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出卖儿子的赵桓

怀揣着赵桓的这篇文章,郑知常死的心都有了,他这一辈子还从来没有像这些日子如此危险过,说命悬一线,出生入死,简直差不多了。每次去金营,都是死亡如风,常伴吾身。

又是送人参,又是送硬弓……如果说这几次宗望为了硬撑着,不愿意露怯,还能放他回来,现在宗望死了,他却拿着这篇不伦不类的祭文去了,绝对是十死无活啊!

上国天子,官家爸爸,人家可是忠臣孝子,你怎么能这么对待人家?

这货带着一肚子的哀怨,却又不敢不去……且不说郑知常去金营捅马蜂窝,再说赵桓这边,让胡寅和张浚润色之后,立刻就把这篇文章发了出去。

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邸报的重要,现任首相就是靠着撰写邸报上去的。

一篇好的邸报,不在于文采如何了得,而在于有多少人能看懂,并且愿意接受其中的观点,从这个角度来讲,邸报并不是越平白越好。

假如人均985,年薪几千万,都是顶级成功人士,也要文采斐然,五味俱全,才能戳中痛点。

不过以现在大宋百姓的状态,还是平直一些好,用简单的口语,写出本质的道理。

比如赵桓开头接受了辽国对女真人的压榨,为了海东青,死了那么多无辜的人。

金人起兵,是官逼民反。

这就避免了一张口,就是“女真,禽兽也”的文人叙事,绝对客观公允。可接下来金人在灭辽之后,会师南下,席卷两河。

还是报仇吗?

显然宋金之间无冤无仇,甚至还是盟友。

那为什么还要打?

自然是两种生存方式,两种行事规则……这部分有些类似华夷之辩,可仔细读去,赵桓从生存着手,比之一般的华夷之辩要深刻不少。

Www _tt kan _c ○

随后赵桓笔锋一转,痛批一些汉奸文人,又批评主张戒急用忍的懦夫,最后再发出大宋必胜的预言。

抛开文采这一项,赵桓的这篇文章从立意到行文结构,再到种种判断,简直堪称佳作。

不只是一篇祭文,也是一篇上好的檄文号角。

李纲任内,所有议论,几乎都可以告一段落。

统一思想,砥砺前行!

一步一步往前走,走得稳健,顺畅,浑然天成……

“我怎么开始有点崇拜咱们官家了。”胡寅压低声音道。

张浚瞄了他一眼,“这不是大宋臣子该有的样子吗?”

胡寅绷着脸道:“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咱们官家单凭学问而言,也足以开辟一派了。”

张浚深吸口气,突然笑嘻嘻道:“那你说官家跟龟山先生相比,谁更高明呢?”

“龟山先生?”胡寅大惊,声音都颤抖起来,“他,他老人家也有文章大作了?”

“没有。”张浚咧着嘴道:“不过……龟山先生,却是来到了滑州!”

“什么?”

胡寅惊得嘴巴老大,突然一扭头,就往外面跑,心还扑通扑通跳,仿佛是即将面前偶像的小姑娘。

当然了,这个偶像不是漂漂亮亮的割割们,而是一个快要八十的糟老头子。

杨时,杨龟山!

就是程门立雪的那一位。

在二程、张载、周敦颐这些人去世之后,当世之上,儒林之中,堪称半圣的,也就是这位龟山先生了。

按理说杨时一个快八十的老头子了,颐养天年岂不是更好?

他没事往两军阵前跑什么?

可偏偏杨时就来了,同来的还有他的好友,大儒罗从彦,这位可是经学大师,著书《中庸说》,在士林的名气不比杨时小多少。

此外还有李侗和张九成,两个人都是杨时门下,两代人,四位士林名人,联袂赶到滑州,堪称一件大事。

原本他们是在开封的,后来到了胙城,说是瞻仰战场,随后宗望突然暴毙,前面战事危险骤降,所有就来到了君前。

他们先求见了吴敏。

“龟山先生,我已经看过了元镇(赵鼎)的书信,知道了你们的来意,先生耄耋之年,心忧百姓,着实让人钦佩!”

杨时长叹道:“老朽本是华阴人,后来迁居福建,南北百姓的辛苦,也算是略有所知。又自负读了一些书,为官许多年,受百姓供养,居家不出,愧对良知。便凭着老命,北上京城,想要为民请命,只是这一路上,所见所闻,又另外有了一番感慨,说句实话,老朽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了。”

杨时长叹连声,神情之间,竟然颇为萧索。

吴敏顿了顿,轻声道:“龟山先生,你可是为了福建的银矿而来吧?数日前官家还跟我和李太傅说过此事。”

“哦!”

杨时瞪大眼睛,颇为惊讶,“官家知道?”

“嗯。”吴敏点头,“官家跟我们说,八闽之地,银坑铁场众多,使用的矿工也多。而矿工不同农人,一年到头,都没有歇着的时候,照顾自己尚且不足,更无暇顾及家人,故此福建多有溺婴行为。偏偏朝廷需要金银的地方有多,要让我们想出个确当的主意来。”

“啊!”

杨时心中大诧,老脸竟然涨得通红,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样,“官家,官家真的这么说?又或是吴相公把别人的话,算在了官家身上?”

吴敏呵呵一笑,“龟山先生?你是怀疑在下的人品,还是质疑官家的睿智啊?”

“不不不!”杨时连连摆手,解释道:“吴相公这是责怪老朽脑筋糊涂啊……可老朽真是想不到,很多人只说福建路,江南西路,荆湖路等地,有溺婴陋习,多责骂百姓残忍,不配为人父母。却没有人像官家一般,将银场矿工和此事放在一处。诚如官家之言,近年来越发严重了,尤其是去岁,朝廷几次降旨,要求银场加倍供应,矿工苦不堪言啊!”

吴敏道:“此事我也知道,主要是为了招募兵源,不得不以金银充作军饷,鼓励士气吗!便是宫里的雕梁画栋,也都把金粉大漆给刮了。”

杨时又是一阵长叹,“官家尚且如此,可见是上下和衷共济,君臣一体……老朽还想着为民请命,向朝廷谏言,现在看来,是老朽无知,几乎闹了笑话啊!”

吴敏道:“龟山先生太过自谦了,官家一直在说,要抗金,要变法,便是一样事情做好了都十分困难,如今两件事放在一起,更为艰难。越是如此,就越需要齐心协力,相忍为国。断然离不开龟山先生这等鸿儒大家的帮衬。回头官家必定款待先生,聆听先生的教诲。”

杨时连连摆手,口称不敢,甚至打算起身离去。

可吴敏岂能放过他,亲自安排住处,很快诸如胡寅,张浚这些人,不断过来拜会,跟着谈论各种事务。

胡寅还拿了一本草稿大纲前来拜见杨时。

“龟山先生,吕相公主笔邸报之时,写下了《三国演义》,意在尊奉正朔,砥砺忠义,鼓舞人心。如今三国演义连载完结。到了晚生主笔,官家之意是继续连载一部,名叫《水浒传》,说的是官逼民反,啸聚梁山之事,用意吗……应该是反躬自省,指出太上皇的弊政,其中有四大奸臣,还,还有师师大家的事情……晚生着实不敢动笔,先生乃是士林鸿儒,硕德前辈,能否给晚生拿个主意,这种话本,怕是太大逆不道了吧?”

杨时抓着胡须,思忖了再三,沉吟道:“唐太宗能容魏征,虚心納谏,成就贞观之治。官家能反躬自省,格局又在太宗之上,以老夫观之,此书非但不会动摇圣明,还会成就一番佳话。不过老夫斗胆以为,应该再加一段。”

“哦?是什么意思?”

“就是昔日的梁山后人,心灰意冷之后,金人南下,国破家亡,新君振奋士气,保家卫国,英雄好汉舍身赴死,保全社稷。官家刷新吏治,中兴社稷,又为昔日冤死豪杰平反,树碑立传,名留青史。”

胡寅沉吟……说实话,加了这么一段,只能算是狗尾续貂,硬生生把一个好东西写烂了。

可问题是皇帝陛下还姓赵啊,总不能真的肆无忌惮吧。

要想改,也就只能这么写了。

“多谢前辈指点……龟山先生,您能不能写一篇序,放在水浒传前面,晚生也好安排连载事宜。也好跟官家交代。”

杨时颇为惊讶,“既然是官家授意,老夫一介文人,怎么敢越俎代庖!不妥,不妥的!”

胡寅笑道:“龟山先生太客气了,晚生敢来请教,还不是有了官家旨意!本来我是不该多嘴的,泄露了天机,是要挨板子的。奈何晚生怕先生没有准备,也就不在乎了。”

杨时见他说的严重,便好奇起来,“胡学士,莫非官家有什么安排不成?”

“确实!”胡寅道:“官家其实想让殿下赵谌拜您为师,还请龟山先生能够应允。”

赵谌,那可是官家的嫡长子,很大概率,就是储君。

老先生可以淡泊名利,可以安贫乐道,可以不慕繁华……但教导太子,培养出一个明君圣主,这简直是无法拒绝的事情,杨时的脸上露出餍足的笑容。

……

“父皇,我想跟岳太尉学本事,才不要什么糟老头子呢!”

赵桓苦笑,“你不满意,父皇也没办法,谁让父皇现在穷困潦倒,迫切需要士林中有人站出来,协助摊丁入亩,土断清丈。父皇没什么可卖的,就只能把儿子卖了,你只管怪父皇就是了……”

第235章 有钱第43章 大宋笑话第64章 活着第360章 民心第482章 曲端多谋第424章 奇男子兀术第227章 活活气死第391章 温与饱第53章 百万西军救官家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511章 讨伐倭国第282章 宋无钱第553章 改造第208章 宗泽驾到第73章 割发第372章 复河东第562章 小中华第241章 通西域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461章 敛财高手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54章 重拳第482章 曲端多谋第274章 救驾,救驾第523章 造福第92章 重用岳飞第400章 破城第456章 回归第216章 金杯白刃第101章 宗泽北上第197章 全胜第449章 请受小婿一拜第364章 一等人物第180章 跪下的大白高国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194章 一人身系天下第569章 大九州第71章 清算第417章 囚禁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462章 天子的决心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254章 永恒主角第531章 锦衣卫第456章 回归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333章 最后的黄龙府万户第431章 真想抢了你们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265章 尽忠第201章 杀向燕山府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560章 至圣孔夫子第208章 宗泽驾到第61章 极限一换一第341章 亲王做先锋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230章 别了,完颜宗望第288章 官家出题第271章 神刀第294章 放火烧山第116章 邸报(求订阅)第318章 丧胆第379章 喜讯第290章 万民表率第84章 赵桓的赌第56章 主动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464章 郑太后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491章 我,蛮夷也!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262章 黄龙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310章 热闹第544章 半圣第467章 聪明人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438章 乱了第205章 猛攻燕京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98章 夜访相国寺(求收藏票票)第141章 围攻宰相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25章 金人来了第467章 聪明人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103章 韩相公第400章 破城第286章 赵佶的画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
第235章 有钱第43章 大宋笑话第64章 活着第360章 民心第482章 曲端多谋第424章 奇男子兀术第227章 活活气死第391章 温与饱第53章 百万西军救官家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511章 讨伐倭国第282章 宋无钱第553章 改造第208章 宗泽驾到第73章 割发第372章 复河东第562章 小中华第241章 通西域第302章 摩尼明教第29章 牛二从军记第461章 敛财高手第135章 三国同盟第503章 耶律大石的巅峰第354章 重拳第482章 曲端多谋第274章 救驾,救驾第523章 造福第92章 重用岳飞第400章 破城第456章 回归第216章 金杯白刃第101章 宗泽北上第197章 全胜第449章 请受小婿一拜第364章 一等人物第180章 跪下的大白高国第210章 匹夫一怒第295章 大义灭亲朱皇后第440章 未曾设想的道路第307章 官家嘱托第8章 抗金,抗金,还是抗金第194章 一人身系天下第569章 大九州第71章 清算第417章 囚禁第581章 少年大宋第462章 天子的决心第26章 战马保住了第254章 永恒主角第531章 锦衣卫第456章 回归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314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333章 最后的黄龙府万户第431章 真想抢了你们第212章 无愧大宋第265章 尽忠第201章 杀向燕山府第311章 大宋如父第560章 至圣孔夫子第208章 宗泽驾到第61章 极限一换一第341章 亲王做先锋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252章 致吴乞买遗孀第230章 别了,完颜宗望第288章 官家出题第271章 神刀第294章 放火烧山第116章 邸报(求订阅)第318章 丧胆第379章 喜讯第290章 万民表率第84章 赵桓的赌第56章 主动第181章 封王(三更求订)第464章 郑太后第278章 大金国乱了第491章 我,蛮夷也!第11章 让官家给俺洗脚!(求票)第262章 黄龙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310章 热闹第544章 半圣第467章 聪明人第277章 赵桓论将第438章 乱了第205章 猛攻燕京第425章 赵桓,你欺人太甚第98章 夜访相国寺(求收藏票票)第141章 围攻宰相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25章 金人来了第467章 聪明人第273章 过河,过河第103章 韩相公第400章 破城第286章 赵佶的画第215章 太上皇不值一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