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吕布:我是厚道之人(3)

刘备见吕布送出了甘夫人,这才相信吕布对自己并没有加害之心,于是,便带着关羽和简雍进到徐州城去向吕布道谢。

刘备进了徐州刺史府衙,见着吕布深施一礼,谢道,“多谢吕将军让刘备去小沛屯居,另外,多谢吕将军对我家人的关照,多谢。”

吕布道,“刘使君,我是厚道之人,并非要夺你的城池,只是翼德好喝酒又鞭打手下,我恐城池有失,故而先代为管理,今天正好你来了,我把徐州刺史印交还于你。”

说罢,令人取来绶印,要交于刘备。刘备忙推辞道,“我本来就想要把徐州交与你的,徐州我没能力统领,还是由吕将军来统领吧。”

“哈哈哈哈,”吕布乃收回印绶,笑道,“好,既然这样,那奉先就受领了。刘使君,你驻小沛,一切军需供应皆由我来提供,你看这样可否?”

“哈哈哈哈,那有什么可否不可否的,多谢吕将军,吕将军,如果没有别的事,那在下就告辞了。”

“好,刘使君请便。”

刘备辞别吕布出了徐州城,带领着几千人马往小沛而去。

再说袁术,袁术听闻吕布请回刘备让刘备屯军小沛,大怒,便想去攻打他,谋士杨弘道,“主公,刘备驻小沛兵马不多虽易攻取,可小沛与徐州呈犄角之势,吕布不会坐视不管,我们当应先使人持重金收买吕布,要吕布按兵不动,这样才能将小沛取下。”

袁术喜道,“好,那就有劳先生去一尚趟吧,持五千两黄金,另外我再修书一封你带上。”

“是,主公。”

于是杨弘便带上袁术的书信并五千两黄金秘密到了徐州,吕布大喜,款待了杨弘之后修书一封让杨弘带回,具言袁术若出兵攻备,吕布不会出兵相救。

杨弘走后,陈登担心刘备被袁术所灭,便对吕布说道,“主公,小沛于徐州乃呈犄角之势,就好比我们抵挡外来势力的一只手臂,刘备若亡,我们岂不是自断一臂,倘若曹操来攻那我们岂不是失去了一支力量。”

陈宫道,“曹操若来攻我们不是还有袁术这股力量嘛。”

陈登道,“袁术此人刁钻狡猾、言而无信,如果我们指望这样的人来帮助自己无非是和做梦一样。”

吕布沉思着,道,“二位莫再争论,我自有道理。”

袁术在收到吕布的回信之后大喜,即刻点兵五万,由纪灵为大将,雷薄、陈兰为副将,向小沛进发。

探马报之刘备,刘备大惊,忙召众将商议。

简雍道,“主公莫忧,主公可修书一封前往徐州给吕布,说明袁术取小沛的利害关系,请求吕布发兵前来救助。”

刘备无奈,也只能这样了,于是修书一封,由孙乾前去徐州。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小沛乃是徐州的门户,如若曹操来攻,我刘备必当为吕将军前驱,可现在袁术来攻,袁术军力强大,我恐不敌,袁术若得了小沛,必北联青州之军阀来谋取徐州,肯请吕将军三思,出兵来救小沛。

吕布看完书信后对孙乾道,“你回去告诉你家主公,说我吕布不会坐视不管的,请你家主公放心。”

“谢吕将军。”孙乾便告辞回到小沛,对刘备一说,刘备这才放了心。

纪灵统大军快到小沛时便安营下寨,次日中午便统大军去攻小沛,军队前行不过十里,忽探马来报说吕布已在小沛左侧安营下寨,纪灵大惊,忙收军回营,以观动静。

吕布听闻纪灵已引军到来,便使人分别到刘备与纪灵的大营中邀请二位到他的大营中去处宴,使者走后,刘备欲要前往,关羽劝道,“此必是吕布奸计,要害大哥,大哥不要去。”

刘备道,“吕布引军前来必然是来救助我们的,我若不去反而使吕布认为我不坦诚,去也无妨。”

遂带着关羽、孙乾三人去了吕布的大营。

纪灵接到吕布的邀请之后匆匆来到吕布的大营,一进大帐便见吕布已摆好酒宴,刘备坐在吕布的一侧,关羽则按剑站在刘备的身后,纪灵大惊,转身便走。

吕布道,“纪将军且住!”

纪灵头也不回,几个士兵便拦住纪灵把他往回拉,纪灵逾加感到不妙,挣脱出帐。

吕布起身,疾步走出去,抓住纪灵的膀子,象提小孩一样将他提回来,纪灵惊道,“吕将军要杀我?”

“非也。”

“吕将军请刘备来这是何意?”

“待一会你便知道。”

吕布进到大帐,将纪灵一扔,纪灵差点摔倒,脸红脖子粗地坐在了一边的席位上。

吕布拱手对刘备和纪灵道,“刘将军,纪将军,今日我吕某请二位来是有一事相告,我欲与二位和解,但恐哀术不悦,这样吧,你们二位都随我到辕门来。”

说罢,吕布起身往外便走,刘备与纪灵不解其意,只得随后跟上。

出了大帐,吕布叫道,“取我戟来!”

纪灵大惊,脸色顿变。关羽紧随刘备,按剑目视着吕布。

只见吕布接过士兵扛来的大铁戟,快步走到辕门前,将大戟插在地上,然后退回,令兵士取来他的弓箭,退后离方天画戟一百步开外站好,对刘备与纪灵道,“今天就让天意来决定你们的命运,我以箭要射中画戟上的小戟,如果射中,你们各自罢兵,谁若不罢,我将举兵讨伐谁,如果射不中,任由你两家撕杀,我一概不管。二位,那请你们看好了!”

说罢,吕布双臂用力,嘎吱吱将弓弦拉满,瞅准小戟,一松右手,那支箭便如流星般地飞了过去,纪灵正在暗暗喜悦之时只听一声响亮,那支箭正中小戟,纪灵大惊,军士们都喝起彩来。

刘备紧悬的心终于放松下来,露出了笑容,对吕布深施一礼,赞道,“吕将军真乃神箭也。”

吕布哈哈大笑,将铁弓递给兵士,一手拉住刘备,一手拉住还在惊异之中的纪灵回到大帐,分宾主落坐,举起酒杯道,“二位,今天的事就到此为止,来来来,我们一起来喝个痛快,不醉不归,啊,哈哈哈。”

宴罢,纪灵无可奈何,只得引军而回。见到袁术,将经过诉说一番,袁术大怒,道,“吕布欺我,待我发兵先灭了吕布,再灭刘备!”

杨弘忙阻拦道,“主公不可,主公若现在引军去攻打吕布,只能和吕布结下仇怨,主公倒不如使别人去攻打吕布,这样主公既不得罪于吕布,还出了这口恶气,岂不美哉。”

袁术望着他,道,“此话怎讲?”

杨弘道,“主公难道忘了今年来投靠咱的杨奉、韩暹了么?他们现在驻军徐扬,离徐州不是很近么?”

袁术恍然,道,“对对对,我怎么把他俩给忘了。”

杨弘道,“主公可修书一封,送上黄金千两,令其二人发兵攻打吕布。”

“好,好。”

于是袁术即刻修书一封,并一千两黄金,让杨弘前去杨奉、韩暹处。

杨奉与韩暹自从劫献帝不成败给曹操之后便来寿春投靠了袁术,袁术安排二人屯军徐杨,至今已有半年多的时间,杨奉与韩暹到了徐杨后抢掠当地百姓以养军队,又四处招兵买马,军力提高了不少。今天忽然接到袁术的来信,看罢之后便应允下来,打发杨弘回去,二人便商议起来。

韩暹道,“吕布英勇异常,无敌于天下,且兵多将广,我们若是攻打他无非是以卵击石,可不发兵攻打他呢又会得罪于袁术,这可怎么办?”

杨奉想了一下,道,“我们既然应了袁术,也得有所动静才行,不如我们出兵前去走走形式,然后我们再返回算了。”

韩暹喜道,“此计甚善!”

于是二人出兵,离徐州五十里下寨,按兵不动。

吕布在徐州城内听闻杨奉、韩暹二人领兵至徐州五十里下寨,便与众将商议,想带兵去攻打他们,陈宫道,“主公何须兴师动众,只我一人前去凭我三寸不烂之舌,定能将杨奉、韩暹二人说服来降主公。”

吕布喜道,“公台若能说服杨奉二人来降必当立首功一件。”

于是,陈宫便单骑来到杨奉、韩暹的大营,杨奉将陈宫请进,杨奉便道,“杨将军、韩将军,二位引军到来意欲何为?”

“这……”杨奉与韩暹答不上来,互相看着吱唔起来。

陈宫道,“二位将军可有意投靠我家吕将军?”

杨奉为韩暹的眼睛一亮。

陈宫继续道,“想我家主公乃当世英雄,兵多将广,又雄居徐州,就连袁术、曹操也耐何不得,我家吕将军素闻二位将军大名,今特遣我来邀二位将军与我家吕将军结盟,徐杨离徐州不远,若徐杨有什么意外,我家吕将军将举兵援助,半日便到,这岂不美哉?”

杨奉与韩暹相互又看了一眼,皆点头赞同,杨奉便道,“如此甚好,我们二位愿意与吕将军结盟。”

陈宫道,“那好,请二位将军出一位随我回徐州城与吕将军面谈。”

杨奉对韩暹道,“韩将军你留守军营,我随公台兄到徐州面见吕将军。”

韩暹道,“好,那你早去早回。”

杨奉与陈宫来到徐州,见过吕布,吕布大喜,热情款待了杨奉。杨奉回来后即刻与韩暹拔寨起程,返回了徐杨。

第53章,长安事变(2)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161章,冀城之战(2)第118章,官渡之战(3)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95章,袁术称帝第126章,决战官渡(3)第104章,白门楼(2)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0章,刺杀汉灵帝第48章,赵子龙(1)第6章,初露锋芒第53章,长安事变(2)第80章,曹操迎献帝到许都(3)第75章,李傕、郭氾之乱第125章,决战官渡(2)第22章,较量第96章,公孙瓒之死(1)第29章,许攸的计谋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63章,匡亭之战(2)第47章,袁绍计谋取冀州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07章,定河内(1)第163章。刘备进西川第11章,王允与吕布第139章,铜雀台(1)第98章,公孙瓒之死(3)第44章,英雄的初鸣(3)第105章,白门楼(3)第109章,收张绣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14章,东征刘备(1)第14章,崭露头角的孙坚第27章,西凉兵变(1)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23章,孙策之死第45章,英雄的初鸣(4)第85章,孙策称霸(4)第105章,白门楼(3)第43章,英雄的初鸣(2)第122章,破刘勋(2)第140章,铜雀台(2)第161章,冀城之战(2)第174章,刘备取西川(4)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12章,袁术的败落第148章,长坂坡(2)第44章,英雄的初鸣(3)第49章,赵子龙出山(2)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战(2)第27章,西凉兵变(1)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53章,刘备借荆州(2)第148章,长坂坡(2)第22章,较量第104章,白门楼(2)第90章,吕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32章,国舅之难第32章,国舅之难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43章,英雄的初鸣(2)第151章,赤壁之战(2)第82章,孙策称霸(1)第143章,铜雀台(5)第89章,吕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55章,长安事变(4)第96章,公孙瓒之死(1)第7章,汉灵帝第138章,白狼山之战第87章,孙策称霸(6)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5章,收许褚(1)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22章,破刘勋(2)第82章,孙策称霸(1)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07章,定河内(1)第27章,西凉兵变(1)第79章,曹操迎献帝到许都(2)第181章,逍遥津之战第150章,赤壁之战(1)第162章,冀城之战(3)第167章,曹操立嗣之忧第32章,国舅之难第52章,长安事变(1)第62章,匡亭之战(1)第45章,英雄的初鸣(4)第124章,决战官渡(1)第102章,二伐张绣(2)第101章,曹操二伐张绣(1)第111章,董承的预谋(1)第156章,歌宴铜雀台第111章,董承的预谋(1)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51章,赤壁之战(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忧
第53章,长安事变(2)第137章,曹操平定冀州(7)第161章,冀城之战(2)第118章,官渡之战(3)第64章,幽州易主(1)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95章,袁术称帝第126章,决战官渡(3)第104章,白门楼(2)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0章,刺杀汉灵帝第48章,赵子龙(1)第6章,初露锋芒第53章,长安事变(2)第80章,曹操迎献帝到许都(3)第75章,李傕、郭氾之乱第125章,决战官渡(2)第22章,较量第96章,公孙瓒之死(1)第29章,许攸的计谋第166章,伏皇后之死解秘第63章,匡亭之战(2)第47章,袁绍计谋取冀州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07章,定河内(1)第163章。刘备进西川第11章,王允与吕布第139章,铜雀台(1)第98章,公孙瓒之死(3)第44章,英雄的初鸣(3)第105章,白门楼(3)第109章,收张绣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14章,东征刘备(1)第14章,崭露头角的孙坚第27章,西凉兵变(1)第134章,曹操平定冀州(4)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23章,孙策之死第45章,英雄的初鸣(4)第85章,孙策称霸(4)第105章,白门楼(3)第43章,英雄的初鸣(2)第122章,破刘勋(2)第140章,铜雀台(2)第161章,冀城之战(2)第174章,刘备取西川(4)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12章,袁术的败落第148章,长坂坡(2)第44章,英雄的初鸣(3)第49章,赵子龙出山(2)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69章,第一次合肥之战(2)第27章,西凉兵变(1)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53章,刘备借荆州(2)第148章,长坂坡(2)第22章,较量第104章,白门楼(2)第90章,吕布:我是厚道之人(3)第32章,国舅之难第32章,国舅之难第133章,曹操平定冀州(3)第43章,英雄的初鸣(2)第151章,赤壁之战(2)第82章,孙策称霸(1)第143章,铜雀台(5)第89章,吕布:我是厚道之人(2)第55章,长安事变(4)第96章,公孙瓒之死(1)第7章,汉灵帝第138章,白狼山之战第87章,孙策称霸(6)第171章,刘备取西川(1)第15章,收许褚(1)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122章,破刘勋(2)第82章,孙策称霸(1)第1章,喜欢做游侠的曹操(1)第107章,定河内(1)第27章,西凉兵变(1)第79章,曹操迎献帝到许都(2)第181章,逍遥津之战第150章,赤壁之战(1)第162章,冀城之战(3)第167章,曹操立嗣之忧第32章,国舅之难第52章,长安事变(1)第62章,匡亭之战(1)第45章,英雄的初鸣(4)第124章,决战官渡(1)第102章,二伐张绣(2)第101章,曹操二伐张绣(1)第111章,董承的预谋(1)第156章,歌宴铜雀台第111章,董承的预谋(1)第128章,刘备投荆州(2)第151章,赤壁之战(2)第167章,曹操立嗣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