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对面相逢

在她哭过了一场后,老禅师便已入殓。

法显和法止奉着师尊法体到前殿去举行一场往生颂经佛会。而后,才能送到寺后的塔场里焚化。

院子里火缸熊熊燃烧着,天空已经泛白了。

一夜过去。

“国使应该已经进寺了吧?”

空明的遗物已经烧完,寺奴续着火,缸边还堆放着二十几份金、银泊剪成的祭礼。她拿着那只信箱子,来到了火缸前。

“大娘子,这里面的信……”

姬墨轻声问着,开箱时他已经看出信件有些不对劲了。

大娘子的信经常是他送上山的,所以他很清楚她的笔迹,更知道她用的是简体字。

她是为了保密。

而除了唐坊人,只有空明是认得她的简体字的。

“是法止僧官取走了十几封吧。我也不必去问他了……”

她打开了信箱,细细看去,已经知道少了的十二封信件,都是和东海女真的往来生意。

在这些信里面,她可没有骂过赵官家。

为了让空明觉得她和女真人通信实在是无可奈何,她从来都是一边骂着女真人卖马场卖得太贵,一边向赵官家表忠心的。

——楼云看到了对她是有利无害。

姬墨站在一边,看着她仔细地翻着信。

她已经察觉,就算是余下的信件,也可能并不是她的笔迹。

外人也许看不懂她的信件内容,但并不防碍拿走原件,然后照样抄写一份冒充代替。

她的眼睛一转,落在了火缸边的金、银泊祭物上。

二十几份祭物。是驻马寺里有品级的大僧都、大和尚们送来的。祭礼上面贴着白纸哀幅。其上既有扶桑文写就的哀语,也有宋文的哀诗。

“大娘子——”

姬墨看到了那宋文的两句哀诗,贴在了一盆硕大的佛座银莲花上,认得是:

“瀚海焉有死,青山岂有殁?”

落款只有一个草飞的“谢”字。

姬墨哪里会不认得。不由得在她耳边提醒了一句,道:

“大娘子,是谢十三公子。”

台州谢家的谢国运,也曾经到这佛斋里来祭拜过。

“刚才小人问过法显僧官,五天前,谢十三公子确实已经从平安京城匆赶回驻马寺。”

寺奴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姬墨站在她身边,低声回禀。

季青辰点了点头,法显离开时和姬墨之间的话她早也听到了:

“平安京城混乱不堪,谢十三公子如今还在中殿与各位僧座议事。坊主如果有意来与会,就让阿池引路过去。敝寺上下同感盛情。”

扶桑内乱的消息传来后,不仅是谢国运马上启程去了平安京城打听消息。驻马寺也邀请过唐坊与会,商议应对之策。

只不过,被她婉拒了。

然而,谢国运这个时候回来,却不能不让她突然起了疑心。

空明留给她的嫁妆箱子交给了法止保管,法显不可能天天都盯着。如果法止僧官仿制出大箱的钥匙,再给谢国运一些方便。这五天足够他抄写信件了。

就算是她派了寺奴,监视这佛斋内外,他们也是不会防备谢国运的。

论起来。谢国运和她季青辰的关系,其实比王世强更亲近。

谢国运是空明大师的记名弟子。

他向大师学的并不是佛理,而是画技。

空明大师的画技来自山西五台山,是源自北宋宫廷画院的北宗技法。

谢国运本身精擅的却是南宗技法。

有了这一层的关系,此人当然能随意出入圆止佛斋,而无人多问。

季青辰已经发现。箱中仿制信件的笔迹抄得和她极像,但水力吊装机、火枪、弩机等图纸却明显不够精确。

因为没有唐坊小米尺。尺寸仿得不准确。这也是偷信者必须拿走原件的原因。

“这些仿图就算不准确,却绝不是普通人能画出来。”

分明是个用画笔的老手。

——谢国运。

“坊主。”

走进佛斋的寺奴走到了近前来。传的是阿池的口讯,

“寮主说大师的舍利要今晚才能备好,本应该请坊主到秋获院去歇息。但谢十三公子请坊主去松风居,有要事商议。”

他果然是回来了。

谢国运在驻马寺的十七府客居里,还独占着一座松风居。

虽然他也曾在这圆止佛斋里住过半年。那时她早已经下山建起唐坊,却时常回来。

她的那副画像,他给她画画的地点也不是季家小院,而是这佛斋的廊下。

那时,因为当着空明大师的面,他又正在向空明请教光线折射时的画技,她不好一脸厌烦地对着他。

毕竟,她和法止、法显算得上旧识,但只有谢国运来拜师学画时,空明才刻意召她回寺。

她心知肚明,空明是听说了她和王世强交往渐多,有嫁娶之意,才有意让她结一段方外之缘。

这位老宋僧,是想让她与台州世家谢氏子弟多一些交情,将来远嫁到大宋也不至于孤立无援的。

所以她才忍耐着,有了那副画像。

尽管每次见着谢十三,听着他追在她后面,叫着她“小师妹,小师妹”,她就全身发冷。

恨不得照面给他一脚。

就连她那画像上的题记小品,她也是事先要求他另纸写出来,亲自检查过的。

绝不许出现师兄、师妹之类的字眼。

丑凫之类的奇怪外号,她都忍了。

听了寺奴的传讯,姬墨不由得皱眉,劝道:

“大娘子,他请大娘子过去松风居。未必就是好意。”

“虽然不是好意。但也是有事……”

她沉吟着,想起了那件一直怀疑的事情,道:

“台州谢家把箭楼让给我是没错,但偏巧就被楼云烧了。只怕这件事谢家是提前和楼云商量过的……”

她可没忘记,谢家的背景和四明王家不一样。

台州谢家在东海的生意虽然不及四明王家。但他们家有一位近支叔祖,曾经做过半年的参知政事。

只是他运气不好,正遇上了韩参政在四年前保着新官家登基。

这位谢氏叔祖只能急流涌退,在家闲居。

但有了这位叔祖多年来经营的人脉,他在族中的威望,最近这两代的谢家子弟颇为出色。

他们参加科举有了举子功名的。或是考进了国子监的人,算起来比王家多。

王家全靠了王世强。

他做生意是好手,参与政事也能独辟蹊径。

万一韩参政的北伐计划成功,他直接拨升到御前行走,也不是不可能。

要不是这样。王家这一代眼看着就要被台州谢家盖过去了。

谢国运有抢建箭楼的眼力,实在不能说他没本事。

“火烧箭楼的事?”

姬墨听出她话里的意思,不仅怀疑这信是谢国运拿走的,她更怀疑,台州谢家有意和泉州陈家联手,甚至是与楼云联手。

而楼云在意的不仅是东海市场,还有谢家叔祖在朝中的份量。

“……他在福建扶持陈家,在江浙扶持谢家。这才是有备无患。”

姬墨只觉得恍然大悟。

这位楼国使对唐坊的事情知道得太多了。没有谢国运这内应提供消息,绝不至于如此。

“看来,还是要和谢十三当面说清。让他少管闲事了。”

她把信收回了信箱里,交给姬墨。

“去松风居吧。”

她想起那月光树林里装生蕃的楼国使,向佛斋走出去的脚步不由得有了一份迟疑。

离开月光树林后,她一直压在心底的那一丝疑惑升了起来。

在泉眼边,她果然是错觉吗?

他最后,要带着她一起回去的意思……

“传话给阿池寮主。让他小心戒备,楼云在驻马寺的内应不是泉州僧。也不是他的家将,而是谢国运。”

她的吩咐被寺奴匆匆传了出去。

姬墨也向背通奴等虾夷人传讯。让他们赶向后寺客居。

刚才她和阿池分手,离开秋获院时,她就已经得到了寺奴传讯:

有三个宋人家将潜入寺中,而原来躲藏的女细作也在后寺出现了……

那三个楼府家将当然是从唐坊逃出去的。

“告诉阿池寮主,先抓到那四名家将,再来和我说船的事情吧。”

在驻马寺,他们一定会被阿池抓到。

这样,她去了松风居才能在楼云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如何,要我马上断了给韩参政府的财源支持,却是不可能。”她每年供给韩参政的金砂,都是通过了黄氏货栈。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暗中说定这些钱的用途:

她要求过,一定要用到内河河道的修复和浚清。

这些年,这项河道工程由王世强亲自主持,她并不担心会把金砂移作他用。

他就算只是为了他提出的马政,就必定需要沟通长江水运和江北边境的运河航道。

甚至,这条废弃的运河河道还能穿过江北边境,与金国境内的旧河道相连。

……

她匆匆走向松风居的时候,楼云因为有了谢药头在前头引路,他已经路过了中殿附近。

在黎明的晨光下,客居附近居然没有一个寺奴。

他看得到中殿僧兵们的骚动,还有驻马寺南大门附近的喧哗。

寺奴们似乎是去正门外迎客了?

他微微皱眉。

“楼公子放心。驻马寺南大门前修有一条面向扶桑内地的盘山大道,可供两头牛车并行。清早来上香的山民从来都是络绎不断,如此骚动应该是有太宰府平氏女眷驾临。”

谢药头人如其声,一口江浙口音极为委婉,长相也是唇红齿白的小画童。

他以往随谢国运去过泉州。当然认得楼云。

但他极有眼色,不称官名而只当楼云是主人家的旧友,引着楼云走过了水泊桥廊。

楼云看到谢国运站在桥头的身影,便知道此行他是后发而先至,终于比那女坊主抢先一步。

谢国运如此悠闲。当然是已经拿到了他需要的信件。

他踏进了绿意苍苍的松风客居。

家将散布四面廊下,小厮们往来奉茶。

改造得厅堂高大的外间,谢国运瞅着楼云的眼神却是分外诡异,他拱手道:

“恭喜楼兄,我今日才得到消息,楼兄已经与顺昌县主订亲了?去年蕃商大会时你和我提起一名女子。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

楼云早习惯于谢国运的怪异,并没有在意,谢国运心里转着鬼主意,便也一笑置之。

进了外厅间,他向楼云让了主位。自己在下首陪坐。

楼云也已经从谢药头嘴里知道了空明大师圆寂的消息。几句问哀后,他叹了口气,接了茶,喝了一口今春新摘的雀舌。

辛苦了大半夜,他饮了半盏茶才看向了谢国运,道:

“把信拿来吧。”

去年的蕃商大会,谢国运当然也是参加了的。

那时,他请了谢国运在楼府住下。也向他提起过:

在妈祖正殿廊帘后说起水力机械的女子。他已经差了人在寻找。因为当时谢国运也在正殿中,听到那女子说话的。

所以他才拉上他秉烛夜谈。

以他楼云的推测,那名女子心思细密。举一反三,应该不是寻常人家出身。

她应该是从父兄嘴里听说了两浙路有内河工程的消息,所以才想起可以在长江上游依样画葫芦。

能知道这些消息的,除了宗女别无他人。

谢国运当时还大笑摇头,咬定了宗室坊里的远支宗亲们忙着巴结赵秉谦,忙着在泉州海面和海贼勾结。绝不至于有一人能对千里之外的小小内河工程有兴趣。

至于宗女中。也确有几位女子内慧外美,值得一求。可惜对他谢国运不屑一顾。他今日看到她们在帘后的身影,却也不知道声音是不是她们。

而且她们的父兄贪婪不知分寸。将来只怕还要连累她们。

他居然还劝说,如果想求亲,还是小心探访,慎重为上。

“原来,楼兄找到的就是顺昌县主?”

谢国运在他下首侧坐,眼色怪异,心里却有些为难。

空明大和尚临去前,他是在他榻前的,知道他不放心季师妹现在还没有人家。

他可是拍着胸口保证了季师妹有一门绝好的婚事:

唐坊外面来的大宋国使,他去年就机缘巧合,看上了季师妹。

只要他请了国使进寺,把季师妹参加蕃商大会的事情提一提,再在中间牵线保媒,楼云总有七八分求亲的意思。

就算门第不配,他谢家不是还有叔祖大人?

让叔祖大人收季师妹做养孙女,再嫁给楼云岂不是天作之合?

反正不会叫她再被王家小子欺负的。

——空明大师去得极是安详。

但他谢国运万万没料到,他这两日到中殿去议事的时候,身边的小厮把这几月家里传来的消息细禀了他,他才知道楼云居然已经订亲了。

出使之前就订亲,岂不是只在泉州城查了半年?

他也太急了些。

于是,他斟酌着,想把盘算好的话全都说出来,提醒提醒楼云。

楼云却随意一扫,奇怪道:

“你身边的侍姬呢?怎么只见几个小厮?”

他也进过楼云的后衙,更见过他府里的绝色夷女,所以和他并不避讳这些,听得他这样问,谢国运不由得一声苦叹,道:

“你知道我在这里是拜了空明大师为师的,所以有了一位小师妹。本来她还客客气气,我还像是位师兄。但有次看到我租了两个侍妾后,她眼睛不眼睛,鼻子不是鼻子,我也要害怕她看得不顺眼,给家里告状的……”

楼云听得失笑。

他还没来得及意识到,他嘴里的小师妹就是季青辰时,松风居的院子里突然一静。

他侧目看去,身子就是一僵。

虽然明知如此,但看到季青辰的身影出现在了晨阳中时,他还是沉默了下来。

谢国运不明所以,转头看了过去,季青辰已经直闯进了院子。

光天化日,晨光明亮,家将们有认出她的,正面面相觑,楼已犹豫着转头看向了楼云,不知道要不要趁机捉下。

她已经急步走到廊前了。

谢药头只在追在一边陪笑着,,哪里又敢拦她。

谢国运还着急着她来得太快,打破了他的计划,后寺里,渐渐纷乱了起来。

寺奴们从南大门引着逃难施主们进寺安顿,在水泊桥廊上往来不绝,隔壁的十几座客居里渐渐充满了哭声。

驻马寺大门所在的南面,也隐约传来了似有若无的驻马寺警讯。(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觑觑眼婷婷的礼物打赏

057 女子深情285 茶鼎心意288 夷寨初恋269 两宫相争168 文昌归来086 在水一方(下)067 国使登岸215 儿时旧事331 夫妻之义(下)322 吴宫旧事142 鹤立鸡群163 情意难述214 收贴说亲325 夫妻仳离240 诰命落空120 事出有因231 同船一夜(下)116 京城租妾328 久别重逢330 夫妻之义(上)236 意外来客178 两情长久234 渐渐成人125 无奈废棋102 鼓楼私语074 重到旧地195 往复迟疑264 肖氏当妻342 金宫之变175 冷落生气306 夫妻同命128 诗会名伎131 旧情复燃121 皇后太后249 同行回京332 措不及防056 明心自见357 奉旨入宫279 暖床使女(中)119 县主退亲286 抢功占妻075 适可而止275 调戏出气212 洛神宠姬214 收贴说亲310 临别嘱托336 道观情缘097 恍然而悟055 世易时移353 伤心太过246 海路军功202 佛前挂灯224 旧日相好120 事出有因306 夫妻同命201 佛寺相见226 心意相通142 鹤立鸡群056 明心自见162 亭中相会292 休妻另娶(中)359 皇后失宠151 天生一对221 整治毛病144 文昌离去150 意乱心怯271 同姓旧恋350 只求安心140 文昌其人077 阴差阳错(上)353 伤心太过239 亲事在即218 值与不值205 姐夫责任(上)262 甘心为妾206 姐夫责任(下)246 海路军功305 母虎相争139 哭诉一场151 天生一对135 勾栏瓦舍152 亲事翻盘282 夷寨逃生331 夫妻之义(下)113 粉墙花树218 值与不值355 儿时愿望149 我心已定168 文昌归来201 佛寺相见057 女子深情270 私奔旧事191 眼障心障350 只求安心068 睁眼世界148 一去不回149 我心已定299 安心之家232 成亲之前
057 女子深情285 茶鼎心意288 夷寨初恋269 两宫相争168 文昌归来086 在水一方(下)067 国使登岸215 儿时旧事331 夫妻之义(下)322 吴宫旧事142 鹤立鸡群163 情意难述214 收贴说亲325 夫妻仳离240 诰命落空120 事出有因231 同船一夜(下)116 京城租妾328 久别重逢330 夫妻之义(上)236 意外来客178 两情长久234 渐渐成人125 无奈废棋102 鼓楼私语074 重到旧地195 往复迟疑264 肖氏当妻342 金宫之变175 冷落生气306 夫妻同命128 诗会名伎131 旧情复燃121 皇后太后249 同行回京332 措不及防056 明心自见357 奉旨入宫279 暖床使女(中)119 县主退亲286 抢功占妻075 适可而止275 调戏出气212 洛神宠姬214 收贴说亲310 临别嘱托336 道观情缘097 恍然而悟055 世易时移353 伤心太过246 海路军功202 佛前挂灯224 旧日相好120 事出有因306 夫妻同命201 佛寺相见226 心意相通142 鹤立鸡群056 明心自见162 亭中相会292 休妻另娶(中)359 皇后失宠151 天生一对221 整治毛病144 文昌离去150 意乱心怯271 同姓旧恋350 只求安心140 文昌其人077 阴差阳错(上)353 伤心太过239 亲事在即218 值与不值205 姐夫责任(上)262 甘心为妾206 姐夫责任(下)246 海路军功305 母虎相争139 哭诉一场151 天生一对135 勾栏瓦舍152 亲事翻盘282 夷寨逃生331 夫妻之义(下)113 粉墙花树218 值与不值355 儿时愿望149 我心已定168 文昌归来201 佛寺相见057 女子深情270 私奔旧事191 眼障心障350 只求安心068 睁眼世界148 一去不回149 我心已定299 安心之家232 成亲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