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副院长

这一问,一半是做给外人看的,剩下的,则是李易自己心里的疑惑。

陶谦的哭泣自然也被周遭官员和侍从看在了眼里,不过并没有人嘲笑陶谦,他们虽然不明白陶谦落泪的缘由,但近年来陶谦的日子真的挺苦的,再加上陶谦这人虽然让人喜欢不起来,但本人也不是坏人,于是,不少人都对陶谦生出了几分同情。

蒯越本来是想让众人回避的,毕竟这么多人围观对陶谦颜面不好,但考虑到陶谦的身体状况,蒯越又怕他心情起伏太大,万一有个什么好歹,这事肯定要落在李易的头上,于是蒯越便暗示众人别刻意回避,算是给李易做个见证。

陶谦又哭泣了一会,这才稍稍停歇,用衣袖擦拭眼角,李易见状,赶忙将袖中的手帕递给陶谦。

虽然双方关系一般,但一个老人家哭的稀里哗啦,而且很大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李易也不是全然没心没肺。

“多谢……襄侯。”

哽咽着说了一句,又擦了擦脸,陶谦苦涩道:“让襄侯见笑了。”

李易摇头道:“从不落泪的多是无情无义之辈,何来见笑一说?”

陶谦抿了抿嘴,半晌后道:“襄侯看法,当真与众不同,唉,老夫是真的老了。”

这次李易没接话,陶谦确实是老了,要不是他的参与,两年前陶谦就应该病故了,能活到现在,陶谦其实还应该感谢他才对。

陶谦轻声说道:“适才落泪,实是情难自抑,可要说为何,原本老夫自己也不知道,直到刚刚,这才终于想明白,老夫这是不甘心啊。”

“不甘心?”

李易皱了皱眉头,他不是很理解这话,他相信陶谦的不甘心不是针对徐州的,那么,陶谦是为什么?

陶谦没有回应李易的问题,自顾自的说道:“老夫治理徐州已有八年之久,自问也算是兢兢业业,开荒屯田,打击盗匪,严肃吏治,然而……”

“唉!”

一声叹息,陶谦一脸悲苦的道:“开荒屯田,曾经活民无数,本是我生平最为自得之事,曹然操铁蹄一来,万千良田重归荒野,数十万百姓惨遭屠戮,而我,却无能为力!”

“还有打击盗匪,初时虽有成效,后来却使臧霸割据琅琊,其为祸更甚盗匪,最后吏治……”

陶谦顿了顿看向李易问道:“笮融是丧命于襄侯之手?”

李易点点头,这件事初时虽然做的隐秘,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再加上陈登与糜竺那边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大规模的粮食运送,被陶谦发现端倪,再查出真想也算是很正常的事情。

陶谦的表情稍稍有些扭曲,就在李易以为他要发作的时候,却听陶谦咬牙切齿的说道:“我出兵打击匪盗,每每都要向城中世家求粮,若是粮食足够,纵然不敌曹操,也不至于一败涂地,然而,襄侯只是得了笮融私藏,就拿下了扬州,那么笮融到底有多少粮食?五十万,百万?呵呵这就是老夫的吏治啊,吏治吏治,眼皮底下的都看不见,襄侯你说,老夫是否是有眼无珠?”

李易表情有些不自然,在他看来,陶谦哪怕重用一个只会拍马屁的小人也成,结果陶谦脑子坏掉了,居然重用笮融这个宗教疯子,将下邳的弄得乌烟瘴气,祸害远超寻常贪官污吏,李易到现在都不能理解陶谦当时是怎么想的。

见李易不说话,陶谦只当他是默认了,很是悲怆的说道:“襄侯在南阳一年,南阳百姓就为襄侯树碑立传,襄侯在徐州一战,便有无数徐州百姓在家中为襄侯供起了长生排位,数不清的徐州世家更是争相为襄侯效力,呵呵,当初襄侯入扬州,若是开口,能在徐州带走多少人?”

李易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回答,当时他是完全有能力直接架空陶谦,强势入驻徐州的,只是那样做的影响太坏,后续问题一大堆,李易这才决定暂时放着徐州不管。

事实证明,李易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放弃了被打烂的徐州,今天陶谦却给了他一个已经稳定下来的徐州。

陶谦闭目望天,眼角忽然又有些湿润,他转头看向四周围着的那些人,喃喃道:“老夫到底做错了什么,在徐州人眼中,老夫就是个无能蠢货,为了谄媚曹操,结果弄巧成拙,给徐州招来灾祸,襄侯啊,你可知道,老夫现在在徐州已经是人憎鬼厌了啊!”

说着,陶谦的眼泪再度落了下来。

李易轻轻叹了一声,依旧没有安慰陶谦。

陶谦现在的样子确实很可怜,却不太值得人去怜悯,因为陶谦虽然心不坏,但缺点太多了,曹操的事就不说了,剩下最典型的则是张昭那次,人家不出仕,陶谦就把人家收监,搞的全徐州都知道他是个小心眼,自毁名声,王朗和赵昱就是在那时候彻底和陶谦离心的,糜竺救援张昭,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暗中相助。

自己哭了一会,陶谦深深的呼出几口气,道:“襄侯也在心里笑话老夫吧?”

李易摇摇头道:“没有,有些事情使君确实做得不太好,但使君的心是善的,是向着百姓的,普天之下大概只有益州刘璋能与使君相比,只可惜,使君身处的是乱世,乱世中必须要先有雷霆手段,然后才会有百姓的太平。”

陶谦嘴唇动了动,似乎是在思索李易的话,片刻后陶谦点点头,道:“襄侯所言甚是,老夫受教了。”

陶谦要向李易行礼,不过李易却提前一步扶住了陶谦,不肯受陶谦的礼。

陶谦也没有强求,继续说道:“老夫明白,今日之局,虽然是襄侯促成,却也是老夫自己无能,即便没有襄侯……呵呵,没有襄侯,老夫多半已是曹操剑下亡魂,所以,老夫不怪襄侯,反而感激襄侯善待,只是老夫心中实在不甘,老夫一心为公,从不敢谋分毫私利,就连有人举荐陶商,都被我亲自驳回,可即便如此,老夫最后依旧是一事无成,甚至到了现在,竟然无一人愿在老夫身侧,老夫心里难受啊!”

李易对此深以为然,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他自己身边的人全都背叛,李易觉得自己肯定会化身修罗,将他们杀个鸡犬不留,而陶谦只是流泪,已经算是很可克制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对于陶谦来说,自身一事无成的打击更甚过背叛。

李易想了想,忽然问道:“使君可有意教授弟子?”

陶谦一愣,诧异道:“什么教授弟子?”

李易笑道:“我在南阳的书院,因为蔡中郎上任豫州刺史,如今缺了一位副院,不知使君是否有意?”

陶谦惊疑不定,眼中满是意外,根本没想到李易会忽然抛出这样一个橄榄枝。

慢慢的,陶谦收起了脸上悲怆的神色,盯着李易左右观察,似乎是在分辨李易所言真伪,但李易脸上一直都是微笑,饶是陶谦在官场上打滚多年,一时也难看出李易的真正想法。

片刻后,陶谦低声问道:“襄侯这是为何?”

李易很是坦诚的道:“因为我要名。”

“名?”

陶谦诧异。

李易解释道:“今日使君让出徐州,乃是大善,我应当善待使君,这是易的本心,也是做给世人看的,所以,我并不希望使君就此赋闲。”

陶谦忍不住皱了皱眉,李易的这种说话方式让他很不习惯,甚至这辈子都没听过几次,而且更过分的是,李易抢了徐州,还想拿他做招牌,虽然陶谦感觉自己不一定会拒绝,可心里依旧是不好受的。

李易无视了陶谦的面色,继续说道:“当然,这只是易个人想法,再加上心有歉疚,并不会强求,原本只打算稍作试探,若是使君语气不愉,易马上就会将此事放下,并且不会有分毫芥蒂。”

陶谦听出了李易话语中另外一层味道,不禁问道:“原本?现在襄侯的想法变了?”

李易笑道:“不错,适才听了使君所言,使君显然是心有不甘,未能在任上做出一番事业,故而心中遗憾,但是,如果能在书院教授弟子,使君依然还有机会留下美名,呵呵,不瞒使君,前些时日扬州官员调动频繁,许多新上任的官员都是我书院中的学生,有这层关系在,今后无论他们身居何职,看到书院师长都要执弟子之礼,如此殊荣,可是在战场上斩杀万人都换不来的。”

听了李易的解释,陶谦瞬间心动。

一开始李易说书院的时候,陶谦并没有想太多,只道李易是随便找个地方将他安插过去供着,但听了李易解释,陶谦多年的官场嗅觉马上就告诉他,这位置虽然没实权,但得到的名声也不是实权官员能比的。

陶谦已经准备答应了,就差李易再给他一个台阶。

看着陶谦的表情反应,李易笑了笑,然后忽然压低声音,一脸严肃道:“还有,就是为了使君自身。”

“为了我?”陶谦脸上明显不解。

李易解释道:“李某略通旗黄之术,陈登的病症使君停当听说过,就是我看出来的,而使君现在的情况,恕我直言,使君如今满心郁结,如果就此归隐,于家中枯坐,日日烦闷,恐怕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

陶谦面有怒色,虽然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好,甚至感觉时日无多,可自己想跟别人说是两码事。

李易无视陶谦脸色,又道:“然而,书院那边却是不同,书院中多是年轻人,宛若朝阳初生,遍地生机,人气旺盛,使君若在那里长居,自然而然就会心胸舒畅,身心舒畅则百病不生,使君又何愁不能延年益寿?”

这回李易说罢,陶谦已经准备主动答应了,他现在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任上无为,另外就是身体了,虽然李易说的稍稍有点玄乎,但基本的养生之道陶谦还是清楚的,知道自己如果真去了那里,绝对有好处。

然而,就在陶谦准备点头的时候,李易却忽然又道:“当然,未免误会,有些事情也是讲在前面的,使君若是能够接受,一切自然都好,若是使君不允,这书院之事只能作罢。”

陶谦正色问道:“襄侯请说。”

李易说道:“我门下书院与寻常书院不同,并非只传授儒家学说,更有医、法、兵、农、等许多门类,当然,也有我自创的易数。”

陶谦抱拳对着李易躬了躬身,那套易数之法他不仅知道,还学会了,算得上是李易的半个门生。

李易坦然受了这一礼,然后继续道:“我看使君面无异色,显然也是开明之人,不认为教授杂学是坏事,但是,我还要告诉使君,那些学农,学医之人,地位丝毫不在儒家弟子之下,学杂学一样能够位列庙堂高位,甚至封侯,使君怎么看?”

陶谦瞪大眼睛,下意识脱口道:“这怎么可以!”

李易嗤笑一声,反问:“为什么不可以?”

陶谦急道:“圣人学说,教化百姓,使人向善——”

李易直接打断道:“现在这天下乱不乱,为什么?就是被那些读圣贤书的家伙们给祸害的!”

陶谦张着嘴巴,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不是他认可了李易的观点,而是官员们本就都是读圣贤书长大的,李易的话看上去有道理,其实是没道理的。

很快,陶谦反应过来,打算说李易强词夺理,李易却不给他机会,接着道:“在我看来,儒家学说除去启蒙之外,无甚大用,相反,其他杂学用处却是非凡,比如我治下有两位神医,张机、华佗,他二人著医术书,记录病例上千,将来传授天下,可惠及千年,数代人因此受益。”

“还有一人学农的学生,认字没有多少,但按照我给他的选种之法,几年下来,三百亩地,平均每一亩粟米能多产五十斤,这是多大的功劳?这也是造福万代的功绩,是可以封侯的!”

这回陶谦不吭声了,虽然他也是“博学”之士,但陶谦与那些只知道关上门摇头晃脑自我陶醉的大儒们不同,从地方县城,到朝堂,最后成为现在的一放大员,陶谦走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的事情,他了解老百姓,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陶谦是个很接地气的官员,否则陶谦不会一上任就大搞屯田。

看了看陶谦的表情,李易笑着问道:“使君现在觉得如何,若是与我理念相同,我愿请使君为书院副院,若是意见相左,这件事就只能作罢。”

陶谦纠结了好大一会,最后对着李易拱了拱手,低声道:“老夫想先去南阳看看,还望襄侯应允。”

李易脸上顿时露出灿烂的微笑,道:“如此,甚好!”

第604章 活死人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600章 庞统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744章 冒犯天子,当诛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83章 大骂张绣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42章 吕奉先不过如此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235章 诸葛要做小舅子?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740章 马超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757章 这仗怎么打?第556章 攻城第164章 让权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740章 马超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200章 蔡小姐要关门打狗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737章 巡视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343章 安置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194章 不胜而胜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591章 襄侯十倍于袁绍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49章 藏刀第569章 郑家堡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584章 划地称王,岂不快哉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97章 居然是你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226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590章 虞翻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580章 皇甫坚寿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8章 董卓要点鸳鸯谱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450章 甘宁感动坏了第653章 搏一搏第411章 生擒纪灵第519章 战、和、退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705章 交州献礼第119章 站桩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96章 祖茂第8章 胸有大志,乱世人心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469章 散了吧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774章 破门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415章 亲自出马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废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306章 又是刘表!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
第604章 活死人第87章 小妹在这里呢第600章 庞统第275章 不枉世上走一遭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744章 冒犯天子,当诛第115章 教徐晃行贿第83章 大骂张绣第709章 恶贼,不得好死第42章 吕奉先不过如此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528章 送你传国玉玺第225章 请大公子提剑杀之第235章 诸葛要做小舅子?第473章 陈宫献毒计第452章 曹操屠俆州第740章 马超第332章 借一步说话第441章 南郡之变第757章 这仗怎么打?第556章 攻城第164章 让权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48章 知我者,文远也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23章 名将当璀璨第740章 马超第410章 狼狈的袁术第200章 蔡小姐要关门打狗第141章 蔡中郎被下狱了第44章 我来劝将军消消火(求收藏)第494章 英雄末路(下)第191章 不愧恶来之名第668章 李易怕我第737章 巡视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343章 安置第145章 岳父大人莫要自误第758章 四十万大军第178章 蔡瑁要完第525章 围困寿春第194章 不胜而胜第325章 求死的醉汉第591章 襄侯十倍于袁绍第443章 魏延取桂阳第49章 藏刀第569章 郑家堡第238章 张师弟你怎么了?第417章 程昱的祸水东引第584章 划地称王,岂不快哉第150章 天下诸侯,愚蠢不过袁公路!第97章 居然是你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221章 请州牧速速杀之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334章 蔡玉来了第85章 此乃老夫义女第142章 又抢了一位妹妹第172章 将军,我们中计了!第226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499章 战后安排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590章 虞翻第180章 只愿天下处处有良医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580章 皇甫坚寿第261章 忽然不想死了第38章 董卓要点鸳鸯谱第251章 大公子来了第366章 我有一宝第450章 甘宁感动坏了第653章 搏一搏第411章 生擒纪灵第519章 战、和、退第136章 你就从了老爷吧第705章 交州献礼第119章 站桩第248章 原来是蒯越第96章 祖茂第8章 胸有大志,乱世人心第351章 这是老夫的文章第469章 散了吧第181章 此人医术不在张机之下第157章 要在南阳设书院第774章 破门第743章 我全家仰慕大将军第415章 亲自出马第126章 当为大汉左将军第470章 身可死,名不可废第773章 兵临城下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306章 又是刘表!第478章 委屈你了第537章 求见孙夫人第236章 两全其美第629章 天佑我曹某人第392章 国有疾,何以医?第2章 我为杀贼而来第140章 被遗忘的三兄弟第386章 居然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