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朱治归降

原来那个少年名叫朱然,字义封,丹阳故鄣人,本来是朱治的外甥,原名叫做施然,后来过继给了朱治,这才改名朱然。在少年时代,朱然跟随孙权一起读书,两人结为好友,过从甚密,在孙权在接手了江东之主后,便被授为余姚长,最近因为朱治奉命支援周瑜,吴郡无人镇守,这才被孙权又派到了吴郡,暂时负责镇守吴县。

其实这一次朱治率败军返回之后,朱然可不像朱治那样淡然,而是心中充满了忧虑,他总是感觉敌人既然是以歼灭援军为目的,那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后手,绝不会坐等丹阳和吴郡两地的兵力慢慢得到补充和恢复。

但是朱然如今也想不明白,如今父亲朱治所采取的那些措施究竟有何不妥之处?因为根据自己的观察,如今的吴郡应该是万无一失才对。

除非是丹阳郡先被敌军给攻破,否则吴郡不应该有任何问题,而如今的丹阳太守孙翊虽然年纪幼小,却有长兄孙策之风,本人英勇善战,素来很得士民之心,这几日一上任更是直接收编了戴员、妫览等各地贼寇万余人,再加上他又从民众中征发了万余人,这两万兵马攻虽不足,不过如若用来守御秣陵,只要敌军不是统率两三万大军,倒也还是问题不大的。

所以,虽然朱然心中一直担心敌军绝不会就这么轻易善罢甘休,可是却也知道目前的吴郡确实是相对最安全的,无论他如何去想,都想不到敌军会用什么办法对付吴郡,到了最后只好放弃再这样去想。

但朱然却真的没有想到,一件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竟然就在今天发生了:忽然有一支万余人的兵马在今天来到了吴县城下,然后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不给,就这样发起了攻城战,

当时朱然正在率领士兵例行巡视城内治安,却忽然听得城外传来了惊天动地的喊杀之声,不由得大惊失色,立即派人问明情况,与此同时急忙率领军士赶上城头进行防御,却没想到他刚踏上城头没多长时间,就发现对方的将士已经赶到了城头,与守军展开了激战。

“不好,真没想到这一次来的竟然是刘琦麾下的荆州军,也不知道他们究竟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城下的。”

朱然看到敌军的士气特别旺盛,而一直以来被誉为固若金汤的吴县城如今竟然就像是纸糊的一般,轻易被对方突破了城防,不由得面色大变,情急之下也不再顾及留在城墙上的士兵了,而是立刻转身返回太守府,将消息通报自己过继后的父亲朱治,让他迅速撤离这里。

而当这一切从朱然的口中说出来以后,朱治这才不得不相信,竟然真的是敌军偷袭自己的领地,而且偷袭者竟然是不可思议的荆州军。

朱治不由的目瞪口呆起来,如今的他已经是心乱如麻,根本就是无所适从,全靠着朱然在这样的时候命亲兵将他拖着向太守府外走去,想要寻找一条道路来逃生。

可是时间根本就不容许朱治父子逃走,在他们刚刚踏出太守府大门的时候,忽然闻得门外传来一阵阵嘈杂的脚步声,紧接着朱治就看到了府门外那将整个太守府包围的水泄不通的敌军将士。

“这一下子可算是彻底完了,我们父子也终于沦为敌人的阶下囚了。”朱治不由得喟然长叹。

这时候朱治的眼睛一扫,忽然在敌军之中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不由大喝道:“陈子烈、吕子明,你们两个不管如何说,当初也算是江东之臣,如今却以此相报故主孙伯符不成?”

却见吕蒙越众而出,对着朱治嘿嘿冷笑着说道:“朱将军,你且先不要激动,你方才怒骂我们对不起故主孙伯符,却不知你父子作为孙伯符旧臣,如今的所作所为同样也是背叛了故主,嘿嘿,你父子当我们不知道吗?早在故主伯符还在东征西讨的时候,你父子就早已暗中归属了孙权,后来孙伯符被害身亡,你父子却做得更绝。朱然,你本来是待在孙权身边进行贴身护卫的,如今却为何来到了吴县?

朱然闻言,干笑一声,大声说道:“我之所以前来吴县,本就拜贵军所赐,如若不是贵军擅自兴兵围攻宛陵,我父岂能率军前去援助?如若不是因为吴县城内力量空虚,我又如何能被派至此地?”

“嘿嘿,我恐怕你之所以被派到此地,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吧?”吕蒙不由得哼哼冷笑,大声说道:“我听闻当初孙权命人暗杀长兄,才能最终接管整个江东,虽然此事做得隐秘,可是却如何能够瞒得住天下之人?如今孙权谋害亲兄的事情可以说是我大汉天下妇孺皆知的事情了,可是孙权却还想着让你们父子监视公子孙绍和孙权三弟孙翊,生怕自己的地位会受到他们威胁,所以才任命你父为吴郡太守,在你父亲离开之后又立刻派你前来镇守,无非就是为了防范这一对叔侄,朱义封,不知我说的可对否?”

朱然闻言不由心中暗惊,作为孙权最亲密、对他又最为熟悉的伙伴,自己自然知道,凭着孙权的性格,绝对有可能做出刺杀孙策这样的事情来,所以,自从孙权杀孙策的传言开始流传之后,他就相信这一次孙权杀兄的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不过由于朱然与孙权的感情本来就比孙策深,所以虽然心中也隐隐有些不满孙权的这种没有人性的做法,但也能够表示理解,这也让他对孙权的忠诚从未动摇过,而孙权自然也是目光如炬,看得出来自己这个少年时代的好友对自己的忠诚,所以便将一些非常隐秘的事情让他去做,比如监视孙绍和孙翊。

这样的事情自然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出来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而孙权却看朱然竟然一点就透,甚至不点就透,自然是更加的倚重和放心了。

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段隐情,所以朱然在听到吕蒙的话,才不由得心中暗暗吃惊,他自然不会相信孙权杀兄之事已经尽人皆知这样的话,可是对于吕蒙能够分析出自己监视孙绍和孙翊的目的还是忍不住浑身轻轻一震。

不过朱然自然不会笨到承认那些事情,而是大声喝道:“吕蒙,你休得胡言,损害我家主公名誉,今日吴县城破,我父子二人被你所困,有死而已,何必多言?你要杀就尽管杀吧,我朱然若是皱一皱眉头,就不算是好汉。”

“嘿嘿,好一条好汉,你是非不明,忠义不分,竟然效忠一个心胸狭窄、忘恩负义之徒,孙权为了权力连他亲兄都能杀,你只是一个臣下,又知道他的不少秘密,你说他将来肯不肯留你?到底此人是不是值得你效忠,自己还是好好想一想吧。”

陆逊命人将朱然绑起来,然后对朱治说道:“朱老将军,你是江东孙氏三世重臣,也亲眼看着江东孙氏如何一步步的开创了这么一番基业,可是你也应该知道如今的形势,江东孙氏大势已去,早晚会被我家主公所灭,所以,老将军与其顽抗到底,致令孙氏灭族,不如为孙氏谋划一条出路,这样一来江东孙氏不仅能够保全,还能不失侯位,这也算是你报答孙氏三世厚恩的一番情意吧。”

朱治闻言不由浑身一震,深深认同陆逊的话,因为他也知道,如今刘琦兵强势盛,江东孙氏恐怕撑不了多长时间了,如果真的就这样顽抗下去的话,恐怕结果真的就如陆逊所说的那般,不仅仅是自己朱氏,就连整个江东孙氏也都会被连根拔起,如此一来,自己以后就算到了九泉之下,恐怕也没脸见故主孙坚和孙策。

想到这里,朱治恭敬的施礼道:“不知将军要我如何做,才能保全江东孙氏一脉?”

只见陆逊缓缓说道:“其实我家主公本来也不是嗜杀之辈,只不过是因为孙权的倒行逆施,刺杀亲兄,不服王命,这才引起了我家主公的愤怒,想要杀死这种逆臣贼子,让扬州重归朝廷,只要江东孙氏诛杀孙权,将三郡交给扬州刺史统一管辖,我家主公必定会念在江东孙氏恭顺的份上而放其一马,甚至念及孙氏安定江东三郡之功,即便是保住侯位都不是没有可能。”

朱治从陆逊的暗示中倒也听出来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孙权必须要当做替罪羊而死去,而江东孙氏应该另外寻找一个恭顺的领导人,从此之后本本分分的生活,绝对效忠刘琦,这样一来江东孙氏还能保住一条血脉。

不过如今的朱治其实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下来,装作是恍然大悟的样子,对陆逊拱手说道:“多谢将军指点迷津,其实末将早就知道孙权倒行逆施,不过碍于孙氏厚恩,为了保住孙氏一脉,这才无奈屈从,如今既然有镇南将军做主,末将自然不必再担心了,故主孙伯符有子孙绍,为人恭顺,末将愿意奉其为孙氏族长,声讨倒行逆施的孙权。”

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49章 张津之死第486章 匈奴之变第132章 荆襄巨变(九)第431章 外强中干的典满第195章 南阳之失第12章 名扬荆襄第149章 单挑擒将第373章 蔡文姬的误会第219章 袁绍之死第268章 丁奉和文钦第43章 美女樊氏第342章 张飞的决断第85章 庐江之争(二)第352章 全线溃退第354章 刘备的死讯第385章 倭国乱局第3章 请令第272章 为自己考虑?第381章 守岁的风俗第36章 平定零陵第463章 大战终结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57章 后援不足?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144章 士燮之死第22章 狂人廖立第368章 悲愤诗第236章 霍峻的决心第85章 庐江之争(二)第467章 汉室之殇第501章 高平陵之变第181章 右将军第163章 围点打援(二)第406章 荀攸出逃第162章 围点打援(一)第25章 占据酃县第129章 荆襄剧变(六)第244章 北方联盟第176章 城头鏖战第277章 兵进陇西第262章 赵云服输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101章 震惊!第39章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第226章 上庸归降第284章 诱降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148章 兵行险招第180章 归心第419章 张辽归降第419章 张辽归降第165章 围点打援(四)第8章 安众之战(一)第447章 新的麻烦第334章 扬威北地(六)第55章 志在复仇第8章 安众之战(一)第118章 太史慈归降第79章 刘勋的野心第238章 庞统命运改写第74章 虞翻归心第82章 败坏刘琦的名誉第455章 血战濮阳(二)第97章 刘琦大婚(四)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93章 真假火药(二)第38章 抵足而眠?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120章 孙策之死(一)第213章 刘备的枭雄本色第298章 当头一棒第288章 暗流涌动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326章 强攻汧县第289章 允吾之战(一)第455章 血战濮阳(二)第7章 破敌之策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50章 劝降张飞?第476章 情动之下第78章 奇袭彭泽第433章 势如破竹第201章 赦免田丰第498章 代郡之争(四)第318章 攻陷武关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21章 计定武陵第399章 洛阳惊变第232章 生擒孟获第72章 周瑜的妙计第304章 了断恩怨(二)第456章 血战濮阳(三)第501章 高平陵之变第47章 万世之功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454章 血战濮阳(一)第192章 无赖的刘备第420章 会攻阳翟
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49章 张津之死第486章 匈奴之变第132章 荆襄巨变(九)第431章 外强中干的典满第195章 南阳之失第12章 名扬荆襄第149章 单挑擒将第373章 蔡文姬的误会第219章 袁绍之死第268章 丁奉和文钦第43章 美女樊氏第342章 张飞的决断第85章 庐江之争(二)第352章 全线溃退第354章 刘备的死讯第385章 倭国乱局第3章 请令第272章 为自己考虑?第381章 守岁的风俗第36章 平定零陵第463章 大战终结第341章 郭嘉之死第57章 后援不足?第338章 兵出子午谷(四)第144章 士燮之死第22章 狂人廖立第368章 悲愤诗第236章 霍峻的决心第85章 庐江之争(二)第467章 汉室之殇第501章 高平陵之变第181章 右将军第163章 围点打援(二)第406章 荀攸出逃第162章 围点打援(一)第25章 占据酃县第129章 荆襄剧变(六)第244章 北方联盟第176章 城头鏖战第277章 兵进陇西第262章 赵云服输第182章 昌盛之象第101章 震惊!第39章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第226章 上庸归降第284章 诱降第502章 刘琦的野望第148章 兵行险招第180章 归心第419章 张辽归降第419章 张辽归降第165章 围点打援(四)第8章 安众之战(一)第447章 新的麻烦第334章 扬威北地(六)第55章 志在复仇第8章 安众之战(一)第118章 太史慈归降第79章 刘勋的野心第238章 庞统命运改写第74章 虞翻归心第82章 败坏刘琦的名誉第455章 血战濮阳(二)第97章 刘琦大婚(四)第68章 江夏张虎第493章 真假火药(二)第38章 抵足而眠?第494章 竟然是曹爽!第294章 退兵的命令第120章 孙策之死(一)第213章 刘备的枭雄本色第298章 当头一棒第288章 暗流涌动第400章 荀彧归心第326章 强攻汧县第289章 允吾之战(一)第455章 血战濮阳(二)第7章 破敌之策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50章 劝降张飞?第476章 情动之下第78章 奇袭彭泽第433章 势如破竹第201章 赦免田丰第498章 代郡之争(四)第318章 攻陷武关第465章 曹操之死第21章 计定武陵第399章 洛阳惊变第232章 生擒孟获第72章 周瑜的妙计第304章 了断恩怨(二)第456章 血战濮阳(三)第501章 高平陵之变第47章 万世之功第336章 兵出子午谷(二)第454章 血战濮阳(一)第192章 无赖的刘备第420章 会攻阳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