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

小皇帝突然送了一大堆侯爵出去,即便之前有朝臣得知了些许口风,也没想到小皇帝竟然会是如此的大方,一时间地砖上不知多了多少因为手抖揪掉的胡子。

由不得这些大汉臣子们不激动,想他们世代忠良,对天子忠心耿耿,对大汉劳苦功高,不知付出了多少血汗才得了一个小小爵位,也不知虚脱了多少身子骨才有了今日的显贵。

可现在呢,这些个乱臣贼子们一朝拨乱反正,直接就胜过了他们多年的辛劳,这让他们如何肯甘心?

有些见识的人还好,纵然心中不忿,但也明白当前局势看似平稳,实则一个不慎便会让大汉倾覆,因此只是沉着脸,默然以对。

但那些短视之人就不行了,一个个如同死了爹一样的向小皇帝大呼不可,特别是针对李傕郭汜二人的敕封,大喊绝对不能让乱臣贼子居高位,否则就会寒了人心如何如何。

李易没有再表态,他就站在大殿中看着这些老老少少们的表演,他已经向小皇帝明说了,不厚赏西凉诸将,西凉军必然生乱,而且,强行说他们诛董卓有功,也能让李易与小皇帝这两个主谋的身上少一些仇恨。

朝堂上的争吵持续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最后还是按照李易与小皇帝商议的计划行事,不过,因为这一闹,倒是让小皇帝对李易的好感又多了一些。

李易现在要功劳有功劳,要兵马有兵马,却是始终不曾逼迫他半分,哪像这些朝臣们动不动就寻死觅活的欺负他。

于是,这念头一动,小皇帝就起了将李易留在长安的心思……

下午过半,宫中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而且并州兵马也有一千人进了皇城,许多书信送到了城外军中,接下来就是等着看城外西凉军的反应了。

李易确定暂时没事了,便叫徐晃点上四百可靠的忠义军,准备带出去回家看看,不过没等他离开皇宫,就撞见了老大一堆人,乱哄哄围成一片,在他们中间,两个白胡子老头掐架掐的好不生猛。

李易见状,顿时两眼冒精光,口中连称声厉害!

你道这帮人是谁,赫然全是朝堂之上的大人物啊,至于动手干仗的那两位,更是了不得。

一个是王允王司徒,至于另外一个,因为被王允老拳打的有点面目走形,李易走近了才看清楚,竟然是当代大儒蔡邕,也就是才女蔡琰的老爹。

李易带着几个侍卫上前想要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可是一众朝臣们瞧见他来了,顿时散开,王允与蔡邕也不打了,各自站在一边,不过看王允的样子,气呼呼的,好像是受了莫大的委屈一般。

李易看了看周围,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李易说话的时候心里已经猜出个大概了。

就在王允与蔡邕互殴的地方不远,董卓的尸体正躺在那里,牛辅的尸体已经被收敛去了,但董卓身份特殊,在朝堂上没有明确下令之前,谁也不敢轻动。

于是,李易自然的就想起了在原本历史上,董卓死后,蔡邕因为替董卓说了两句话,王允就不顾群臣反对将蔡邕给弄死了,而蔡邕的死,也成为了王允人生最为辉煌时的一大污点。

本以为这次没了美人计,没有大权在握,王允不可能再对蔡邕下手,却不想他们两个还是对上了。

想到此,李易暗暗比较了一下,同样的功劳,同样的形势,自己可比王允低调多了。

大权在握时的王允对蔡邕说杀就杀,而现在的李易却绝对不会那样。

李易胡思乱想了一番,这才发现压根没人搭理自己,顿觉老大的没趣,感觉自己是太好说话了,这帮大老爷们都不害怕自己。

考虑到自己不会再长安久留,也不怕得罪人,李易嘿嘿一笑,故作凶恶道:“长安内外危机四伏,今日中午有人在街头斗殴,被巡逻兵丁发现便是当场斩首,两位都是当世大儒,千万莫要自误啊!”

李易这话纯粹是胡扯,但这些朝臣们也不知道,王允与蔡邕更不知道,还以为李易是想学董卓滥杀,两人心里顿时一个咯噔。

蔡邕也就罢了,他只是个单纯的文人,与李易没什么纠葛,觉得李易不会针对他,可王允就不同了,虽然明面上与李易关系不错,但私下里却已经是相当的厌恶对方,王允还真怕李易一个大帽子扣下来把他给砍了。

形势比人强,纵然心中不愿,王允还是一拱手道:“好叫李将军知晓,董卓老贼擅自称王,大逆不道,恶贯满盈,当戮其尸,剥其骨,纵然是粉身碎骨也不能赎其罪孽,可蔡中郎明知如此,却道董卓乃是汉臣,不可使其暴尸在外,要为他正衣冠,还说应当让他入土为安,老夫心中气愤难耐,这才动了手!”

王允顿了顿,又道:“正好李将军在此,老夫想问问蔡中郎,你这般作为,究竟是对陛下不满,还是对董卓老贼念念不忘!”

李易明白了,虽然名知道这是王允在故意发难,但还是很无语的看向了蔡邕,这得多大胆才敢来为董卓收尸啊,都这么大年纪了,咋还不晓得事情呢?

被李易这一扫,蔡邕有点不淡定了。

董卓虽然残暴不仁,对蔡邕却是很敬重的,蔡邕心中有感激,这才不忍董卓暴尸在外,想要顺手帮董卓收敛一下,不想被王允撞上了。

一开始与王允上演全武行,蔡邕觉得也没啥,可现在他也感觉气氛有点不对了,他想帮董卓收尸不假,却也没到拼命的地步。

现在王允告到李易这里,李易可是刚杀了董卓的,保不准李易真会对他下手。

蔡邕急忙道:“王司徒休要血口喷人,我与仲颖……董卓只有同僚之谊,对大汉,对天子绝无二心!”

王允敏锐的抓住了蔡邕的口误,冷冷笑道:“仲颖……喊的当真是亲切啊!”

不待蔡邕辩驳,王允便向李易正色说道:“李将军可知道除恶务尽?”

李易暗骂一声老滑头,借刀杀人向来是老子的手段,你居然想把老子当刀使唤?

就算真的要除恶务尽,怎么也轮不到蔡邕的头上吧,真当旁人都傻呢。

而且,以蔡邕的名声,李易杀了他绝对要被天下文人骂的体无完肤,更不要说,蔡邕还有个漂亮女儿呢!

李易心里明镜一般,不过,他还是点点头。

蔡邕脸色一白,喊道:“李将军……”

虽然蔡邕是个大儒,可他并不精于诡辩,被王允这一发难,一时间竟是不知如何应对。

李易没着急答话,而是环顾众臣,记得原本王允要杀蔡邕的时候,这帮人可是很积极的为蔡邕求情的,结果现在不一样了,李易发现他们全部眼观鼻,鼻观心,竟然一个帮蔡邕说话的也没有。

甚至,连李易的老丈人,以及李易觉得确实当得上“忠良”二字的一些朝臣们也没有出声。

李易思虑片刻,心里便有些恼怒,别看这帮家伙们现在不出声,可一旦他手上沾了蔡邕的血,这帮家伙们马上就会对他口诛笔伐!

蔡邕貌似也看出了一点门道,脸色忽青忽白,最后满是悲戚之色,连身形都有些摇晃了。

李易沉吟了一会,摇头笑道:“王司徒与我讲这些却是寻错认了,我可不是廷尉,不敢越权,而且蔡中郎是否属于董卓余孽,也得陛下亲口定罪才可以。”

自打董卓进洛阳后,这大汉廷尉的功能就废的不能再废了,李易现在想代廷尉行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一众朝臣们觉得李易肯定得进坑,不想他竟然如此狡猾,都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易哈哈一笑,道:“我要回家看看了,还要劳烦诸位大人在宫中小心护卫陛下,嗯,当然了,除恶务尽也是必须的!”

李易这话说的有点阴阳怪气,谁也摸不准他是个什么意思,蔡邕松了口气,在他想来只要李易不开口整他就没什么大事。

不过,蔡邕却是没瞧见王允目中闪过的一道凶光。

李易离开皇宫,便再也没了之前的淡定,带着四百忠义军火急火燎的往自家赶,虽然他做了不少安排,却也着实担心家人出事。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在意的人只有那么几个,真不想她们出事。

当李易赶到自家府邸的时候,脸色直接就白了一下,他看到一队兵马将自家围的严严实实,而且街道上还有血迹。

好在那些兵马瞧见李易过来,当即就有人上前问道:“敢问可是李将军?”

李易强自镇定住,问道:“尔等何人,为何将这里围困?”

李易左手已经抓住剑柄,这帮人要是在他家里祸害,非要杀绝了他们不可!

那士兵不知李易念头,道:“我们奉吕将军将令保护将军家小,不过未曾看到将军家人,只有二十多个乱军想要入内劫掠,被我等杀退了。”

李易闻言大松了一口气,暗道一声惭愧,赶忙下马道:“吕将军有心了,也多谢诸位兄弟。”

那士兵连称不敢,李易又回头叮嘱赵大,让他取了财帛赠与这些士兵。

那士兵顿时大喜,没想到李易这么大方,之后自然就是忠义军接手了府邸防御,然后李易亲自到后院将一众女眷从地窖里“请”了出来。

虽然这大半天她们没直接遭罪,但心里压力着实不小,再加上上面有过一阵的厮杀,所以出来的时候大多数人脸色都不怎么样,许多更是脸带泪痕,只有貂蝉最是镇定。

这时,有人从宫中传来消息,王允把蔡邕告到了小皇帝那里,小皇帝听说蔡邕想要厚葬董卓,表示很生气,直接就给定了罪,不过因为出不得皇宫,蔡邕暂时还留在皇宫里。

除此外,王允向小皇帝告状时,还隐约用上了李易的名头。

李易得知这消息,却是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很高兴,甚至都暂时压过了与貂蝉好好交流一下的想法,直接命人备上马车出门,同时又安排人将张辽与徐晃家的人接到自己府中,虽然这两人还没有成家,家中有的只是一些下人。

这次看到吕布主动派兵帮自己看家,李易是有些惭愧的,因为后世的一些评价,李易看待吕布时多少总是带了一层有色的眼光,可这回的事情却让他知道,吕布虽然很容易出昏招,但也有出彩的地方。

记得吕布跟刘备打的时候,一直都对被俘的刘备家眷以礼相待,不敢有半点伤害,而且吕布自己颠沛流离的时候,始终也不曾丢掉家人,这点来说比刘备都要强。

正是吕布的“提醒”,李易才想到了去照顾徐晃张辽的家人。

不过,李易现在亲自要去做的事,却是要“祸害”蔡邕的家人了。

“便是这里了?”

李易看着面前一处“蔡府”,向赵大问道。

赵大应道:“正是蔡中郎的宅子。”

现在李易的贴身护卫已经全都换成了赵大他们这一批陷阵营出身的人,至于原来的许刚等人,虽然依然向李易表示自己忠心耿耿,可李易却是不敢再用,给了他们一些钱财,将他们遣散了。

“没想到名满天下的蔡中郎,家中竟是如此的简朴。”

蔡邕的家并没有位于“市中心”,所处的位置算是一处平民区,就如今的形势,能在这里安稳过活虽然也不错,但奈何蔡邕名气太大,于是就显得庙小了。

赵大正要上前敲门,李易就喊住了他,道:“蔡中郎乃当世大儒,不可失了礼数,让我亲自敲门。”

赵大是知道李易是要来做什么的,心中好一阵腹诽,但又不敢说什么,只能看着自家将军的表演。

李易敲了敲门,很快,一个老仆将门开了一道缝,见李易衣衫华贵,气质不似寻常人,这才将门大开,恭恭敬敬的问道:“不知阁下何人,我家老爷上朝至今未归。”

老仆心里是有些忐忑的,今日长安城内兵马来回调动他也看到了的,再加上蔡邕未归,知道城中肯定出事了。

李易稍稍欠身,还了一礼,叫那老仆受宠若惊,然而,李易的下一句话就将他惊的如坠冰窖:“我是来报信的,蔡中郎被小人所害,下狱了!”

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639章 陈到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588章 不爱玉玺爱美人第39章 赤诚君子李太白第320章 谁是乱臣贼子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280章 天赐之物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232章 南阳功曹第737章 巡视第239章 牵机药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49章 藏刀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516章 运气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635章 刘繇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200章 蔡小姐要关门打狗第643章 骂战第477章 典韦骂营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217章 黄承彦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453章 刘备入徐州第705章 交州献礼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620章 史上最贵门票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303章 你想去南阳?第362章 火侯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34章 提议迁都第437章 我是大汉功臣第67章 保命灵药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17章 黄承彦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6章 谁敢与我一战第27章 见袁隗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33章 董卓问计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66章 一错到底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67章 糜竺,见过主公!第246章 再见蔡琰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714章 约战颜良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560章 殉葬第84章 乱世百姓第677章 关云长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556章 攻城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36章 可能对豫州不利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错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596章 途经豫州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
第769章 袁绍的绝望第639章 陈到第109章 陷阵一营,可敌万人第390章 要一个毛玠祭旗第588章 不爱玉玺爱美人第39章 赤诚君子李太白第320章 谁是乱臣贼子第663章 曹操撤军?第280章 天赐之物第476章 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第232章 南阳功曹第737章 巡视第239章 牵机药第51章 怒火中烧王司徒第49章 藏刀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516章 运气第37章 西凉核心圈子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641章 杀人者,许褚!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658章 又得一员猛将第24章 吕奉先要封侯?第635章 刘繇第255章 天子称我亚父第200章 蔡小姐要关门打狗第643章 骂战第477章 典韦骂营第454章 时机已到第217章 黄承彦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36章 性格决定格局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453章 刘备入徐州第705章 交州献礼第170章 千万不可小看古人第733章 天下兵马枪棒总教头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620章 史上最贵门票第422章 刘表的落幕第228章 黄忠的选择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17章 遗世而独立第303章 你想去南阳?第362章 火侯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106章 我对不起司徒啊第34章 提议迁都第437章 我是大汉功臣第67章 保命灵药第640章 步步进逼第402章 鸿门宴与投名状第647章 有勇有谋,有担当第217章 黄承彦第408章 典韦斩将第336章 天下第一忠心之人第6章 谁敢与我一战第27章 见袁隗第745章 年后有礼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33章 董卓问计第618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第655章 古之名将,几人善终?第699章 曹豹有一女第227章 令郎的病又重了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572章 会稽世家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04章 李易只能自证清白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361章 意外的访客第485章 吕布起兵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642章 打仗,沐浴,更衣第266章 一错到底第243章 我要当院长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这来了第578章 孙策头颅在此第495章 我对不住玄德公第461章 李易乃是真君子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67章 糜竺,见过主公!第246章 再见蔡琰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714章 约战颜良第287章 因为我是你姐夫第560章 殉葬第84章 乱世百姓第677章 关云长第472章 陈宫进言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559章 熊熊烈火第556章 攻城第97章 居然是你第636章 可能对豫州不利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错第492章 英雄末路(上)第651章 将计就计第596章 途经豫州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