蔡玉眼中,她可是李易心里最喜欢的,貂蝉什么的,不过皮囊罢了,不足为虑。

李易也乐得如此,暂时就这么哄着蔡玉,等她将来明白过来之后,想来那时的蔡玉大概也能有“一笑而过”的心境了,纵然没有,那时候的李易也不怕她偶尔闹腾一下,权当给生活添加一些调味好了。。

入夜之后,李易亲自将蔡玉送回了她在宛城的那处别院,毕竟蔡玉名义上可是来瞧病的,如果直接住在太守府,那也太不像话了,不过李易将黄月英送出去陪她了,顺便“照看”着点。

不得不说,胳膊肘往外拐这点,可以说是通病了,不过李易喜欢。

至于李易自己,则是与伏寿说话说到了半夜,毕竟这是他正妻,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李易没下手,但也不想让伏寿感觉到冷落和委屈,所以李易陪伴她的时间是最多的,不过等伏寿被李易聊到再也睁不开眼之后,李易却是悄摸了出了门,至于到底去了哪,那就没人知道了。

第二日,李易起了个大早,带上一些礼物,先行去拜访了昨日没能见到了蔡邕与黄承彦,毕竟这两人是他手底下真正的“名士”,虽然直接参与谋划不多,但个人影响却是很大,单看蔡邕,不过过了一个年,就给他招来了不少文化人,其中有几个还是有些名气的,这种号召力你不服都不行。

因此,李易尽管时常会安排下一些让人感觉很掉分的工作,但在其余时候,李易对他们都是很敬重的,这是应该的礼数,同时也是做给外人看的面子。

蔡邕对李易回来就登门拜访显然是很高兴的,原本他还对李易丢他他闺女跑去扬州有些不满,可想想李易心中报负,也就理解了,所以,蔡邕对李易很是客气,并没有拿架子,只是在最后稍稍提醒李易督促一下郭嘉,顺便也让李易抽空见一见他招来的人才。

前者在李易预料之中,毕竟对蔡邕这样的大儒来说,规矩可是很大的,而且昨晚伏寿也与李易说起过此事,李易也确实是意识到了,做官就得有个做官的样子,他虽然可以因为郭嘉的才华对郭嘉纵容,但旁人有样学样,那时候李易还能纵容么?

李易将此事记在心中,至于第二件事,蔡邕倒是表示李易无需着急,因为他也清楚,李易刚刚回来,肯定会先忙一阵子的。

离开蔡邕家,拜访黄承彦的时候,双方脸上都有些不太自然。

蔡玉到了宛城,自然瞒不过她姐夫黄承彦,鬼精的黄承彦自然也就明白,他与李易之间的关系又多了一个“连襟”。

黄承彦本人就算了,他觉得蔡玉就是个坑,反而还有些同情李易,不过他夫人,也就是蔡玉的姐姐对李易的意见可就大了去了。

还好李易与黄承彦的脸皮都够厚实,一些小事情说说笑笑也就过去了。

然后李易就回到太守府,马不停蹄的见了几个向他拜年的世家,双方客套了一下,收下不少礼物,李易定下日子再摆酒宴,这便将众人送走了。

李易先见这些人,除去必须的礼数客套之外,更多的还是想给人留下一个勤政的印象,毕竟换个人一番奔波下来,肯定是要先修整两天的,而李易直接就开始“办公”,这么勤劳的确实不多。

之后李易又处理了一些政务,便得到消息,那些后续人马也到了宛城。

徐盛那边李易早有决定,交代了徐晃,只等徐盛安排好家人便可让他与周仓裴元绍一同进入军中历练,乔家人那边,乔德本来是要自行安置的,但李易真心不好意思啊,便也直接代为安置了,反正当地世家送了李易好几处空宅,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给乔德他们了,反正迟早也是自家人。

最后剩下的凌操,刘辟还有糜芳,李易就不能那么随意了。

李易上午已经就招揽刘辟及其部下的事情与贾诩等人深入交流过,这是好事不假,但过程却必须慎重小心,不然中途万一出了纰漏,很可能就会把好事变作坏事。

因此,李易将刘辟与贾诩等人拉到一起谈了许久,最终定下此事由贾诩负责,霍峻与徐庶协同,拨选了一千人马,另外又从蔡邕召来的人中抽调了数名文士负责迁徙之事。

同时,李易决定在宛城西北约七八里处新设一镇,名为安民镇,专门用来安置之前的难民以及刘辟那边迁来的百姓。

其实李易最初的打算是直接将那些人安排到宛城城中的,毕竟宛城的规模虽然比不得襄阳这等规模的雄城,但在荆襄之内,也是少有的大城了,安置刘辟那些人,还是勉强可以的。

不过贾诩却说不妥,甚至还说非要这么安排的话,宛城可能生乱。

因为李易初到荆州的时候,为了收揽人心,让部下以他的名义收留了许多被袁术祸害的百姓,事实证明效果显著,李易确实赢得了不少好名声。

但当时李易人在襄阳,宛城这边世家大族对李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再加上李易的种种举动虽然博得了爱民的美声,但面对刘表的时候却显得有些太过“懦弱”,因此,许多人都当他是个满心正义感,外加运气好些的毛头小子罢了,真正走进官场,难有作为,毕竟脑子太直的人,做事往往不顺。

于是,宛城世家一开始对贾诩等人的态度也就一般般,没有敌对,也没太多亲近,在贾诩表示想要让聚在城外的百姓进城时,就遭到了世家的一致抵制,连带着,城内的百姓也不大情愿。

因此,贾诩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城外给百姓们设置营地,好在那些百姓要求很低,图的只是一口能活命的饭食罢了,所以,此事也就如此安排下去了。

可现在李易准备接手刘辟那边的百姓,老老少少加起来也是上万人规模,以如今世家们对李易的态度,将这些百姓安顿到城中不是难事,但很容易会引起许多不好控制的变化。

首先就是宛城的原本百姓,虽然李易多有善举,得到了世家与百姓的认可,可他往城内接纳一般百姓也就算了,但这上几万人虽然生活凄惨,却是实打实的黄巾余孽啊,他们入城,百信心中肯定惶惶,万一到时候再有个别人做出一些偷盗抢劫之事,很有可能会引起民乱。

听上去可能有些夸大其词,但这时候的百姓以地域或者血缘亲属关系抱团的现象是很严重的,如果真的与外人发生冲突,很容易就会让失态扩大化。

而且麻烦还不止于此。

有道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之前的难民李易全都安排在了城外,可新来的却让他们进了城内,之前的那些人肯定会心里不平衡,起冲突不至于,但李易通过种种努力得来了民心必然会打折扣。

正是这两方面原因,让李易不仅改变了最初的想法,同时也受了一次教育,知道上位者行事需慎之又慎,因为牵一发动全身,一个疏忽,哪怕原本是好意,也可能会产生不可预料的负面效果。

于是,李易就采取了贾诩的提议,让这些新来的百姓同样住在城外,与之前的那些人比邻而居,初期可能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时间久了,两个群体慢慢接触融合,就会去掉身上原有标签,成为李易自己的百姓。

此外还有一点,宛城作为荆州的北方门户,一旦有战事发生,肯定是北方兵马的第一个攻击目标,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那几万人既然需要地方安顿,不如就依托宛城新建一处大镇,也无需高墙深沟,只要与宛城保持犄角之势,在临敌之时攻守互助,绝对可以大大的增强宛城的防御能力。

这个方案可以说是两利,既让那些远来百姓找到了依靠,也给让宛城多了一道屏障,唯独让李易担心的是刘辟可能会有不满,但听贾诩讲了那些顾虑之后刘辟一边连连摇头,一边千恩万谢,他们这些人能不被官府当贼人对待就好了,至于其他方面,要求真的是很低很低。

李易叹息一声,许诺会好好对待那些百姓,至于剩下的具体事务他就不参与了,稍稍休息之后,便命人把凌操唤来,将两样事物放到了他的面前。

第565章 周瑜归心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20章 见过牛将军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750章 农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759章 郭图过河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605章 关羽下落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262章 火炕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239章 牵机药第127章 张辽,见过主公!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312章 彻底暗淡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482章 不接招第514章 摧墙第536章 富春第685章 李进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280章 天赐之物第690章 迁民,开府第358章 袁术欲收吕布第286章 自家人第100章 果然来了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71章 入营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513章 瞒天过海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71章 入营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583章 泥潭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367章 糜竺,见过主公!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553章 女中王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04章 活死人第233章 在路上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653章 搏一搏第491章 投降,诈降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496章 实话实说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581章 请襄侯北上勤王第579章 天使又来了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155章 文仲业泪流满面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412章 袁术哭了第43章 吕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650章 地道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643章 骂战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262章 火炕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47章 襄阳来讯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573章 鲁肃举贤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573章 鲁肃举贤
第565章 周瑜归心第292章 玉玺,天子之物第二百六十章 蒯家的决断(二)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20章 见过牛将军第707章 有人天生反骨第347章 邀糜芳出仕第750章 农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166章 再会小霸王第759章 郭图过河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143章 我一肩担之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605章 关羽下落第383章 刘表什么都答应第465章 你只是个卑鄙小人第262章 火炕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256章 参观军营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239章 牵机药第127章 张辽,见过主公!第314章 曹豹来访第312章 彻底暗淡第253章 蔡邕急了第482章 不接招第514章 摧墙第536章 富春第685章 李进第756章 西路军,李傕!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280章 天赐之物第690章 迁民,开府第358章 袁术欲收吕布第286章 自家人第100章 果然来了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动作第210章 我爹爹是黄承彦第71章 入营第672章 杀曹操,赏万金第242章 又见蔡邕第513章 瞒天过海第688章 乱世埋没英雄第71章 入营第291章 挑拨二袁第583章 泥潭第747章 重器 利器第57章 打了董卓的脸第367章 糜竺,见过主公!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553章 女中王第237章 你我是一家人了第604章 活死人第233章 在路上第66章 又晕了一个第721章 冲锋陷阵第653章 搏一搏第491章 投降,诈降第445章 你把襄侯当什么人了!第90章 张绣不见了第496章 实话实说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第664章 张绣的发现第581章 请襄侯北上勤王第579章 天使又来了第425章 何人为右军师?第460章 刘备送礼第506章 刻不容缓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125章 此二人,不在华雄之下第162章 快将襄侯拦下第155章 文仲业泪流满面第19章 欲谋大事,必先扬名第412章 袁术哭了第43章 吕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650章 地道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523章 孙策自立门户第643章 骂战第610章 主公修仙去了第13章 吾可力举千斤第262章 火炕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148章 典韦 谢谢“彼抱”的打赏!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457章 主客逆转第656章 我可贤明?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557章 慈不掌兵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47章 襄阳来讯第249章 袁家志在天下第41章 徐晃愿听先生趋使第189章 典韦步战天下第一第573章 鲁肃举贤第776章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第502章 陈登到来第573章 鲁肃举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