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开天“盛世”

“微臣杨齐宣请奏圣人,将宣武军节度使方有德,右相李林甫,前宰相张九龄,前陇右节度使郭知运,四人画像加入凌烟阁!

请圣人恩准!”

大明宫紫宸殿内,谏议大夫杨齐宣出列,大声请奏道。他将官帽放在地上,伏跪于地不肯起来。

大有基哥万一不批准,他就在这里跪到天荒地老的架势!

满朝文武没有任何人上前附和,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这只是在走一个过场,所有的事情,都是提前安排好了的,甚至连这四个人的画像都已经挂到凌烟阁里面去了。

此时就连李林甫的政敌,左相李适之,也一脸淡然站在朝堂上不说话。

这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论,这件事对所有人都是有好处的,这意味着“贞观之后臣子不得入凌烟阁”的潜规则被打破,将来只要可以立功,就可以把自己的画像送进凌烟阁,流芳百世了!

这一批没有他,那么下一批会不会轮到他呢?

李适之心中也有点小念想,所以他不会站出来砸基哥的场子,更不可能打李林甫、方有德这些人的脸。

连他都不站出来,就更不会有人站出来了。

基哥坐在龙椅上面带微笑不说话。

对于这件事,他前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包括但不限于从别处弄来一个“玉碑祥瑞”,来证明大唐是“天华地宝之国”,开天盛世足以跟太宗的贞观之治比肩。

就连新加的这四个人,都是基哥深思熟虑,并不是乱选的。

前宰相张九龄,乃是“文章派”的代表人物,并且他师承张说,在这一派里面颇有人脉。

前陇右节度使郭知运,乃是收复陇右,逆转大唐与吐蕃之间战略态势的关键人物,也是西北“边镇派”定鼎之人。

没有郭知运,就没有如今陇右对吐蕃占优的局面,以及各种边镇军事部署。

这两个人,算是开元时期大唐中枢的杰出人物。

那么为什么不选姚崇、张说这样的大佬呢?

因为这些人,其前半生的经历都是来自“前朝”,带着深刻的武周印迹。让他们进来,会让后人认为基哥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这次基哥想办的事情,是彰显自己的功绩,而不是为了给他祖母武则天歌功颂德。

所以他自然不可能把姚崇和张说这样的人加进来。

而方有德是龙潜时的旧臣,又有泼天军功;李林甫是李唐宗室,又稳稳当当的做了这么多年右相。

如果说前两个“死人”加进去是为了“承前”,那么这两个还活着的人,画像进入凌烟阁,则为了“启后”,是为了向世人表明:天子求贤若渴又念旧情,不仅高官厚禄,而且还能名垂青史,你们还不快快效忠于朕?

如此机关算尽的一场朝会,哪个不开眼的会站出来反对?

这四个人,几乎囊括了大唐中枢所有的势力派系,可谓是基哥兼顾各方搞出来的一个最大公约数了。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

坐在龙椅上的基哥还没说完,就看到有个年轻的官员站出来,对着基哥大喊道:“圣人!微臣以为,张九龄于国无大功,不配与其他凌烟阁功臣同列,请圣人收回成命!”

说完,他直接把官帽放在地上,伏跪于地,跟杨齐宣保持着同样一个姿势!

尼玛,还真有愣子啊!

紫宸殿内满朝文武皆大惊失色,站在最前列的李林甫最为着急……因为此人就是自己好不容易安插在御史台里面的一枚棋子,善于写诗,名声在外的马仔!

他怎么能不打招呼就跑出来?

“朕记得你,你是杜甫对吧。

你那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朕很喜欢。”

基哥微笑说道,笑容很是温和淡然。

他其实也觉得把张九龄加进去很膈应人,因为当年张九龄就屡屡给他难堪。

但是不加张九龄进去是不行的。

基哥是皇帝,不是流氓头子!做天子,就得有属于天子的政治框架!有政治框架,就会产生对应的政治规则,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因为天子既需要有人帮他捞钱,也需要有人给他歌功颂德!既然是这样,那么张九龄作为文人入相的“样板工程”,就不得不立起来,立得直挺不能倒!

至于为什么杜甫会跑出来闹腾,那当然是为了提拔他一路绿灯上位的“恩相”李林甫了!

若是没有李林甫破格提拔,他压根就不可能在断腿后的下一年就中进士!更别说是李林甫暗中帮忙,才让他当了进士没多久,还不到选官日期,就当了校书郎,然后又是一年升一级最后做到侍御史。

没有李林甫一路带杜甫高升,他哪里有机会能出现在紫宸殿呢?不帮李林甫说话,难道他还要为已经死去的张九龄说话么?

杜甫办事的才能很一般,做人的情商也不高,不过李林甫为什么要重视他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就跟基哥提拔张九龄一样。对于李林甫来说,杜甫就是“低配张九龄”。这种“清流人物”,作为打手进入御史台,正当其时。

甚至可以说人尽其用!

可是在此之前,李林甫也没交代让杜甫出来搞事情啊!他这么一闹,乐子可就大了,这是不假思索的打脸天子啊!

“圣人,杜甫殿前失仪,微臣建议将其赶出紫宸殿。”

李林甫出列,对基哥叉手行礼说道,眉宇间的恼怒一闪而过!

基哥摆了摆手对李林甫说道:“右相不必多言,杜御史你继续说。”

“圣人,新入凌烟阁的四人之中,有三人都是名副其实,唯独张九龄不配。他是谏臣,却又没什么大功绩,若是进了凌烟阁,则是对先辈们的羞辱。

微臣死谏!张九龄不能入凌烟阁!”

杜甫伏跪在地上说道。

他这样莽一波,会不会得罪朝中某些人?

当然会,张九龄的门生故吏还是很多的,张说一脉更是桃李满天下。比如说张九龄好友严挺之的儿子严武,就在蜀地当刺史!

但杜甫作为李林甫一党的外围成员,他想要高升,则必须要通过向右相表忠心,从而进入核心圈子!

弹劾一个“死人”,这是风险最小的办法。哪怕失败,也不会身败名裂。

这比盲目吹捧李林甫要高明多了!

张九龄不配,但是李林甫配,这不就等于变相的拍李林甫的马屁嘛。还顺便拍了一下方有德的马屁,毕竟他儿子方重勇,当初科举的时候,也算是帮了大忙。

今日朝会之前,杜甫就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是必要的牺牲。

要奋斗,又怎么可能没有牺牲!

从政治派系上说,杜甫现在确实是在得罪人,甚至得罪皇帝。

但从官场道德上讲,他的立场非常鲜明,可谓政治信誉卓著。

除此以外,杜甫心中还有种“文人相轻”的冲动。简单说就是,同样诗文出众的张九龄,就是将来杜甫在朝堂上顶到天花板的榜样!

杜甫是这么认为的。

张九龄是飞黄腾达后的杜甫,而杜甫则是尚未发迹的张九龄!

对于杜甫来说,踩一脚张九龄,不仅仅是“例行公事”,更是踩着对方的名声上位!于公于私,他都有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情的欲望。

以谏臣入凌烟阁,有他杜甫就够了,并不需要什么张九龄,他也不想将来被人称为“张九龄第二”。

“张九龄不配的话,那爱卿以为谁更合适呢?”

基哥眯着眼睛询问道,似乎不置可否的样子。

其实按照“选拔标准”,很多开元时期的老臣都是合适的。只不过第一批不适合加入太多人,基哥这次本身也是抱着“试水”的态度。

紫宸殿满朝文武,谁也搞不懂现在基哥到底是在想什么。

“微臣不知,只知道张九龄不合适。”

杜甫硬着头皮说道。

满头热血过后,现在他只感觉遍体生寒,害怕到了极点,不敢继续说下去了。

“张九龄屡次犯颜直谏,乃诤臣也。

其人虽已故去,朕还是挺怀念他的。

不能寒了诤臣的心,你不也是诤臣嘛,起来吧,朕不怪罪于你。”

基哥今日心情格外的好,板子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对于基哥来说,张九龄什么都好,就是没干成什么实事,属于那种“务虚不务实”的人。光靠他撑不起局面,没他敲边鼓又差点意思。

这种人你说他重要吧,张九龄到了中枢以后又没干成什么具体的事情,还参与党争,与严挺之等人结党,吃相不太好看。

可伱要说张九龄不重要吧,他又经常建言献策,提出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也不是在朝中摸鱼划水。

这样的臣子缺了也不行,不管基哥是喜欢还是厌恶,必然要树立一个这样的榜样出来激励后来人。

这便是政治!

杜甫没有弄明白,可基哥早已将其吃透,对政治的运转规则了若指掌,如臂指使了!

看到杜甫被放过,李林甫暗暗松了口气,心中埋怨杜甫的莽撞,又在揣摩基哥这番表现究竟有什么意图,一时间竟然有些走神!

“杨齐宣,朕封你为礼部侍郎,专门负责此事。诸位爱卿,公务繁忙没事的话,那就散朝吧。”

基哥略显疲惫的说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高力士高喊了一句。

等了片刻,紫宸殿内群臣齐声说道:

“恭送圣人!”

基哥缓缓起身,在宦官的陪同下离开了紫宸殿。

站在不起眼处的方有德,忍不住瞥了一眼神色紧张的杜甫,随后轻声叹息,谁也没有搭理,就这么径直走出了紫宸殿。

出了大明宫后,方有德沿着宽阔的朱雀大街行进,发现沿着坊墙,很多小商贩在摆摊。而金吾卫并未抓捕这些“违规”之人,只是沿着坊墙,用白灰画线,在地上画出了一片狭小的区域,让商贾在这样的地方摆摊,定期收费。

方有德恍惚间,似乎回到了前世唐末。城中热闹的市集,失去了城池的规整,却多了不少人间的烟火气。

“现在果然是盛世的年代啊。”

方有德将手放在背后,走到一个卖胡饼的摊位前,从怀里掏出一张面额为“一贯”的长安交子,递给对方买胡饼。

“两个羊肉馅的胡饼,要热的,刚刚烤出来的。”

方有德淡然说道。

“官爷,您这……有没有铜板?一百文的交子也行啊!”

面前这位皮肤黝黑,额头上满是皱纹,看起来不到四十岁,但实际年龄可能要年轻许多的中年汉子,面有难色询问道。

他敢开口是因为方有德是个讲道理的官。

这很容易判断出来,因为不讲道理的,压根都不会掏钱出来买东西,底层人民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存智慧。

“某多买几个,不用找了。”

方有德摆了摆手说道。“十文钱一个,您可不得买一百个?”

小贩一脸惊讶问道,就算买一百个,方有德也拿不下啊。

“某就买两个,其他的,算是跟你打听点事情。”

方有德接过小贩递过来的胡饼,压低声音说道。

眼看一笔横财到手,中年小贩不动声色接过交子,放在手中看了又看,然后将其揣入怀里贴身放好。

他凑近了一些,脸上浮现出神秘的笑容说道:“嘿嘿,官爷请问吧,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长安厮混多年,这家长里短的事情,某是知道不少。”

说完还给方有德使了个“是男人都懂”的眼神。

看到对方很配合,方有德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现在全长安都在议论交子,你以为这交子如何?”

方有德小声问道,装成一副跟小贩讨价还价的模样。

“回官爷,这交子方便是方便,就是……不太好换回布匹。若是要换回布匹,要提前到衙门里预约,还要排号,一个人每个月能换的布有限额,超过了还不给换。”

小贩面有难色说道。

方有德微微点头没吭声,毕竟他前世的时候,大唐都已经遭遇灭顶之灾,却也没有普及交子。这些东西要怎么运作,最终会造成什么影响,他这个丘八出身的人并不清楚。

“不过,官爷您要是有河西的交子,不如跟小的换河西交子。河西虽然远,但这交子想换就能换,市面上流通无碍。”

小贩舔着脸又从怀里叫那张一贯的交子拿出来,眼巴巴的递到方有德面前。

如果换了其他官僚,哪怕是李林甫,也不见得能当场拿出河西的交子。可是方有德是何等样人,家中可以说有不少河西那边的交子。最小面额都是十贯。

方有德从怀里抽出一张十贯的河西交子,递给卖胡饼的小贩说道:“你拿去找钱便是。”

今日是遇贵人了啊!

这位皮肤黝黑的商贩大喜过望,接过十贯的河西交子,然后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还给方有德一张十贯的长安交子。

居然连胡饼钱都没收!

方有德一脸古怪看着对方询问道:“刚刚不是说给一贯钱当做买胡饼的钱么,怎么不要了?”

“这河西的交子随时可以换,省去了排队的过程,这妙处官爷您当然体会不到啦。哈哈哈哈哈,这胡饼算是某请您吃了!”

卖胡饼的小贩大笑道。

“河西离长安一千八百里,如何换钱?怎么可能会方便呢?”

方有德迷惑不解的询问道,他又不是傻子,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一千八百里,就算能换,难道真的就走一千八百里路不成?

小贩刚想鄙夷的翻个白眼,随即想起对方的身份,连忙定了定神解释道:

“官爷,您是贵人多忘事啊。

节度使在长安有进奏院呀。

朝廷有政策,这些河西交子,在河西节度使的进奏院就能兑换到布匹,并不需要跑一趟河西。

在河西进奏院随时可以兑,先到先得,暂时没有就等两天,他们信誉很好。反正迟了就等下一批,去进奏院总是有布匹可以换河西交子的。只是他们拒收长安交子。”

小贩看到方有德挺好说话的,于是也给他倒了不少干货。

河西交子在长安的进奏院能不能兑换布匹?

答案是不仅能,而且朝廷有专门的政策。

河西交子兑换“河西布”,而“河西布”则是从河西节度府运来的布,或者直接说,就是朝廷赏赐给河西节度使,应该运去河西,却暂时还未送到河西的布匹。

为了节省运输成本,朝廷干脆就直接将这些绢帛交给进奏院处置了。

本来就是要给河西的布匹,现在河西进奏院拿到以后,在长安本地支持河西交子兑换。

这……貌似也说得过去,还省了来回倒腾运输布匹的运费。

但方有德总感觉这里头有什么不太妥当的,却又不太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总之,现在河西交子在长安兑换无碍,信誉卓著,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兑换的时候,不需要排号,不需要预约,也不需要拿出身份证明。管你是胡商还是汉民,都可以自由兑换。

当然了,数额比较大的,要提前十天预约。

这可以理解为河西节度使,把朝廷赏赐的布匹,拿到长安支撑河西交子独立兑换,再用流通无碍的河西交子置办产业。最后用这些产业产出的东西,来支撑交子的流通,形成一个经济闭环。

反正,朝廷对于这块也是放开了管制。因为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等于是给中央财政松绑了,退一万步来讲,中枢也省去了调拨布匹的运费。

赚钱或者省钱的活计,在基哥那边都不是事,可以说百无禁忌。

离开胡饼摊位后,方有德拿起手中的胡饼咬了一口,豆豉和羊肉混合的香气直冲大脑,令人忍不住就想再咬下一口。

美味而廉价的食物,总是在民间。劳动人民总是用自己的智慧,将手里有限的食材,尽量做得好吃一些。

方有德心中感慨万千。

不过等他冷静下来,回想起刚刚小贩那番话,却总觉得现在的大唐,好像走上了有别于前世的另外一条道路。

另外一条不归路……一条未知的,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不归路。

虽然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但终点一定是人间炼狱!

这让方有德感到了莫名的恐慌。

因为上一世经历过的经验教训,现在基本上已经用处不大了。露在水面上的敌人没剩下多少,潜伏于水下的敌人,却又一切都是未知。

他将要面对的对手或下属或朋友,谁是“忠”,谁是“奸”,不再有明确答案了。

面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

很多时候,是佛是魔,往往都在一念之间,谁敢说某个人天生就是坏人呢?

人心隔肚皮,以后真相就在别人脑子里面,只能听其言观其行来判断。

方有德的“先知”优势,基本上已经荡然无存。

今日,他已经正式进入了“凌烟阁”,达成了臣子可以达到的丰功伟业。在世人看来,方有德这辈子已经功成名就,可以躺着摸鱼安享晚年了。

唯有他自己知道,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该来的事情,一定会来!

就像是刻骨的仇恨不会凭空消失一样。要么杀仇人,要么被杀死,或者二者同时发生,否则仇恨就会一直摆在那里,代代相传。

直到人们用鲜血去洗刷。

想到这里,方有德忽然觉得嘴里的胡饼不香了,只剩下若有若无的膻腥味。

……

“杜子美啊,你让本相怎么说你好呢?”

平康坊的李林甫宅院书房里,这位大唐右相,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教训杜甫。

“请右相恕罪,下官只是脑子一热……”

杜甫有些羞愧的说道。他上朝那时候确有自己的私心,但大体上还是在为李林甫出头的。

没错,李林甫这个人的人品确实不咋地,官声也不怎么样,更是靠着门荫入仕,没有参加过科举。

但是别人可以骂李林甫,甚至是写文章写诗骂,杜甫却不行。

因为他科举是走的李林甫的门路,而且还不是行卷的门路,而是李林甫直接发话“点中”杜甫让他中进士的。

这个知遇之恩,杜甫一生一世还不完,要不然就会被社会主流思潮所唾弃!

还是那句话,当一个人是落魄文人的时候,他大可以写诗痛骂社会不公,写诗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时候,也可以偷偷的拍手叫好!

然而,一旦他进入统治阶级的高层圈子,他就不能秉持这个立场了。

如今的杜甫便是这样,他因为李林甫的提拔当了进士,一路官运亨通,那就必须要为李林甫鞍前马后的服务。姿态可以高雅点,但绝对不能阴搓搓的对着干!

“本相知道你是自己人,可是,唉,这御史台的活计,确实不适合你。

这样吧,相州还有个司马的职位空缺,你调任到相州担任司马吧。

本相会尽快将你擢升为相州刺史。”

李林甫叹息说道。

张罗一个会写诗会在文人里面造舆论的人,对于他来说确实不太容易,这是圈子的局限性造成的。李林甫心中的人选,必须要信得过,还要诗文“能打”,现在手里除了杜甫以外,也没有别人了。

让杜甫从御史台的侍御史,外放到相州(邺城)当司马,这算是升官还是贬官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杜甫“犯颜直谏”,而将他从六品官侍御史擢升成上等州的四品官州司马,但实际上则是将其踢出长安的官场核心圈子,让他在地方上自生自灭罢了。

典型的明褒暗贬操作。

当然了,如果没有李林甫提拔,杜甫现在估计还在官场沉浮,底层厮混。只能说有大腿抱那是真的好,贬官都有人罩着。

“谢右相栽培,下官感激不尽。”

杜甫对着李林甫恭敬行礼道。

他知道,自己为冲动付出了代价,已经从升官快车道上下来,换了另外一条慢慢混资历的赛道,福祸未知。

“去吧,明日去御史台办完交接,过几日便去赴任。”

李林甫语气有些冷漠的说道。

这些文人出身的官僚,不识时务,是普遍的毛病!

杜甫的私心是什么,他看得一清二楚,只是不想点破而已。

杜甫向李林甫辞别后,走出李氏的宅院。

大雨要来了,此刻狂风骤起,吹得街面上的各类小摊子鸡飞狗跳,到处都是着急回家避雨的人群,有条不紊的奔跑着。

“今日之狂风,甚是喧嚣啊。”

杜甫忍不住感慨了一句,回头看了一眼右相府,心中忍不住黯然叹息。

308.第267章 不想体面的人就给他体面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想冲一下月票榜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科普小知识:反向货币操作第25章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第364章 圣女卖身救国记第365章 光与影的二象性175.第158章 惊天弊案(1)第312章 以攻代守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8章 我就说我是神童吧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烦多第419章 铁公鸡一毛不拔281.第245章 深不可测的道德下限187.第168章 卡bug第316章 谁怂谁是狗第379章 心如猛虎,细嗅蔷薇第298章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写得要抑郁了第47章 五如六十一东岱112.推荐一本好书,顺便做个问卷调查129.第122章 方来鹊一战封神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17章 今日始称王第458章 势如破竹与席卷江山227.第199章 勇气传说111.第108章 非典型边镇战斗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309章 风雪六月天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141.第130章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全忠第372章 不自量力250.更新通知第41章 帮小方想一个表字第393章 事不可为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败愚昧,用魔法打败魔第69章 官场规矩多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第335章 分门别类,看碟下菜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才是专家。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171.第155章 重拳出击(上)第327章 多余之人第347章 这把是顺风局108.第105章 成长的秘诀在于学习第343章 你想做什么?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287章 无利不早起174.第157章 属于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60章 退学威龙120.第115章 一个个说话都蛮好听的164.第148章 我们是讲道理的188.第169章 逆向开车第433章 何日风起云涌255.第222章 长安不眠夜第418章 焦虑成灾第429章 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第353章 基哥的铁拳205.第181章 影子选手259.第226章 梨园射姬(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158.第144章 永不妥协第278章 五年平辽108.第105章 成长的秘诀在于学习160.第145章 削发以明志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时辰(上)160.第145章 削发以明志199.第176章 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29章 传统艺能月末求票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174.第157章 属于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349章 有脑子,但不多107.第104章 离谱的大唐官场第295章 晚唐行为艺术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节帅第327章 多余之人287.情况稳定眼睛感染,请假一天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75章 得非所愿第403章 方节帅见不得流血第457章 优势在我第23章 无言以对第402章 走基层路线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第452章 暴雨急袭第417章 今日始称王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12.推荐一本好书,顺便做个问卷调查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见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输麻了第41章 帮小方想一个表字
308.第267章 不想体面的人就给他体面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想冲一下月票榜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科普小知识:反向货币操作第25章 第一幕总结,顺便求个票第364章 圣女卖身救国记第365章 光与影的二象性175.第158章 惊天弊案(1)第312章 以攻代守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8章 我就说我是神童吧第85章 人小事大麻烦多第419章 铁公鸡一毛不拔281.第245章 深不可测的道德下限187.第168章 卡bug第316章 谁怂谁是狗第379章 心如猛虎,细嗅蔷薇第298章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写得要抑郁了第47章 五如六十一东岱112.推荐一本好书,顺便做个问卷调查129.第122章 方来鹊一战封神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417章 今日始称王第458章 势如破竹与席卷江山227.第199章 勇气传说111.第108章 非典型边镇战斗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247.第216章 “高尚”不高尚第309章 风雪六月天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141.第130章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全忠第372章 不自量力250.更新通知第41章 帮小方想一个表字第393章 事不可为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败愚昧,用魔法打败魔第69章 官场规矩多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第335章 分门别类,看碟下菜220.第193章 外行?不,我才是专家。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171.第155章 重拳出击(上)第327章 多余之人第347章 这把是顺风局108.第105章 成长的秘诀在于学习第343章 你想做什么?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287章 无利不早起174.第157章 属于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60章 退学威龙120.第115章 一个个说话都蛮好听的164.第148章 我们是讲道理的188.第169章 逆向开车第433章 何日风起云涌255.第222章 长安不眠夜第418章 焦虑成灾第429章 会抓老鼠的就是好猫第353章 基哥的铁拳205.第181章 影子选手259.第226章 梨园射姬(下)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284章 正面天使背面魔鬼158.第144章 永不妥协第278章 五年平辽108.第105章 成长的秘诀在于学习160.第145章 削发以明志229.第201章 基哥十二时辰(上)160.第145章 削发以明志199.第176章 老乡见老乡,背后打一枪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29章 传统艺能月末求票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174.第157章 属于基哥的盛世(本卷完)第349章 有脑子,但不多107.第104章 离谱的大唐官场第295章 晚唐行为艺术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节帅第327章 多余之人287.情况稳定眼睛感染,请假一天第10章 玩一票大的第75章 得非所愿第403章 方节帅见不得流血第457章 优势在我第23章 无言以对第402章 走基层路线第311章 套马的汉子威武雄壮第452章 暴雨急袭第417章 今日始称王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3章 小丑竟然是我自己!112.推荐一本好书,顺便做个问卷调查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见第348章 方大使貌似输麻了第41章 帮小方想一个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