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兵困卢山

次日,李恪留下阿史那忠同一万胡骑驻守于浚稽山,而他自己则率余下大部奔赴卢山而去。

卢山,本就是郁督军山南的一块要地,早在贞观八年,李恪自大度设手中夺得浚稽山隘口后,夷男便担心会有此一日,故而特命人在卢山依山搭建石隘,三载下来已颇有规模。

夷男把卢山当做挡在郁督军山前的最后一道屏障,故而仔细经营,但夷男不曾想到,从头到尾,李恪都从未想过要硬取卢山,他所修筑的石隘不过是留给薛延陀守卒坟墓罢了。

“世人都说薛延陀夷男慕我天朝威仪,想不到竟在此处筑了一座城隘,实在叫人诧异。”十多日的功夫,李恪率大军行抵卢山,李恪在山外扎营,看着远处山上依山势而间的卢山石隘,不禁感叹道。

一旁的李绩闻言,道:“薛延陀之流,不过东施效颦罢了,身为草原部族,长于骑射,却龟缩于城隘之内,实在是可笑地厉害。”

李绩所言,倒也在理,薛延陀人生于马背,游牧为生,所长在于野战,可薛延陀人摄于唐军之威,竟不敢接战,龟缩于城隘之内,也算是自废武功了。

不过仔细想来也是,薛延陀上下是看着当年大唐如何攻灭不可一世的突厥的,又曾在李恪手下吃过亏,眼下更是腹背受敌,怎敢同唐军会战于野,孤注一掷呢。

李恪问道:“敌军主帅是谁,可曾探查出来了?”

李绩道:“敌军闭地而守,我军细作进不去,暂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看自郁督军山传回的消息来看,应当是突利失无疑了。”

李恪道:“突利失在此,想必所率的也是他麾下人马了,如此说来此时金山那边的防卫正是空虚,正是大度设出兵的时候。”

李绩道:“算着时间,遣往金山传信的使者估摸着已经到了金山,大度设不日东进。”

李恪道:“如此便好,金山那边出兵,危机汗庭,本王便可乘势南绕,直取郁督军山。”

李恪欲率军南袭之事李绩早已知晓,但李绩又听得李恪提起,还是道:“此事大都督是不是再斟酌斟酌,大都督乃三军主帅,万人之望,轻易犯险恐怕有所不妥。”

李恪道:“无妨,郁督军山西面有大度设牵扯,东面又有副帅在,本王自南面率精锐袭取郁督军山,当无大碍,而且一旦功成,漠北可定矣。”

李绩道:“假攻卢山,实取汗庭,确是好计,可以一试,但大都督何必亲身犯险,遣一得力之将前往便可。”

李绩闻言,看着身边的李绩,笑道:“千金之子不做垂堂,这样的道理本王怎会不知,可副帅又怎知本王的难处,本王此番北上是为建功,可不是当看客来的。”

李恪之言一出,李绩顿时也明白了李恪的意思,李恪挂帅北上,是为取此滔天之功,若是李恪遣旁人赴郁督军山,而他自己却在卢山外作壁上观,这功拿地确实不硬气。

紧接着,李恪又道:“而且若是本王亲自率兵前往,夷男见了本王,不知我军深浅之下,必错当是我大唐大部人马已至,投鼠忌器,也多几分忌惮。”

李绩问道:“殿下准备何时南袭?”

李恪回道:“明日本王在阵前露个脸,之后便统军回绕,袭取郁督军山。”

——————————————————

金山,科布多草场。

当唐军大部行抵卢山,李恪的信也自浚稽山送到金山大度设的手中。

“先生,这李恪的书信欲叫我与他合攻郁督军山,先生以为如何?”大度设看着手中的书信,对赵德言问道。

赵德言回道:“特勤与李恪早有合盟,共取薛延陀,李恪已然出兵,又传信特勤出兵,特勤若是不动,恐怕不妥。”

大度设点了点头,但又有些担忧道:“先生说的是,但李恪其人狡诈非常,我担心他是有意诓骗我出兵,替他分担薛延陀兵力。若是如此,我不是平白折损人马吗?”

赵德言闻言,并未回大度设的话,而是反问道:“特勤这么问,可曾做好了与大唐或薛延陀殊死一战的准备?我科布多人马、粮草可能独自应对铁勒九部或是大唐?”

大度设听得赵德言所言,一头雾水,不解地问道:“先生这是何意?”

赵德言道:“特勤和李恪共议论出兵,可李恪已经兵逼卢山,但特勤却还在此犹疑再三。特勤若不出兵,将来李恪若胜,势必兴师问罪,特勤自问麾下兵力敌得过李恪,敌地过大唐吗?

退一步讲,将来纵使李恪败了,薛延陀胜,而唐军退出漠北,特勤便需一人面对再无后顾之忧的铁勒九部,特勤可有十足的把握抵挡地住?”

赵德言之言入耳,大度设的脸色顿时难看了下来,正如赵德言所言,若是大度设在此时拒不出兵,将来无论李恪和夷男谁胜谁负,他都担不起这样的后果。

大度设问道:“那依先生之意,我是应当出兵助战了?”

赵德言是李恪的人,他看到李恪的书信,哪里还不知李恪的意思,赵德言道:“特勤不止要出兵,而且还要全力出兵,重创薛延陀,直奔郁督军山。

如此一来,将来李恪若胜,特勤可凭此功邀好李恪,建牙封汗,若是李恪败了,薛延陀西面兵力受挫,也无力再同特勤为难。若是特勤运气再好些,说不得还有就此取代夷男,成为薛延陀可汗的机会。可汗之位在望,特勤可不能被眼前一时之利迷惑啊。”

薛延陀可汗,这五个字落入大度设耳中,大度设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他这些年东西征战,图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薛延陀的可汗之位,如今听得赵德言所言,薛延陀可汗之位似乎已经在望。

大度设激动地问道:“先生以为眼下正是时机?”

赵德言道:“夷男和李恪会战于卢山,都无暇西顾,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特勤此时不动更待何时,这一战特勤胜了,便是薛延陀的王,纵使不胜,最差也可全据金山,届时讨得唐廷一纸册封,亦可称汗啊。”

赵德言这句话,顿时打破了大度设最后一丝顾虑,正如赵德言所说,夷男和李恪两方全部的注意都在卢山,若是大度设此时出兵东进,胜可据有郁督军山,称汗漠北,纵是败了,也可保有金山,徐图再起。

大度设当即应道:“先生所言极是,我即刻便出兵。”

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张第十二章 风从虎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四章 察觉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二章 一箭双雕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一章 断腿第五十四章 定价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四十七章 回扬第一章 将欲还京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十四章 长孙冲从军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五十二章 秦帅诊疾第十八章 铁勒内乱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五章 败亡在即第五十五章 再临撷玉楼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五十六章 设局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五十八章 过继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一章 将欲还京第五十四章 长安秋第二十二章 执失思力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五十九章 账簿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六章 隋王献玺第二十九章 诺真水之战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三十四章 慌不择路第四十四章 凉州信使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四十四章 初拜萧后第六章 佯攻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四章 易爵第八十九章 绝婚第一章 朝觐第六十二章 长孙冲拜府第四十三章 温彦博病危第四十三章 赵德言的抉择第六十四章 武士彟去职第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六章 赐封高阳第十章 落雕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忧第三章 灵州军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十二章 夷男第五十一章 新军第二十四章 扬威右骁卫第四十一章 凤求凰第五十三章 众矢之的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第十七章 兵困卢山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三十二章 比试第四十四章 颉利亡第五十九章 账簿第三章 奏对第七十章 武顺登门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九十二章 手书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忧第八章 恶阳岭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第十一章 奉茶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六十六章 传见第三十五章 军田第三十二章 萧后第六十八章 心机第五十二章 洛阳船行第五章 夜袭第六章 贺兰越石第十七章 反常第九章 长乐求情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
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张第十二章 风从虎第八章 婚成第三十四章 察觉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二章 一箭双雕第六十八章 段璀被伏第四十一章 断腿第五十四章 定价第二章 苏烈拜主第四十七章 回扬第一章 将欲还京第五十二章 大雪第十七章 反常第十九章 夏乏第二十四章 长孙冲从军第六十九章 捧杀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五十二章 秦帅诊疾第十八章 铁勒内乱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三十五章 败亡在即第五十五章 再临撷玉楼第六十八章 身后忧第五十六章 设局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五十八章 过继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五章 皇子遭劾第一章 将欲还京第五十四章 长安秋第二十二章 执失思力第八十二章 太子“蒙冤”第五十九章 账簿第十五章 岑文本拜相第十六章 隋王献玺第二十九章 诺真水之战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四十一章 收徒第三十四章 慌不择路第四十四章 凉州信使第七十七章 误会第四十四章 初拜萧后第六章 佯攻第八章 庆功大宴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四章 易爵第八十九章 绝婚第一章 朝觐第六十二章 长孙冲拜府第四十三章 温彦博病危第四十三章 赵德言的抉择第六十四章 武士彟去职第三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二十六章 赐封高阳第十章 落雕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忧第三章 灵州军第六十三章 心结第十二章 夷男第五十一章 新军第二十四章 扬威右骁卫第四十一章 凤求凰第五十三章 众矢之的第十二章 门下驳诏第十七章 兵困卢山第八十二章 重聘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七十五章 回扬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二十一章 议亲第三十二章 比试第四十四章 颉利亡第五十九章 账簿第三章 奏对第七十章 武顺登门第十一章 欲用曳莽第九十二章 手书第七十二章 魏王之忧第八章 恶阳岭第二章 上元灯会第四十八章 淮南将乱第十一章 奉茶第十一章 萧瑀上疏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六十六章 传见第三十五章 军田第三十二章 萧后第六十八章 心机第五十二章 洛阳船行第五章 夜袭第六章 贺兰越石第十七章 反常第九章 长乐求情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