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决意反攻

有人递给徐卫一杯茶,他接过之后,咕咕一阵只差没连茶叶也吃下去。盖上茶杯,迎着满堂期待的目光,他声音有些沙哑道:“西军无法驰援,那就只剩一条路可走。”

谁也没有说话,公堂上落针可闻,都等着徐卫的下文。

“我们被完颜娄宿的金军牵制在陕西不能入援,就只能拔掉这根桩子。”徐卫沉声道。其实,这并不是他的主张,而是徐绍的意思,只不过他替宣抚相公说出来而已。

“你是说?进军鄜延?主动攻击盘踞陕西的金军?”徐良脸色突变。他知道堂弟这次说的,不是从前的单打独斗,而是动员西军主力,发动收复全陕的战役

徐卫还没有回答,堂上徐绍已经大声道:“不错集三路兵马,挥师鄜延”

众官面面相觑,宣抚相公不是一再地说,三年养兵,五年积粮,待陕西金军疲弊之时,再将北夷驱逐出陕么?提前到现在?这可才准备两年目前陕西的各项革新尚未完结,军队的整训也还在进行当中,就算将士们准备好了。可粮饷呢?这可不是紫金虎出动万把人去小打小闹,你是集结西军主力,与敌展开大会战其耗费之巨,无疑会是个吓人的数字,到哪去整这笔钱粮?陕西现在的情况,只能自给,大军屁股一动,那花钱用粮就跟流水一般,我们承担得起么?如果说是入援,那行在肯定命令各地支应,现在这样,只能靠自己

正在他们忧虑之时,徐卫一句话更是雪上加霜:“如果只是在陕西境内打,很难影响到中原的战局,要让金国所有顾忌,战火必须烧到河东去。”

什么?河东?没听错吧?你现在就谈收复失地?而且跑到河东去了?这怎么听着有些痴人说梦的味道?不对吧,你是紫金虎,你是徐大帅啊,用兵是你的强项,怎么这回的意见有些不靠谱的意思?

当然,也不乏明理之中。马上想到,这不会是徐卫的意思。没看见么?徐宣抚从头到尾没说半个“不”字,只怕,这是他的意见

如果说这些是徐宣抚的主张,那倒好理解了。徐卫是武臣,他可以只从军事方面来考虑问题,但徐宣抚不能,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政治。

如果说任凭中原沦陷,江南受胁,而西军没有动作的话。不但他个人没法跟镇江行在交待,便是陕西,西军,也不会讨到好。比起支援中原,进军鄜延河东,已经不算是最凶险的了。

王庶虽然不懂军事,可也听着有些冒进,遂道:“宣相,此事是不是召诸路将帅们前来商议之后,再作决断?”

徐绍将手一挥,斩钉截铁道:“此事不用商议,三路招讨司只需执行”

见他如此“独断专行”,众佐官尽管觉得不妥,但也不敢反驳。堂上寂静无声,便连徐卫也不再言语。

“即日起,便为出兵作准备。有司官员,随后本官会陆续召集,务必将现今所积之粮草、饷银、军备,拿出确切的数字。徐卫,你立即回长安,掌握金军动向,一有消息,即向宣抚处置司报告。”徐绍脸上没有丝毫表情,语气也生硬得紧。

徐卫一抱拳,接了令,捧起幞头就往外走。徐良一见,扭头看了父亲一眼,赶紧追出去。

赶了许久的路,人马都累得不行。徐卫的卫队等候在街上,见他出来,纷纷上马。徐卫一只脚刚跨上马镫,就听身后有人唤道:“徐招讨慢行”

徐六匆匆上前,一把扯住堂弟,嘴唇一动,话却没说出来。两兄弟对视一阵,徐良才道:“这怎么回事?我到现在头都还是晕的,怎么就突然决定提前出兵了?你是最清楚不过的,现在条件还不成熟而且……河东啊你说的是河东啊”

徐卫苦笑一声,满脸倦色道:“六哥,我就是个听吆喝的。”

语毕,翻身上马,一提缰绳喝道:“回长安驾”战马奋蹄,直窜出去,身后百余骑士如影随行徐六骇得赶紧闪到一旁,那扬起的尘土呛得他咳嗽不止,慌忙退到台阶上去。

老九这怎么回事?有情绪?我又没招惹你慢,他刚才说什么?就是个听吆喝的?啥意思?百思不得其解,一跺脚,又转身回堂而去。

书房中,徐绍半躺在椅上,下半身盖着一张皮褥子,手里捧着一碗热汤水,眼睛紧闭,气色还没有恢复正常。

徐良推门进来,见此情形,轻手轻脚将门掩上,又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张望几眼,小声问道:“爹?爹?”

“老九说什么?”徐绍闭着眼睛问道。

徐良一时迟疑,片刻之后道:“倒没说什么,但我看得出来,九弟有些情绪。”

“人之常情。”徐绍睁开眼睛,使劲想动动身子,却因为疲劳过度,全身酸痛,以至于动弹不得。徐良忙伸出手去扶,帮着父亲坐了起来。

“他是武臣,只从作战层面看问题。在路上我和他商讨应对之策,他本不同意提前进军,有些情绪也正常。”徐绍低声说道。

徐良听罢,才明白,原来九弟说的那些建议,都是父亲大人授意他的。毕竟,他是常胜之将,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别人会更加相信。

“爹,恕儿直言,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算成熟,贸然进兵,只怕……”徐良不无担忧道。

徐绍转过头去,凌厉的目光使得他有些退缩。“你也是武臣?这种情况,西军能不动么?你知不知道,当时在详议司,以副相黄潜善为代表的诸多大臣,都提议让西军支援东京留守司?不是为父再三言明,陕西情况复杂,吉凶未卜,只怕官家在行在就下诏让西军出潼关我一再给老九说西军入援是职无旁贷,你当老父真是糊涂了?我难道不知道这样作只会把西军败光么?我那是给老九施加压力,好让他在我提前进兵鄜延时不好说什么。”

徐良被父亲一顿训,频频点头道:“是儿子不明白父亲大人苦心。”

“老九虽说是我亲侄子,可他也是手握重兵的方面统帅,不是呼之则来,挥之即去的娃娃。上回徐大在分兵一事上态度的转变,我就看出来了,老九现在在西军中有足够的影响其他各路的将帅们都看着他,他的举动,会被其他将帅作为参考。我必须先动员他,才能顺利地号令其他人”徐绍这个话,是头一次讲出来。

徐良默然无语,他现在算是理解方才老九为什么语气中带有不平了。

好一阵之后,他实在忍不住问道:“爹,就算西军要有所举动,为何非要选择进军鄜延河东?”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比起入援中原,进军鄜延河东更可靠一些。如果我们能在西部打开局面,就会有力地策应中原地区的战事,影响入侵金军的动向。老九也说了,进军河东不是难事,难在击败陕西的金军,只要这一点办到了。河东李植,他连个屁都不是”徐绍情绪激动之下,竟也忘了斯文。

徐良闻言暗思,如果西军能击败陕西的金军,进而扑向河东,那势必引起金国震惊。倒是很有可能左右金国当权者的决策。可这只是好的方面,万一失败怎么办?

可以肯定,只要宣抚处置司的命令一发出,各路将帅肯定有想法。就算最后碍军法听从节制,可仗怎么打?

“爹,儿担心,将帅们未必体谅你的苦心。”徐良说道。

徐绍端起碗来,喝了口热汤,神情越发凝重:“为父现在只希望,老九能体谅我的苦心。”

徐良眉头一皱,看九弟今天临走时的态度,恐怕不太体谅啊?虽说他明确表示听从节制,可将帅不同心,貌合神离,同床异梦,这无论放在哪个层面,都是大忌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出兵,我看悬

一念至此,对父亲道:“爹,要不我亲自去一趟长安,晓以之理,动之以情,无论如何要争取到他的真心支持”

徐绍并没有马上表态,他还是比较了解他的侄儿。徐卫既然认定现在大举反攻时机不成熟,再加上这也是实情,那就不会轻易改变观点。自己这两个统领西军的侄儿,都是能征善战的大将,但政治上有着武臣先天的弱势。只从军事层面考虑问题,完全不关心政治

“也罢,你去一趟,注意分寸,既要顾及到他的情绪,更要维护宣抚处置司的威仪明白吗?”

巩县,历代大宋先帝陵寝所在。往常神圣之土,如今豺狼满野在皇陵外,蜂拥而至的金军四处出没,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好奇。比如陵寝外立着的石马石象,还有那堆得山一样高的封土,据说,这里面埋藏的宝藏,已经不是数字能够计算的。

金军中的签军和伪韩军,正作为向导,引领着北夷扑向陵区。并兴奋地向他们讲述着关于皇陵的种种传说。比如,神宗皇帝的陵里埋藏着其大如斗的夜明珠,一颗就价值十万金又比如,哲宗皇帝的陵里有一头用整块玉雕成了玉麒麟,夜里熠熠生辉,可照亮满室

听了这些传闻,金军士兵的眼睛都快红了。他们没有什么追求,跟着军官们打仗,只为两样东西,一是女人,一是金银,这些就是他们奋勇作战的动力。眼前的皇陵,在他们看来,与金山银山无异

眼看着,大宋历代先王就要被挫骨扬灰,暴尸野外

就在此时,分散的骑兵四处出动,高声喊着同一句话:“元帅有令擅入皇陵者,死”

这道军令,把心急如焚,发誓要将皇陵铲个底朝天的金军将士们生生定住了豺狼虽然生性残暴,可它们也惧怕百兽之王兀术,太祖皇帝的第四子,继其兄长斡离不之后,成为金军新的象征

耷拉着脑袋,失望的金军勇士们无趣地散了,还不时回头去望望那些高耸的皇陵,想象着里面各种堆积如山的宝物。

一支马队从东而来,战马雄俊,骑士威武。当先一人,身穿皮裘,外罩铁甲,头上戴顶女真人常见的皮帽,腰里挎把弯刀,手中执杆铁枪,目光如炬,不怒自威正是大金国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完颜兀术

但凡他所经过之处,没有人敢抬头去直视他,纷纷垂首避行。到陵区之前,他勒停战马,跳了下来,将枪一扔,立即有士兵接过。

跟他的二哥斡离不铁塔般的雄伟身躯不同,兀术显得精悍许多。他年纪或许只在三十左右,脸庞削瘦,鼻梁高挺,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留着寸长的胡须,嘴唇紧抿,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坚决。

眺望南朝历代皇帝的陵寝,兀术微眯着双眼,眼中完全没有其他金军将士所暴露出来的贪婪和疯狂,而是冷静得可怕。

“元帅,这南朝皇陵所藏珍宝无数,简直是富可敌国,如何不掘?”有金军大将问道。

兀术叉着腰,昂着头,目光扫过陵区,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向身后一人道:“告诉他”

金军将领们将目光转向那人,有人请教道:“韩公,是何道理?”

此人,原为辽国壬辰科状元,后降女真,极受重用,曾经被斡离不引为心腹,视为谋主。也曾经,被徐卫俘虏关押,后来根据宋金合议,得以释放。姓韩,名昉,字公美,年在五旬上下。斡离不死后,兀术极为倚重他,在与兀术的争权斗争中,韩昉再次扮演了“谋主”的角色。因此,哪怕是南征,兀术也将他带在身边,以备咨询。

“快马弯刀,能使人屈服,但无法使人悦服。大金要王于天下,就必须知道这天下的人在想什么。杀人易,服人难,若今日掘南朝历代皇陵,得到的除了黄白之物,还有南人滔天之怨划算么?”韩昉问道。

显然,金军将领们并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没有关系,不懂不要紧,照作就是。

“元帅,再往西,便是南朝的西京洛阳所在。据言,洛阳防务空虚,不须大军前往,遣一偏师收之即可。”韩昉对兀术道。

兀术深邃的目光却看得更远,问道:“洛阳再往西是何地?”

韩昉想了想:“陕州,属陕西所辖,乃徐卫防区。”

“哦?紫金虎的防区?”兀术目光闪动。现在的金军当中,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南朝少帝叫什么名字,但很多将士却知道“徐卫”这个名字,知道“紫金虎”这个花名。而对于兀术来讲,意义则更为重大。

他永远都会记得,当初他的哥哥斡离不就是在紫金山浮桥被徐卫所阻,望河兴叹,成就了“紫金之虎”的名声。后来,又拜徐卫所赐,被困滑州,脱逃之后,再次感谢徐卫,是他穷追不舍,一直追到真定府再后来,二哥没有机会再南下了,饮恨而终。徐卫啊徐卫,你说,我怎么能不好好记住你?

“正是。”韩昉并不担心什么,因为他知道,面前这位大金国的皇子,不是寻常之辈。

“可惜,我到了河南,与徐卫近在咫尺,却不能与他亲近。”兀术说着打趣的话,可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笑容。

“徐卫纵然再有勇略,也不过就是南朝一虎臣而已,元帅何必在意他?”韩昉轻笑道。

兀术点头:“你说得对,遣一偏师,收了洛阳,我亲自去破东京”

立马有金将担忧道:“元帅,河南陕西相距甚近,最前端又是紫金虎的防区,万一他兵出潼关,如之奈何?”

“不用担心,徐卫不会出来,娄宿看着他,他不敢轻举妄动。”兀术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冷笑。

“不仅如此,徐卫上面还有陕西的军政长官,西军不止徐卫一支,也不是他说了算。”韩昉补充道。

兀术再次向西眺望一眼,大声道:“再度重申命令,擅入皇陵者死”语毕,骑上战马,引着众人向东行。

马背上,他向韩昉问道:“洛阳若得,便只余开封一府。想是要费些事,我意,留下一支兵马图徐,我率精锐南下若何?”

韩昉断然摇头:“不,元帅,南朝太上少帝虽迁往江南,但东京毕竟是都城。破东京,意义重大东京一破,南朝在中原地区的一切影响便荡然无存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元帅万不可轻视此地。”

“何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兀术侧首请教道。

“中原,乃华夏昌盛之地,地大而物博。占据中原,则可兵出四方掌控天下局势我军若控制中原,则隔断陕西与江南,蜀中道路艰险,难达天听。徐卫等辈,便成无主之魂,苟延残喘而已。且有中原之地,江南便不再遥远,任我攻取。而南朝若失中原,气数便已丧尽。到时,无论大金想攻川陕,又或践踏江南,都随心所欲。所谓王者之地,莫过于中原”

第173章 杀马充饥第90章 狗血淋头第711章 原来如此第45章 遇袭第334章 骑兵对冲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428章 矢志复仇第643章 将星陨落第812章 女真阴险第304章 曲端夺城第685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162章 惨烈搏杀和七百五十七章还乡团第四百三十六章第827章 天伦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104章 内情第637章 翻手为云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卫婚事第179章 徐家无赖第四百二十章第632章 插旗燕云第458章 固若金汤?不堪炮击!第116章 太上皇第66章 长辈第180章 扰敌军心第816章 真会来事第487章 权臣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95章 势同水火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19章 一门三将第475章 担起责任第426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296章 最年轻的帅臣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383章 送别李纲第483章 军阀第676章 辽军东来第628章 理财好手第501章 新政第151章 一窝蛇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5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16章 重组阵形第八百五十一章第288章 黄雀在后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101章 问婚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1章 什么叫畜生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339章 左右为难第142章 划河为界第八百六十五章第291章 大军凯旋第394章 开刀环庆第52章 摸营第四百零八章第715章 韩昉入蜀第601章 军政一把抓第八百四十一章第509章 杀入敌境第八百四十五章第344章 力拔千钧第337章 想后路第691章 决战在即第141章 定情第800章 徐折并称第151章 一窝蛇鼠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184章 壮志雄心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2章 惨烈搏杀第27章 黄知县有请第564章 万军云集第620章 留子为质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389章 刘子羽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372章 决定退兵第213章 大战在即第548章 局势逆转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135章 苦果第642章 产马基地第524章 歧山伏击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八百三十四章
第173章 杀马充饥第90章 狗血淋头第711章 原来如此第45章 遇袭第334章 骑兵对冲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428章 矢志复仇第643章 将星陨落第812章 女真阴险第304章 曲端夺城第685章 势如破竹第八百四十六章第645章 大胖小子第162章 惨烈搏杀和七百五十七章还乡团第四百三十六章第827章 天伦第160章 望眼欲穿第168章 斩尽杀绝第104章 内情第637章 翻手为云第一百七十六 音徐卫婚事第179章 徐家无赖第四百二十章第632章 插旗燕云第458章 固若金汤?不堪炮击!第116章 太上皇第66章 长辈第180章 扰敌军心第816章 真会来事第487章 权臣第八百二十二章第395章 势同水火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19章 一门三将第475章 担起责任第426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第296章 最年轻的帅臣第164章 惺惺相惜第383章 送别李纲第483章 军阀第676章 辽军东来第628章 理财好手第501章 新政第151章 一窝蛇鼠第四百一十七章第655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16章 重组阵形第八百五十一章第288章 黄雀在后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392章 徐绍入陕第760章 攻破大名第101章 问婚第688章 船坚炮利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1章 什么叫畜生第205章 先擒贼王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30章 当兵光荣 逃兵可耻第339章 左右为难第142章 划河为界第八百六十五章第291章 大军凯旋第394章 开刀环庆第52章 摸营第四百零八章第715章 韩昉入蜀第601章 军政一把抓第八百四十一章第509章 杀入敌境第八百四十五章第344章 力拔千钧第337章 想后路第691章 决战在即第141章 定情第800章 徐折并称第151章 一窝蛇鼠第367章 坐堂问政第184章 壮志雄心第八百三十四章第162章 惨烈搏杀第27章 黄知县有请第564章 万军云集第620章 留子为质第547章 招安收降第389章 刘子羽第647章 瓜分西夏第130章 虎捷乡军第372章 决定退兵第213章 大战在即第548章 局势逆转第570章 如虎添翼第641 兀术的哀叹第132章 二次南侵第135章 苦果第642章 产马基地第524章 歧山伏击第25章 酒后好办事第八百三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