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宗族之议

在左宗棠的书房内,萧云贵品着武夷山大红袍,左宗棠在下首作陪,微微一笑问道:“西王觉得这茶如何?”

萧云贵点点头道:“这武夷山大红袍乃十大名茶之一,原乃贡茶,喝之明目益思,提神醒脑,端的是好茶。”

左宗棠捋着胡须道:“不错,但西王可知此茶如何采摘?”

萧云贵心头纳闷,自己是来问左宗棠明日如何应对那些乡官的,他却和自己扯什么茶叶,当下摇了摇头。

左宗棠道:“此茶采摘之时,要焚香祭天,然后让猴子穿上红色坎肩爬到绝壁的茶树上采摘茶叶,所以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又称为马骝搣。正由于数量稀少,采摘困难,这种茶价贵而珍稀。”

萧云贵奇道:“这与明日会见乡官代表有何关系?”

左宗棠说道:“西王新政偏重工商之业,此举势必打破民间一些旧有习俗。就像这大红袍,自明洪武年间成为贡茶以来,历经数百年,难道西王以为就无人想过扩大产量么?”

萧云贵微微一愣,摸着下巴道:“自然是有人想过改变成法,将大红袍广为推种,让产量提高。但如此一来又显不出此茶珍贵之处了。”

左宗棠微微颔首道:“不错,而让此茶产量一直限于一定数量的正是大红袍产地的士绅百姓们。”说到这里左宗棠站起身指着墙上挂着的苏褔省地图道:“士绅宗族,百姓宗族自古以来,都是以血脉连成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像我左家亦有宗族之法。在宗族之内,个人都要维护自己这个宗族的利益,而宗族反过来又护持个人利益。大红袍数量稀少所以价贵而珍,当地宗族也是有意的不外传此产品。以保证此茶为少数宗族特有。”

萧云贵奇道:“这武夷山远在福建,福建还在清妖治下,和我苏褔省新政有何关联?”

左宗棠淡淡一笑说道:“若今后我们取下福建呢?以西王新政来说,保护工商便意味着各种百货皆可为商品,大红袍价高,势必引来商贾觊觎,当地宗族又不外传。势必会引来争端。这只是左某举的一个例子,宗族为保自己利益,势必反对新政。乡间族田、族产由来已久,均田便会触动宗族利益,便如同数百年间大红袍产量不变一般,宗族势力还是希望能像从前一样。施行旧法不变。”

萧云贵皱眉道:“可是左相,时代是在进步的,就拿大红袍来说,此茶珍贵,洋人们为了大量获取,不惜远涉重洋而来,前面开厦门、福州两处口岸。多有英人洋行高金聘请国人买办深入武夷山购买此茶。厚利驱使之下,我想那些宗族势力也会想着变法,让大红袍多产一些的吧。”

左宗棠微微一笑说道:“西王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咱们的均田制虽然有不少优惠政令,但唯独少了安抚宗族势力的政令,新政法令要得以推广,须得以利换利,让士绅百姓们都看到。新政之后能有更大的利益,若是无利,谁会跟从?”

萧云贵大皱眉头道:“可新政均田,本就是惠施百姓,只是咱们是把少数人的利益转为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就是一个均字使然。新政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阶层,每一个人啊。”

左宗棠点头道:“不错。咱们新政的确不能照顾得所有周全,但此刻的宗族势力尚为乡间一股极大势力,与一般的土豪劣绅不同,当区别以待之。”

萧云贵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左宗棠接着说道:“虽然宗族之族田也霸有大量田地,不予外姓人耕种,但西王可再发新令以为补充,族田不可荒芜,必须有人耕种,凡超过三月无人耕种之族田,乡官有义务召民耕种。同时晓谕乡间宗族,但凡将族田租种外姓人者,所纳粮赋可减三成。”

“至于族长承嗣权,咱们可以缓缓变之,继续推行乡官推选制度,若宗族族长作奸犯科,欺压百姓,或处事不公,便可罢了他的乡官职权。教化权则更好办,眼下新学虽然开始推广,但暂时未能下到乡间,教化之事暂时可依照旧例,但若要参加我天国科举,则必须入读新学。”左宗棠缓缓说道。

听到这里萧云贵一拍大腿道:“不错,左相说得对,我们可以在乡间设立乡官所,除了负责解决乡间宗族事务外,派出一些乡官助手下到乡间,负责指导乡官处理宗族经济纠纷、治安事务、民间纠纷,总之把宗族的一些权力慢慢的收归乡官所,过个十几年后,宗族权力总会慢慢淡化。同时乡官所也就变成县令以下控制乡间的桥梁,也就不会出现满清那种令不及乡的局面。”

跟着萧云贵搓着手道:“还有新政触动一些宗族势力的利益上,也可以通过分化利益来瓦解宗族利益,从而继续推行新政。”

左宗棠微笑点头道:“不错,正是如此。虽然明日要见的那些乡官代表不同的宗族,所求也不同,但只要咱们只要有了大体方针,也就知道该如何断处了。”

萧云贵大笑了起来,跟着左宗棠取出各地乡官往来的一些公文,将乡间推行新政所遇到的难处事务做了分门别类,两人一一做了细致的商讨,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这一商讨就是一夜……

陈田品着茶水在西王府的偏厅内等了一个多时辰了,他是杭州佐望镇大河乡的乡官,他这个乡官乃是旅帅级别的,该管着五百户乡间百姓。在他治下多半都是陈姓,也就是陈氏宗族。去岁太平军攻打苏杭之时,清军在乡间过兵,对大河乡掳掠逼捐,陈田的父亲,也就是陈氏宗族的老族长被清军强逼那捐了一大笔银子,老人家年事已高,又经不住威吓,大病一场后便去世了。

陈田随后承了父亲的族长之位,他深恨清军逼死父亲,是以太平军攻陷苏杭之后,趁着太平军大军清乡之时投了太平,被乡间百姓举为旅帅乡官。陈田感念太平军为他报了大仇,便安心做了乡官,并积极配合太平军扫荡其他乡镇的乡勇,那些乡勇都是清妖的爪牙,甚至经常占着清妖的势力侵占陈氏的族田和山场。陈田曾今带着陈家青壮和他们干过几次,但别人有清妖撑腰,陈家总是吃亏。太平军来了,陈田自然是引着太平军把那些官府爪牙给收拾掉了,而他也成了第一批太平军的乡官。

太平军在清乡之后,给陈氏宗族留下了一批兵器,甚至还有十余支火绳枪,陈田靠着太平军留下来的几名军将,建立起了大河乡的乡兵队伍,平时种地、操训,有战事时便和太平军主力配合打清狗。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到了去岁年底,乡间残余的清妖势力被铲除得差不多了,陈田也参加过几次搜捕,搜捕那些逃到乡间的清军残兵败将,也得了几次奖赏。

太平军到来之后并不像清妖先前传说的那样,什么一丝一毫都要纳捐圣库,什么男女分营,什么要信洋教。几个乡兵头目都是太平军老人,他们当中只有两个是信教的,其他几个是拜菩萨的,也没有强迫百姓改信。至于圣库倒是有,但在陈田看来就是族产,他这一旅百姓们的公产而已,除了要缴纳的公粮田赋之外,其余的都是族产,没什么区别。至于男女分营更是没影的事,太平军头目告诉陈田,除非是加入太平军的男兵和女兵才会有男女分营之事,陈田很理解,打仗的兵马当然是要男女分营的,何时听闻过男女在一营之内的?军纪也不好整肃啊。

就在陈田以为太平军来了之后,便没了官府欺压,可以有好日子过了的时候,太平军忽然搞起了什么新政。对陈氏宗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那均田制,陈氏的族田有数千亩之多,因为是族产的缘故,也没什么田契,只是在族谱上注明了,哪家分了多少亩田而已。清廷在的时候,只是登记过大河乡田数,让陈氏宗族按着田数纳粮,其间苛捐杂税之多,让陈田头痛不已。

太平军颁布新政之后,也核过田数,但族田因为没有田契,被纳入了要均田的对象,就意味着陈田得把族田均分给自己管治下的五百余户百姓们。原先分到田地的那些陈氏宗亲也还好说,无非就是重新分地,但让陈田不甘心的是,他要得把族田分给百余户的外姓人。这下陈氏宗族都不干了,凭什么要把祖宗留给大家的田地分给外姓佃户?

除此之外,大河乡出产大量的蚕丝,陈氏宗族还有不少户是靠织布为生的,这次新政听闻太平军官府要搞什么纺织厂。本来大河乡的布匹受到上海来的洋布冲击,就已经举步维艰,卖不动价了,要是官府办的纺织厂再起来,那大河乡不少靠织布为生的人户只怕要破产了。

而其他什么放足令、娶小妾要交重税也是让陈田头痛不已的事,为了这些政令,上面是县老爷逼压,下面却是百姓们反对,令陈田每日焦头烂额的处理这些纠纷。这次他被周边几个乡官推举为代表,到苏州来面见西王陈情,希望能改变一些政令。

临来时陈田是抱着必死的信念而来,历来都是见官先打三十板子,何况是见一位王爷?陈田战战兢兢的到了苏州,却没想到和他一样目的而来的乡官不在少数,也就放下心来,西王总不可能把大家伙都杀了吧。。)

第664章 电报大楼第358章 战略利益第30章 衙仓纳捐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166章 夜战突围第380章 西王驾临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章 磐陀石上第246章 兴王十二第321章 尔虞我诈第615章 唾面自干第87章 鸦片之用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28章 诸将议事第534章 文艺复兴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2章 西王风采第247章 互相试探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227章 杭州之战第94章 两片离愁第290章 长蛇之尾第481章 北殿归附第40章 先手为强第27章 四面见敌第216章 智慧猎枪第573章 意义不同第425章 天京之乱第96章 终得名士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733章 新塘血战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431章 英法备战第721章 出动出击第442章 北上随驾第437章 一石二鸟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59章 反客为主第60章 天国十误第310章 近卫军事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694章 传奇传记第519章 分兵西进第11章 十字路口第535章 复兴之路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605章 决战之前第723章 国宴之上第700章 逼宫之举第622章 大势如水第473章 智者千虑第414章 屏风论政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472章 反战萌芽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309章 艺术大师第354章 担忧之事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236章 三岔阻击第616章 已无所谓第215章 浒墅关前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611章 驱狼吞虎第482章 天王国宗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81章 用民以战第736章 细细红线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725章 湘军其后第421章 还有后招第594章 神秘来客第332章 蝴蝶历史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202章 渔人之利第359章 酒后迷离第7章 为何要反第357章 定案之后第55章 丽泽风长第445章 依兰到手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233章 再战吴淞第58章 同是一道第600章 京城戒严第3章 魂飞天外第355章 醉后和好第653章 冒险失败第395章 湘军异动第607章 运河对峙第578章 不遂我愿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740章 是战是和第312章 古城新风第174章 帮会争霸第437章 一石二鸟第387章 千秋劝语第271章 无间之道
第664章 电报大楼第358章 战略利益第30章 衙仓纳捐第339章 三座木城第195章 江北大营第166章 夜战突围第380章 西王驾临第498章 初至上海第2章 磐陀石上第246章 兴王十二第321章 尔虞我诈第615章 唾面自干第87章 鸦片之用第539章 蹚道跟随第28章 诸将议事第534章 文艺复兴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2章 西王风采第247章 互相试探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698章 尸位素餐第227章 杭州之战第94章 两片离愁第290章 长蛇之尾第481章 北殿归附第40章 先手为强第27章 四面见敌第216章 智慧猎枪第573章 意义不同第425章 天京之乱第96章 终得名士第633章 天津巷战第733章 新塘血战第503章 各安天命第431章 英法备战第721章 出动出击第442章 北上随驾第437章 一石二鸟第285章 北翼排兵第59章 反客为主第60章 天国十误第310章 近卫军事第100章 推心置腹第694章 传奇传记第519章 分兵西进第11章 十字路口第535章 复兴之路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605章 决战之前第723章 国宴之上第700章 逼宫之举第622章 大势如水第473章 智者千虑第414章 屏风论政第171章 聊表心意第472章 反战萌芽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309章 艺术大师第354章 担忧之事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236章 三岔阻击第616章 已无所谓第215章 浒墅关前第317章 上位之事第611章 驱狼吞虎第482章 天王国宗第403章 大案初显第81章 用民以战第736章 细细红线第57章 卷 云亭中第725章 湘军其后第421章 还有后招第594章 神秘来客第332章 蝴蝶历史第562章 元旦曲宴第516章 屹立不倒第202章 渔人之利第359章 酒后迷离第7章 为何要反第357章 定案之后第55章 丽泽风长第445章 依兰到手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233章 再战吴淞第58章 同是一道第600章 京城戒严第3章 魂飞天外第355章 醉后和好第653章 冒险失败第395章 湘军异动第607章 运河对峙第578章 不遂我愿第711章 略作补偿第740章 是战是和第312章 古城新风第174章 帮会争霸第437章 一石二鸟第387章 千秋劝语第271章 无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