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产业革命

萧云贵很纳闷这个三十多岁的吴中汉子为什么嚎啕大哭起来,他的初衷只是想让苏褔省这些织户乡官们看到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让他们萌生和官府合作开办新式纺织厂而已。

英国的纺织行业早就已经完成了产业革命,即进入到利用动力驱动的集中性大工业生产方式。西欧国家纺织工厂迅速地发展起来,大量的“洋纱”、“洋布”倾销到中国来,几乎把中国的纺织手工业摧毁。萧云贵要为本国织户谋求出路,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走产业革命这条路而已,况且这也是让古老的农业国开始出现资本和市场的最好方式,同时也会带动国内其他工业变革。

历史上中国动力机器工厂化纺织生产是随着近代军事工业诞生而开始的,是极为被动和无奈的。鸦片战争以后,有些当权人物认为中国失败的原因在于武器不良,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运动开始,清廷逐步兴办了官营军事工业。到了70年代以后,才扩展到了军用纺织品生产。如左宗棠办的兰州织呢总局,于1880年投产,这是中国除以外第一家采用全套动力机器的纺织工厂。

但机器购自外国,聘请外国技师管理生产,产品直接供应军需,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同一时期外国资本家也开始在中国建纺织厂,如法国人在上海办的宝昌缫丝厂也在1878年投产。这个时期,除了各省地方官吏陆续兴办的官营纺织厂和日益增多的外国资本纺织厂之外,地方士绅也逐渐合资办起民营和官商合营的纺织厂。如1872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配备小型脚踏缫丝机的民营缫丝厂。后来改用蒸汽动力拖动。1889年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开工。1890年张之洞在武昌兴办湖北织布局和湖北纺纱官局。1891年又成立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新局。1894年又设湖北缫丝局和湖北制麻局。同年官督商办的华盛纺织总厂开工。1895年民营的上海大纯纺织厂开工。1896年,宁波通久源、无锡业勤纺织厂相继开工。这时全国中外资纺织厂中。仅棉纺已有12家,

相对满清产业变革的滞后,西殿在苏褔省却没有那么多的顾虑,苏褔省传统织户们破产在即,正是开始进行产业变革的好时机。织户们有经验。有廉价的人力,萧云贵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引入西洋的技术和机器,并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萧云贵甚至打算将整编后的军用服饰订单都交给这些还没有成立的官民合资纺织厂去做,为何那叫陈田的乡官没等自己说完就抱着机器织出来的布匹嚎啕大哭起来了呢?

萧云贵当即命人扶起陈田,随后带着众乡官来到西花园的偏厅内,向众乡官们说了西王府的打算。西王府以技术和机器入股的方式同各地的传统织户大家族合资开办纺织厂、缫丝厂等等新式的纺织工厂,而大家族负责投入工厂用地、新建厂房、投入人力等等,西王府的兵部、户部将给新办的纺织厂很多政策优惠。同时萧云贵承诺将军服订单交给这些工厂。

西殿太平军十余万兵马,随着整编的进行,军服的更换早就已经开始设计了,上到官兵们平时的帽子,下到鞋袜,这将是一大笔非常丰厚的订单,萧云贵希望历时一年半的整编结束后,西殿的官兵们都能换上新式的军服。

当听闻西王的打算后。在场的织户乡官们无不跃跃欲试,和清廷只把工商业看成征税和欺压的对象不同,苏褔省这些织户大族的乡官们感觉到西王是真心支持和鼓励工商业发展的。自古国中重农抑商。特别是满清时代,商人出身是被人看不起的,各大商号也只是满清官员捞银子的地方。何时出现过像西王这样支持工商的政策?

在得到西王的承诺和颁令后,各地来的织户乡官们跟随户部的官员下去商讨细节章程去了。毕竟各地的纺织品种类也不一样,苏褔省需要完整的纺织行业产业链,萧云贵希望棉、麻、丝等各类纺织品都有新式工厂出现。大小规模不限。

众乡官欢天喜地的下去之后,萧云贵发现陈田还在那里坐着发愣,当下奇怪的上前问道:“陈乡官,你还有什么事么?”

陈田茫然的起身,躬身一礼说道:“西王殿下,我是在想,这机器产布出现之后,大家都去办新式工厂去了,咱们几千年传下来的手艺是不是就此终结了?”

萧云贵笑了起来,在经历过后世一味变革崇洋,到后来又有民间复兴汉文化的浪潮之后,这位西王自然知道保护本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典衣馆自打接管苏州织造署之后,就一直在收集民间手工纺织的传统技术和人才,在萧云贵和洪韵儿看来,国内各种产业革命是历史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他们却可以人为的把一些传承了千年的文化保存下来,他们可不希望为了变革而变,总要在变革中把老祖宗的一些东西留下来。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后世虽然也完成了工业革命,但他们的传统文化却保留了下来,虽然日本人很不招人喜欢,但这一点却是不得不佩服的。相比之下,国人只留下了辫子服、辫子戏、以及不伦不类的中山装,虽然这和汉文化断代有关系,但却是整个民族的遗憾和悲哀。

萧云贵拍了拍陈田的肩头,把主管西殿典衣馆的户部司官方振伦唤了进来。方振伦是在湖南长沙加入太平军的,祖上几代都是四大名绣中另一支湘绣的传人,现在负责苏州织造署的西殿典衣馆,职同检点。

给两人互相介绍之后,萧云贵品着香茗道:“方检点是湘绣的传人,咱们西殿典衣馆招募了不少湘绣名家,到了苏州之后,典衣馆也在收集苏绣的技术和人才。本王也非常喜欢苏绣的双面绣,苏绣和湘绣一样都是国中瑰宝,本王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它们消亡呢?”

听到这里陈田心头一阵宽慰,萧云贵接着说道:“本王打算以官办苏绣的名义,专门成立西殿手工典衣厂,其实咱们的苏绣和湘绣还是很得洋人青睐的,不过从前大家都把自己知道的技术保密,而各地织工手艺也参差不齐,也没有形成合力,是以成本居高不下。本王打算走精品路线,今后手工典衣厂除了供官府的官服之外,还要生产一些精品贩卖给洋人。本王这里正好有一个非常愿意收购这类产品的洋人。陈田,你既然有心此道,何不和方检点一道办这个厂呢?”

萧云贵所说的正是克利福德,这小子当第一次看到苏绣中的双面绣之后,惊为上帝的作品,对这种苏绣更是不惜花重金购买。萧云贵觉得既然有市场,那苏绣和湘绣就都可以生存下来,更何况他西王也想着长期御用从前皇帝老子才能享受到的精美华服呢?

听了西王的话后,陈田欢天喜地的行了大礼相谢,族田的事解决了,织户的事也解决了,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也得以保留,他如何不高兴呢?

随后西王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但本王要提醒你们,典衣厂生产的都是官服,还有供本王王府上下具用的服侍,可以说典衣厂的产品代表了整个苏褔省上层服饰的走向,而民间素来跟风官家,是以咱们的服饰样子是会影响民间的。我汉家衣冠整整沦丧近两百年,本王一直希望上至官府,下至民间尽复汉服汉礼,是以本王要你们设计和生产的服饰必须是我汉家衣冠,由上而下带动整个民间的服饰变革之风!所以,要是你们的服饰达不到本王的要求,本王是不会收货付钱的!”

方振伦倒还好,似乎一早就知道西王的这个要求,而陈田却是首次听闻,但他依稀记得祖传的一本书上记录了一些传统汉服的制法,只是此书违禁,听太祖爷说此书密封包好后埋在祠堂之内了。当下陈田大声道:“西王欲复汉家衣冠,我辈自当竭力完成,属下祠堂之物内当有详述汉服之书册,属下愿意启出进献。”

萧云贵点点头喜道:“如此甚好,虽然咱们在传下的书册中也找到些样式,但总觉得少些什么,陈田你能有此书就更好了,典衣厂就交给你和方检点去办了。”

陈田坚定的说道:“属下定然不负西王殿下所托,定当竭力复我汉家衣冠!”

萧云贵满意的点点头,今日他的心情不错,解决了不少新政中的弊端,而且顺带保留了苏绣这等传统工艺,当下便命在西王府准备宴席,他要宴请到苏州的众乡官们。

席间萧云贵和西王娘都亲自作陪,一一抚慰众乡官,让众乡官大感恩德。

午后继续和众乡官商议新政,这次洪韵儿和左宗棠也参加了,因为在涉及民生大事解决得差不多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顽固的旧俗问题,比如女子的裹脚布。

第744章 杀鸡取卵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673章 让城别走第543章 决死而战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401章 连锁反应第269章 胜保兵至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407章 拉帮结派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112章 上了贼船第654章 互相恫吓第2章 磐陀石上第250章 上海军政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90章 还军灞上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443章 传位诏书第404章 谁人能信第345章 趋利避害第224章 围城入城第671章 势如破竹第641章 准备迎敌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612章 与虎谋皮第485章 政治影响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679章 海上游击第105章 波诡云谲第645章 骑兵对决第639章 试探攻击第112章 上了贼船第475章 不必担心第246章 兴王十二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738章 义务未完第554章 中风前症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595章 死不足惜第635章 码头激战第59章 反客为主第343章 无罪而诛第396章 计划忽变第565章 无字密信第553章 散朝之后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130章 民心已变第466章 也都该死第240章 接踵而来第331章 喜事连连第186章 政略调整第730章 也都拥有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156章 定都之议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11章 十字路口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724章 定国之后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278章 天父临凡第134章 洞庭雾霾第487章 声北击南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401章 连锁反应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40章 开始进攻第707章 秋后算账第319章 伴驾阅折第440章 战胜之后第612章 与虎谋皮第521章 稳定战线第144章 怎会是她第319章 伴驾阅折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658章 如意算盘第328章 缠足剪辫第433章 大军逼近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129章 唤醒民魂第593章 感谢上帝第749章 军中整肃第393章 川路圣谟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436章 攻心为上第74章 鲜廉寡耻第302章 田亩均制第295章 三寸鬓角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23章 长沙巨富第69章 道冠古今第487章 声北击南
第744章 杀鸡取卵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673章 让城别走第543章 决死而战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401章 连锁反应第269章 胜保兵至第660章 投鼠忌器第407章 拉帮结派第141章 武昌城破第112章 上了贼船第654章 互相恫吓第2章 磐陀石上第250章 上海军政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90章 还军灞上第426章 追悔莫及第443章 传位诏书第404章 谁人能信第345章 趋利避害第224章 围城入城第671章 势如破竹第641章 准备迎敌第376章 十三行街第612章 与虎谋皮第485章 政治影响第408章 昭然若揭第679章 海上游击第105章 波诡云谲第645章 骑兵对决第639章 试探攻击第112章 上了贼船第475章 不必担心第246章 兴王十二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738章 义务未完第554章 中风前症第159章 英人要求第688章 不言而喻第515章 攻克潮州第595章 死不足惜第635章 码头激战第59章 反客为主第343章 无罪而诛第396章 计划忽变第565章 无字密信第553章 散朝之后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130章 民心已变第466章 也都该死第240章 接踵而来第331章 喜事连连第186章 政略调整第730章 也都拥有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156章 定都之议第279章 如何解结第286章 天王秀全第11章 十字路口第13章 千里之外第476章 太后恩典第724章 定国之后第280章 越俎代庖第278章 天父临凡第134章 洞庭雾霾第487章 声北击南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401章 连锁反应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640章 开始进攻第707章 秋后算账第319章 伴驾阅折第440章 战胜之后第612章 与虎谋皮第521章 稳定战线第144章 怎会是她第319章 伴驾阅折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658章 如意算盘第328章 缠足剪辫第433章 大军逼近第606章 近在咫尺第129章 唤醒民魂第593章 感谢上帝第749章 军中整肃第393章 川路圣谟第657章 顺理成章第436章 攻心为上第74章 鲜廉寡耻第302章 田亩均制第295章 三寸鬓角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23章 长沙巨富第69章 道冠古今第487章 声北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