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舍一得

蔡邕蔡伯喈,素有名望,尤其是在士人之间,蔡邕的大名谁人不晓?可以说是当今天下知名的大儒之一。

只是最近蔡邕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他的名望,使得掌握了权柄,希望拉拢天下人心的董卓对其特别的看重。

三日三迁其职就可以得知这位新近权臣多么的重视蔡邕!

奈何这种重视并不是什么好事,董卓虽然才掌控朝堂,还没来得及做出太多的事情,但朝中诸公哪个不是人精一般的人物?谁瞧不出董卓究竟是什么货色:这就是又一个妄图掌握汉王朝大权的野心家,而且他比何进更加肆无忌惮,为了彰显权威,甚至将登基不过半年的皇帝给废去,扶持梁王登基称帝。

蔡邕得董卓这般看重,他就算再有名望,也被动的被打上了董卓一党的标签,就算他们看在蔡邕不是自愿的情况下能够不说什么,但不代表他们能够继续如往常一般对待这位当世大儒。

所以,即便朝中所有人都知道蔡邕有一个颇具才名的女儿,他们也不会将其推荐给皇帝为妃——更遑论正宫皇后?归根究底只有一个原因:蔡邕和他们已经不再是一路人。

刘轩高坐其上,冷眼瞧着诸公神态,心中冷笑:“既然要本人选妃,那自然得选个顺眼的……蔡文姬长的什么模样我的确不知道,不过总比那些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路人龙套来的好,好歹也算是历史知名人物!”

等到众人回过神,纷纷转头看向刚刚登基的刘轩,这时候他们才想起来应该说点什么,可是王允却发现,适才刘轩所用的并非是疑问,比如询问诸位以为如何或者说觉得怎样?,而是用‘可为正宫皇后’这样肯定的语气,等于直接定了此事。

“这新皇帝倒是颇有主见!”

他王允看事情看的明白,等他偷偷一瞧董卓,见这大权在握的董太师似乎对刘轩的这番言论也没有反对的意思,立刻就明白大势已定:犯不上在这事情上与新皇帝过不去,何况蔡邕蔡伯喈之女他也知晓,真入宫为后的话总比那些乱七八糟的人把自己女儿送进去来的强,起码这是个知书达理的贤惠女子。

想到此处,还不等众人开口王允立刻道:“陛下所言甚是,蔡尚书之女素有才名,的确是一绝佳人选。”

他一开口,那些还想说什么的群臣只得齐齐将口中话语给吞了回去,一些人不由得纳闷的瞧向王允,好奇这王司徒莫非是想到了什么?

此时王允哪有功夫搭理他们,只是瞧着刘轩,想看看这新皇帝如何说?

果然,刘轩一摆手,直接就将这事定了下来:“连王司徒都这般说,那么就这么定下了吧!蔡尚书莫非觉得有什么不妥?”

蔡邕满眼都是泪,只觉得自己这段日子也不晓得是走了什么霉运,事事都由不得自己。如今天子话都说出来了,他怎么敢说什么不字——倒是原本还在与河东卫家商量定亲的事情,这次怕是要把那事情给推掉了。

不过换个方向去想,如今自己被董卓绑到了他那边去,在朝中极不受人待见,若自己女儿能入宫为后,起码能缓和一下与皇帝的关系——这做官还不是做皇帝指使的官?若有皇帝帮衬,就算以后有什么变故,想来也不至于让自家遭逢大难。

“臣遵旨!”

这么一想,这对于他蔡家来说也算是一个机遇,乖乖领旨就是。

他心中这么安慰,那边董卓也觉得满意,刘轩开口愿意纳蔡邕之女为妃,甚至有意立其为皇后,那是不是代表着皇帝在向自己示好?虽然他大权在握,但因为行事过于跋扈,又不够名正言顺,总觉得心里没底,如今看来,倒是自己想多了。

“连皇帝都不敢得罪自己,要与自己示好?我以后还怕的什么?”

董太师摸摸自己胡子,乐呵呵的笑了笑:“早闻蔡伯喈之女甚贤,正欲向陛下进言,不想陛下早有知晓,倒是省却了不少麻烦!”

他这一开口,群臣就不敢再多说什么,当然也有不忿董卓跋扈的官员对其怒目而视,只是当董卓转头瞧去的时候,这群人无不低头装孙子——刘轩瞧的清清楚楚,暗自也是鄙视了一番。

嫔妃皇后的事情暂且告了一段落,刘轩既然在德阳殿上开口选定了蔡邕之女,诏书什么的自然也要开始草拟,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倒不用刘轩操心,偌大个汉王朝自然有专门的官员就负责做这个的。

随后董卓又进言,欲将虎贲中郎将袁术提拔为后将军——不过这位后将军今日并未到场,昨日他听到董卓为了拉拢袁家而准备升其为后将军的时候,简单收拾了点东西直接就跑了。

至于袁术的兄长袁绍,当初董卓欲行废帝之举的时候,就与董卓对骂了一阵,然而事后又害怕董卓报复,比袁术更早的就跑出了京师。

当然,刘轩不知道袁绍跑掉还和自己有关系,那袁绍身为司隶校尉,在朝堂上也颇有话语权,只是先前领兵冲击了皇宫,随后又险些冲撞了刘轩,算是彻底的恶了皇室。

如今又与董卓闹翻,董卓又要立那刘轩为帝,袁绍思来想去都觉得自己若继续留在雒阳,怕是没什么好下场,纵使他袁家四世三公,但抗不住天子以及头号权臣齐齐看你不顺眼,若是如此,还不如早日离去。

因此离开京城后直接奔东而去,如今朝中袁家就剩下太傅袁隗,为袁绍的叔叔。

今日董卓欲进之言,倒是与那袁绍有些关联:“闻关东又有黄巾起,不若封袁本初为渤海太守,一边治理地方,一边平定贼寇!”

话是询问,但言语间似是已经将事情定下。刘轩听了,就知道拿到自己面前来说不过是走个过场——董卓扶持刘轩上台不满一日,这场面功夫还是要做做。

既然都是做样子,刘轩也不介意陪董卓玩玩,当即点头应允,随即下诏封袁绍为渤海太守,着其清剿周边贼兵余孽。

“羽林军重组,只孟德一人似乎太过操劳,不若使都亭侯吕布为骑都尉?”

刘轩眼皮一跳,立刻明白董卓今日打的是什么打算了!

羽林军那是刘轩目前唯一能够掌握的兵马,他封曹操为羽林中郎将,就是为了彻底的将这支兵马掌控在手中。

但若吕布成了骑都尉,那这支兵马就会脱离掌控——骑都尉,有督察、监管、统领羽林军的职权。

虽然官职在羽林中郎将之下,但说白了是对羽林中郎将的一个掣肘和监控,眼下刘轩还没到需要靠相互制约来平衡各方势力的程度,怎么可能叫董卓用这么一招坏了自己的事情?

面上表情不变,心思却转了不知道多少个圈圈,想要寻思一个绝佳的法子化解这一次危局。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元神强悍的缘由?这一想之下,还真就叫他想到了一个法子。

“得闻都亭侯勇猛无双,乃当世第一猛将,只一骑都尉似乎太过屈才!”脑袋里整理了下,随即笑道:“袁公路升任后将军,又离京视察地方,虎贲中郎将一职空悬,不若以都亭侯治虎贲军,如此也可一展才华。”

满朝诸公闻言,只觉得后背唰的被冷汗淋了个通透,暗道:“皇帝怎的这般糊涂?哪有将兵马主动送给董卓这等权臣的道理?”许多人互相看了一眼后,立刻就欲开口将刘轩的话打断。

只是互相瞧了几眼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够胆在此时开口,结果等到刘轩这番话说完,也没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

“虎贲?”

董卓也没想到,刘轩竟然这么大方,自己只是想要安插个亲信监视羽林军罢了,刘轩竟然干脆无比的将虎贲给送到了自己手上。

“得虎贲可比牵制羽林来的强上许多!”毕竟一个是真正掌控一支兵马,另外一个只是牵制住曹操,不让其超出自己的掌控罢了。而且,董卓这些日发现曹操对自己也不算敌视,也许自己还可以将其拉拢到自己一方,那时候虎贲、羽林都在自己掌控之中,京城兵马尽数入他董卓之手,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陛下明断!”

心下高兴,董卓自然顺着刘轩的话就应了下来,而吕布得了这么一个要职也是开心,这可比他当年在并州当一主薄强的多。

只有刘轩心中暗笑:“虎贲本就不在我掌握之中,拿出来送人情也没什么损失!倒是羽林军因此得以保全,这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怎么也算是给了董卓好处,刘轩寻思了下,立刻就道:“闻皇甫义真赋闲在家,此时正是朝廷用人之极,不若征辟之,如何?”

这话一出,董卓那脸立刻就黑了——他与皇甫嵩早有嫌隙,如今大权在手,还寻思找找那皇甫嵩的麻烦。却不料皇帝竟然想要重新起用皇甫嵩,虽然自己大权在手,不惧那皇甫嵩,但总归瞧着烦心不是?

关键刘轩刚把虎贲军许给他,此时两人起码表面上还是和和气气的,也不好直接开口否了。

“也罢,看看这新皇帝要用皇甫嵩做什么?”

刘轩直接道:“执金吾一职空悬,不若以皇甫嵩任之,太师以为如何?”

“执金吾?”董卓似乎没想到竟然会是这么一个官职,想了想,点头应允,心中还暗道:“不过一巡街灭火管仓库的,倒是没什么大不了!”

第39章 孙权第11章 突破的契机?第39章 西北粮仓第72章 应急之举第8章 桂宫第58章 左慈第30章 九卿的调整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59章 欺软怕硬?第59章 井底之蛙第87章 加快脚步第66章 亡灵先锋吕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粮!第8章 内臣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2章 药方第20章 机缘第62章 外籍兵团第48章 一盘菜第8章 帝国的情况第7章 民生第160章 资源储备?第71章 远征军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138章 天仙地仙和散仙第62章 万年公主第4章 死骑兄妹第54章 先取何处?第88章 出兵西域第31章 西北第25章 许昌第115章 官渡之战?第9章 先利其器第6章 破而后立第25章 许昌第22章 真正的敌人第81章 夏侯惇第67章 大战前夕第9章 碍事的女人第81章 天文课第2章 遭遇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16章 这不是官渡第58章 天灾第86章 女子学馆?第36章 去其一臂第92章 一统第112章 两个选择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第16章 左慈与曹操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51章 大家都去!第41章 七彩第25章 陵寝之中第13章 改编与裁撤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第102章 提亲?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10章 梁王?第87章 加快脚步第35章 司马懿第32章 王司徒第13章 战争不等于单挑第17章 凉州刺史董第71章 大局已定第5章 疑惑第24章 门第45章 几处调整第1章 燃烧的远征第76章 外籍军团的安排第7章 好处第45章 照办就是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32章 王司徒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118章 古怪的兵马第21章 嫔妃制度第75章 刘备的请求第73章 怒火中烧的吕布第57章 于吉第43章 兵事整编第27章 精锐骑兵第61章 大势第91章 荆州黄氏第161章 断了他这份念想第45章 几处调整第18章 微服私访?第68章 马超首战第86章 女子学馆?第49章 新式战甲第4章 死骑兄妹第95章 祸乱并州第93章 我回来了!第91章 所剩无几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45章 照办就是
第39章 孙权第11章 突破的契机?第39章 西北粮仓第72章 应急之举第8章 桂宫第58章 左慈第30章 九卿的调整第33章 重要的东西?第69章 荀彧的能力第59章 欺软怕硬?第59章 井底之蛙第87章 加快脚步第66章 亡灵先锋吕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42章 想做事,要有粮!第8章 内臣第24章 一舍一得第29章 把文若留住!第2章 药方第20章 机缘第62章 外籍兵团第48章 一盘菜第8章 帝国的情况第7章 民生第160章 资源储备?第71章 远征军第40章 不必急于一时第138章 天仙地仙和散仙第62章 万年公主第4章 死骑兄妹第54章 先取何处?第88章 出兵西域第31章 西北第25章 许昌第115章 官渡之战?第9章 先利其器第6章 破而后立第25章 许昌第22章 真正的敌人第81章 夏侯惇第67章 大战前夕第9章 碍事的女人第81章 天文课第2章 遭遇第73章 文官的心思第116章 这不是官渡第58章 天灾第86章 女子学馆?第36章 去其一臂第92章 一统第112章 两个选择第156章 襄阳城下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第16章 左慈与曹操第67章 魔鬼的爪牙第51章 大家都去!第41章 七彩第25章 陵寝之中第13章 改编与裁撤第81章 渐渐踏上正轨第102章 提亲?第52章 偷得半日闲第10章 梁王?第87章 加快脚步第35章 司马懿第32章 王司徒第13章 战争不等于单挑第17章 凉州刺史董第71章 大局已定第5章 疑惑第24章 门第45章 几处调整第1章 燃烧的远征第76章 外籍军团的安排第7章 好处第45章 照办就是第75章 臣服或者死亡第32章 王司徒第60章 汉朝修士们第118章 古怪的兵马第21章 嫔妃制度第75章 刘备的请求第73章 怒火中烧的吕布第57章 于吉第43章 兵事整编第27章 精锐骑兵第61章 大势第91章 荆州黄氏第161章 断了他这份念想第45章 几处调整第18章 微服私访?第68章 马超首战第86章 女子学馆?第49章 新式战甲第4章 死骑兄妹第95章 祸乱并州第93章 我回来了!第91章 所剩无几第129章 太逆天了!第45章 照办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