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

太常卿孔融,就是负责太学的人,而孔融偏偏又是一个传统文士,对于刘轩的这一道诏令,只觉得无比的荒唐,甚至有一种起身直斥天子的冲动——好在他还晓得这是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在席上坐着,若自己就这么急赤白脸的大骂皇帝,皇帝面上过不去。

要说汉朝时节,这女子的地位虽然比南宋后期以及明清的时候要好上许多,可真论起来的话地位也不是那么的高,起码和清朝以后是没法比的。

所以官场上,这象征着这个时代地位最高的一群人中,绝对看不到女子的身影,而博士是什么?

这可不是后来那个博士,在这个年代博士是非常牛的存在。

汉朝太常寺下有国子监,或称太学,主官称博士祭酒,也就是孔融原本坐的那个位置,下面管理十四个博士——这十四个博士,就是整个天下最优秀的大儒,他们负责教导能够进入太学的学生知识,而且在国家有什么疑难问题的时候,有负责解答的职责——这就是汉朝的百科。

其中易博士四人,教授‘施氏’‘孟氏’‘梁丘氏’‘京式’四种《易经》。

尚书博士三人,负责教授‘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三种《尚书》。

诗博士三人,负责教授‘鲁’‘齐’‘韩氏’三种《诗经》。

礼博士两人,教授‘大戴氏’‘小戴氏’两种《礼经》。

春秋博士两人,负责教授‘颜氏’‘严氏’两种《公羊春秋》。

这十四个人,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官员,而想要得到博士称呼也不仅仅是朝廷任命就行的,在那之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些考试,你才有被任命为博士的资格。

所以说能成为博士者,都是这个年代最顶尖的学者,更重要的是——算上博士祭酒全国也就这十五个人,同时这十五个人也会兼职九卿的副手,可见其地位和职权之高。

从这一点来看,就不难理解刘轩下达这么一个命令后,孔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了?

虽然刘轩的诏令中只是让甄宓入国子监就学读书——只是去当个学生,可是国子监的学生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

整个天下就这么一个国子监,是真真正正的汉王朝最高学府,能够进这里读书的弟子要么是皇室子弟,要么就是天下有名望的才子俊杰。

选择上或者由太常卿亲自负责选择——让九卿之一负责学生挑选,可见多么慎重?

地方州郡上也专门设立了官员挑选优秀的年轻俊杰,学生总数约为一万人(原本只有几十人,后来王莽时期大肆扩增),可即便如此,能够入选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后来在几十年前又扩增过一次,最多达到三万多人,不过在灵帝时受到过严重打击,目前刘轩接的是灵帝留下的烂摊子,太学的情况也不怎么好,目前只有一千多学生罢了。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博士弟子或者说太学弟子,只要入了太学,就有可能补缺官职,说白了这一万人就是汉王朝的后备官员,甚至可以说入了太学的话早晚都可以成为汉王朝的真正官员。

因此,哪怕只是一个学生的名衔也由不得众人不重视,甄宓若是入了太学,就等于正式进入了汉朝的官吏体系当中,孔融怎么可能不做任何反应?

让女人做官……想想就觉得荒唐。

满朝文武心中都有这种感觉,是以孔融大骂荒唐的时候,满朝诸公没有一个开口的,他们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

可惜对于刘轩来说这些规矩传统都是屁话,他想做的事情还真轮不到这群家伙来唧唧歪歪。

何况他要在这个世界推行的东西,本就大异于这些传统文士原本所坚持以及学习的东西,所以他不觉得让女人做官有什么不好——何况如果甄宓真能够入太学并且最终成为博士,那么自己还可以让甄宓负责传授修炼术法,并且彻底将太学演变为天下最高等的修炼学府。

“此举是为告诉天下人,但凡有才学之人,不论身份,朝廷都会重视……朕意已决,诸公不必多言,下诏吧!”

一挥手,直接将孔融将要说出口的话给憋了回去,将这刚刚上任的太常卿堵的脸孔一阵通红,想说的话卡在喉咙里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瞧了瞧其他人,发现这群人脸色也不怎么好看,只有几个亲信之人比如荀攸、荀彧,依旧表现的很是淡定从容,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好似入定。

他知道,这些人可能对这种做法也不是很理解,不过他们不理解归不理解,依旧会坚定的支持自己,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那些脸色难看的家伙们,理会他们做什么?

又处理了一些琐碎事情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那道诏令太过惊人,朝堂上显得安静了许多,没多久就散了朝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刘轩做完了之后,也没理会他们,将荀攸以及荀彧叔侄两个留下叫进内殿,询问了一些详细的事情。

“钱币的情况怎么样了?”

荀攸拱了拱手:“已经初步推行了出去,现在京兆地区的百姓已经习惯用新的钱币进行交易了。”

“炼器司的那几个宝鼎都已经交付了?”

“是的!”

没想到炼器司的效率还满不错的,就前段时间司马懿前来报告所说的情况,目前炼器司渐渐走上了正轨,除却招募来的那些修士们已经适应了刘轩所传授的诸多制作法门以及工序之外,那些年轻的学徒也终于能够帮上忙了。

这就大大的加快了炼器司工作的效率,就目前来说,炼器司每月都能够生产出至少三十个箭囊,而原本要他们制作的宝鼎也早就已经完工,同时要求他们尽快研究出来的轻便盔甲也快要有了头绪,只要再过些阵子就可以拿出样品。

那时候只要刘轩点头表示满意,这批轻甲立刻就会开始正式制造和生产,羽林骑也将会在两年内完全形成战斗力。

除了这一点,炼器司也在为了配合箭囊设计一款新的弓好配合羽林骑士兵越来越强健的臂力。

这件事情并不是刘轩主动提出来的,而是司马懿在前去观察了羽林骑的训练情况,并实际考察了羽林骑的实力以及修炼进度后,自己提出来的一项计划。

可以说,在李肃的后勤保障下,司马懿渐渐发挥出了自己的才能,并且将炼器司带上了新的轨道,并渐渐脱离了对自己的依赖。

这是好事,刘轩自然高兴,而今天荀攸又提到了一件事,使得他更加开心。

“炼器司开始能够大批量的制造丰收符箓了,正好解决了豫州的民生恢复难题,这一次杨琦以及程昱离开的时候,就让他们携带了足够一郡之地使用的丰收符箓!”

丰收符箓是目前朝廷能够不停大踏步前进的最根本保障,听到这一点后刘轩自然更加开心,不过荀攸也表示:“可惜那布阵的法诀杨琦还没完全掌握,自己需要亲自往豫州走一趟!”

倒是程昱掌握的比他当初还好,几乎是很短的时间里就学了个通透,甚至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并且演变出了一门新的阵法,荀攸正在考虑将那一门阵法也推行出去。

“什么样的阵法?”

“陛下当初提过要发展畜牧业,程昱修改后的阵法能够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刺激阵法范围内的牲畜成长的更加健壮,另外就是能够让当地的水草等物更加茂盛以及更快的恢复,保证羊、马、牛等食草动物不会因为草料的问题而难以大规模养殖!”

刘轩听了大喜,这程昱果然是个人才,而且在修炼上也颇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并且能够瞧出限制这些东西发展的根本原因。

同时,他的这个阵法并不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这就使得西北即便不停的养上一千年的战马、牛羊也不会像是原本历史上那样变成一片戈壁沙漠。

而西北这个地区又是黄河的上游地区,未来千余年当朝的皇帝不知道为了黄河的问题头疼了多少次,若能保证黄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那么黄河水患泛滥的问题也会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

再配合自己的一些手段,估计未来汉王朝不会再有什么特大的天灾,就算碰到些麻烦也是些小灾,很简单就能够解决了。

这些事情都不起眼,可却是能够影响一个帝国的根本,眼下瞧着情况越来越好,刘轩终于感觉到自己的国家开始慢慢踏上了正轨。

既然如此,那么有的事情也该做了,这也是他今天特意将荀彧喊来的原因之一。

“文若身为吏部尚书,当朝官员基本都在你监控之下,如今心中可有了计较?”

荀彧在来到这里之后一直没说话,刘轩也一直没问他什么事情,但这不代表他不明白刘轩喊自己来是为了什么。

这两年天子不怎么单独召见他,不晓得还以为他失宠了,只有荀彧知道,天子这是在给他创造环境,眼下就是要看他这几年的成果了。

第49章 新式战甲第55章 大汉的将军第70章 先锋军第25章 陵寝之中第17章 倚天之威第29章 出栏?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试验场第98章 诛文丑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37章 惊变第55章 大汉的将军第168章 清洗江东第9章 锁定目标第84章 诛其九族第57章 于吉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26章 好船第57章 八十万禁军第40章 心柔第126章 好船第147章 刘备出兵第88章 长安学院第60章 恍然第53章 大战之前第23章 入口第102章 提亲?第41章 刺激第29章 好处多多第31章 西北第51章 举荐第49章 新式战甲第111章 海军?第80章 女博士?第137章 送上门第77章 开了眼界第81章 天文课第46章 戴克里先第93章 刘玄德第7章 民生第57章 北方的行动第76章 调动和升迁第38章 抢夺第29章 出栏?第34章 吕布的志向?第47章 南华第47章 南华第72章 “年轻”将领们第30章 九卿的调整第54章 先取何处?第31章 计划变更第37章 惊变第7章 民生第7章 旧部第42章 好日子第47章 貂贵人第46章 戴克里先第57章 于吉第168章 清洗江东第149章 新野第17章 倚天之威第5章 舰船难题第96章 都收拾掉第6章 破而后立第78章 医圣第4章 死骑兄妹第12章 呵斥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3章 黄巾大将第33章 拉拢史道人第94章 黄龙天翔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86章 女子学馆?第61章 霹雳火第7章 好处第24章 门第41章 刺激第93章 刘玄德第33章 拉拢史道人第103章 甄美人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31章 计划变更第10章 扬州牧第33章 杀了便是!第90章 三年五载第89章 教育雏形第20章 机缘第38章 抢夺第63章 如狼似虎第162章 杂鱼?第90章 马超第52章 强行军第70章 神鬼第38章 长生第70章 先锋军第31章 西北第102章 提亲?第85章 又一分龙气第11章 天师道反第106章 几年下来的成果
第49章 新式战甲第55章 大汉的将军第70章 先锋军第25章 陵寝之中第17章 倚天之威第29章 出栏?第152章 合适人选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试验场第98章 诛文丑第125章 河北的文武第37章 惊变第55章 大汉的将军第168章 清洗江东第9章 锁定目标第84章 诛其九族第57章 于吉第17章 倚天之威第126章 好船第57章 八十万禁军第40章 心柔第126章 好船第147章 刘备出兵第88章 长安学院第60章 恍然第53章 大战之前第23章 入口第102章 提亲?第41章 刺激第29章 好处多多第31章 西北第51章 举荐第49章 新式战甲第111章 海军?第80章 女博士?第137章 送上门第77章 开了眼界第81章 天文课第46章 戴克里先第93章 刘玄德第7章 民生第57章 北方的行动第76章 调动和升迁第38章 抢夺第29章 出栏?第34章 吕布的志向?第47章 南华第47章 南华第72章 “年轻”将领们第30章 九卿的调整第54章 先取何处?第31章 计划变更第37章 惊变第7章 民生第7章 旧部第42章 好日子第47章 貂贵人第46章 戴克里先第57章 于吉第168章 清洗江东第149章 新野第17章 倚天之威第5章 舰船难题第96章 都收拾掉第6章 破而后立第78章 医圣第4章 死骑兄妹第12章 呵斥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63章 黄巾大将第33章 拉拢史道人第94章 黄龙天翔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86章 女子学馆?第61章 霹雳火第7章 好处第24章 门第41章 刺激第93章 刘玄德第33章 拉拢史道人第103章 甄美人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31章 计划变更第10章 扬州牧第33章 杀了便是!第90章 三年五载第89章 教育雏形第20章 机缘第38章 抢夺第63章 如狼似虎第162章 杂鱼?第90章 马超第52章 强行军第70章 神鬼第38章 长生第70章 先锋军第31章 西北第102章 提亲?第85章 又一分龙气第11章 天师道反第106章 几年下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