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变应在辽国

bookmark

第七百九十四章天变应在辽国

这些只是解决了线的生产效率问题,要变成布,还离不开另一项伟大的发明——飞梭。

其实飞梭和梭子的区别不大,不过折刀和钟表的发展,带动了精密器件研究。

石富将飞梭改造成了全封闭式金属器件,棉线缠绕在飞梭内部小棍状的线轴上,从尾部牵出,飞梭表面打磨成了镜面工艺,看上去就像一个又长又扁,光滑异常的小金属棒。

随着摩擦力的极度减少,飞梭的行程就能够更长,苏家织造便能够织出面幅更宽的面料。

面料宽度已经远远超出一个人双臂展开的长度,因此得在织机上添加打梭装置。

虽然一台织机得用到两个人,但是生产效率远远高于以往的所有织机。

如今的织布,卡在了开口,投梭,卷布三个自动化阶段和联动阶段。

苏油让四通商号在《时报》《两浙新报》《潮报》上刊登悬赏启示,谁能在机械自动化上解决三个问题里的一个,将获得一千贯的奖赏。

如果谁能解决联动问题,完成织机的整体自动化改造,商号将尊其为织造供奉,同时给予五千贯的奖励!

如今开口和卷布的自动化工作已经解决了,这个不难,属于千金市马骨,目的在于打出广告效应。

剩下的两个奖项,至今没有人能拿到。

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宋的棉纺技术,已经达到了近代工业前只差临门一脚前的水平,而这些机械需要集中起来统一利用,才能产生效率。

因此需要一个地方来摆放管理。

十月中旬,苏油在上海务船坞的旁边,划出了一片荒地,成立了四通商号松江织造厂。

制造厂的主业就是利用棉纱织布,第一种布匹坚韧厚实,有铜钱那么厚,被称为“铜钱布”。

按照苏油的意图,这东西主要的用处,是制作船帆。

不过这个建议遭到了四通商会的强烈抵制,苏辐翻着白眼,小幺叔你别闹!铜钱布只是试验品!如今的棉花可不便宜,一两价值百钱,合一贯六百钱一斤!你准备用价值几百贯的帆?

因此必须是细布,搞成丝光棉布,内衣,袜子,拿去赚土豪们的钱!

苏油这才醒悟过来,我靠,那咱们这一亩地两百多斤,种出这么多棉花,不是发大了?

苏辐说当然,不然我们种来干啥?这可比油菜还要值钱。

棉花今年有一千多亩的收成,因为是四通提供的种子和种植技术,还保证统一收购,因此收购价算三十文一两。

苏油瞠目结舌:“那不是安和圩一家两口户丁,八十亩地,一户收入多了近五百贯?加上其它产业,这特么两年就……奔小康了?”

苏辐有些无语了,小幺叔这是钻了牛角尖,还不知道自己造下了多大的功德:“他们是第一等,昌国渔户第二等,浙北盐户第三等,这些人的收入,如今可是让外路眼红。”

“不然小幺叔你以为安和圩上为什么见天接待外地来考察学习的,刘万春又靠什么支应?”

“我的个去……”苏油赶紧抓住苏辐:“去告诉大石头他们,赶紧造砖瓦厂,瓷砖厂,水泥厂,砖瓦水泥今年绝对要大卖!”

“刘万春他们指定不耐烦继续住泥房!这钱我们得赚回来!”

“还有,告诉蔡京继续扩大棉花种植面积,这价格谁受得了,必须在几年内将价格整下来,至少在两浙路要整下来,我们好造赛露络,硝化炸药,船帆!”

十一月,两浙路进了最新式的各色棉线,棉织品,棉被,丝绵被。

有了两碱的支持,棉纤维和蚕丝得到了全面的脱脂,品质非常上乘。

细棉布作为底面,放上弹得松软的棉里子或者蚕茧撕开铺成的丝绵里子,再盖上锦缎,绣成被子,这是后世开放初期很长时间里娶新媳妇的路数。

赵顼大喜,将之赏赐两制以上群臣,同时下旨,同意了两浙路扩大棉纺业的申请,下令广南两路和福建路,亦进行推广。

因为这东西在这些地区,可以不争粮田,一季稻子一季棉花,收益远超两季水稻连作,没人有理由反对。

还是这个月,苏油的乌鸦嘴灵验了,所有大宋人都众口一词——天象轮变,可能……或者……真的……一定是——应到了辽国!

辽国发生一件动摇国本的大事!

辛酉,辽皇后萧氏被诬,赐死!

让后世无数文学家,网络小说家惋惜不已,演绎出无数故事,无数“真相”的大美女,传说颖慧秀逸,娇艳动人,才华横溢,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言谈,琵琶天下第一的女中才子,辽国皇后萧观音,竟然被权臣耶律伊逊和张孝节陷害,赐死了!

耶律洪基是个驴友,喜欢野外打猎荒野求生,常年在藕丝淀,黑龙江,黑山等地游猎。

专有名词叫——捺钵。

如果说大宋是皇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辽国则是帝族与后族共治天下。

耶律洪基和萧观音生有个儿子耶律浚,幼时就能言善辩,好学习,通书文。

耶律洪基对这个儿子也非常喜欢,曾经夸赞道:“此子聪慧,殆天授欤!”

耶律浚六岁被封为梁王,八岁弓马娴熟,随父出猎遇到十只鹿,射得其中之九。

耶律洪基大喜,特意为他设宴,立为皇太子。

去年,耶律浚十七岁,正式走向政治舞台,兼任北南枢密院事。

这就与权臣耶律伊逊产生了权力冲突。

两国的政体和宋国不一样,臣子和帝王拜把子的事情都发生过,《天龙八部》虽然是演绎,但是的确有史实为凭。

总之耶律浚总政后,法度修明,开始表现出一个明君的气象,于是耶律伊逊设谋构陷萧观音,最终的目标当然是太子。

机会很快就到了,当年的造反皇叔耶律重元,有个家婢叫单登,在重元败事后被没为宫婢。

萧观音的艺术素养很高,伶人赵惟一是她的亲从,单登也是辽国弹筝与琵琶的高手,但是怎么都争不过赵惟一。

单登不认为是自己技不如人,认为萧观音偏心赵惟一。

耶律洪基曾经要召单登弹筝,萧观音劝谏道:“此叛家婢女,难道不怕她效仿豫让?怎容得亲近御前呢?!”

于是单登被出遣外直,而深怨皇后。

单登有个美女妹妹,被教坊司管事朱顶鹤收入房中,而朱顶鹤又是耶律伊逊亲信,这个妹妹乃耶律伊逊情妇。

于是单登与朱顶鹤诬陷皇后与赵惟一私通,由耶律伊逊告发。

耶律洪基一直就是个糊涂蛋,之前对付重元得力,不过是因为重元比他还蠢罢了。

于是耶律洪基下诏让耶律伊逊及张孝杰穷治此事,赵惟一等人被加以钉灼诸酷刑,“皆诬服”。

枢密副使萧惟信听到后,骑马飞奔劝说耶律伊逊与张孝杰:“皇后贤明端重,诞育储君,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语动摇之乎?!”

不听。

狱词上到耶律洪基那里,写得清晰明白,完全是一部小黄文。

“据外直别院宫婢单登,及教坊朱顶鹤陈首:

本坊伶官赵惟一向邀结本坊入内承直高长命,以弹筝琵琶,得召入内。

沐上恩宠,乃辄干冒禁典,谋侍懿德皇后御前。

忽于咸雍六年九月,驾幸木叶山,惟一公称有懿德皇后旨,召入弹筝。

于时皇后以御制《回心院》曲十首,付惟一入调。

自辰至酉,调成,皇后向帘下目之,遂隔帘与惟一对弹。

及昏,命烛,传命惟一去官服,著绿巾,金抹额,窄袖紫罗衫,珠带乌靴。

皇后亦著紫金百凤衫,杏黄金缕裙。上戴百宝花簪,下穿红凤花靴,召惟一更放内帐,对弹琵琶。

命酒对饮,或饮或弹,至院鼓三下,敕内侍出帐。登时当值帐,不复闻帐内弹饮,但闻笑声。

登亦心动,密从帐外听之。闻后言曰:‘可封有用郎君。’

惟一低声言曰:‘奴具虽健,小蛇耳,自不敌可汗真龙。’

后曰:‘小猛蛇,却赛真懒龙。’

此后但闻惺惺若小儿梦中啼而已……”

第一百零八章 无聊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号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毕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员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结婚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苏轼获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首词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来钱的路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四百三十四章 请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论核心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饯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书》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六百章 吴逵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进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第六百六十章 天数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宝钞显灵第四百五十三章 铜矿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九百零六章 两分五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后勤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驾崩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光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对话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际遇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荐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历史文明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传承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败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戏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乱第七百六十八章 错过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释第一百零五章 龙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辽人是传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骑兵合成第六十九章 雀谱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光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吴哥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九百七十三章 旧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兴军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应
第一百零八章 无聊第九百六十八章 窦仕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还是知客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号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爷爷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毕观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五十章 再见苏轼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员外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刺客第二百五十二章 拴住结婚第四百六十五章 新君举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苏轼获释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七百三十七章 两首词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来钱的路子第四百三十九章 还乡第四百三十四章 请假第三百七十一章 理论核心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饯行第二百九十七章 致用之学第五百五十章 论《青苗法》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金大忠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二百三十六章 《尚书》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二百三十二章 苏伯纯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六百章 吴逵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进攻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隐君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报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八百三十五章 杨曙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第六百六十章 天数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宝钞显灵第四百五十三章 铜矿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又是交涉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二百二十一章 打望,不可能的第九百零六章 两分五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后勤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坟场游说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会第九百四十六章 诗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驾崩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光第五百八十六章 新政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五百九十二章 纵横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歼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对话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各有际遇第九百六十七章 王珪的推荐第五百九十章 西夏历史文明展第四百三十二章 西方的文明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传承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败第八百二十七章 杀戮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戏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乱第七百六十八章 错过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探讨第六百三十一章 解释第一百零五章 龙脑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辽人是传统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巩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骑兵合成第六十九章 雀谱第一百二十八章 灵光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领思路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吴哥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科举改革第二十三章 瓷片第七十六章 在藜将军第九百七十三章 旧事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体验第六百九十六章 运粮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体罚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三百六十八章 说情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兴军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鸡毛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计第一百一十章 对对子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