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计划变更

请卢植给刘备写信,自然是要利用卢植老师的这个身份。

同时刘轩也充分考虑到刘备目前的身份似乎并不适合做这么惹人瞩目的行为——曹操可以发檄文,一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当时名士,另外就是他纵使弃官逃出京师,但在很多人眼里他也曾经是京师中的官员。

何况西园八校尉是先帝设立,名义上直属于皇帝的亲卫禁军,曹操虽然只是其中一名校尉,但有这个天子近卫的身份,发讨贼檄文自然可以让世人接受。

刘备却不行,刘备虽然有汉室宗亲之名,却不得天子承认。没有皇家承认,你这汉室宗亲就做不得数,因此就算刘备发出檄文来,也不会有太多从众。

这种情况自然不会被忽略,刘轩给刘备出了两个主意:一是以北平太守公孙瓒之名发檄文,另外就是以渤海太守袁绍之名发檄文。

当然,刘备也不会没有好处,这檄文就是要他撰写,最后也会署上他的名字,只要檄文一发,刘备之名立刻就会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对刘备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自然不会放过。

按照刘轩的意愿,自然是请渤海太守袁绍发布这个檄文最好,不过考虑到刘备与公孙瓒的关系,最后的可能还会是公孙瓒发布。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刘轩大为吃惊:公孙瓒与袁绍竟然联名发布讨贼檄文,这一下得到的响应更加热烈,几乎关东群雄尽数起兵,就连身处西北之地的西凉太守马腾也遥相呼应——指望马腾真的起什么作用是不可能的了,在董卓老家后面摇旗呐喊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诸侯联军最后号称讨董联盟,推举袁绍为盟主、公孙瓒为副盟主,聚拢兵马十数万,浩浩荡荡气势惊人直奔雒阳而来。

消息传到京师雒阳,董卓自然是震怒非常,甚至在朝堂之上就直接怒斥太傅袁隗,甚至一开口就要将袁隗处死。

罪名自然是谋逆之罪。

此时已经是永汉二年——不过新年一过,这帮子老臣又说要改元,这一次刘轩可受不了他们在那胡扯,直接就道:“就定建安好了!”

反正这年号等自己真正掌权之后就要彻底废除,然后推出一固定历法,所以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原本献帝所用最久的年号给搬了出来,群臣见皇帝开口,也不好反驳,再加上建安这年号也不差,就按照刘轩之意,将年号改为建安,是为建安元年。

刘轩心中却另有一套历法,此时应当是公元一九零年,讨伐董卓之战就在今年,不过却虎头蛇尾,没打两仗就宣告完毕,不过只有这两仗打完了,董卓才会因为忌惮关东群雄而迁都长安——那时候董卓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刘轩也就没有继续留下他的必要了。

正因为大事将近,刘轩越发需要拉拢朝中诸公,因此当董卓暴怒,想要杀袁隗泄愤之时,刘轩开口了:“袁太傅久在朝中,忠心为国,当不会行那谋逆之事,关东之乱当为那袁本初自行为之,不可因此而断太傅之罪。”

董卓似乎也没想到,朝中诸公都不敢言声的时候,这天子竟然敢开口说话,而且这话中意思似乎是要保住袁隗?

作威作福了半年之久的董卓突然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哪怕这人是皇帝也是让他极为不爽,正欲开口,却见不远处李儒正冲自己使劲使眼色,心中虽然愤愤,但依旧摆出臣子姿态,冲刘轩道:“臣失态了,还请陛下责怪。”

刘轩见董卓竟然服软,略微惊讶的同时也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下去,于是这一场早朝就这么散去,太傅袁隗本来已经闭目等死,却不料事情竟然峰回路转?登基以来始终中规中矩的皇帝居然开口将自己保了下来?

“这是因为什么?莫非天子欲依仗我来制衡董卓?”

百思不得其解下,就想与一些人商量谋划一番。奈何袁家势大,在朝堂上也是自成一派,此时竟然寻不到合适之人来共同商议。

正郁闷着,突然见司徒王允暗中冲自己使眼色,然后与自己并肩交错而过的时候低声邀请自己过府一叙。

刘轩虽然没看到这些,但是他早注意到王允暗中与几个人眼神交流,估计着这位王司徒见关东诸侯联盟,大兵压境下似乎有希望将董卓扳倒,所以不甘寂寞的想要做什么事情了。

对此他也不好参与,更不好出言阻拦,只是回到寝宫中,将荀彧唤来,与其商量一番,看看这一次会否引发什么变故出来。

“我族中从子荀公达今日也得王司徒相邀,不若等晚上再唤其过来,请陛下询问一番?”

荀彧因为在宫中随侍天子,许多事情都不便叫他参与,荀攸却因为职务原因经常出入皇宫,与诸多朝臣也是颇为熟悉,更何况又是颍川荀氏之人。

今荀氏在朝中最得重视者,当是司空荀爽,今次也一样被王允邀请到自己府中,刘轩如今已经决定拉拢荀彧,那么对颍川荀氏也多了几分看重,这才注意到自己朝中的司空也是荀家人——他以前只盯着那几个人,荀爽又是被半强迫征辟入朝,所以在朝中极为低调,平日上朝也不怎么说话,闹的刘轩始终没注意过他。

既然那‘聚会’有荀家人‘混’了进去,刘轩也就不在意了,反而与荀彧讨论起讨董联盟来。

“关东诸侯起兵讨董,却不知道其中有几人是真心为了铲除奸邪的。”

荀彧不答,反而道:“今天下群雄并起,各拥兵马无数,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如那渤海太守袁绍,仅只一太守,却拥兵数万,怕是所图甚大!”

这一次诸侯起兵,声势极为惊人,但同时也将关东群雄的一些见不得人的东西给暴露了出来——明明都是汉室江山,这些一地郡守却坐拥那许多兵马,随意调动,还可以跨州击贼,可见这关东诸郡,早不在朝廷掌控之中了。

纵使有讨贼檄文为名,但依旧逃不掉那拥兵自重之实。

“今日众人将自家兵马暴露了出来,只怕这董卓一倒,他们立刻就会相互攻伐。那时候关东陷入混乱,却是我尽复关西之地的绝佳良机。”

荀彧却道:“可若董卓被联军打败,陛下又如何处理这许多路诸侯?”

想来想去,只能各自封赏,然后让他们回归各自领地上。但诸侯中不乏野心巨大之人,这些人要是不满意这些封赏,执意要领兵进驻雒阳,那又怎么办?

难不成以兵马拒之?那就彻底与天下诸侯撕破脸,恐怕诸侯第一时间就会联合起来先把朝廷给灭掉。

刘轩却笑道:“董卓只要稍显败象,便直接迁都长安,将这雒阳留给他与那群雄争夺。”

这算是刘轩安排的后备计划。

那就是如果事情有变,没有按照自己计划中的所前进,那么他就先董卓一步把这都城丢弃——到时候虽然会对他天子威严有损,但这也正是他想要的。

若不如此,关东群雄哪能彻底将天子撇到一旁?所以这时候刘轩要做的就是败坏自己名声,然后低调的去关西发展。

他记得讨董联军与董卓打到最激烈时,董卓曾有过亲自引军与联军交战的记录,那时候也就是他们离开雒阳之时。

若这般做的话会有许多麻烦之处,更要提防董卓引兵追杀而至,那时候他能指望的似乎就只有曹操的羽林军。

另外还得计算好时间,同时要让董卓大军被关东群雄牵制住,分身乏术,这才能真正成功。

“陛下是想以潼关天险拦住董卓,然后坐看董卓与群雄厮杀,并取西北之地?”

荀彧与刘轩谈了片刻,立刻就明白了刘轩的打算,心中想了一下,突然道:“此计比前计更好,陛下何不先用此策?”

刘轩一愣,一时间被问住了。

“是啊!既然一样可以达到效果,那我干嘛非得死守着原本的套路呢?”

他原本觉得既然按照原本的进程来发展就可以达到目的,那么自己就在一旁看着就好了。此时才想起来,若是主动出击,自己甚至可以更早两年的定鼎天下。

若是以前,早两年晚两年无所谓,那时候他一闭关出来也不只两年,甚至二十年都不只。但眼下正是要发展之时,差了这两年可差了许多事情,不说旁的,就这两年时间,完全可以将那羽林军练成一支强军,甚至将曹操一直惦念着的虎豹骑组建起来。

“只是虎牢距离雒阳不过五十里,陛下稍有异动,恐立刻便叫董卓知晓。”

刘轩想了想:“此事不难,董卓即便引军离京,定然也会留人监视朕与朝中百官,就在那监视之人身上做些文章便是。”

荀彧想了想,立刻恍然:“陛下欲招揽都亭侯?”可随即眉头皱起老高:“都亭侯拜了董卓为义父,怕不是那么容易招揽。”

“天下人所图无非名利二字,今但凡都亭侯所求朕都能给,如何招揽不得?就算都亭侯不动心,他帐下将校不动心?”

:扔下董肥和群雄死磕,刘轩准备跑路喽~

第56章 新的战争模式?第89章 天威第112章 两个选择第25章 许昌第46章 戴克里先第21章 嫔妃制度第92章 救出公孙瓒第68章 北魏必须灭亡!第10章 扬州牧第69章 尉迟与呼延第42章 好日子第47章 人口掠夺第94章 妖刀碎片第104章 医院第46章 戴克里先第29章 出栏?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02章 提亲?第58章 左慈第86章 就这么整!第126章 好船第149章 新野第47章 人口掠夺第76章 外籍军团的安排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61章 大势第7章 旧部第67章 诸事齐备第91章 凉州都督第56章 新的战争模式?第38章 长生第21章 嫔妃制度第44章 调兵遣将第18章 微服私访?第72章 残兵败将第162章 杂鱼?第32章 人选第72章 残兵败将第144章 驱逐第30章 讨贼檄文第2章 杀鸡儆猴第120章 酒第69章 吕布战南华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7章 民生第67章 大战前夕第17章 以我为本第122章 破邪第62章 万年公主第41章 名声什么都是虚的第92章 西北平定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25章 陵寝之中第7章 民生第34章 混入孙家?第49章 炼器司的新任务第94章 妖刀碎片第51章 举荐第41章 名声什么都是虚的第108章 阿丑第69章 尉迟与呼延第84章 大汉准备行动起来第37章 好处多多第88章 长安学院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试验场第11章 突破的契机?第55章 誓将山寨事业发扬光大第23章 选妃立后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81章 天文课第84章 大汉准备行动起来第22章 目标秦皇陵第95章 祸乱并州第9章 锁定目标第128章 新皇宫第18章 京师诸军第28章 力量第69章 吕布战南华第120章 酒第20章 机缘第45章 神之国度第141章 华丽丽的纸面阵容第123章 班门弄斧?第27章 精锐骑兵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127章 再迁都?第16章 华雄第20章 小家伙第20章 两家火并第144章 驱逐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161章 断了他这份念想第4章 柳云第82章 三公的人选第24章 一舍一得第153章 徐庶第52章 偷得半日闲
第56章 新的战争模式?第89章 天威第112章 两个选择第25章 许昌第46章 戴克里先第21章 嫔妃制度第92章 救出公孙瓒第68章 北魏必须灭亡!第10章 扬州牧第69章 尉迟与呼延第42章 好日子第47章 人口掠夺第94章 妖刀碎片第104章 医院第46章 戴克里先第29章 出栏?第23章 公主的婚事第102章 提亲?第58章 左慈第86章 就这么整!第126章 好船第149章 新野第47章 人口掠夺第76章 外籍军团的安排第14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107章 将领选择第61章 大势第7章 旧部第67章 诸事齐备第91章 凉州都督第56章 新的战争模式?第38章 长生第21章 嫔妃制度第44章 调兵遣将第18章 微服私访?第72章 残兵败将第162章 杂鱼?第32章 人选第72章 残兵败将第144章 驱逐第30章 讨贼檄文第2章 杀鸡儆猴第120章 酒第69章 吕布战南华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7章 民生第67章 大战前夕第17章 以我为本第122章 破邪第62章 万年公主第41章 名声什么都是虚的第92章 西北平定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25章 陵寝之中第7章 民生第34章 混入孙家?第49章 炼器司的新任务第94章 妖刀碎片第51章 举荐第41章 名声什么都是虚的第108章 阿丑第69章 尉迟与呼延第84章 大汉准备行动起来第37章 好处多多第88章 长安学院第64章 北魏是新的试验场第11章 突破的契机?第55章 誓将山寨事业发扬光大第23章 选妃立后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81章 天文课第84章 大汉准备行动起来第22章 目标秦皇陵第95章 祸乱并州第9章 锁定目标第128章 新皇宫第18章 京师诸军第28章 力量第69章 吕布战南华第120章 酒第20章 机缘第45章 神之国度第141章 华丽丽的纸面阵容第123章 班门弄斧?第27章 精锐骑兵第56章 神明的怒火第127章 再迁都?第16章 华雄第20章 小家伙第20章 两家火并第144章 驱逐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161章 断了他这份念想第4章 柳云第82章 三公的人选第24章 一舍一得第153章 徐庶第52章 偷得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