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大司农小试牛刀

四大金刚对武怀玉很客气。

但怀玉知道这些都是道行很深的老狐狸,没有一个好相与的。

在民部尚书的办公室里,跟国家财政三衙的主要官员们见面碰头,以后自己主管财政,主要依靠的还是这两侍郎两卿,以及四位郎中和两少卿了。

“请大家回去后,把各自主管部门的账目都盘点总结一下,下次度支会议上,咱们一起审计审计。”

武怀玉这个计相,奉旨主管财政,最关键的就是专判度支这个头衔。

民部尚书管不了太府寺和司农寺,但专判度支可以。

有了二十四案后,其实就有了一个非正式的度支使衙,统领着民部、司农寺、太府寺,武怀玉这个度支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新官上任总要烧三把火。

武怀玉认为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把组织等理顺,毕竟以前没有这么个度支使。

理清账本,搞清家底,接下来就是要量入为出,制订财政预算,加强审计出纳。

增加新的财源也是重中之重。

他不是来查旧账清老底的,他这计相的主要任务是给皇帝搞钱,至于以前的账是不是有问题,官吏们贪污、亏空这些,不是首要的。

明年秋天对突厥颉利发起讨伐总攻,已经正式列入大唐的战略计划之中,时间都已经定好了,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个计划行动起来。

皇帝还特意升李靖为兵部尚书,着手负责讨伐作战计划,武怀玉身为计相,那钱粮这块他必须得担负起来,要保障后勤。

等到明年秋天出兵,要是他们准备不足,那到时这三衙的人都承担不起后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武怀玉不但得为朝廷筹到足够的军粮马草,还得想办法把粮草转运到边疆前线备用,这些都很考验。

司农卿窦静有些迫不急待的问怀玉有什么好办法,他是负责国家粮食仓储、出纳的,现在压力一点不比武怀玉小。

虽说他是武德宰相窦抗之子,当今天子的表兄,还曾做过并州总管,又是贞观第一任司农卿,可对于眼下的任务还是感觉到无力。

一来朝廷每年收到的正租粮食有限,司农寺每年为向关中转运不足的漕粮,就一直是焦头烂额,江淮的粮转运长安,路上消耗花费的,倍于粮食本身。

特别是陕州那段不能通航,得在山里几百里转运的山道,每一年都得是一项大工程,得全力以赴。

现在只剩下一年半时间,朝廷说要准备十万大军的作战的粮草,还得提前储备到幽、并、灵、夏、朔、云等边地。

“我说实话,咱们司农寺现在根本没有足够的粮草,也没有这能力转运这么多粮草,”

大表哥也年近花甲,满头花白头发,这司农卿不好当,光是要保证长安的粮食供应,保证百官禄米,都已经够难的了。

“大司农有何良策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也没什么办法,时间太短了,一年半时间,地里也长不出那么多粮食来,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在河朔边地垦荒屯田,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窦静希望武怀玉想办法。

其它三大金刚也都不吭声看着怀玉。

“我倒是有一个对策,”武怀玉不慌不忙,今天本来不想谈这些,本只是简单的打个招呼的,可既然四大金刚上来就要见真章,那也只好露两手了。

“大司农刚说的那些确实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但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关键就在于盐。”

“盐?”

明明是粮食的事,怎么说到盐上去了,窦静疑惑。

武怀玉看着他,他跟驸马窦诞长的挺像,两人是亲哥俩,窦驸马外放梁州都督,都督梁洋巴兴等六州军事,哥俩一个外出一个回京。

“当初我随窦侍郎去陇右随军的时候,就遇到过粮草军需短缺的问题,当时我发现在秦渭有三个大盐场,当地百姓利用丰富的盐泉制盐,得利颇丰,而陇右百姓也能吃到较便宜的盐,甚至周边的羌氐部落,也牵牛贩马来换盐。”

“我曾向陛下献过一策,开中盐法,朝廷对盐专卖,民制官收,商运商卖。朝廷鼓励商人运送粮草军需要到边关,然后换取盐引,拿着盐引再到盐仓取盐贩卖。”

开中盐法关键就是要朝廷先垄断控制盐,这样商人想要获得盐贩卖,那就得先帮朝廷运送粮草军需要到边关换引,或者是他们自己采买贩运粮草到边关换引。

这个开中盐法的最关键,就是得让盐商帮忙的同时,得有足够的利益吸引,这趟下来,他们得赚钱,甚至可能得比以前赚的多,那才有积极性。

之前武怀玉的这个建议,朝廷讨论论,但杜如晦等宰相当时反对声音较大,认为此法复杂,影响较大,执行也较困难,所以搁置了。

如今武怀玉做了计相,他也不可能直接变出钱粮来,更没有那本事直接把大批粮草军需送到边关。

食盐专卖,这是如今已经确定的新政策,也有了开中盐法的基础。

盐专卖政策,在朝中也是受到一些攻击的,但李世民也知道国库空虚,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也只能如此。

朝廷缺粮,那就盐换粮,朝廷难以承担运输和耗费,那就把他变成一个生意,让商人来。

“具体之法呢?”太府卿韩仲良问。

当初武怀玉上开中盐法时,韩仲良就是民部尚书,他也是反对者之一。

“方法也不复杂,如今朝廷已实行盐专卖,各个盐场都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卖的政策,与以前唯一一同之处,就是现在盐生产出来后,要先定等估价,然后专卖给朝廷,收入各盐仓之中,不能直接发卖。

盐商也只能从朝廷盐仓买盐。

现在不过是把直接拿钱到盐仓卖盐,改为先运粮草到边关换盐引,再去盐仓支盐。”

“此法太过复杂吧?”韩仲良依然不太看法。

“也不用全部都用开中法,我们先估算出边关所需粮草,然后张榜招商报中,盐商要先承接任务,然后自己采买或是只替朝廷运输,完成任务后换引,再到盐场支盐,最后贩卖市易。”

开中的盐到时肯定价格要比直接到盐仓交税取引买盐要便宜一些,得让利。

只要提前报中,就是把需要的粮草布匹等军需预算好,制订好折算的价格、运费,公开招商,比较公开透明,给商人留足利润,吸引他们承接。

直接自己采办粮草物资等运到边关,还是只承担运输任务,都有不同的价格,朝廷最后都是折成盐引支付。

“看似朝廷不花一文钱,既解决粮草布匹等军需,还不用承担运输,不用征召百姓,也不用承担路上耗费,但,就算盐专卖,可盐也是朝廷从盐场买来的,也还是花钱的,这不还得国库支出吗?”

“那跟直接国库出钱采买、征民夫运输有什么区别?”韩仲良置疑。

武怀玉的回答是官办改商办,能够更加灵活和有效率,官府征召一批民夫运输粮草支边,其效率是很低下,而且对百姓农耕生产等影响很大,但商人很多都是有现成的渠道、人手、车马等工具,他们效率更高。

甚至他们采买物资等,也更灵活高效,这是事实。

当然,开中法还能减少一些中间的环节,朝廷卖盐得钱,再采买物资,再征发民夫运输,这环节就比较复杂。

直接改成开中盐法,报中招商、运粮换引、凭引取盐,朝廷要做的可就少的多。

官府的效率成本,可是比商人高的多。

开中所需盐之外的余盐,可以直接卖给盐商,不用运粮换引,但这个盐价肯定要高一些,利润得比开中法赚的少。

这样才能刺激商人们运粮供边,甚至还能促使一些商人直接在边疆垦荒种地,到时直接就能以边地之粮就近开中换引,粮食运输本来最大的成本就是路上的耗费,尤其是远距离的,如果能够边地搞商屯种粮,那利润更高。

这样结果就是商人得利,朝廷也得利,毕竟边疆地广人稀,需要开发,边疆镇守军队,更需要粮草。

如果边地就能产出供应,这对朝廷来说当然是最好的。

但不管行不行开中法,如今朝廷行盐专卖法,要以盐引支盐,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多少盐才能发多少引,绝不能滥发盐引,那会引发无穷后患。

盐引就得是个简单的凭证,是买盐的资格凭证,凭盐引取相应盐数量,同时付钱、交税。

付过盐钱交过盐税,领取相应引数的盐后,就任你自由贩卖,朝廷不再管,也不要搞什么划区经营,甚至什么固定的盐商身份,这都是容易出问题的。

现在基本的盐价是固定的,斗盐十文,加盐税十文,根据盐场不同位置等,可能略有调整高低。

生产和销售都交给商人,朝廷只负责批发。

比起朝廷官制官收官卖,肯定要简单高效些,虽说利润会少,但成本也低。

朝廷现在要做的,就是垄断所有盐,做好粒盐入仓,专心搞批发,既赚点批发的差价,同时把盐专卖税给收齐。

盐引就相当于是粮票,是一种指标,买盐时得有盐引,盐引就是盐价加税后的票据,先出钱买引,相当于付款交税后的凭条,然后领盐。

为了方便,盐引有固定的面额,比如一引百斤,或是一引一石,又或可以大中小引,这就相当于一种变相的货币,假如一引一石盐,那这正常一盐引,就价值二百钱,折一匹绢。

运粮支边的盐商,朝廷根据边关远近等情况,制订好招商的粮草布匹等物资的价格,或是单独运输的运费,先折成钱,再折成相应引数,甚至可以再给予一些优惠让利。

所以在武怀玉的计划里,朝廷的盐政,以后就是搞批发的,开中盐法,重点则是做好预算,然后招收、验收,不参与更多。

“诸位,我们现在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准备粮草物资,咱们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加紧登记盐场,以后制盐须得取得朝廷颁授许可灶户执照,所制之盐必须保证全部专卖给朝廷盐仓,对出售私盐要依法严厉打击。

其二就是要做好军需预算,数字要精准,按需招商,落实下去,早点把粮草转运储备到位。”

武怀玉自己也有经营盐生意,他在陇右障县,灵州、盐州都有自己的制盐作坊,不但自己制盐,也自己卖盐,也会卖些给其它盐商。

现在朝廷这新法,以后得多个中间批发商,就是朝廷。武家自己的盐灶熬出的盐,都得先卖给朝廷盐仓,不能再私卖给别人,也不能自己卖。

要卖盐也行,再到盐仓去开盐引交钱纳税然后领盐,随你怎么卖。

这样搞,朝廷多了个批发利润,还能保证盐税收入,毕竟你买盐就得同时纳税,而不是说事后报税什么的,想逃税都没机会,

对武家的盐生意来说,肯定有影响,起码自己卖盐就多了一笔成本了,而制盐也有影响,朝廷统一收购,哪怕要定等给价,这肯定也不如纯自由交易好啊。

当然,站在朝廷角度,这样做能增加财政收入,是好事。

反正也没有那么多两全齐美的办法。

武怀玉在朔方有大量的田地,运了许多奴隶在那边屯田,这个开中法推行,对武怀玉也是个利好消息,边地种的粮,直接供军换盐引,这里面的利很高,毕竟朝廷制定预算的时候,主要还是要按边地粮价,甚至是从内地采购运输过去的成本来核算,

谁能在边地有粮那自然大赚。

斗盐十钱,加税十钱,这个盐法后的基本盐价和税,确实还是比较克制的,要知道历史上安史之乱后,缺钱的朝廷,推行盐专卖后,可是直接在盐价上,翻十倍为税。

十钱一斗的盐,加价一百的盐税,每斗卖一百一的批发价。

从此,大唐私盐贩子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禁之不绝,最终埋葬大唐的黄巢、朱温、钱镠等人几乎全是私盐贩子出身。

武怀玉打算以后武家的盐灶,把生产的火盐砖再改良一下,申请成为药品,放到千金堂药店售卖。

药盐不是食盐,那自然就不必粒盐归仓,到时火盐走高端路线。

上官一句话,下官跑断腿。

武怀玉的这个计划出来,够下面官吏们接下来忙碌个不停了。

第701章 苍山洱海的交易第100章 奏捷请功第490章 大海寺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300章 武师弟第900章 遇到麻烦第1050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463章 观自在第1103章 不学瓦岗一柱香第734章 朝沧梧而夕北海第172章 闭门羹第8章 万寿长鸟第33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433章 死不惧阎罗王第230章 皇帝闷鸟第935章 割让六国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275章 女刺客第276章 吕梁山第1030章 卧榻之侧第635章 臣惶恐第742章 冯家军第486章 秦琼的传承第348章 东宫太子第10章 捉钱令史第214章 太子洗马第249章 列门戟 建私庙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贬第49章 仗内供奉第792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816章 无双剑姬第236章 老丈人第633章 天可汗第581章 并立二妻第20章 千牛备身第972章 砸场子第420章 告你诽谤第503章 老狐狸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617章 进击的具装甲骑第163章 极品纨绔第187章 百骑统领第1031章 召归长安第1060章 李靖的无奈第850章 武良娣第506章 继续奏乐继续舞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869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237章 冰火两重天第745章 谁允许他们招安的第540章 狼王宣战倾巢来第69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216章 勾栏听曲第76章 怀玉校长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第1009章 带弓而锄佩剑而樵第911章 你怎么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653章 乐善好施第567章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5章 飘风戏月第821章 贤婿啊第283章 大官人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89章 半路遭遇第1086章 与民争利第675章 咬钩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万贯第233章 四绝第34章 病虎秦叔宝第6章 白鹿塬上第215章 洞房花烛第220章 独眼卢夫人第434章 樱桃宴第507章 交易第655章 背刺第310章 曹太公第386章 宰相之子狱中缢第669章 给你机会不中用啊第843章 继续晾着第243章 贞观大吉第912章 安平堡第628章 弹劾第1050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820章 大长公主是个痛快人第1020章 他急了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96章 玄符惊雷第532章 温泉水滑洗凝脂第568章 程咬金的羡慕第282章 攻心第1036章 进宫赴宴第510章 山后八寨第961章 惊之以威武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278章 检校都督第487章 给太子再上一课第819章 魏征的念念不忘第984章 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第722章 吴王府
第701章 苍山洱海的交易第100章 奏捷请功第490章 大海寺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300章 武师弟第900章 遇到麻烦第1050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463章 观自在第1103章 不学瓦岗一柱香第734章 朝沧梧而夕北海第172章 闭门羹第8章 万寿长鸟第33章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433章 死不惧阎罗王第230章 皇帝闷鸟第935章 割让六国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275章 女刺客第276章 吕梁山第1030章 卧榻之侧第635章 臣惶恐第742章 冯家军第486章 秦琼的传承第348章 东宫太子第10章 捉钱令史第214章 太子洗马第249章 列门戟 建私庙第483章 泄露禁中语,贬第49章 仗内供奉第792章 冲天香阵透长安第816章 无双剑姬第236章 老丈人第633章 天可汗第581章 并立二妻第20章 千牛备身第972章 砸场子第420章 告你诽谤第503章 老狐狸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617章 进击的具装甲骑第163章 极品纨绔第187章 百骑统领第1031章 召归长安第1060章 李靖的无奈第850章 武良娣第506章 继续奏乐继续舞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869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第237章 冰火两重天第745章 谁允许他们招安的第540章 狼王宣战倾巢来第69章 有眼不识泰山第216章 勾栏听曲第76章 怀玉校长第830章 此一去蛟龙出海第1009章 带弓而锄佩剑而樵第911章 你怎么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653章 乐善好施第567章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第379章 心生猜忌五娘子第55章 飘风戏月第821章 贤婿啊第283章 大官人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89章 半路遭遇第1086章 与民争利第675章 咬钩第838章 雪中送炭十万贯第233章 四绝第34章 病虎秦叔宝第6章 白鹿塬上第215章 洞房花烛第220章 独眼卢夫人第434章 樱桃宴第507章 交易第655章 背刺第310章 曹太公第386章 宰相之子狱中缢第669章 给你机会不中用啊第843章 继续晾着第243章 贞观大吉第912章 安平堡第628章 弹劾第1050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820章 大长公主是个痛快人第1020章 他急了第38章 空手套白狼第96章 玄符惊雷第532章 温泉水滑洗凝脂第568章 程咬金的羡慕第282章 攻心第1036章 进宫赴宴第510章 山后八寨第961章 惊之以威武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278章 检校都督第487章 给太子再上一课第819章 魏征的念念不忘第984章 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第722章 吴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