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发展纲要

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发展纲要

九月,大宋各地秋收,统计数据通过各路电报一一送了上来。

苏油向高滔滔和赵煦呈上了一份奏章,准确说是一本书——《皇宋发展纲要》。

发展纲要以苏油最早给神宗建议的十件大事为纲,不过这次具体到了操作,每件大事有分作历史回顾,现状分析,未来展望。

然后根据这些又分了短期、中期、长期目标,最后又对短期目标做了三年规划和预算。

这是一份细致到令人发指的大文件,就拿宋人最关注的教育事业来说,里边统计了全国各地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历程,目前状况,从小学到国子监的授课内容,包括新出现的慈善小学中学学院的课程编排。

还统计了全国的识字率,各阶段适龄的应入学人口数量,与现状之间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

然后分析了大宋如今各行业的构成,需要用到的学问,目前的人才培养方式,其优劣性各在什么地方。

后面还分析了当前师资力量、生员构成、学校、教材、学费、人才选拔等内容。

这么多的内容,还仅仅是《发展纲要》里,《教育》一门,《回顾与现状分析》一章中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则是着重于数据分析,阐述国家要发展,落实在学校建设方面,存在哪些具体的缺口。

而这些需要里边,哪些是近期的,迫切的;哪些是中期的,应该发展却又受现状所限制的;哪些是远期的,可以暂时缓一缓,但是却又值得期待的。

第三部分才说道该如何一步步的实现短目标,比如学校该成立多少,怎么配置,教材需要哪些,怎么编写,教师的培训和分配,书籍印刷,学校管理机构如何进行计划、指导、监督,该成立什么机构监督,归那个部司管辖,需要耗费多少国家财政等等。

十件大事,每一件都是按照这样的体例来编纂,这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短时间里能够拿出来的东西。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苏油在元丰二年入京与赵顼相谈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除了关于现状有了一些补充,将统计数字重新进行过修改之外,里边的调研内容,肯定经过历年无数次的查改增删。

也就是说,蜀国公从元丰二年开始,就已经把自己当做储备宰相,开始行动了。

文彦博、吕公著组织各自的班子挑灯夜读,从六部索要数据,相互对照核实,最终给予了这部《纲要》高度的评价。

说白了,还是精细纯老三样,但是这个《纲要》里边,充满了一种哲学思维。

理学的身影,在《纲要》十件事中,无处不在,让人大开眼界!

这不是纲要,这是著作、文献,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新型模式!

它就不该叫《皇宋发展纲要》,它的正确名称,应该叫《理学思想指导下的建国方针》。

值得庆幸的是,苏油已经用九年时间,做完了统计分析方面的绝大多数事情,现在留给大家的工作,就是一起来拍板——这部纲要,它说得到底对不对,里边提到的事情该不该做,如果该做,那如何做,哪些先哪些后。

之后就只剩下一个将短期任务模块各自领下去,按部就班加油干的问题。

花了十天时间给大家消化,之后苏油组织两制上官员,又在都堂展开了急切的讨论,吵成一团。

最后文彦博怒了,一件件的来,先找出迫切的,最可行的,对大宋立竿见影的!

十件大事里边,官制改革基本完成,甚至在苏油的干预下,将以前的胥吏也纳入到了官制改革体系当中,甚至可以算是划时代的巨大的进步,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唐制和之后的明制清制,组织能力算是站到了封建王朝的最高处,但是在苏油眼里,还是过于粗糙。

不过官制才改革了不久,而且相比后世还有一个重要差别,那就是官员本身的素质短板和官员录用考核体系的短板。

在这两个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前,目前的官制,就已经是最好的了。

政治包括司法与行政,这个牵扯实在是太大,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儿,一时半会儿也是艰难。

至于风气与国格,在前面那些大事儿没有得到解决之前,就是假大空的东西。

这就剩下财用,军事,水利,交通,民生,教育六项。

好在现在大宋不差钱,而且高滔滔给大家做过保证,实在不行还可以掏赵煦这倒霉孩子的压岁钱,因此财用一节暂时不是太急迫。

交通问题一直在持续改善,目前能将铁路东西干线修完就不错了,至于苏油提出的各州间标准路网干线和南北大运河打造的问题,大家都觉得太花钱了,只能选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列入三年计划。

民生也先缓缓,官员们很体贴,认为一下子让老百姓日子过得太好,口味养刁了不好回头,司马相公一年来的宽政已经很可以了,可以先放放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嘛!

剩下的三样最迫切,军事、水利、教育。

而其中,军事和水利都集中在河北,那就再压缩一下,三年之内,振兴河北!欧了!

苏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大计划被一步步压缩到只剩下这么一丁点,简直哭笑不得,这尼玛还真是大宋风格。

这不是制度问题,这是工作作风问题!

于是苏油开始据理力争,跟六部尚书两省侍郎唇枪舌剑,真是一点没当自己是首相。

军事和水利都集中在河北没错,河北应该振兴也没错,但是振兴河北的一揽子方案,也需要其他方面的大力支持。

比如交通,因为几条大河隔断,想要拉通一条南北向的铁路以目前的能力几乎不可能,那就必须大力推广海运,并且以沿海各港口为节点,依托运河,打造河北的海港——漕运节点——州县陆路联合交通网。

路网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有桥梁,还要有交通工具,内河蒸汽船只,马拉厢车。

要完成这些,仅靠州县各自为政是绝对完不成的,必须依靠中央财政,还需要以相州为基地做农业边际效应,以徐州、郓州为基地做工业边际效应,以登州为基地做贸易边际效应。

在这中间发挥纽带作用的,是商业与金融。

还有就是军制改革,要汰裁旧军,编练新军,安置转业。

要治理黄河,需要调用大量的役夫,在免役法制度下,就必须调运大量的货币和物资,形成在河北的良性经济循环。

这里边就又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货币物资的充足,地方阻力的解除,流动人口的控制,劳务人员的管理。

最终在苏油的苦口婆心之下,将被切得只剩下一丢丢的东西又慢慢补回来,大家形成决议,主体目标还是三年之内振兴河北,但是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开足马力为这个目标服务。

国家财政朝河北倾斜,户部设立预算司、会计司,先期以河北事务为试点,摸索制度。

枢密院和军机处也以河北为重点,开始整军,施行新军制。

为了刺激当地人口增长,增加流动从役人口,将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河北试行丁银入地的税制改革。

为了刺激商品生产与流通,增加河北的工坊数量和生产能力,取消坐税,只收取行税。

在登州设立钱监,建立河东路、河北西路、河北东路、京东东路,简称河北四路发展银行,增发宝钞。

吏部以河北为试点,开始施行真正有效的监察制,监督各地州府对这些政策的执行情况。

也就是说,在中枢的紧密监督与配合下,将苏油的施政理念在河北先行试点,短期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河北的振兴,中期目标是让河北具备短时间内独立对抗辽国军事力量的能力,长期目标是让河北成为大宋第四个经济发达地区,能够为征伐幽云提供长足的后勤保障。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验收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九百一十章 商议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个自己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话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二百三十七章《尚书祈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鹤军(为本书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们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乐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三百一十三章 爱听评书的战俘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七百七十八章 见老乡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积欠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旧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宫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为惧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绿茶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七十三章 看破说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议第一千零五章 岛礁和泡沫第一千零二十章 标准化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请客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三百八十章 学问第八百三十八章 会飞的货物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七章 病根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战端再启第七百九十九章 枢密副使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规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五十章 沙金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战争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二百零九章 北极院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认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曙生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会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六十二章 豆花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势不由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穷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二百一十七章 桥的题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卧云堂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戏精聚会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问题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
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验收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九百一十章 商议第四百六十章 第三个自己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话第六百四十章 赐第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笔收入第二百三十七章《尚书祈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二百五十三章 控鹤军(为本书第一位盟主幸福前行加更)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小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澶州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们了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好之乐之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三百一十三章 爱听评书的战俘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七百七十八章 见老乡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爱读书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积欠第六百二十二章 公事公办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逢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旧部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小政委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妆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宫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为惧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绿茶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宝钞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困难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尚书第四百二十一章 威猛的石薇第三百三十一章 密谋第七十三章 看破说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议第一千零五章 岛礁和泡沫第一千零二十章 标准化第二百七十一章 船到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名妓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爷第一百三十七章 风筝诗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七百二十五章 巨舰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请客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艰难第三百八十章 学问第八百三十八章 会飞的货物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四百四十九章 一路上第七章 病根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会做官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战端再启第七百九十九章 枢密副使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变革前的祥瑞第一百五十八章 东川郡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关扑第七百九十章 交通规划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抛弃了第五十章 沙金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战争第一千二百章 准备第八百七十三章 矿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第二百零九章 北极院第九百七十二章 通通不认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轰第四百六十二章 赵曙生病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五百六十四章 骑兵铳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刘奉世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会第九百八十四章 精微操作第六十二章 豆花饭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形势不由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送穷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二百一十七章 桥的题第一百一十一章 埋祟第一百八十九章 养屁股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卧云堂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戏精聚会第六百六十六章 治河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愈第九百二十五章 唱名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七百七十四章 山寨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问题第六百二十八章 方田均税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王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