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驱狼吞虎

通州八里桥清军大营。震天的炮火声中,清军士卒们仍旧冒着炮火不断的往上填塞着人命。清军大营外有三道堑壕,如今已是残破不堪,大营之内除了作战抵抗的士兵之外,剩下的士兵在大营内挖掘出另外三道堑壕。他们似乎打算让从这里到京城的最后八里路都成为阵地,清军采用的是前队抵抗,后队筑垒的战法,这一套在对太平军时常用。

清军大营宽度三里,纵深五里有余,僧格林沁部五万余名清军溃兵几乎都参与了营垒的修筑,而轮番上前抵抗英法联军进攻的是京城调来的十营新军精锐和五千名淮军精锐,这批淮军精锐的统帅正是另一个时空赫赫有名的大清柱石——李鸿章。

彭玉麟领兵赴援之后,杏贞就诏命李鸿章领五千淮军进京。李鸿章和袁甲三等人率领的江淮地方团练和太平军在江淮大地上打了几年的仗,反反复复的失败和磨炼已经让李鸿章成长了起来,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口『吟』“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意气书生了。

站在大营之内第三道壕沟之后,清军帅旗之下的李鸿章心中虽然很是忧急,但他面容却还是带着和蔼的微笑,他的微笑似乎有着难以言喻的魔力,原本惊恐的清军将士看到李鸿章的微笑后,心头的惶恐会不翼而飞了。这时候已经很热,李鸿章戴着一顶篾底纱面的帽子,颇似灯罩,一只孔雀翎被一根缅甸翡翠做的管子紧紧扣住。他的袍子外面罩着一件丝绸补褂,朝服的两侧各开着一个口子,这样以便于骑马,前后补子则依照他的官品而绣着白鹤。这是文一品的标志。

一米八三的个子让李鸿章在一众将领之中很是显得高大,这个危险的中年男人始终挂着那人畜无害的微笑,颇有当年周公瑾谈笑间樯橹飞灰湮灭的气概。

僧格林沁也病倒了。但还在大营中稳定着军心,彭玉麟已经送回京城疗伤。整个八里桥清军大营实际的指挥官就是李鸿章了,但他的从容不迫和接连命令清军上前填塞人命的冷血,令人不寒而栗。

又一队清军从外围阵地上溃散下来,而后队清军还没能及时赶上去,英法联军的米字旗和三『色』旗出现在外围清军阵地上。帅旗下诸将皆是变『色』,而李鸿章却淡淡的笑着说道:“败退的前队主将斩首示众,后队组织敢死之士上去夺回阵地!”

言语简单而血腥,诸将似乎都有些司空见惯了。于是前队败退回来的清军主将被阵前斩首,后队清军组织了三百多人的敢死队,每人身上绑了火『药』包,手持大刀直往上冲去。

仗打到这个份上,清军就是再用人命去抵消那战力上的不足。而面对外夷的侵略,清军士兵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牺牲精神,就如同先前僧格林沁马队向联军阵地发起『自杀』式冲锋那样,没有人犹豫和迟疑。

与历史上八里桥之战不同的是,由于清廷之内杏贞坚决抵抗的意志,令清军将士都明白。他们是挡在京城之前的最后屏障,他们必须坚持下去。而彭玉麟、李鸿章等人的出现,让清军的指挥不再像历史上那样错误百出。他们带来的援军,比如淮军也是和太平军厮杀多年的老部队,对于如何与武器优势明显的敌军作战颇有心得。

联军这边却是有些投鼠忌器,也不是他们不能打败清军,而是这样的强攻会带来大量的伤亡,清军不再同他们打野战,而是依托工事和他们周旋,攻克一道壕沟又有一道壕沟,打下一处营垒又有一处营垒。每天推进不过数百米的距离,而且有时候白天占领的地方又会被清军夜袭夺回去。

清军的夜袭很疯狂。都是身绑火『药』包的敢死队开路,后面的人等前队炸开一个缺口之后便蜂拥而上。夜战是公平的,精良火器在夜间会大打折扣,很多时候联军士兵不得不靠刺刀和马刀击退清军,而有时候遮拦不住就只能后撤。

整个前沿阵地尸积如山,天气一热恶臭难当,双方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掩埋尸体,虽然联军的尸体很少,但他们这几天还是付出了数百具尸体的代价,而受伤的士兵则上千。

虽然清军还在抵抗,但李鸿章知道挡不了多久了,严酷的军法和战术得当也不能弥补双方巨大的差距,更何况军中物资已经开始告罄。火『药』已经见底,粮食勉强维持,缺医少『药』,但值得李鸿章欣慰的是每人闹饷。

特别是京城新军,他们在得知津塘地区陷落之后,那里的百姓遭到了劫掠,他们第一次没有为了军饷而战,因为他们的家小都在身后的京城。

李鸿章如今只是在等一个消息,那就是太平军到来的消息!每当想到这里,李鸿章都会发自内心的苦笑,什么时候官军也要靠叛贼的军队了?但临来前西太后和他分析的话还在耳边,“只要我们能守到太平军到达京城,那局面将会变得更加对我们有利。”

一开始李鸿章不明白,又来一位敌人会有什么利,但随后一分析他明白了,这是太后的驱狼吞虎之计,而诱饵就是京城!

清军守在京城之内,看着城外太平军和英法联军打起来岂不很痛快?但李鸿章一开始觉得太平军不会和英法联军打起来,因为太平军一直和英法眉来眼去,双方在南边有很多合作交往。但杏贞告诉他,这只是表象,当有更大的利益放在一狼一虎面前的时候,狼和虎一定会打起来的。

于是李鸿章就在这里抵抗着,等待着撤退的时机,而这个时机出现在今天。三天前,李鸿章接到京城那边的消息,京郊出现了太平军的马队,今日李鸿章得到了太平军大队人马抵达京城的消息,于是他准备今晚后撤,但白天他必须顶住联军的进攻,否则被粘上之后,就算到了晚上也很难后撤,所以清军破例在大白天的就派出敢死队去夺回失去的阵地。

清军一反常态的疯狂令联军有些吃惊,但他们很快组织起『射』手来点杀那些分散开来的三百敢死队,但这些清军敢死队非常狡猾,他们灵活如同兔子,迅捷如同猴子,连滚带爬的爬向联军的阵地,有时候他们又装死,有时候他们又会默契的有人出来吸引联军的火力,总之令联军的『射』手们很是头痛。

前沿一片狼藉,尸体、破损的马车、牲口的尸体、一个个的弹坑给这些人提供了天然的掩护,很快就有人点燃身上的火『药』包冲入了联军藏身的堑壕之内。随着爆炸带来的破坏,联军阵线出现松动,最终有数十名清军敢死队成功引爆了炸『药』,随后清军的步队发起了冲锋。

联军出于大意,一连几天清军都是失去的阵地到晚上才会夺回来,是以后续的士兵没能及时补上,前沿兵力不足,在清军凶猛的反扑之下,联军只得被迫后撤。联军后撤之后,一顿炮火袭来,清军死伤惨重,但至少他们夺回了阵地。

一天血腥的厮杀之后,夜幕慢慢来临,一队队清军开始借着夜『色』后撤,而联军则开始积极准备应对清军的夜袭反扑,这几天都是如此,可这一次联军失算了,他们没想到清军会就这样后撤了。

翌日清晨,法军一支先遣小队『逼』近清军八里桥大营,可令他们感到吃惊的是,没有遇到抵抗。随后法军顺利的占领了前几天反复拉锯的阵地,眼前的景象满目惨烈,到处是残缺不全的尸体,有的还被烧焦,显然清军撤退得很匆忙,没来得及收尸。

完全占领大营之后,格兰特和蒙托邦对大营内的工事感到惊奇,这里遍布堑壕、营垒、栅栏,甚至有棺材覆土修筑的垒墙,竹签遍地,行走困难。

联军不明白为什么清军就此撤退,他们表现的一点也不比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佬的差,但格兰特和蒙托邦则欣慰不已,他们至少成功的突破了进京的最后障碍。

联军伤亡不小,同时弹『药』损耗巨大,他们需要在这里等一天的功夫,等待天津送来的物资补给。就在此等待期间,联军抢掠又起。周围村庄家家遭到英法军队勒索和抢掳。军营夜晚大开着门,士兵及部分随军广东苦力,溜出去抢劫、『奸』『淫』村『妇』和姑娘。乡民愤怒不已,抓住其中3个强贼,当场打死。英军借此枪毙第四个苦力,鞭打另一些人。葛罗再次致书图韦奈尔外交大臣,表示愤慨心情:“一个物产出奇丰盈的地方,又遭劫毁坏。清兵之后,及联军抢走一切,毁掉一切。各个村寨、农庄,空无一人。两司令声称阻止不了劫掠,真叫我羞惭不已,无地自容。”

好在等待的时间不长,等到物资补给的第二天,联军又准备出发了,而昨天联军就派出了侦查小队前往京城侦查。早晨,联合侦察回来,康普农少校作了汇报。他们沿着石板马路前行8公里,留下一支配有炮兵的分队作为支撑点,再向前走4公里,遭遇一队骑兵骑哨向他们齐『射』,这支骑兵火力非常凶悍,康普农少校损失了十八个骑兵,最后康普农少校花了一天时间才弄清楚,向他们开枪的是太平军骑兵!()

第727章 围城城破第276章 与国无关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570章 士无战心第438章 挖人墙脚第546章 放虎归山第495章 谈判斡旋第345章 趋利避害第356章 一个交代第623章 向东向西第600章 京城戒严第348章 人微言轻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506章 施针试探第258章 宁波大捷第343章 无罪而诛第598章 投降协议第664章 电报大楼第278章 天父临凡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491章 冲突之始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126章 战四叶山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655章 难以为继第635章 码头激战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658章 如意算盘第724章 定国之后第454章 舍我其谁第4章 耶稣下凡第203章 先手为强第276章 与国无关第97章 人无远虑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04章 谁人能信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77章 葬礼登基第532章 江塘之战第121章 破而后立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08章 大捷之后第152章 十日纪事第210章 吴淞水战第84章 破庙苦战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219章 进退两难第130章 民心已变第48章 入城寻兄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79章 传教之士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483章 财政赤字第7章 为何要反第385章 不拘小节第51章 守险守陴第25章 纳捐钱粮第610章 前哨之战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212章 请君入瓮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151章 杀与不杀第561章 适合人选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263章 厦门撤兵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442章 北上随驾第730章 也都拥有第739章 战后余波第518章 虚虚实实第79章 一马一獐第174章 帮会争霸第47章 棋局死活第626章 宣战借口第441章 秀宫密议第149章 城南初战第131章 围魏救赵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326章 工业力量第218章 不测风云第737章 死地则战第31章 苦肉之计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96章 终得名士第433章 大军逼近第45章 投鼠忌器第639章 试探攻击第621章 讨价还价第239章 继攻上海第486章 进兵之忌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349章 破镜难圆第446章 两枚御印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411章 东王谋划第142章 御前侍卫第98章 必有近忧
第727章 围城城破第276章 与国无关第153章 推背图颂第570章 士无战心第438章 挖人墙脚第546章 放虎归山第495章 谈判斡旋第345章 趋利避害第356章 一个交代第623章 向东向西第600章 京城戒严第348章 人微言轻第270章 大江密会第506章 施针试探第258章 宁波大捷第343章 无罪而诛第598章 投降协议第664章 电报大楼第278章 天父临凡第315章 昆曲畅音第491章 冲突之始第683章 不屈定海第126章 战四叶山第150章 南京城破第655章 难以为继第635章 码头激战第542章 后山夜战第658章 如意算盘第724章 定国之后第454章 舍我其谁第4章 耶稣下凡第203章 先手为强第276章 与国无关第97章 人无远虑第689章 女王陛下第404章 谁人能信第397章 兵移湖州第477章 葬礼登基第532章 江塘之战第121章 破而后立第350章 西王回府第308章 大捷之后第152章 十日纪事第210章 吴淞水战第84章 破庙苦战第242章 太平基督第394章 对日合作第219章 进退两难第130章 民心已变第48章 入城寻兄第138章 出人意料第179章 传教之士第748章 各人际遇第483章 财政赤字第7章 为何要反第385章 不拘小节第51章 守险守陴第25章 纳捐钱粮第610章 前哨之战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212章 请君入瓮第188章 浣衣溪沙第151章 杀与不杀第561章 适合人选第450章 西王盛威第469章 南丁格尔第263章 厦门撤兵第244章 微妙平衡第442章 北上随驾第730章 也都拥有第739章 战后余波第518章 虚虚实实第79章 一马一獐第174章 帮会争霸第47章 棋局死活第626章 宣战借口第441章 秀宫密议第149章 城南初战第131章 围魏救赵第373章 攻陷庙街第326章 工业力量第218章 不测风云第737章 死地则战第31章 苦肉之计第468章 冤也不冤第96章 终得名士第433章 大军逼近第45章 投鼠忌器第639章 试探攻击第621章 讨价还价第239章 继攻上海第486章 进兵之忌第232章 人情世故第349章 破镜难圆第446章 两枚御印第728章 永不降下第462章 聊表心意第411章 东王谋划第142章 御前侍卫第98章 必有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