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不可强求

仍是由小史内侍引路,她缓步走出了宫城南门。

宫城中的风,吹寒了她背心的一片冷汗。

“官家研学过《法华经》。”

追来同行的楼云手里也提着一盏红灯笼,走在她的身边,笑着说起这次的侥幸,

“但他必定记不清这娑罗龙女的典故。如果他一听就知道你用娑罗龙女暗指谢夫人,他反倒更要疑心咱们串通了一气来陷害贾夫人了。”

“我本来是实话实说。”

季青辰并不怕官家质疑。

她谓叹一声,转头看向了高耸的宫城门外。

她敢去翠寒宫,自然是她的急智。

但宫中的贾夫人不可能没得到消息,这位宫妃就算是匆忙反应也不可小看。

所以,光凭着她和小史内侍,能够一路平安到了翠寒堂中间没有任何阻拦,这当然是有人相助。

所以,官家也才能按原计划到了堂前,看到了阁子上的几点灯光。

这都是因为谢夫人的手腕高明。

“……我还没有多谢坊主这一次的相助。”

到了和宁门前不远处,楼云不由得停了步。

向前出了皇城门,就要各自坐船回家了。

“因为贾夫人怀有龙胎,对调淮东节度使回京城的事,官家本来开始犹豫了。”

这也是他提心吊胆,陪着季青辰一起唱了这一回戏的原因。

贾氏怀胎这件事,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我不过是劝官家,不要因为翠寒堂的小事怪罪贾夫人罢了。”

季青辰抿唇一笑,歉然说着,

“只是这样让楼大人得罪了小韩大人。我原本知道楼大人是不愿意现在就和小韩大人

翻脸的。”

楼云一直留在宫中没走当然是为了接应她,而他这几日滞留京城的原因,她猜到几分。

只能为了江北边军。

所以她才在官家面前提起了“菩萨的心障”。

官家是不是能从“菩萨有心障不能成佛”这样的喻意里联想起别的,比如“不要

因宠妃怀胎的心障而忘记了整顿江北边军的计划”。

这样的结果还是要看官家自己的。

她的目的,是要强调天女胆敢戏弄菩萨,就如贾氏设计了翠寒堂之事,连官家都谋算

了进去。

那绝对是不正确。不能证道的。

她是没资格做皇后的。

“还请大人转告谢夫人。贾夫人虽然不好应付,但她选盟友的眼力却太差了些。她既然与小韩大人联手,迟早也是被拖累的结果。”

季青辰瞥见了不远处的城门宫干。知道半夜能守门的校尉都是皇城司里官家的心腹。

她上前一步,悄声道:

“今晚妾身没有和大人商量,便冒然行事,只怕坏了大人本来的整军计划。还请大人恕罪。”

她低头施了一礼。

她已经听说楼云在和小韩大人暗中联系,听说只要他不阻挠淮东节渡使换人。

楼云就会支持大韩的北伐。

“坊主在说什么?”

楼云确实不想在贾父除去兵权前和小韩大人扯破脸。但他哪里会怪她,更何况,她今晚实在是很险,

“季坊主。韩家现在在京城权势滔天,连官家都要暂避锋芒。今晚你要是被诱去了翠寒堂——”

官家如果看上她那还是极侥幸的了。

她一个刚刚归宋的夷女,又和东海女真有生意往来。她不经宣召突然到了官家面前。

这不是明摆着让人构陷她心怀不轨?

官家只要有疑心,把她送到外朝去问罪。小韩大人一定会替她把凶器、同谋、背后指使全都准备好。

然后,连她带上唐坊坊民全都论成死罪。

“季坊主,楚州河道上的十二处码头……”

他实在是想劝她,小韩要码头上的分利,你就暂时让给他吧。

尽管他知道,因为有了这十二座码头,季辰虎在楚州和齐家老三商量开船栈,组船帮的事进行得很顺利。

他已经有意回迁南坊坊民了。

“当初张书吏一直劝我不要插手楚扬河道。”

季青辰笑了起来,

“大人的庇护之意,我并不是不明白。”

她就算是有了捐建之功,出力修河的人又是王世强,他们甚至能拉上黄氏货栈和谢府、齐府的子弟一起抢码头赚钱。

但她现在仍然是对付不了小韩大人。

刚才她在垂拱殿可是亲眼看到了,大韩虽然是外臣,却是直接从吴太后这姨妈的宫中过来赴宴。

她甚至还听说,大韩在宫中有一处上朝时居停歇息的斋院。

那本来是孝宗皇帝用过的书斋。

官家赵扩的日子过得并不舒服,正所谓外有完颜叔叔,内有韩相权臣。

否则,谢府不至于非要选了一个美貌不及贾夫人的族女进宫。

而赵扩也并非不满意谢道清。

“大人还请放心。小韩大人如果问起今晚的事,大人尽管推到我身上,就说我为了结好谢夫人,才一意孤行。”

她是觉得反正已经得罪,索性得罪到底。

楼云听了这话,半晌无语。

“坊主不信我——?”

他凝视着她。

四目相对间,她没有出声,只是笑道:

“大人当然是以大局为重。”

自她回大宋,楼云就和她作对。

她现在好不容易拿到了十二座码头,固然是楼云高抬贵手,但这也是她游说了谢家老大人、谢道仪三兄妹,让他们轮番去劝说楼云才得到的结果。

“还请大人宽谅,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家里人口多,码头她是冒死也要抢到手的。

“……”

楼云眼看着她要离开,忍不住就问了一句要紧的话。“坊主回去后,就要把二郎的事告诉文昌公子了?”

她脚步一滞,没有回头。

他看着她疏远冷淡的后脑勺,也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不管他再坚持多久,她也是要和陈文昌在一起的。

“大人,陈公子他完全没有向仁途上走的意思。”

季青辰轻轻地说着,

“还请大人宽宏大量。就让他安安静静开个书院。了度余生吧。”

“……”

夜色越来越浓,吹动他的衣袂,他站在皇城门前没有动。

她向前走着。觉得夜风吹寒了她的背上湿衣,楼云却觉得吹寒了他的心底。

她这样袒护陈文昌,居然还深怕他楼云故意去陷害他?

就像小韩大人谋害她一样?

他楼云哪一点和小韩大人一样了?

见得她一直没回头地向前走,突然他又唤了一声。

“坊主放心。”

季青辰已经出了城门。被柱妈妈等人接住,此时诧异回头。

城门内。楼云的身影模糊,她仍然只是一笑。

楼云明白她笑容里的意思,她知道他的好意,她可从没有认为和贾夫人、小韩大人作对是一件容易的事。

她也并不害怕。

只不过。他想说的并不是这些。

他向她拱了拱手,最后看了她一眼,转身去了。

格窗灯亮。在学士值守院里侍候他的骏墨,看着他匆匆回来。提笔就写了辞京奏章。

见他写着离开的意思,骏墨忍不住要劝说楼云。

现在离开京城不是时候。

眼看着陈文昌好多天没和季娘子递纸条说话了,他楼云岂不最应该在京城里呆着?

现在一走,功亏一篑。

“她把季辰龙的事向官家禀告了。”

楼云叹了口气。吹干了奏章上的墨。

他起身唤了院吏,让人漏夜把奏章送到了皇城门外的中书衙门里,明天好早早上呈官家面前。

“我本来也料到了她会这样办。免得连累了陈家。但她和小韩大人对着干的时候。她可是半点也没有忌讳陈文昌受连累。”

骏墨一怔,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公子,这样不是更好……”

“不是。”

楼云摇了摇头,“她只是相信,陈文昌绝不会因为她得罪了小韩大人而埋怨她。”

陈文昌连皇帝都敢骂呢,怎么会在意这个?

但她却不相信他楼云。

她差点被小韩大人陷害成死罪,她先想到的还是向他赔罪,担心他一心想着他的大局。

可笑他以前自认比陈文昌强上一百倍,甚至他自认对她的情意也比陈文昌来得早,来得深,然而这一切到最后都及不上陈文昌的品性。

……

也许很多事情,终归都是不能强求的……

“公子,你不是已经在找关系,让礼部下公文征召陈文昌到赣南州城去做学官吗?”

骏墨着急了。

楼云还写了一封短信,让他送到礼部衙门,给周侍郎。

“公子,周侍郎是周待诏的兄长,上回周待诏把族侄送到大人身边做刑名书吏,现在他在大理寺衙门里做了刑司孔目,全是公子的提携。他们家欠了公子的人情,这件小事一定会帮公子的。”

楼云马上要去福州城,除了把陈文昌调远一些让他们办不成婚事,现在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谢国运虽然一再地劝公子,说陈文昌和季坊主性子不合,将来迟早是闹翻的结局。

但眼看着成亲在即,公子哪里敢有这样的定力等着他们分手?

赣南那穷山恶水的地方,蛮夷和盗贼多过百姓。

陈文昌是富家出身的子弟,再是在两浙、江西等内地有些阅历,他在赣南那样的地方怎么能熬得下去?

他迟早要知道不能和楼云作对抢女人的。

然而面对着心腹的惊奇,诧异他怎么突然半路收手,楼云摇了摇头,不再出声。

他只是让骏墨连夜去送信,让周侍郎把征召陈文昌做赣南学官的事情作废了。

也许这件事,一开始就是他太过强求了……

……

季青辰坐上船趁夜回了家,中秋时分没有宵禁,沿河月灯照得天地亮彻。

一直她到睡到了床上,她都没想明白楼云最后那一句“坊主放心”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他良心大发,不借权势陷害他人了?

从楼云一开始求亲起,她就防着他迟早要忍不住去逼陈文昌放手,所以她的消息很灵通。

她也不会束手就范。

第二天,她还没来得及去找陈文昌商量,就听说楼云离开京城去福建上任了。

告诉她这个消息的居然是陈文昌。

这一天,不需要她去请驭龙递纸条,陈文昌自己来了季家。

在她的惊喜中,陈文昌并没提她嘴上厉害拿话故意刺人的事,只是坐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

他问了问她在宫里中秋宴上吃了些什么,见识了些什么。

季青辰明白他应该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因为担心她才来探望。

尽管那时候,她不知道是楼云临走前给陈洪传的信。(未完待续)

276 无心失礼190 将计就计161 聘礼之争246 海路军功133 拆台补台154 儿女情长201 佛寺相见356 薄情寡义(上)355 儿时愿望082 啼笑姻缘(下)299 安心之家157 另订婚事261 进宫挨训124 顺之则昌115 细水长流059 楚歌山鬼284 私奔真情225 相安无事246 海路军功183 心内宫内362 两家议亲(下)347 恩同再造098 嫁妆箱子356 薄情寡义(下)369 临别寄语(上)319 三嫁姻缘176 孤单一人104 平安文昌269 两宫相争360 妖妇误国231 同船一夜(下)144 文昌离去200 见色忘友180 女子用心072 潜行入山183 心内宫内126 不远不近270 私奔旧事324 和离争吵061 国使来信136 挖人墙角160 似是旧爱362 两家议亲(下)236 意外来客239 亲事在即150 意乱心怯163 情意难述206 姐夫责任(下)268 官家病危360 妖妇误国166 早知私情339 二婚男女213 宫中生变169 说穿旧情128 诗会名伎128 诗会名伎162 亭中相会176 孤单一人242 群雌争先317 逐妾出府(上)325 夫妻仳离343 坐享其成143 长者深意142 鹤立鸡群058 由此而德287 夫妻玩笑251 二次退亲212 洛神宠姬101 一门之隔341 寂寞难耐149 我心已定298 小小暗恋088 寺奴寮主329 新伤旧恨211饱暖之后059 楚歌山鬼128 诗会名伎311 皇城宫变213 宫中生变196 边城相会362 两家议亲(下)071 火中化灰198 不可偏心217 三年不归116 京城租妾333 夫妻翻脸230 同船一夜(上)359 皇后失宠215 儿时旧事071 火中化灰144 文昌离去221 整治毛病098 嫁妆箱子345 小小蛮夷269 两宫相争246 海路军功291 休妻另娶(上)064 松枝迎客089 汉诗汉情080 啼笑姻缘(上)
276 无心失礼190 将计就计161 聘礼之争246 海路军功133 拆台补台154 儿女情长201 佛寺相见356 薄情寡义(上)355 儿时愿望082 啼笑姻缘(下)299 安心之家157 另订婚事261 进宫挨训124 顺之则昌115 细水长流059 楚歌山鬼284 私奔真情225 相安无事246 海路军功183 心内宫内362 两家议亲(下)347 恩同再造098 嫁妆箱子356 薄情寡义(下)369 临别寄语(上)319 三嫁姻缘176 孤单一人104 平安文昌269 两宫相争360 妖妇误国231 同船一夜(下)144 文昌离去200 见色忘友180 女子用心072 潜行入山183 心内宫内126 不远不近270 私奔旧事324 和离争吵061 国使来信136 挖人墙角160 似是旧爱362 两家议亲(下)236 意外来客239 亲事在即150 意乱心怯163 情意难述206 姐夫责任(下)268 官家病危360 妖妇误国166 早知私情339 二婚男女213 宫中生变169 说穿旧情128 诗会名伎128 诗会名伎162 亭中相会176 孤单一人242 群雌争先317 逐妾出府(上)325 夫妻仳离343 坐享其成143 长者深意142 鹤立鸡群058 由此而德287 夫妻玩笑251 二次退亲212 洛神宠姬101 一门之隔341 寂寞难耐149 我心已定298 小小暗恋088 寺奴寮主329 新伤旧恨211饱暖之后059 楚歌山鬼128 诗会名伎311 皇城宫变213 宫中生变196 边城相会362 两家议亲(下)071 火中化灰198 不可偏心217 三年不归116 京城租妾333 夫妻翻脸230 同船一夜(上)359 皇后失宠215 儿时旧事071 火中化灰144 文昌离去221 整治毛病098 嫁妆箱子345 小小蛮夷269 两宫相争246 海路军功291 休妻另娶(上)064 松枝迎客089 汉诗汉情080 啼笑姻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