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风(二)

雷厉风行斩杀不作为官员爽不爽?

享受万民欢呼爽不爽?

得到臣下的竭诚效忠爽不爽?

很爽。可惜,爽完了是要付出代价的。

“文彬,你是怎么回事?你身为散骑常侍,怎么没有随侍在陛下的身边?陛下才登位第二天就把丞相的侄儿杀了。这,这,哎!钟会自以为自己做事都算锋芒毕露的了。和陛下比起来……”

“嗨!士季。说真的,我实在没想到陛下做事这么生猛!以前在乌程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啊。今天早上陛下让我去少府清点他的私房钱,结果就……哎,不说了,总之此事是彧没有做好。”

“算了,此事也怪不得文彬。明天的朝会上,那两个家伙要是聪明点,就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如果是那样的话,我等反而要小心一点。嗯,顺民,你那边的东西准备好了么?”

“啧……陛下动作太快了。我才刚刚去典校处报到,人都还没认完呢。也罢,今晚不睡了,多少要弄点东西出来给两位。”

“好,拜托!”

第二天,八月初五,孙皓登基后的第一次大朝会。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本奏!”

看着丞相濮阳兴第一个站了出来,孙皓年轻的脸庞上露出一丝冷笑,当然,还夹杂着一点点紧张。

“丞相有什么事啊?”

“陛下,臣以为,我大吴的官员,若是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自然应该交给有司问罪,而不应该凭着陛下的喜好而直接斩杀!此例一开,我大吴上下数万官员,岂不是人人自危?需知,只有不做事的人才不会犯错,一旦做事,难免出错。若是像陛下昨日那样,一不高兴就直接杀人。那我大吴的官员,哪个还敢做事?!”

咦?!你这家伙也不是太蠢嘛。这颠倒黑白的本事真的不弱啊!你那侄儿分明就是不做事才被朕给砍了的啊。怎么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办事不力被朕给砍了呢?

但是无论如何,濮阳兴有一点说的很有道理:要杀人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走程序。这一点即便是君主也不能绕开。别的不说,就说你爷爷孙权孙仲谋吧,南鲁党争到了后面越闹越不像话,你爷爷只有高举屠刀大杀特杀,但杀的每一个人,都是走完了搜集证据(可以伪造)、审讯(可以刑讯逼供)、判决(可以颠倒黑白)这一整套司法程序的。一言不合就杀人?那谁还敢做你的臣子?

可以说,孙皓作为一个刚刚上位的皇帝,脑子里还是普通百姓看重的事实正义。而官场,抱歉,我们讲究的是程序正义。

所以,面对濮阳兴的质问。孙皓也只有老老实实的起身:“朕年幼无知,一时激愤,做了荒唐之事。丞相见教得是。”

第一个回合,濮阳兴完胜。

但是,还不等濮阳兴继续开口教训孙皓,这边的散骑常侍万彧马上跨步而出:“启奏陛下,臣万彧弹劾建业县令濮阳黛贪墨国有资产,搜刮民脂民膏!”

“哦,散骑常侍,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啊?”好极了,虽然老子马仔不多,但也是有的!

“陛下,自永安六年石头小城火灾以来,国家先后拨付了两个批次,累计三千万钱给建业县衙,使其招揽民夫进行复建。但是两年了,石头小城火灾现场的瓦砾都没有清扫干净,这三千万钱已经全部从账面上消失了。此外,小城百姓为了早日回归家园,曾经先后三次众筹了一百万钱送给濮阳黛,但是其人钱是收了,事情却是不办……”

“哎,丞相,这就是你刚才说的办事一定可能出错。不办事就绝对不会出错的典范吗?”

不等濮阳兴有所反应。孙皓“铮”的一下站了起来:“朕昔年在乌程时,就觉得我大吴的政令极为不通畅!先帝很多时候颁布的旨意都是为了大吴着想,为了百姓着想。可是政令发下来了,却没人理会。根本不去执行……朕在这里也说一句话:我大吴以后的风气要改一改!办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你是用心去做的。朕都可以再给你第二、第三次乃至更多的机会。但完全不做事……哼!尔俸尔禄,皆是民脂民膏!对懒政的官员,朕可没有先帝那样的好脾气!”

濮阳兴的气势被压制住了,骠骑将军张布站了出来:“陛下,臣代太后向陛下说一句话。”

所谓太后,就是孙休的正妻朱太后。从辈分上来讲,这是孙皓的叔母。所以张布祭出朱太后,孙皓也只有再次站起来,恭恭敬敬的拱了拱手:“太后有什么要见教朕的吗?”

“太后说,万兽园乃是先帝花了极大的心血才造就的。先帝大行之后,这个地方对于太后及先帝诸子来说,就是一个念想。陛下上位之后,不思先帝之恩德,一日之间将其尽毁。实在是过于刻薄!”

张布说出“刻薄”两个字的时候,一丝犹豫都没有,相反,还特地加重了语气。

说起来,孙皓昨天搞出的那两件事,高兴的人占了大多数。当然,不高兴的人也有很多。这里面最不爽的就是濮阳兴和张布了。

小兄弟,你有没有搞清楚你是怎么上位的啊?不是我们两个钦点了你,你现在还是做你那个穷的叮当响的乌程侯呢。可是你小老弟也太生猛了吧?一上来就一阵猛搞,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啊?你那两位叔叔,上位的时候都是夹起尾巴装了很长一段时间小白兔的!哪有你这样?一点适应期都不给我们啊?

可是在孙皓看来,这个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不存在被人施舍需要感恩的问题!你们两个老货能力没有,品德操守也烂成渣。关键是思想有问题,自身的位置没摆正啊!

“哼!这天下都是朕的,这大地上的所有生物都是朕的。朕需要的是每一个人、每一只生灵都各正其位,为大吴创建出应有的价值。何必需要将其圈养起来?朕再说一次!先帝是先帝,朕是朕!”

这就不对了啊,老大!虽然你说的话都很正确,但是不应该这么直接的显露出来啊。

“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哦,士季,哦,尚书仆射啊,你有什么要说的?”

“陛下,先帝为国家殚精竭虑,付出良多。所以对其后人,陛下应该好好照顾。现在,先帝的四位儿子都已经封王,陛下应该让这四位王爷早日出京就国,在各自的封地上好生荣养。此外,陛下今年不过二十三岁,而朱太后也不过二十五岁。为了避免风言风语。臣建议,请太后随先帝长子早日就国!”

“准奏!”

哎,陛下,你还是没有学会怎么当一个皇帝啊。这时候难道不该让朝堂上其他大臣发表下意见造造声势你再来表态么?放心,虽然你刚刚登基,可是这朝堂之上以你岳父为首的昔年太子党的余脉还是很多的,他们一定会支持你的啊。到时候大家都来附议,然后你再准奏,不是挺好的吗?

行事如此操切的人,真的是明主吗?以前的孙策,虽然脾气暴躁,办事操切。但那是真有本事的人啊!英勇善战就不说了,关键是全身上下都有一种英雄之气,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能够让无数的英雄豪杰心甘情愿的为其效死。可是这孙皓?真的是小霸王再世吗?

关子丰,你这王八蛋不会故意坑我吧?

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十四章 尚书台一日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五三九章 汉室已复兴第五三六章 横扫如卷席(十一)(为书友“一串很长数字ID的书友”加更)第五十七章 辉煌的一年(二)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二四零章 洛阳与建业(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一四八章 战争与和平(四)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三六章 杜武库点兵(二)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二五九章 郿县防御战(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三二七章 都是墙头草(三)第四六六章 大陆泽之战(一)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一一三章 谁敢说投降(二)第一一三章 谁敢说投降(二)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转(二)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五三九章 汉室已复兴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八十三章 风云初涌动(一)第二一七章 群鸦的盛宴(十三)第一二四章 复兴反击战(六)第二七零章 决战的序幕(三)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范第四二一章 一战取晋阳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二五四章 粮食的问题第一七二章 盐场拍卖会(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五三零章 横扫如卷席(四)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三六章 北伐进行时(六)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变(五)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一四八章 战争与和平(四)第四八六章 晋祚今终焉(三)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第三八一章 进击的关索(一)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四九二章 最强的敌人(一)第一零一章 邓艾的决心(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马很忙(二)第一一一章 魂壮绵竹关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七四章 洛阳是雒阳(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四四五章 并州之会战(六)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五二二章 长远的布局(三)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变色(三)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一六九章 司马家的刀第二三九章 洛阳和建业(一)第一四七章 战争与和平(三)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三零七章 关中的复苏(一)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
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一一八章 反击的准备(四)第十四章 尚书台一日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战(二)第五三九章 汉室已复兴第五三六章 横扫如卷席(十一)(为书友“一串很长数字ID的书友”加更)第五十七章 辉煌的一年(二)第四七二章 大陆泽之战(七)第三一三章 关中的复苏(七)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二四零章 洛阳与建业(二)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战(三)第一四八章 战争与和平(四)第一四二章 复兴歼灭战(九)第一七五章 桓王之再生(二)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一一五章 反击的准备(一)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举(二)第一三二章 新闻直播间第三三六章 杜武库点兵(二)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四四九章 将军马下亡(一)第一八九章 魏晋之禅代(二)第二五九章 郿县防御战(四)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三二七章 都是墙头草(三)第四六六章 大陆泽之战(一)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四一五章 全国总动员(三)第一四零章 环球同凉热第一一三章 谁敢说投降(二)第一一三章 谁敢说投降(二)第二八六章 关中大决战(十一)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转(二)第六十六章 人生不如意(三)第五三九章 汉室已复兴第二四九章 关彝的日常(一)第七十一章 布局江阳郡(三)第八十三章 风云初涌动(一)第二一七章 群鸦的盛宴(十三)第一二四章 复兴反击战(六)第二七零章 决战的序幕(三)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五十六章 辉煌的一年(一)第四五九章 皇室的示范第四二一章 一战取晋阳第四六二章 钟会的谋划(一)第二五四章 粮食的问题第一七二章 盐场拍卖会(二)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转进(一)第一三五章 复兴歼灭战(三)第三二八章 西方的情报(一)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五三零章 横扫如卷席(四)第一二八章 复兴反击战(十)第二三六章 北伐进行时(六)第六十章 请放马过来(一)第四零三章 如此之政变(五)第二八三章 关中大决战(八)第二八九章 关中大决战(十四)第二七四章 中线和东线(二)第三五七章 刑不上大夫(一)第一四八章 战争与和平(四)第四八六章 晋祚今终焉(三)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第三八一章 进击的关索(一)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画(三)(为天山唐门书友加更)第二九六章 晋国有新锐(五)第一五五章 战争与和平(十一)第三零九章 关中的复苏(三)第四九二章 最强的敌人(一)第一零一章 邓艾的决心(二)第一九一章 大司马很忙(二)第一一一章 魂壮绵竹关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四七四章 洛阳是雒阳(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四四五章 并州之会战(六)第二八八章 关中大决战(十三)第三四八章 一路向西行(三)第五二二章 长远的布局(三)第三零二章 战后的余波(二)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变色(三)第四二三章 太原粮食多第四十四章 责任重于山(二)第一一二章 谁敢说投降(一)第三五九章 刑不上大夫(三)第一六九章 司马家的刀第二三九章 洛阳和建业(一)第一四七章 战争与和平(三)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四五零章 将军马下亡(二)第四六五章 无奈的晋臣(二)第一七三章 盐场拍卖会(三)第三零七章 关中的复苏(一)第一一六章 反击的准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