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

第二百三十一章孩子

按周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然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因此传说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

汉以前,冠礼极重。

周成王幼年继武王之位,但周公摄政直至其成年。

嬴政十三岁即秦王位,但也是直到二十二岁,“冠,带剑”,方才亲政。

《后汉书?儒林列传》载,周防年十六,仕郡小吏。世祖巡狩汝南,召掾史试经,见他“尤能诵读”,欲拜为守丞。而周防“以未冠”,不能从命。

从天子至士庶,冠礼都是“成人之资”,未行冠礼,“不可治人也”。

……

进入隋唐,冠礼就开始明显衰弱了。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

还提到当时有一位名叫孙昌引的人,“独发愤行之”,次日上朝,希望众卿士能对他有所教导。

到外廷后,孙氏荐笏对卿士说:“某子冠毕。”众卿士竟然听不懂。

京兆尹郑叔则更好玩,怫然曳笏却立说:“与我何干?”引来文武大臣哄堂大笑。

可见当时,多数人以冠礼为迂僻。

然而此礼,在真正的诗礼世家中,并没有荒废。

比如司马光,就曾痛心疾首:“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

生子犹饮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

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

所谓“四者之行”,《礼记?冠义》解释得很清楚——“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

щщщ ▪t tkan ▪¢〇

冠礼的目的,就是“将责四者之行于人”。

“其礼可不重与?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

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也。”

因此司马光认为,冠礼是为了让人正式开始履行孝悌忠顺四种品行。废除冠礼,会使得人情轻薄,导致人在成长过程中不知责任,会造成社会问题。

而朱熹则对这礼的消亡感到匪夷所思:“是自家屋里的私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

如今的儒家,还没有完全泥古和僵化,因此各世家的冠礼,都保留大略,并加以了简化和变通。

礼不可废,然而可易。

但是在年龄上,各家又发生了分歧和争论。

《仪礼?士冠礼》贾公彦疏:“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与诸侯同……

司马光在其《书仪》中,便考查了古制,认为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或者婚前,只要父母没有期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

程颐则表示反对,认为起点应该延后:“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

朱熹则持另一观点,光年龄到了,没有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也不行:“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不管怎么争论吧,其实事情的本质大家还是清楚的——既冠,则责。

做不到这点,就是虚礼。

不管年龄大小,加了冠,你就是大人了,必须以大人的行为规范来要求。

……

到了苏油这里,事情就来了个颠倒——你完全达到了行使成人之礼的要求,因此可以加冠!

这是龙昌期龙大儒提出的建议,他已经忍了一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是因为这娃没有加冠,所以被他钻了多少空子?

不然你让唐彦通去江上操舟试试看?!士林公议喷不死他!

这娃从五岁开始,就早知礼义之方,能行四者之行——与八公相依为命,为孝;收揽可龙里群童,为悌;游说大理擒侬智高,为忠;与江卿关系良好,说动他们招抚流亡,帮助衙门解决问题,为顺。

如果以治人为标准来判断,二林部那档子不提,光可龙里一处,土地庙一处,这娃早都治出花儿来了!

但是!他仗着自己年岁还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调皮捣蛋不用心学习,还让人不方便责罚,这是一种严重的作弊的行为!

因此对这个捣蛋鬼,啊不特例!必须赶紧给他加冠,以成人之礼责之,才好严加管束。

所有人,所有大人,都一致同意。

龙老就是不一样,从理论上深挖根源,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赞!

苏油也暗自翻白眼——龙山长你是大儒,别学小说家言,吴承恩给孙猴子加紧箍咒那一套都搬出来了!

……

周代冠礼,士依三加——初加缁布冠。

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还象征拥有人治权。

再加皮弁,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

三加爵弁,象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

更高等级的贵族,还要多加一道——《大戴礼》云:“公冠四加,三同士,后加玄冕。天子亦四加,后加衮冕。”

苏家不是泥古派,那就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不过仪式是要的,早十天,就要进行占卜。

回眉山前,占卜已经在玉局观完成,由石薇的胡子公公师父元德公亲自主持。

元德公这叫“筮宾”,是该礼最尊贵的宾客,比施礼的正宾还高一等。

苏油一脸的恭敬崇拜,肚子里却在怀疑胡子公公——以老人家的慢吞吞功力,一定有能力控制所有的卦象。

不然卦象卦辞,怎么会这么巧?还这么好?

大年三十,冠礼前三天,苏油告祝于祠堂,这次是八公主礼。

祠堂里充满了龙脑香萦绕的香烟,苏油这种情况,属于“宗子已孤而自冠”,因此章祝版之上不写父母所命,只写:“某将以某月某日加冠于首,谨以巴拉巴拉巴拉……告于宗祖父母灵前。”

告祝完毕,是戒宾仪式——就是去找一位仪式执行人,也就是正宾。

正宾,是冠礼重要的人物,苏油的正宾,当然是龙老头。

告祝完毕的当天,苏油便穿著深衣来到学宫。

本来的程序应该是正宾出见,如日常仪节,饮茶等的手续,无奈苏油在这里就是书童的角色,因此龙老头就笑嘻嘻的坐着,一任苏油伺候。

等到苏油重新收拾干净狗窝一般的精舍,将三泡台恭恭敬敬地奉上:“山长,有意思吗?”

龙老头笑眯眯地道:“有意思。再没有比看着孩子长大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苏油翻着白眼:“别人都十五岁加冠,为什么偏偏我九岁?”

龙老头笑道:“你都能跑去成都了,既然可以自作主张,当然就可以加冠了。”

苏油辩白:“又不是我自己要去,是堂哥带我去的,去了就被张学士抓着考数学,然后当童工,你当我愿意啊我?”

龙昌期笑道:“还给我找那么多事儿,既然你这么操心国事,那就别把自己当小孩子了呗?赶紧演礼!”

苏油只好站起来躬身施礼:“可龙里苏油,将加冠于首,愿君之教之也。”

龙昌期摇头:“某不敏,恐不能供事以君。敢辞。”

苏油都傻了:“啥?”

龙昌期瞪眼:“啥什么啥?一次如何能体现心诚!”

不要脸!本来就是你逼的!

苏油只好再行礼:“愿君之终教之也。”

龙昌期继续摇头:“君重有命,某不敢从。”

苏油无语了:“老头,到底要闹几回?”

龙昌期说道:“可以了,给我做饭去,做完了就回可龙里吧。”

苏油问道:“那你到底算答应还是没答应?”

龙昌期说道:“还没,等初二你遣人送信,再请一次,我就答应你了。”

“还请不动你了是吧?”苏油将袖子一挽——好吧我乖乖做饭去!

做完饭,苏油才发现了一件事情:“元贞呢?我让你们互相照顾,你们就把精舍弄得狗窝似的?”

龙昌期不以为意:“别闹!人家元贞还是个孩子呢……”

苏油:“……”

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两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鸡丁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连机铳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孙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苏鱼公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四百七十九章 劝谏第十三章 精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帮助辽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风气和国格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点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训小辈儿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习惯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八百九十八章 苏颂的态度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九十九章 温度计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国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五百六十六章 颁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传身教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败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点点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确的骚操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旧交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五百三十章 单舟对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动员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五百四十一章 军器监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莲华炬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复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为和瞎作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游牧与农耕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面粉厂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五百五十四章 贷与赈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八百五十九章 张载逝世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毕仲游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计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
第三百九十二章 谈判第九百九十九章 小苏文字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五章 春天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两口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见面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复官第一百九十三章 鸡丁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复盘汉灭匈奴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连机铳第一百二十三章 薛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烧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孙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苏鱼公第九百三十二章 旧州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妈护井团第四百七十九章 劝谏第十三章 精盐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车阵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帮助辽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安置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风气和国格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点第九百四十四章 李清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百八十三章 恐怖的神灵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训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训小辈儿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术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习惯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诗第八百九十八章 苏颂的态度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九十九章 温度计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贺礼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国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六百二十一章 弊端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五百六十六章 颁奖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条陈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惨败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传身教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大败第五百零一章 没有盐第七百零七章 多少是一点点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计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日本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六百五十二章 蔡确的骚操作第七百四十五章 突然有钱也不好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 解祸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旧交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手和低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出击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做局第六百零六章 模范村第五百三十章 单舟对敌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动员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五百四十一章 军器监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章 冬蔬菜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金莲华炬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头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背锅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复第六百七十四章 《免行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为和瞎作为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游牧与农耕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敌人的阳谋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面粉厂第二百六十九章 勋戚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五百五十四章 贷与赈第七百八十二章 漏勺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锁院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大移民第八百五十九章 张载逝世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到此为止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毕仲游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计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