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竹林之中论疾苦

落日余晖将一整片青翠竹林映照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白天的暑气也逐渐褪去,微风拂过树梢,无数竹叶轻轻摇曳,发出一阵阵簌簌声响,给徜徉竹林中的人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凉爽。因而,这会儿杜士仪站在那儿,无论表情还是心情都愉悦得很,因为他的身边,便陪伴着一个真正的传奇。

“杜小郎君笑什么?”

“只是心里觉得高兴罢了。”杜士仪若无其事地翘了翘嘴角,随即停住脚步,很是诚恳地对公孙大娘说道,“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虽则别人都叫我一声杜小郎君,可公孙大家能不能省掉当中那个小字?”

“嗯?”见杜士仪一本正经提出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个要求,公孙大娘一时怔住了,随即不禁莞尔。那难得的笑容出现在她那张一直冷若冰霜脸上,越发显得闪耀夺目。她却仿佛一无所知似的,见杜士仪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便似笑非笑地说道,“杜郎今日面对豪奴,先以半首绝妙好诗撩拨民意,而后又建言借宿嵩阳观,此情此心,奴感激不尽。”

杜士仪请公孙大娘省掉一个小字,谁料她连一个君字也一并去掉了,这一声悠悠杜郎,简直能让人心中生出无限异样的期待。然而,想起此前剑舞之时,那几乎冲着鼻子来的森冷剑势,他那一丝绮念立时无影无踪,但却也不想轻易示弱。

“冲冠一怒为红颜,换成别人也会如此。”

“不,就算是杜郎君提到的那位赵国公在场,也只会暂避锋芒,不会和那位刘御史正面交锋。”公孙大娘收起戏谑,徐徐转过身去,走到小径旁边的一棵老竹跟前,这才头也不回地说道,“杜郎君身在登封,大概不知道外间是何情形。这位刘御史自从得到旨意从长安出发,一路走得极快。陕州、新安、巩县,这登封先头的一州二县,全都被他折腾得鸡飞狗跳,据说百姓畏惧天谴不肯捕蝗,他便给县令们都下了死命令,县署差役用鞭子驱赶百姓下田捕蝗,蝗虫不尽,不许回家。”

她说着突然一顿,随即倏然转过身来,一字一句地说道:“而就因为他来到都畿道的消息一时传遍各方,我本打算去的郾城原本是不愿意捕蝗的,捕蝗使催促再三,县署上下一直抗拒,捕蝗之事一直拖拖拉拉的,而就因为他来了,捕蝗使一时态度极其强硬,强令县署征民灭蝗,甚至限期极紧,县署被逼无奈,乃至于不得不下令悬赏。为了那一斗蝗虫三五文钱的赏钱,坊间无赖故意以此为由踏坏青苗,勒索百姓花钱消灾。一面要应官府的差遣捕蝗,一面还要应付这些,就连路上的行旅也受到了骚扰,所以我才折返登封。”

对于杜士仪来说,公孙大娘所言着实是莫大的冲击。蝗灾的危害性显而易见,可明明是利大于弊的捕蝗竟然会到这般地步,他怎么也料想不到。原以为刘沼此人不过是倨傲狂妄,仗势欺人,倘若事实真的如公孙大娘所说那般,那么,民间可想而知是如何怨声载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古往今来都是如此。我听说杜郎君在宋曲召人灭蝗的时候,支起大锅烹飞蝗,啖之如美味佳肴,一时民众应者云集,再加上驱鸭吞蝗亲力亲为,又有飞蝗之利在前,故而乡民渐渐信赖。倘若这些捕蝗使也是如此亲民,而不是一味高压,自然蝗灾消弭,而民心安泰。可他们显然只是急于求成,而且……”公孙大娘顿了一顿,突然疾步上前,在距离杜士仪不过一两步之处停了下来,“杜郎君可知道,去年山东各地蝗灾,并不曾减免过岁租?”

“这是真的?”

见杜士仪满脸不可思议,公孙大娘方才淡淡地说道:“我这一年多都在北边各地献艺,这是亲眼所见所闻,自然是真的。倘若减免,自然说明蝗灾为害民不聊生,捕蝗于事无补。而不减免,便说明只要捕蝗得力,灾情便能够可控,租赋还能按期上缴。所以,减与不减,于百姓是生死,于朝中那些相国们,却是政绩的问题。虽说姚相国在任数年,多行善政,此次令蝗灾州县大力捕蝗,亦是必行之举,可惜用错了人,私心亦太重!”

面对如此犀利的评判,杜士仪不知道自己该是苦笑,还是露出其他的表情,心里却隐隐觉得,公孙大娘仗剑游历天下,仿佛竟不是单单剑器舞超拔群类而已。竹林之中不谈风月而谈这等民生疾苦,乍一看去,怎么也不该是公孙大娘一个舞者,他一个白身人去管的闲事。可此时此刻,他却忍不住再次端详起了那张在星星点点金灿灿阳光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的脸。

“咳……咳咳!”

一阵不合时宜的咳嗽声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寂。杜士仪诧异地扭过头,却只见小径那一头,杜十三娘正带着竹影站在那里,脸上似嗔似喜,瞧见他看过来便使劲皱了皱鼻子。这时候,他一时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杜十三娘和竹影主仆俩竟然没有回草屋,而是在这嵩阳观!于是,他也顾不得公孙大娘,连忙转身朝杜十三娘迎了上去,见小丫头见了自己还闷闷地不吭声,他便笑着叫了一声十三娘,谁知下一刻,他就只觉得一个人影扑在了自己怀中。

“阿兄,以后有事情,不许把我赶走,我再也不要一个人在安全的地方为你牵肠挂肚!”

觉得胸口传来一阵湿热的感觉,仿佛是杜十三娘哭了,杜士仪见其身后的竹影也转过身去,显见是在拭泪,他连忙轻轻拍了拍小丫头的背,因笑道:“哪有什么事情,根本就没事,你呀,小小年纪就爱瞎操心!你看阿兄我不是好好的吗,哪里少了一块肉……”

话没说完,突然被人使劲在胸膛上推了一下,低头见杜十三娘已经涨红了脸,显见生气了,他知道自己这插科打诨反而起了反作用,只得叹了口气道:“不是阿兄要撇下你,而是我有时候难免冲动,我管闲事也就罢了,总不能再因此牵涉到你……”

“可那会儿我也想上前打抱不平,阿兄你分明还拦过我!”

“打抱不平?十三娘,人家不是县署中人,就是那监察御史刘沼的亲信,你凭什么上前去打抱不平,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杜士仪面色倏然转厉,见杜十三娘一时瞠目结舌,一张脸上渐渐血色褪尽,他便一字一句地低声说道,“十三娘,别以为崔明府敬着我们,我们就真的有什么了不得。门第贵贱,刘沼那种口含天宪的人就未必放在眼中,而崔明府与其说惦记着我首倡捕蝗给他争取的时间和功绩,还不如说是碍于崔十一郎!”

“阿兄……”

“倒是你到嵩阳观求见,看似是为我寻一个后援,但孙道长不是司马宗主,其心难测,再加上此前因你的事情,宋观主还罚过数人,万一那些人怀恨在心,趁机因此对你不利又怎么办?”

“好,都是我的错,我认错就是!”杜十三娘眼泪已经在眼眶中打转,终究还是忍不住带着哭腔说道,“阿兄说我不该打抱不平,说我不该到这嵩阳观来,可你不但助了公孙大家,也还不是把人带到嵩阳观来了!”

眼见杜十三娘抽泣着转身就跑,竹影先是一愣,随即不禁大急。她也顾不上去追杜十三娘,上前一步便不管不顾地说道:“郎君,娘子在家中日夜盼望着你回来,今天能和你一块进城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就是住在登封县署的时候,崔明府和夫人甚至说过要收她做干女儿,衣裳首饰送了好些,娘子推辞再三,只挑了最寻常的,更不曾答应,也从来没有任何自得之意。她也是为了你这才立时三刻赶到了嵩阳观来,在孙道长面前也只说了公孙大家到登封,别的只字未提!她只是担心郎君这兄长,其他的什么都来不及去想!”

说完这话,竹影只是微微屈膝,随即立时反身去追杜十三娘。

主仆俩一前一后须臾就不见踪影,杜士仪只觉得心里乱糟糟的。就在这时候,他只听得背后传来了公孙大娘的声音:“杜小娘子虽年少,待人却是一片真挚之心,纵使是有所疏失,杜郎君也不该这样疾言厉色。更何况是为了我一个外人。”

“这不是外人与否的问题。”杜士仪头也不回地叹了一口气,随即开口说道,“是我太心急了,忘了十三娘的年纪。适才能与公孙大家这一番相谈,让我收获良多。如今我得去和十三娘好好分说,先行告辞了。”

“冲冠一怒为红颜……”

等那白衣身影已经消失不见了,喃喃念着刚刚杜士仪仿佛是随口吐出的句子,又想起那半首尚未完结的诗,公孙大娘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那一夜的同屋而眠在她的心里没留下多少痕迹,尽管他仿佛看见自己的容貌之后仍是酣然入梦,甚至连她一大早携徒启程都没有发觉,尽管她曾经在前往郾城途中听说过京兆杜陵杜十九当众食蝗,又首倡驱鸭吞蝗,继而四乡百姓无不大力养鸭蓄猪,胆大的也有人以蝗虫为食,但她的旅程中,如此过客不计其数。然而,今天他的仗义解围却不可避免地深深镌刻在了她的心中,尤其是那一刻群起喝彩的一幕。

“今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不知道,这后头可还有续……”

第352章 尽得圣心,撼张不难第701章 辞谢赐官,惠妃之请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1064章 炸毛第1204章 招降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808章 分家第380章 圣眷恩贵主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057章 诤谏讽谏第927章 水越浑越好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第499章 以直报怨第1166章 亲临前线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1024章 念君旧恩情第1191章 登闻鼓诉冤第950章 漠北烽烟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493章 敬老的妙处第1115章 漠北新联盟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1157章 安北援军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节度第238章 剑势飒沓如流星第529章 负荆请罪第807章 河陇的大阵仗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616章 君欲鱼死网破乎第979章 无垢之玉环第1036章 越闹越大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254章 小妹代传情第608章 河东节度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250章 不求贪欢,护短师兄第1257章 长安城太小了!第884章 谏君宽仁,名士风流第387章 轻松逆转第852章 成败论英雄第1171章 兵谏逐节度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848章 请缨上阵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921章 传首问罪第691章 交锋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654章 广结羽翼,雅州报丧第23章 卢氏三考第1205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304章 门下省履新第127章 情到浓时情转薄第1210章 援军奇袭第1130章 忠臣良将不可再少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第159章 势在必得第1100章 大乱将起第696章 血缘难断第10章 线装书第782章 许君刺史第1041章 夜袭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82章 众矢之的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荣光第1222章 深夜杀机第381章 鹰击长空,一箭双雕第170章 藏锋之剑第474章 托以爱子,教诸爱徒第685章 使君游西域第979章 无垢之玉环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第760章 段氏秀实第811章 陇右第一炮第633章 伏杀局,裴休贞第966章 节度北庭第99章 何谓大丈夫第782章 许君刺史第798章 最是凉薄帝王家第654章 广结羽翼,雅州报丧第914章 分崩离析第1274章 杜氏有后第207章 重任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865章 庆丰年中暗流涌第990章 异域团圆第1000章 名师高徒第873章 断腕求活第360章 翻旧账第718章 斩尽杀绝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204章 招降
第352章 尽得圣心,撼张不难第701章 辞谢赐官,惠妃之请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后一击第660章 不可无权柄第1064章 炸毛第1204章 招降第851章 大捷之后争地盘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808章 分家第380章 圣眷恩贵主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1057章 诤谏讽谏第927章 水越浑越好第228章 送卿回京,与君惜别巡第333章 死生一线间第499章 以直报怨第1166章 亲临前线第67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第1024章 念君旧恩情第1191章 登闻鼓诉冤第950章 漠北烽烟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493章 敬老的妙处第1115章 漠北新联盟第827章 节堂舞剑第1157章 安北援军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节度第238章 剑势飒沓如流星第529章 负荆请罪第807章 河陇的大阵仗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616章 君欲鱼死网破乎第979章 无垢之玉环第1036章 越闹越大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254章 小妹代传情第608章 河东节度第984章 高家的不速之客第250章 不求贪欢,护短师兄第1257章 长安城太小了!第884章 谏君宽仁,名士风流第387章 轻松逆转第852章 成败论英雄第1171章 兵谏逐节度第832章 父罪不及子第848章 请缨上阵第255章 扮猪吃老虎第921章 传首问罪第691章 交锋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654章 广结羽翼,雅州报丧第23章 卢氏三考第1205章 雷声大雨点小第304章 门下省履新第127章 情到浓时情转薄第1210章 援军奇袭第1130章 忠臣良将不可再少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第159章 势在必得第1100章 大乱将起第696章 血缘难断第10章 线装书第782章 许君刺史第1041章 夜袭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82章 众矢之的第943章 以血盟誓,重振荣光第1222章 深夜杀机第381章 鹰击长空,一箭双雕第170章 藏锋之剑第474章 托以爱子,教诸爱徒第685章 使君游西域第979章 无垢之玉环第639章 阴人的功力第760章 段氏秀实第811章 陇右第一炮第633章 伏杀局,裴休贞第966章 节度北庭第99章 何谓大丈夫第782章 许君刺史第798章 最是凉薄帝王家第654章 广结羽翼,雅州报丧第914章 分崩离析第1274章 杜氏有后第207章 重任第1012章 君子不党第792章 王帐喋血第865章 庆丰年中暗流涌第990章 异域团圆第1000章 名师高徒第873章 断腕求活第360章 翻旧账第718章 斩尽杀绝第129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第172章 借刀杀人第918章 教化之功在千秋第1204章 招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