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7章 狗咬狗

自从以一场唐隆政变,诛除太平公主,逼父亲睿宗归政之后,李隆基三十余年来一直顺风顺水,即便大唐在边疆战事上不时会有失利,甚至还有王君毚这样的高级将领横死沙场,可终究名将辈出,征战大多以胜利而告终。至于在国内,千古明君,直追太宗,英明神武……林林总总的美誉加诸己身,他想不飘飘然都难。所以,当那个查了许久却一点端倪都没有的北邙山人突然再度出山,而且直接戳到了他一直竭力掩盖的那些痛处时,李隆基终于爆发了。

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的主司全部领了严命,属官亦是背着如同催命的限期四处追比,可最要命的还是被烧成了白地的郊祀之所。那块石碑尽管立刻被毁,参与此事的禁卒亦是立刻被远调,这辈子都回不到长安,可仍然难以压制李隆基心头的惊怒。所以,当隐隐之中有一种说法传到了他的耳中时,他一下子觉得整个人都为之一僵。

“你说什么……是太平公主的后人?”

如果是高力士,绝对不会把这样道听途说的传闻奏报上去,但其他宦官就没多少顾虑了。他们只知道李隆基连日以来心情极坏,动辄拿近侍出气,再加上外头一直都没有查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干脆就把这种小道消息给拿了出来。此时此刻,说话的朱光辉见李隆基脸上一阵青一阵白,他便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只是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是公主之子立节郡王建大功却反而被贬,郁郁不得志于他乡病故,他的儿子……”

“住口,滚出去!”

李隆基暴怒地喝了一声,等到朱光辉吓得抱头鼠窜之后,他方才紧紧捏住了扶手,嘴里又咸又苦,说不出什么滋味。薛崇简是太平公主的次子,从小和他就亲厚,想当初要不是薛崇简通风报信,他根本逃不过那位精明姑母的算计。即便如此,在最终他成功之后,仍然没有顾念薛崇简的苦苦哀求,赐死了太平公主,而后又在象征性赐了薛崇简国姓李氏,封其为郡王,另加高官之后,却又暗中支使人用各种过错罪名,把薛崇简远远打发了出去。

如今算起来,薛崇简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他甚至已经淡忘了这样一个自己曾经亲切称呼为阿弟的人物,可哪怕现在回想起来,他也根本没有后悔过,因为生在帝王家,心不狠不冷,无以成大事!至于薛崇简的儿子女儿,他更是从没有关注过。

尽管只是传言,可只要天子相信,那就绝不仅仅是传言。仿佛是要让李隆基对此坚信似的,紧随而来的是有人告密,当年的废太子妃薛氏遗族仿佛并不在岭南流放地。于是,顷刻之间,查访薛家后人的命令就放在了很多人面前,一时又是鸡飞狗跳。尽管官府张贴出了无数榜文,指斥此前那些书全都是妖言惑众,而且也拿出了丰厚的赏格,通缉印书者、传谣者以及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北邙山人,可结果却是更多私底下的议论声。

就连杨国忠面对内外突如其来的连番风波,也不得不把自己的心思放一放。他原本得了罗希奭派回来的那些随从,以及一大摞各种各样的密报,想要借此好好给杜士仪上上眼药,顺便借着都播那边突然叛乱,以及杜士仪的那一封血书上奏,同时把安禄山也一并扫进去,可现在却进退两难。

毕竟,这时候再派特使去安北牙帐城,正值漠北烽烟处处,肯定是没人敢再去冒险了。而且杜士仪那封血书实在是传得沸沸扬扬,很有点棘手,好在竟是把都播西侵归结于安禄山的撺掇,连安禄山一块扫了进去,甚至还扣了一顶有反心的大帽子,让他暗自乐了一阵。然而,刚刚拜封淑妃的杨玉瑶竟然吃了秤砣铁了心,非得保那个胖子!更可惜的是,如今另一把火都已经烧到天子眉毛上了,李隆基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这些?相形之下,杨国忠更愤怒的还是南北郊祀双坛平白出现的石碑。

现如今李林甫已经死了,这个奸相不是指他还有谁?幸亏暗中作祟的人太蠢笨,竟然直指天子为昏君,否则他这位子怎么都坐不稳!

“相国,相国!”

眼见有人径直闯进屋子,杨国忠先是为之大怒,见是中书舍人窦华硬拽了京兆尹李岘进来,他方才面色缓和了几分:“什么事?”

“相国,我不是请京兆尹李公派人死死盯着宣阳坊杜家,以及道政坊安家吗?杜家一直都是太太平平,几乎没什么人进出,但安家就不同了。不但刘骆谷坐镇其中,而且还有很多身份可疑的人进进出出。”窦华一面说一面目视李岘,见这位被自己硬拖下水的京兆尹万般无奈地拿出一份名单,他就抢过来将其在杨国忠面前摊开,随即指着一个个人名向杨国忠介绍了起来。

杨国忠原本有些不太耐烦,可窦华解说了其中两人,原本懒洋洋靠在凭几上的他就坐直了身子,因为按照窦华的说法,那是京畿道三教九流的地头蛇!等到窦华解说了四个人,他的脸上已经露出了深深的凝重表情,因为后两个是河北道有名的游侠……等到八个人的身份来历全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摆在他的面前,他已经是情不自禁地捏紧了拳头。

他自从贵幸之后,也开始广纳门客出谋划策,又在朝官中挑选合适的收为党羽,甚至已经计划着找个合适的机会就把陈希烈踢到一边去,可这些都需要能够办事的心腹。他当年也是从三教九流这样的小角色厮混出来的,也不是没想过招揽一些这样的人,可他到底比不上安禄山这样手握兵权的节帅,单单在长安的安宅就聚集了这么多的亡命之徒!这后头四个全都是杀过人有案子在身的逃犯!

于是,杨国忠扫了一眼窦华和李岘,径直问道:“说吧,你们到底想的是什么?”

我哪想上这条贼船,是被你们硬逼上来的!

心中如此腹诽,可李岘终究不敢得罪如日中天,权势和当年李林甫仿佛的杨国忠。他蠕动了一下嘴唇,用比较隐晦的口气说道:“陛下正在命人追查薛氏子弟的下落,可那都是过去久远的事情了,人都流放在岭南,与其花费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功夫……”

“还不如找个更容易的突破口!”窦华就不像李岘这样遮遮掩掩了,直截了当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把这件事直接栽到安禄山身上,如此相国就可一举两得!”

杨国忠登时怦然心动。然而,他在舔了舔嘴唇之后,不禁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杜士仪那边是否可以如法炮制?”

话音刚落,李岘就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见杨国忠怒瞪自己,尽管心中惊惧,但他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安禄山在私宅蓄养亡命之徒,兼且交通长安权贵,无所不用其极。而宣阳坊杜宅只得杜士仪幼子夫妇,闭门不纳外客,几无外人出入其间。若是将陛下所查之事推到杜士仪身上,他的名声向来很好,必定会引来轩然大波,更何况,北面战事至今尚未有个结果,徒乱人心!”

说来说去,言下之意只有一个,杜士仪名声好,这样明目张胆地给人扣帽子,在如今民心已乱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麻烦!

窦华见杨国忠看向了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相国,李公所言不无道理。”

既然不能一箭三雕,杨国忠也唯有放弃。接下来,在窦华和盘托出了具体计划之后,他点点头道了一声可,随即就由得两人告退离去了。想到当初自己正是用类似的一招,让李林甫尸骨未寒就子婿遭贬,他不禁笑得眯起了眼睛,随即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安思顺和安禄山虽然听说并不太和睦,也并没有血缘关系,可终究都姓安,何不把人明升暗降调到朝中来?如此让哥舒翰节度河西陇右两镇,正好可以进一步笼络哥舒翰,弥补他没有兵权的短板!更何况,哥舒翰论年纪就比安禄山和杜士仪更年长许多,白发白须却还雄壮得很,又不用担心和自己争相位,这样的人情送出去,何乐而不为?

就在这天傍晚,道政坊安禄山宅邸外头,突然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兵卒。当这个消息传到刘骆谷耳中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立刻吩咐整顿府中家丁,随即自己带着几个随从大步走出门去。就在门口,他终于看到了那大队兵卒之后,一个骑在马上被人簇拥在当中的中年人。

“京兆尹李公?这是陛下御赐我家大帅的宅邸,李公今天带着这么多人前来又是何意?”

李岘自从被窦华拉下水,成为杨国忠很多命令的执行者之后,就只觉得身不由己。见刘骆谷凶神恶煞,他只能故作镇定地说道:“陛下命人严查郊祀双坛之下伪造谶书一事,我不敢轻忽。今日得报,有贼人悄悄潜入这里,所以我立刻亲自赶来搜捕。安大帅镇守幽州,康夫人和长公子留在这里,如果万一被恶徒贼人所伤,刘郎也难辞其咎!”

“笑话,这安宅之中哪有什么贼人?”

“怎么没有?”见李岘有些气沮,原本藏在他身后的一个人终于现身出来,却是沉声喝道,“李方来、何炅、王珉、方健,此四人全都罪案累累,京兆府有足够的证据,他们就藏在这安宅之中!李公,事不宜迟,立刻搜捕,也好回报陛下!”

见刘骆谷的脸上闪现出一丝惊惶,李岘知道这会儿不容自己犹疑,当即高声喝道:“来人,进去搜!”

眼看一大群兵卒如狼似虎地冲了过来,刘骆谷心中一寒。情知无法阻止,他恶狠狠地瞪了一眼李岘,以及刚刚发话的杨国忠门客何盈,竟是怒气冲冲地说道:“好,好,你们尽管搜,我这就去求见陛下!”

因为无人阻拦,他须臾便已经带着几个随从出了道政坊。长舒一口气的他并未立刻去往北面的兴庆宫,而是当即叫了一个自己最信得过的心腹过来,一字一句地说道:“快,立刻赶往幽州,带我的口信给大帅,杨国忠打算把近日长安发生的那些乱七八糟事情全都栽到大帅身上!”

第775章 赐紫服金鱼,岁末祝平安第217章 庆功宴后美人约第1214章 安阳城破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1181章 兵临城下,金蝉脱壳第505章 腹心之谋,贵主之算第784章 将有虎胆,巾帼雄心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37章 山中无岁月,草堂有春秋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770章 收拾善后的陇右采访使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483章 急于求成第732章 骄横遇克星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03章 明 经及第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327章 下狱,上封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第414章 易主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16章 谁家玉人最知音第307章 勇争第一是态度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183章 群情激奋,东窗事发第539章 出镇一方第508章 制举之始,重逢之乐第353章 损人不利己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国策第334章 御前激辩,针尖对麦芒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454章 杨玄琰第146章 试赋之道,灵动...第429章 无效婚姻第335章 直谏的艺术第15章 蝗云如盖第955章 两面可汗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第983章 跑官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765章 英灵祭第416章 谁家玉人最知音第864章 军功由边衅起第4章 司马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30章 群起待攻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第804章 艺高人胆大第32章 暗斗第125章 此曲只应天上有第499章 以直报怨第426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888章 义儿安禄山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137章 当头棒喝自序有一个时代第186章 面圣第844章 闹剧第803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845章 害群之马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够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1242章 高风亮节?第1047章 国士第191章 吏部关试第1038章 调兵遣将第940章 波谲云诡第1243章 苦肉计砸了第405章 金屋藏娇,辞君游天下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25章 卢门弟子第425章 天字第一号大坏蛋第820章 满载而归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302章 婚约嫁妆第724章 一片苦心为相国第1243章 苦肉计砸了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第687章 龙蛇各有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257章 妙笔如刀,妓家商未来第1064章 炸毛第746章 直撄其锋第222章 妾心坚如玉第830章 鬼迷心窍第52章 车马碌碌向东都第283章 袖手观狗吠第939章 霹雳手段第448章 拒之门外,三尚四论第35章 功成以何报第151章 十三娘面圣
第775章 赐紫服金鱼,岁末祝平安第217章 庆功宴后美人约第1214章 安阳城破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1181章 兵临城下,金蝉脱壳第505章 腹心之谋,贵主之算第784章 将有虎胆,巾帼雄心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37章 山中无岁月,草堂有春秋第973章 窈窕淑女第770章 收拾善后的陇右采访使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483章 急于求成第732章 骄横遇克星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503章 明 经及第第1062章 人心所在第327章 下狱,上封第291章 投君所好,忍无可忍第414章 易主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416章 谁家玉人最知音第307章 勇争第一是态度第393章 请君同行,迁授县令第183章 群情激奋,东窗事发第539章 出镇一方第508章 制举之始,重逢之乐第353章 损人不利己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国策第334章 御前激辩,针尖对麦芒第1110章 狼子野心第454章 杨玄琰第146章 试赋之道,灵动...第429章 无效婚姻第335章 直谏的艺术第15章 蝗云如盖第955章 两面可汗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第983章 跑官第1217章 匹夫之怒第1164章 义子将前锋,儿统飞龙骑第1161章 收复长安,驻防禁宫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765章 英灵祭第416章 谁家玉人最知音第864章 军功由边衅起第4章 司马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1030章 群起待攻第665章 飞黄腾达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第804章 艺高人胆大第32章 暗斗第125章 此曲只应天上有第499章 以直报怨第426章 一哭二闹三上吊第888章 义儿安禄山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137章 当头棒喝自序有一个时代第186章 面圣第844章 闹剧第803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845章 害群之马第1026章 倒行逆施,分量不够第397章 锦城风光冠蜀中第672章 抚恤善后,帝王心术第1242章 高风亮节?第1047章 国士第191章 吏部关试第1038章 调兵遣将第940章 波谲云诡第1243章 苦肉计砸了第405章 金屋藏娇,辞君游天下第892章 风云变幻迷人眼第1264章 郭二的故事第25章 卢门弟子第425章 天字第一号大坏蛋第820章 满载而归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302章 婚约嫁妆第724章 一片苦心为相国第1243章 苦肉计砸了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546章 利害之下的决断第687章 龙蛇各有道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第257章 妙笔如刀,妓家商未来第1064章 炸毛第746章 直撄其锋第222章 妾心坚如玉第830章 鬼迷心窍第52章 车马碌碌向东都第283章 袖手观狗吠第939章 霹雳手段第448章 拒之门外,三尚四论第35章 功成以何报第151章 十三娘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