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开禁之议

与江忠源等人的尸首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封陈玉成的亲笔信函,上面写道:“清将江忠源不是天命,抗拒天兵,如今已被我天兵击杀,特送还尸首以告诫湘地诸公,当看清大势,切勿效仿江忠源,以免落个兵败身死的下场……”

彭玉麟看了信函之后大怒,当即将信函扯得粉碎,愤怒之余又对江忠源大怀歉意,于是急忙命人寻了几口上号的柳州棺木将江忠源等人尸首殓盛,便在府衙之内办了灵堂供人凭吊,并亲自书写了奏折,将江忠源等人殉国之事细说备至,派了八百里加急报往京城去了……

南方下了冻雨,而紫禁城中却早已经是皑皑白雪覆盖着了,入冬以来,北方各省喜降瑞雪,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北方各省种下的冬小麦有了这较为丰沛的降雪,来年五、六月收成之时,当可以有较大的收获了。

各省报来的冬麦降雪情况让杏贞稍稍有了些喜色,随着广东丢失,江南战事越来越紧之时,江北的经济越来越窘迫了起来,原本江北各省土地除了一些耕种小麦、高粱等粮食作物之外,大多都是种棉花等经济作物,如今漕运断绝数年,很多棉田早已经被勒令恢复成麦田了。而新疆、甘肃等地多产棉,当年林则徐流放新疆之时,带领当地军民治理水患、开垦农田,并发明了林公井,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令新疆达库车、乌什、阿克苏、和阗等九座边城多开垦田地八十余万亩之多,各处屯兵戍边的屯所每年除了缴纳钱粮和自用之外,还能剩余数千石的余粮充作经费。而且新疆甘肃等地物产丰富,所产棉花乃是全国最好的,自然也是收入颇丰。

虽然北方各省物产也有但一直以来满清长期依靠漕运,一来乃是北地有上百万不事生产等着拿禄米的八旗子弟,二来北地自从明清交际小冰河之期以来,田地多有荒芜或改种棉花、大豆等其他经济作物。三来便是北地各省交通很多都不及江南漕运便利,各省将粮食汇集到京师所花费损耗的粮食太大,是以满清一直极为重视漕运。

但如今太平军占据江南沿海之地,最后的漕运、海运也断绝了。满清只得重新调整北地的粮食结构。其实在隋朝未开大运河之前,江北是不需要依靠漕运的,秦汉之时,北地汉人依然是依靠北边的耕地就能够满足自己所需,并且创造了盛世强国,那为何到了清朝就必须依靠漕运呢?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之内,杏贞看着屋内坐着的桂良、文祥、宝鋆、沈兆霖、曹毓英等几名军机大臣,口中缓缓说道:“漕运断绝之后,江北日益困顿,此次沈兆霖沈爱卿上了《陕甘新疆各省屯田折》。各位以为如何?”

桂良乃是此时军机处的领班大臣,当下道:“沈大人此折奴才也事先看过,自觉沈大人折中所言西北诸省兴修水利、开垦屯田之事切中时弊,非常之好,太后可照此折颁旨令各省督抚行事。以富足国库。”

其余几人也都是出言附和,杏贞微微有些失望,但还是不动声色的说道:“西北之地虽然经过兴修水利、开垦屯田之后,或许可以富足地方,但西北各地交通不便,钱粮运到京城之后,火号折色、沿途损耗等甚大。且西北之地回蒙汉等族杂处,情势复杂,此事办起来须得数年之后方见成效。沈爱卿的这个折子虽好,但在本宫看来还不够大好。”

桂良等人有些面面相觑起来,桂良微微欠身道:“奴才等愚钝,还请太后示下。”

杏贞缓缓说道:“关外之地。沃野千里,明末之时便是我大清龙兴之地,自圣祖康熙年间以来,便多有活不下去的汉民越界出关外讨生活,仅盛京一地。康熙年间不过数千丁口,如今已经有十余万丁口,圣祖康熙之后,这百余年间汉民越界之事都未曾停止过,本宫考虑的是既然关外地广人稀,何不开放关外,让汉民出关屯垦?”

此言一出,几名汉大臣还稍好一些,而桂良、文祥、宝鋆等满大臣则是一起变色,桂良急忙道:“太后,关外之地都是我满人之地,乃是自世祖时便留下并分给各旗子弟的了,万万不可开放关外,否则汉民一入,数年之后关外之地便不再是我各旗子弟的了啊。”

文祥也道:“太后明鉴,此举万万不可,关外乃是大清龙兴之地,放那些汉民出关,假若惊扰了祖宗陵寝,我等便是万死之罪啊。”

几名满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开口祖制,闭口陵寝,而几名汉大臣则是默不作声,他们都不知该如何说话。杏贞越听脸色越是难看起来,最后抬手打断,冷冷的说道:“长毛占据了大连湾,几年之间并没有能够剿灭,反而将大连湾越建越牢实,难道这就不惊扰祖宗陵寝了吗?!”

桂良等人心头都是一惊,一起离座伏地跪下口称死罪。几人都知道大连湾的事,自从几年前长毛与英法联合出兵占据了大连湾之后,英法的舰队倒是一早便南撤了,可长毛却赖着不走,而且地盘越来越大,不但占据了大连湾附近所有的岛屿,甚至将所筑营垒推进至长兴岛、复州一带,整个大连湾南角彻底成了太平军的地盘。在哪里太平军兴修炮台、堡垒、港口、码头,常驻兵马就有三万余人,而且太平军有海军,随时可以威胁山东、锦州、甚至是大沽口等要地。

杏贞轻叹一声,她也知道太平军当年乃是趁着英法与俄国开战之时抢了先手,自己那时还在深宫中生孩子,根本无力改变什么,更何况这些丝毫没有海权意识的满清大臣?而且当年桂良等人也都说不上话,朝政在肃顺这帮人手中把持着呢。

当下杏贞摆摆手道:“罢了,都起来吧。”几人谢罪后起身坐下,杏贞缓缓说道:“开关外之地势在必行,关外大连湾的长毛人数越来越多,我等再坐视不理,将来长毛便会将整个关外占了去,那时候我们才是万死之罪。”

说到这里,桂良等人都是苦了脸,须知道关外之地都是满清入关之后分封给了各旗子弟的,原本是预备满清在关内站不住脚退出关外之后,满人还能有土地依靠,历朝禁关虽然不能完全杜绝,但好歹那些地名义上还是满人的,太后一心要开关,那可是大大不妙。

杏贞看了几人脸色后,话锋一转道:“康乾等几代先帝禁关,本宫也知道其大概要旨,关外土地如今多是各旗子弟、勋贵之后招了不少包衣奴才在屯垦,但关外人数实在太少。桂良、文祥,你们都是瓜尔佳氏的人,听闻瓜尔佳氏在关外的土地有近七成的田亩至今是荒芜的,可有此事?”

桂良和文祥对望一眼,一起跪下请罪,杏贞很是无奈的挥挥手道:“罢了,本宫现下也不是怪罪谁来,当年圣祖禁关的几策之中,咱们还是不变太多,只是关外之地不许汉民屯垦这一条须得改一改。其实如今在关外屯垦的旗民包衣,也不全是正经的满人,本宫如今就想着放开这一条,但凡关外各旗子弟、勋贵招到汉民屯垦的,这些汉民都可以登记造册之后抬籍入旗,也就算是各旗下的旗民包衣,如此一来也就不违背祖制了。同时各旗子弟对自己关外的土地要花大力气去管治,本宫给他们一年的时间,一年之后若分给他们的关外土地还有荒芜没有耕种的,一律都收回来归朝廷所有,由朝廷自己招人开垦!”

桂良等人都是面色微变,桂良急忙道:“太后,这一年时间是不是太过仓促了?关外土地太多,这……”

杏贞抬手止住道:“本宫知道,招汉民出关屯垦,一开始需要大量的粮食、农具、良种,你们大多都拿不出什么钱来办这个事儿,本宫日前已经与晋商八大家商议过了,本宫作保与晋商借贷了一笔银子,用作办这事儿的经费。但这笔银子也不是白送给你们,各旗子弟、勋贵领了这笔银子之后,在户部办个具结手续,算是借给他们的,分三年还清,而怎么还呢?自然是让他们用这笔银子招汉民出关开垦种地,用所出的粮食来还,而且还粮食可以由晋商亲自到关外收取,你们还可以免了运粮交粮的损耗,可是一本万利之事啊。这是办理此事的章程,你们好好看看,如果没有异议便照此办理吧。”

桂良等人结果李莲英送过来的章程,凑在一起看了一会儿,都觉得此事或许可以办一办,但文祥等人总觉得太多汉民出关之后,迟早关外之地便将不再是满人的了,心下还是有些踌躇着。桂良更是大着胆子的问了句:“太后,不知此事母后皇太后是否知晓?”

杏贞正在品茶,闻言之后手上动作顿了顿,但随即便恢复如常,放下茶杯淡淡的说道:“姐姐那边已经知晓了,她也是极为赞成的,你们只管办差便了,此事要紧便由桂良、文祥你二人主持,特别是文祥,你们瓜尔佳氏须得带个头才好。嗯,文祥你也不能在京城带着,等这件事一开始办理,朝廷会开设一个辽东总督的职位,你便先到关外上任三年,一来主持关外召民开垦之事,二来提督关外军务,务必在三年内逐步肃清大连湾的长毛。而桂良你便在京城坐镇,四九城里头这些个老少爷们也需要你这个领头人多多的劝解,只有这样只怕才能把事情办成的。”

桂良等人无奈之下只得躬身领命,宝鋆叩拜在地的时候,口中却低声嘀咕了句:“只怕此事没有那么容易……”

第47章 棋局死活第115章 出城别走第473章 智者千虑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522章 群雌音波第264章 调查研究第308章 大捷之后第70章 胡搅蛮缠第230章 欲擒故纵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228章 厦门起义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731章 旗鼓相当第536章 独当抚局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334章 实战范例第158章 盛陈威仪第170章 唯今之计第355章 醉后和好第417章 算无遗策第709章 净身出户第704章 诸事安排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471章 恰当时机第235章 清军溃败第617章 外有强援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427章 北翼交锋第353章 大事小节第739章 战后余波第460章 大势在手第162章 西文密约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530章 攻克浔州第15章 围城打援第648章 遥不可及第299章 郡县之制第50章 虚与委蛇第14章 领兵突阵第496章 挂万漏一第175章 青浦抗粮第474章 互相欺瞒第622章 大势如水第694章 传奇传记第219章 进退两难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55章 海关成立第722章 立国大典第323章 宗族之议第21章 升斗小民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719章 与我何干第91章 难以抉择第303章 减租减息第607章 运河对峙第83章 村坊团练第695章 父子夜话第735章 炮火覆盖第303章 减租减息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95章 明正典刑第56章 栽赃陷害第563章 初次冲突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561章 适合人选第629章 静海双塘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393章 川路圣谟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152章 十日纪事第400章 广东起事第574章 严父爱儿第173章 拜关二哥第737章 死地则战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51章 守险守陴第676章 徒伤和气第83章 村坊团练第477章 葬礼登基第578章 不遂我愿第457章 士气军心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2章 打草惊蛇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684章 养寇自重第292章 天历元旦第110章 不成体统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19章 内部争斗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653章 冒险失败第77章 弃文从武第214章 恶战连连
第47章 棋局死活第115章 出城别走第473章 智者千虑第120章 衡州奇景第522章 群雌音波第264章 调查研究第308章 大捷之后第70章 胡搅蛮缠第230章 欲擒故纵第628章 小人之心第228章 厦门起义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731章 旗鼓相当第536章 独当抚局第488章 泉州海港第334章 实战范例第158章 盛陈威仪第170章 唯今之计第355章 醉后和好第417章 算无遗策第709章 净身出户第704章 诸事安排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471章 恰当时机第235章 清军溃败第617章 外有强援第189章 上海老城第427章 北翼交锋第353章 大事小节第739章 战后余波第460章 大势在手第162章 西文密约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530章 攻克浔州第15章 围城打援第648章 遥不可及第299章 郡县之制第50章 虚与委蛇第14章 领兵突阵第496章 挂万漏一第175章 青浦抗粮第474章 互相欺瞒第622章 大势如水第694章 传奇传记第219章 进退两难第378章 兄妹重逢第255章 海关成立第722章 立国大典第323章 宗族之议第21章 升斗小民第745章 回家之路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201章 小心翼翼第719章 与我何干第91章 难以抉择第303章 减租减息第607章 运河对峙第83章 村坊团练第695章 父子夜话第735章 炮火覆盖第303章 减租减息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95章 明正典刑第56章 栽赃陷害第563章 初次冲突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561章 适合人选第629章 静海双塘第613章 三座大营第393章 川路圣谟第206章 当机立断第146章 离京南下第152章 十日纪事第400章 广东起事第574章 严父爱儿第173章 拜关二哥第737章 死地则战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87章 清军火炮第51章 守险守陴第676章 徒伤和气第83章 村坊团练第477章 葬礼登基第578章 不遂我愿第457章 士气军心第747 章 日本倒幕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732章 血腥之日第52章 打草惊蛇第104章 出尔反尔第684章 养寇自重第292章 天历元旦第110章 不成体统第183章 教育之想第274章 避走西路第119章 内部争斗第514章 恍然大悟第653章 冒险失败第77章 弃文从武第214章 恶战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