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欲界剑首

日已落,风已凉,玄衣卫临时营寨之中,如利刃般的杀气弥漫,满盈近一里方圆。

杀气本是无形无质之物,曾有大儒向惯常杀场的武者问起杀气到底是什么,那名武者寻思良久,拿出数种说法也不能让大儒信服。

最后说服大儒的是这么一种说法:“那是一种感觉,一种有人要行杀伐之事的感觉。

生者珍惜性命,即使自己不能发觉或者以为自己悍不畏死,生命本身也会抗拒死亡,而在杀伐之人起意时一种奇妙的感觉。

君子见动物生之形,便不愿意食肉,所谓‘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这说的不止是一种悲悯的感情。

这说的更多的是共感,任何人都不愿意见到被认为是同类的死亡,君子更加慈悲一些,会把动物的生死联系到自己身上,也会看到古战场的荒凉联想到将士哀苦惨死触景生情,此谓之为物悲。

正因为君子有这种物悲的习惯,才会有‘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感触。

相比于君子,武者惯常杀伐,并不是没有感触而是学会了麻痹自己。

当武者见到一个自己不知能不能胜过的人将行杀伐,即使那人针对的不是自己,他也会代入自己,产生一种设身处地认为自己踏近死亡一步的感觉,我们就说他感到了杀气。”

那位大儒最终接受了这种说法,倒未必是因为这种说法最可能接近于现实,而是大儒对生死之决没有切身的体悟,更理解不了武者的心境。

儒教的人虔信“道”,这里的“道”和世俗道教所谓“大道”又有所不同,儒家先圣留下经典之言形容其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于前,忽而在后”,乃是世间一切道理之后的道理。

所以当这位大儒听到这种说法时,觉得这种说法和他心中塑造的世界的“道”不谋而合,可以互相印证,便已经信了。

如果那位大儒在这一天能够踏进这玄衣卫临时营寨一里以内,他能够相信的这种说法将会动摇,到时候说不定连同那和这种说法暗合的大儒心中之“道”的信念也将动摇。

因为此时这一里之内,睡者会惊醒,目所不能及者会不寒而栗。

而这些,虽然是设身处地者才能感到的不争事实,却让那通说法完全不能解释。

手持圣剑“满身”的那个男人发出的杀气仍然无形,却有质。

足以让对杀伐更为敏感的武者心生惊惶,非要看到发出杀气的人针对的不是自己才能安心的可怕实质。

男人如此,他所针对的陈至却仍然“闭着双眼”,嘴边甚至挂起了笑意。

此时营寨之中越是厉害的人反而越会早一步走出来确认这股杀气的主人到底针对何人,所以先是南宫寻常,然后是殊胜宗无常堂次席陈占魁,再然后小安帮帮主室自宽、玄衣卫问事江麟儿、南宫胜寒、“三不治郎中”张郸、颜帷秀等人,最后整个营寨的群豪都跑了出来。

“父亲!!”

玄衣卫中有人早认出这男人的身份,可让其他人醒悟这人身份的,是玄衣卫那位年幼的特别问事大人江麟儿慌忙呼出的这声称谓。

现在所有人都已经明白这男人的身份了。

天衡府平安司指挥使,天下所有玄衣卫的头子,有“天下第一剑”美誉的江南城!

这声称谓也让江南城移开目光,漫天杀气同时无影无踪:“麟儿!!”

只要看到江南城刚才的目光,

没有人会怀疑这位“天下第一剑”发出杀气所针对的,居然是刚刚在讨伐“切利支丹”贼人之战中和殊胜宗无我堂首座法却形一起立下奇功的“闭眼太岁”陈至。

江麟儿也同样不知自己父亲杀意何来,只是既然杀意可以被自己呼唤消弭,这点倒是可以留待事后再理会的事。

江麟儿有个更加不能明白的问题,忍之不住,直接脱口而出:“父亲缘何来到此地?”

陈至也同样好奇这个问题,江湖传闻之中这位“天下第一剑”已经很久没有步出大荣朝之都天京城了。

江麟儿会问出这个问题,倒是天下间最自然的一件事。

只是江麟儿绝对不会想到,父亲江南城的回答比他的到来本身更为惊人:“哦,我对你的近况放心不下,又被严令离京,我实在受不了。

所以我闯了皇城,皇帝不在,我强取了这圣剑‘满身’,星夜来扬州找你。

路上我听到你会盟群豪要在这里攻‘切利支丹’就自己走来了。”

简单的几句话一出口,江麟儿如遭晴天霹雳。

这几句话惊到的何止江麟儿,在场玄衣卫和地魁门弟子,连同其他群豪都是一片哗然,各自私下起议。

连那一向觉得自己唯一优点是冷静的玄衣卫总旗颜帷秀,听到这几句吓得比对上那恐怖的怒界武者新免武藏都要厉害。

江麟儿心思百转,这被当今皇上钦封的“天下第一智者”也没法掩饰自己的动摇:“你、你说什么……你做了什么……”

“我说……”

江南城张口欲再细答。

“不要说了!!!”

江麟儿忙高声喝止,即使是先前遭遇“红白双煞”索命,他都没有慌到这个程度过。

说完这句,江麟儿心思电转,马上接了一句哈哈:“父亲大人真是爱说笑,哪里有闲情来戏耍孩儿?

щшш_ ттkan_ ¢ 〇

既然父亲大人亲来,想必是朝中另有安排,还是随我入营私下细谈吧!”

江麟儿这是第一次给形势逼得打起哈哈,他做不惯,显得十分生硬虚假,大失这位年幼麒麟的平日言谈水平。

好在其他人大多数还是肯买江麟儿这种说法的账,毕竟江南城自己说的短短几句实在太荒唐惊人,绝对能让朝野一夕剧变。

“……哦,好。”江南城应对的态度倒是十足一对亲昵父子中慈父会做出的反应。

这让其他人更信了江南城应该刚才只是说了几句戏言。

“闭眼太岁”陈至、江麟儿、南宫寻常、小安帮那胖子帮主室自宽四人则十足相信江南城所说句句属实,心下已经同时开始各自盘算。

“闭眼太岁”陈至不自觉先看了一眼让王巨斧暂待的营帐——王巨斧没有出来。

也许王巨斧没出来确认的原因是知道这时自己身份尴尬,又或者被杀气所慑自己身份特殊怕是有人为己而来,但总之他并没出来。

陈至稍微安心,王巨斧此人智慧也称得上是粗中有细,如果此时让他听了江南城说话后想到自己要投的江麟儿主导身份可能在剧变后动摇,后果会很麻烦。

颜帷秀眼下正在大展手脚,连想也不敢往这方面去想,自己逼着自己相信了那些话纯属戏言,江麟儿却如何想不到这一层事实?

江麟儿心中还在举棋不定,他这时候真正犯智慧者的大忌:绝对不要对已经开始执行的计划瞻前顾后。

可他会动摇至此实在情有可原,因为他毕竟刚刚用自己不擅长的打哈哈去摆弄这许多的人心,而他甚至不敢验证这一手收效如何。

江麟儿此时面对的正是前所未遇的大麻烦,天下所有智慧者换到他这个位置恐怕都会觉得这是难以处理的麻烦。

而能够在这种麻烦之下仍别开生路的智慧者却还是有的,起码听到的人中就有一人。

江麟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淡,对陈至道:“‘闭眼太岁’陈少侠,也请随着一起来议事。”

陈至毫不迟疑,直接行了个江湖握拳礼道:“在下明白!”

这一仓促相邀,实在就已经足以体现年幼的江麟儿智慧到了何种惊人的地步,虽然形势差到极点,他所做的一切判断仍是在一点点扳回场面。

其他人自然以为这邀约自然不过,不会多想,好在智慧足够看出问题的南宫寻常和小安帮胖子帮主室自宽各自动自己心思都还未能转动过来,也没多想。

江南城仍惦念自己看到的那四字一句谶言内容,眉头一皱道:“这个‘闭眼太岁’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此时也要他陪同?”

江麟儿自然不能再让父亲少说,不然自己难免在众人面前露出马脚,他对道:“此人智慧不孩儿,甚至孩儿可以认为其比孩儿更胜一筹。

眼下孩儿遇到的大麻烦,还需要他来帮忙筹谋!”

江南城深知自己的幼子智慧过人,他纵然怀疑这评判的真实性却向来相信江麟儿的判断,于是没再多说什么。

江麟儿所谓的大麻烦,江南城理解为“切利支丹”贼人难办,从来没想到此刻江麟儿最大的麻烦就是他本人。

父子两人之间对这席话的理解大有偏差,却奇妙地共识到了一个方向,如果其实智慧也不算太差而往往喜欢置身事外的秦隽在场,只怕会跑回自己帐子里回味然后笑掉半条命。

就连“闭眼太岁”陈至一时都没想到这一出闹剧的另外一个后果:经此一事,不知情者对江南城突然跑来找江麟儿然而一见“闭眼太岁”就起滔天杀意产生了无比深刻的印象,日后“闭眼太岁”光凭这一出就足以在江湖从此名声大噪。

“浪风范客”悄悄呕出一小口血,在这时没人在意,只有“三不治郎中”张郸疑心他“盐人”后患生效,起心回头暗中观察寻找诊法。

其实“浪风范客”自己清楚原因,在江南城收敛杀意后自己运足独有炼途炼杀一途“旁若无人”高境不稳定境界,将杀气变为无形无质的单纯死亡概念发出挑衅。

每次一发出,“浪风范客”的杀气到半路就因为“浪风范客”自己想象中招式被一个不懂武功的普通人以江南城在旁指点而轻易破去而心神震荡。

他不服输,所以最后一次他把炼心途也同时运到自己最大的限度,在他的这次想象挑衅之中,“小步舞曲”这一连环杀招全无破绽。

然而“浪风范客”的最后一次挑衅,被想象中的江南城指点的只存在想象中的代为接招那位普通人,只用了附耳偷授一招快剑就破掉而败。

“浪风范客”差点因此再一次炼杀一途信心动摇反噬重创,不过他反而因为相形之下那心理阴影的“柳三严”都差了一点而感到痛快,因此释怀。

最后,“浪风范客”只是觉得这几次试探积累的郁结仍是化为实际,所以一口甜血自喉头涌上来,不得不呕出来。

随着江南城、陈至随着江麟儿进了主营密谈,其他人才各自散去。

小安帮室自宽回到自己帐子里后,先是脱下袍子往椅中一甩大笑, 然后大哭,其余帮众都以为他莫名其妙突然发疯。

只有这胖子自己明白自己心思想的是什么,最后,他的眼中复现深沉的智慧,看着自己袍子上首联“秃头致富”四字冷静了下来。

室自宽能忍,他相信自己能忍任何常人所不能忍,这是他的长项。

这一次,他也是凭着这股自信,在冷静下来后开始着手变更自己将来的计划。

如果说室自宽是能耐下性子的那种人,南宫寻常则是耐不下性子的那种,他回营帐之后连亲弟南宫胜寒也斥退,因为他的心情正差到极点。

江南城的出现,就算“闭眼太岁”能为江麟儿的地位力挽狂澜,事后功劳不免要让江麟儿拿去为自己父亲平事。

南宫寻常已经逐渐成熟的暴君心态让他把这一件事压给陈至,他希望“闭眼太岁”真有办法实现两人合谋之时的承诺。

这场终于平息的风波,其另一弊端正在暗中显现。

这说的并不只是江南城私闯皇城“盗走”圣剑“满身”还杀害侍卫的消息也正飞快传往扬州官军之中这一点。

另一点则是:刚刚“入魔”的前“天童子”天草四郎如今也已经强大到对远处的磅礴杀气产生反应,不自觉抬起头来。

过去的“桃源乡地上天国”距离玄衣卫临时营寨有将近二里,无形有质杀气根本传之不来,所以产生反应的也只有天草四郎、柳生宗矩、御色多由也。

天草四郎早就在心中认定敌人不同凡响,只是默默对“切利支丹”的下一步做了一点变动。

第118章 黄巾缕臂(其之五)第51章 坪论是非(其之一)第161章 剑还是剑,他不是人第296章 庐江二闹(其之十)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91章 风停云驻(其之三)第89章 风停云驻(其之一)第155章 天国火宅(其之八)第223章 夜雨庾关(其之四)第59章 悬刀吴关(其之一)第21章 如幻似真(其之三)第88章 穷鼠啮猫(其之四)第120章 浑水藏鱼(其之一)第63章 悬刀吴关(其之五)第312章 翻虬掀城(其之六)第174章 榻上巧对第92章 闭眼不见(陈至前传)第90章 风停云驻(其之二)第147章 为天作伥第209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七)第115章 黄金缕臂(其之二)第224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32章 临晰疑云(其之一)第53章 坪论是非(其之三)第48章 神刀永传第264章 命火焚扬(其之九)第273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八)第179章 患殃窜地(其之五)第41章 罻罗铺张(其之五)第207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五)第110章 玄衣突来(其之一)第113章 游剑求医第127章 璞玉泥涂第241章 锋向魔氛(其之一)第139章 天威地刑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67章 太岁阴火(其之四)第194章 三方策战(其之三)第200章 三方策战(其之九)第122章 浑水藏鱼(其之三)第104章 疑难杂症(其之一)第199章 三方策战(其之八)第124章 浑水藏鱼(其之五)第107章 疑难杂症(其之四)第72章 坪息是非(其之四)第180章 患殃窜地(其之六)第80章 真心难藏(其之一)第172章 腥风满道(其之二)第102章 太岁离庄(其之六)第256章 命火焚扬(其之一)第237章 无惘、不利(其之一)第64章 太岁阴火(其之一)第54章 坪论是非(其之四)第91章 风停云驻(其之三)第204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三)第266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一)第67章 太岁阴火(其之四)第219章 从易到难第103章 灯庐、医庐(第二卷完)第45章 平阳工布(其之一)第79章 云横知风第268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三)第180章 患殃窜地(其之六)第305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九)第224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316章 翻虬掀城(其之十)第38章 罻罗铺张(其之二)第243章 锋向魔氛(其之三)第115章 黄巾缕臂(其之二)第139章 天威地刑第129章 四方来者(其之二)第299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三)第73章 锋牒用窃(其之一)第35章 临晰疑云(其之四)第131章 四方来者(其之四)第89章 风停云驻(其之一)第225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242章 锋向魔氛(其之二)第185章 隔院之芸第106章 疑难杂症(其之三)第132章 四方来者(其之五)第214章 太岁、幼麟第92章 闭眼不见(陈至前传)第184章 殊胜法义第50章 山庄知风第138章 冷锋画屏(其之四)第253章 各往一方(其之五)第199章 三方策战(其之八)第243章 锋向魔氛(其之三)第276章 水浮往景(其之一)第79章 云横知风第37章 罻罗铺张(其之一)第183章 疯狗出闸(其之三)第299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三)第57章 至尊凭口(其之二)第112章 玄衣突来(其之三)第108章 浮萍无踪第145章 切利支丹(其之三)第63章 悬刀吴关(其之五)第165章 山雨欲来(其之三)
第118章 黄巾缕臂(其之五)第51章 坪论是非(其之一)第161章 剑还是剑,他不是人第296章 庐江二闹(其之十)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91章 风停云驻(其之三)第89章 风停云驻(其之一)第155章 天国火宅(其之八)第223章 夜雨庾关(其之四)第59章 悬刀吴关(其之一)第21章 如幻似真(其之三)第88章 穷鼠啮猫(其之四)第120章 浑水藏鱼(其之一)第63章 悬刀吴关(其之五)第312章 翻虬掀城(其之六)第174章 榻上巧对第92章 闭眼不见(陈至前传)第90章 风停云驻(其之二)第147章 为天作伥第209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七)第115章 黄金缕臂(其之二)第224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32章 临晰疑云(其之一)第53章 坪论是非(其之三)第48章 神刀永传第264章 命火焚扬(其之九)第273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八)第179章 患殃窜地(其之五)第41章 罻罗铺张(其之五)第207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五)第110章 玄衣突来(其之一)第113章 游剑求医第127章 璞玉泥涂第241章 锋向魔氛(其之一)第139章 天威地刑第69章 坪息是非(其之一)第67章 太岁阴火(其之四)第194章 三方策战(其之三)第200章 三方策战(其之九)第122章 浑水藏鱼(其之三)第104章 疑难杂症(其之一)第199章 三方策战(其之八)第124章 浑水藏鱼(其之五)第107章 疑难杂症(其之四)第72章 坪息是非(其之四)第180章 患殃窜地(其之六)第80章 真心难藏(其之一)第172章 腥风满道(其之二)第102章 太岁离庄(其之六)第256章 命火焚扬(其之一)第237章 无惘、不利(其之一)第64章 太岁阴火(其之一)第54章 坪论是非(其之四)第91章 风停云驻(其之三)第204章 三方策战(其一十三)第266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一)第67章 太岁阴火(其之四)第219章 从易到难第103章 灯庐、医庐(第二卷完)第45章 平阳工布(其之一)第79章 云横知风第268章 命火焚扬(其一十三)第180章 患殃窜地(其之六)第305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九)第224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316章 翻虬掀城(其之十)第38章 罻罗铺张(其之二)第243章 锋向魔氛(其之三)第115章 黄巾缕臂(其之二)第139章 天威地刑第129章 四方来者(其之二)第299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三)第73章 锋牒用窃(其之一)第35章 临晰疑云(其之四)第131章 四方来者(其之四)第89章 风停云驻(其之一)第225章 夜雨庾关(其之五)第242章 锋向魔氛(其之二)第185章 隔院之芸第106章 疑难杂症(其之三)第132章 四方来者(其之五)第214章 太岁、幼麟第92章 闭眼不见(陈至前传)第184章 殊胜法义第50章 山庄知风第138章 冷锋画屏(其之四)第253章 各往一方(其之五)第199章 三方策战(其之八)第243章 锋向魔氛(其之三)第276章 水浮往景(其之一)第79章 云横知风第37章 罻罗铺张(其之一)第183章 疯狗出闸(其之三)第299章 庐江二闹(其一十三)第57章 至尊凭口(其之二)第112章 玄衣突来(其之三)第108章 浮萍无踪第145章 切利支丹(其之三)第63章 悬刀吴关(其之五)第165章 山雨欲来(其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