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家书传建成

大业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河东郡安邑县。

安邑县是战国时魏国称霸于诸侯之时的都城,物产丰富,其中,安邑食盐更是几乎支撑了整个河东道的食盐来源。安邑县西南几百里处,即为关中的门户潼关。

这时,李家在安邑县的别宅中,李建成正在灯下看着一封来自太原的家书,家书看到最后,李建成的手不由的颤抖了一下,眼神中有几分恐惧,但更多的,却是激动与兴奋。

李元吉这是已是十四岁的年纪,他这便在李建成的身边,见了李建成的神情后,好奇的问:“大哥,爹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李建成没有说话,将家书递给了李元吉,然后在房屋来回踱起步来,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复。

李渊在家书中提到,他将会在近一两个月内起兵,让李建成带家人尽快前去晋阳团聚,以免除李家起兵的后顾之忧。

李元吉这时也将信看完了一脸兴奋的道:“大哥,爹要是造反成功了,你不就是太子了吗?我怎么说也能当个一字王吧?”

李建成渐渐压抑住心中的激动,沉声道:“这岂是容易的事情,一着不慎,我陇西李阀,全部都得连根拔起,我们得赶快回到父亲身边帮助他才是。”

李元吉这时似乎也想起了如果起兵失败的后果,不由的打了个冷颤,脸色有些发白,许久说不出话来。

李建成拍了拍李元吉的肩膀道:“好了,收拾一下行礼早点睡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晋阳与父亲会合。”

李元吉听后,刚转身要离开,但却忽然回头道:“大哥,我们明天离开这里去晋阳的时候,带不带李智云?”与李建成、李元吉一起待在这里的,还有与李元吉同岁的庶子李智云。

李建成皱眉道:“智云是我们的兄弟,明天自然是要与我们一起离开这里的。”

李元吉道:“大哥你想过没有,要是我们李家三兄弟,一起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安邑,会不会引起此地官员的注意?他们要是为此派人半路追拿我们的话,到那个时候,我们兄弟还有小命去到晋阳城吗?”

李元吉自小就不做正事,常与纨绔子弟厮混,渐渐养成了一肚子的坏水,所以才会在这时极力主张为了自身的安全,而抛弃同父异母弟李智云。

李建成这时听了李元吉的话后,脸露迟疑之色,有些犹豫不决。

李元吉又接着继续劝道:“大哥,我李家即将成就大业,要是最后爹坐上龙椅了,而你却死了,那太子之位,可就成了三哥或是李隐那家伙的了,你切不可在这时有妇人之仁啊!”

“唉,你说的道理我都明白,不过智云毕竟是我们的弟弟啊!要是此时将他抛弃,你我只怕要背上不悌的骂名,而且他与二弟向来亲近,我们若将他害了,二弟只怕要此处怨恨我们。”李建成顾虑繁多的道。

李元吉嗤笑了几声,“到时我们只需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比如我们只说李智云是自己因为身体弱而选择留下的,又有谁知道?至于李隐,大哥,你若当了太子,我是肯定死心塌地的拥护你的,但李隐有兵有地盘,他的选择会跟我一样?”

李建成听后,沉默不语的在房中走动了许久,最后才咬牙做出了决定,“那我们每天就说是去打猎,随身带些碎银就行,到了城北的山林后,就直接赶去晋阳!”

李元吉听后顿时大喜,心中暗道,有了李智云在安邑迷惑官府,他北上晋阳就安全许多了!

翌日,李建成与李元吉轻装简行低调的出了安邑城,只留下懵懂的李智云一人留在李家别宅之中。

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李智云会被官吏抓捕到,最后送往长安,小小年纪,就被凌迟处死了。

李渊在太原动作频频,虽然都是暗中进行,但毕竟瞒不过有心人,所以河东诸郡对此都是有所耳闻,在安邑县的李建成三兄弟,自然便成了官员看顾的对象。

当然,李渊毕竟没有光明正大的造反,隋朝官员即便有监视之心,也不能做得太明显,并不会每时每刻都跟着他们三兄弟,虽见李建成与李元吉离开安邑,但因为李智云仍在府中,便没有怀疑。

不过当李建成与李元吉离开安邑县两天仍没有回来后,隋朝在安邑县的官吏这才觉得不对劲了,于是派了数百县兵直往李家宅院而去。

李智云小名叫祈健,但自小身体就不怎么好,时常不是这里痛就是那里痛的,不过最近倒是好了很多,他这时正向府中的管家问道:“我大哥他们去哪了?这两天怎么都没见到他们?”

这个管家是服侍李家多年的老仆,但李建成、李元吉也并没有将他们的去向告诉这个管家,所以管家这时并不能回答李智云的问题。

李智云心怀疑问的向房屋走去,就在这时,一个人忽然从隐秘出跳了出来,蓦地出手将李智云打晕,然后将他扛起快速的走出了李家宅院。

就在那人将李智云扛着走出李家宅院不久,官兵便将李家宅院团团包围了……

当李智云姓过来时,发现自己竟侧身挂在一匹向北而行的骏马上,骏马的缰绳则在骑着另外一匹马的人手上。

“你是何人?快给我停下!”李智云大声喊道。

那人听后立即停了下来,向李智云抱拳道:“殿下受惊了,我是李郎将的手下傅鹰,奉命来护你北上晋阳的。”

李智云坐在了马上,一脸疑惑的道:“你是我二哥的手下?为什么要将我带去晋阳?”

傅鹰道:“你父亲唐国公将要在晋阳起兵,写下家书让你大哥带家眷回晋阳,不过他却将你留下了,要不是李郎将派我来,你这会肯定已被官府给抓住了。”

李智云听后,脸色变得十分惨白,“不……不可能的,大哥怎么这么狠心将我抛下?”

傅鹰叹道:“是与不是先不理,我们还是尽快赶路吧,不然官兵就要追上我们了!”

傅鹰说着向前拍马而去,李智云虽有些六神无主,但还是紧随其后的向被疾行……

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231章 丢城失地第270章 李靖平萧铣第187章 谁能为帅?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25章 杨广幸江都第220章黄蛇岭第232章 最虚弱的时刻第五十四章 骑兵突击第250章 回河内第258章凌敬建言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140章 刘武周起马邑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八十二章 到雁门第245章 北海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一章 李家郎第185章 封赏第167章 图谋巴蜀【求订阅!】第185章 封赏第256章 攻伐第116章 雁门被围(上)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第204章 东宫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102章 井陉关第131章 天下崩坏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34章 说李靖第四十九章 酸枣被围第四十四章 战后第十六章 招人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国柱坍塌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250章 回河内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战第三十章 你卖,还是不卖?第十九章 蝎子岛第九十三章厮杀第186章 高墲战败第256章 攻伐第137章 家书传建成第八十四章 傅鹰之所见第269章 汉东王第215章 玄甲军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十章 夜市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139章 刘文静使突厥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175章稽胡反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74章 整治私盐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四十六章 封赏第八十九章 马场第十七章 出征第107章 征辽结束第263章天策上将第九十九章 南归第185章 封赏第273章 暴风雨前夕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231章 丢城失地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四十一章 小人搅局第253章 突遇敌袭第244章 战后第四章 唐国公府第129章钱粮第六十五章 洛阳城外高丽与高句丽第206章 检举第253章 突遇敌袭第155章 李、王初交锋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244章 战后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133章 大败突厥第十九章 蝎子岛第173章 报复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四十八章 打!第158章 长安故城第八章 兄弟相见第八十一章 盂县第八十三章别用心思第101章 楼烦郡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第178章 江都之乱(上)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杨广
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231章 丢城失地第270章 李靖平萧铣第187章 谁能为帅?第210章 偶遇玄奘第264章江南攻伐第125章 杨广幸江都第220章黄蛇岭第232章 最虚弱的时刻第五十四章 骑兵突击第250章 回河内第258章凌敬建言第四十三章 班师回朝第140章 刘武周起马邑第184章 李氏代隋第八十二章 到雁门第245章 北海第九章 都城洛阳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一章 李家郎第185章 封赏第167章 图谋巴蜀【求订阅!】第185章 封赏第256章 攻伐第116章 雁门被围(上)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第204章 东宫第七十六章 女儿情第102章 井陉关第131章 天下崩坏第五十八章 济水之战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34章 说李靖第四十九章 酸枣被围第四十四章 战后第十六章 招人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28章 国柱坍塌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250章 回河内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战第三十章 你卖,还是不卖?第十九章 蝎子岛第九十三章厮杀第186章 高墲战败第256章 攻伐第137章 家书传建成第八十四章 傅鹰之所见第269章 汉东王第215章 玄甲军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十章 夜市第五十六章二征辽东第139章 刘文静使突厥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175章稽胡反第十二章 雪中之舞第174章 整治私盐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四十六章 封赏第八十九章 马场第十七章 出征第107章 征辽结束第263章天策上将第九十九章 南归第185章 封赏第273章 暴风雨前夕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231章 丢城失地第二十七章 花魁选举第四十一章 小人搅局第253章 突遇敌袭第244章 战后第四章 唐国公府第129章钱粮第六十五章 洛阳城外高丽与高句丽第206章 检举第253章 突遇敌袭第155章 李、王初交锋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244章 战后第251章 攻略王世充第133章 大败突厥第十九章 蝎子岛第173章 报复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四十八章 打!第158章 长安故城第八章 兄弟相见第八十一章 盂县第八十三章别用心思第101章 楼烦郡第193章 李隐平陇右(上)第178章 江都之乱(上)第三十六章 疯狂的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