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荣光)

bookmark

太原王氏数百年底蕴,东都洛阳虽然不是王氏故土,但观德坊的大院每一处陈设都可以窥见千百年的荣光。王氏七郎君王梓山一身青衣,宽袍缓带,在四面开轩的敞堂上坐下。

王颐恭敬的立在一旁,执手拜道,“七叔。”

“是大郎啊!”王梓山敞声笑道,“自三年前一别,咱们叔侄已经有一段日子没有见了。”

“是,”王颐声音中也露出了一丝笑意,“七叔行踪不定,侄儿也时常惦记!。”

太原王氏裔枝极多,作为嫡支梓字辈的男丁,王梓山博学多才,成年之后并没有入仕,而是游历天下,纵情诗酒。为人行事颇有天真之处,但时常有不意出的真知灼见,太原王氏上下却没有人敢轻忽这位王七郎,就是连如今的族长王梓怀都要重视这位弟弟的话语。

此时,王梓山放下手中的绿玉斗,捋了捋黝黑的胡子,问道,“大郎,听说你前些日子见过圣人了,你觉得咱们如今这位圣人是怎样一位君主?”

王颐坐在一旁,淡淡一笑,道,“今上虽然年轻,瞧着却是个有大志向的,若气运不差,许是在他的手上真的能重现太宗朝荣光!”

王梓山目中露出一丝诧色,“你竟然对他评价这么高?”世族绵延数百年,王颐乃太原王氏的嫡长子,倾家族全力培养而出,自幼心高气傲,虽然礼节疏离,但能从他口中得一句赞赏,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今姬氏这位年轻君主能够得到他这么高的评价,想来确实不是凡物。

他捻须沉吟片刻,“既然如此,这位君主倒也值得咱们王家报效了。若阿鸾当真能做这个皇后,倒也算的上是般配了!”

大周共有四个地域集团,山东士族尚婚姻,江左士族尚人物,关中士族尚冠冕,代北士族尚贵戚。江左和代北士族早已没落;姬氏起自关中,作为关陇士族的代表得到天下。因此关陇士族势力最强,左右着周初政局。以崔、卢、郑、李、王为首的山东士族,虽经多年战火打击,但历久弥坚,根深蒂固,到周朝初年仍繁荣昌盛。

周朝早年,山东世族在天下人心中地位颇高,大周名相、重臣皆争相欲与之结婚姻,亦哄抬了山东世族的门楣。太宗皇帝心中不豫,命臣子修《氏族志》,抑制山东世族门楣。但太宗皇帝纵然不愉山东高门,到了给自己心爱的嫡幼子晋王姬渠择妃的时候,依旧选了太原王氏的女儿。这位晋王姬渠便是后来的高宗皇帝,其元后乃元魏尚书左仆射王思政的孙女,也是太原王氏女,却不是嫡支出身。数十年后,新帝姬泽再次择后,若此番王合雍当真雀屏中选,成为大周皇后,便也是百年来第一个山东世族嫡支女郎做大周皇后。

“不,”王颐摇头,道,“恰恰相反,正因为圣人是个明君,所以我反对让妹妹进宫做中宫皇后。”

“哦?”王梓山讶异,“这是为何?”

“自古明君都是心高气傲之辈,如何容的下咱们山东高门在大周特殊的地位?”王颐仰起头,侃侃道,“太宗修《氏族志》,女帝修《姓名录》,都是此等明证,圣人如今被朝事及北地节度使孙炅缚住了手脚,若他当真有本事,日后解决了这诸般事情,如何能不压制山东士族门楣?到时候,阿鸾是王氏的女儿,又是姬家妇,夹在其中,要如何自处?”

他唇边露出一丝苦涩的笑意,“阿鸾是我同母胞妹,我心疼她,宁愿她缔婚门当户对,嫁入一同门楣的五姓七家中。便是下嫁下一等家族,也好过日后会受这般的罪!”

王梓山闻言眉目一扬,流出一丝锋锐傲然之色,“咱们山东世族显赫数百年,也不至于就此没落吧?再说了,”顿了顿,“听说姬家的男人历来对妻子颇有情分,阿鸾既美且慧,若圣人得了阿鸾为妻,日后不见得会做出不容情的事来!”

王颐垂眸嗤笑,“这等瑰色轶事七叔还真当真啊!”

他顿了顿,深深道,“似咱们这等人家,看待这等事情,从来不该以风花雪月,而应当以两个势力联姻来论处,这也便是咱们山东士族尚婚姻意义所在。”

王梓山沉默片刻。自东汉之后千百年来,皇权更迭,世族大家稳固传承下来,他们占据了权利最甜美的果实,便必须分薄皇权的饼子。南北朝时代皇权积弱,为了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只得与世族共治天下。如今到了大周朝,周朝统治稳定,又出了数任雄主,自然不能容忍自己的权利地位为世族分薄了过去,便一力加强皇权,打算将占据了权益的世族打压下去!

大周立朝百年,昌盛兴旺之相已显。国安则民富,民间生活渐渐富足,纸笔造价渐渐下落,雕版印刷的出现使得书籍也成了百姓能够接触的到的名物。世族对于知识的固守垄断渐渐被打破了一丝缝隙。长远来看,世族的尊荣注定要没落。

平民百姓习惯了将世族看的高高在上,自以为世族各处皆是完美。其实并不知道,所谓的世族高门,外表看着光鲜亮丽,本质上亦是政客。平日里虽然,到了生死存亡关键关头,为了家族的绵延,可以将一切所谓的节操都放弃。五胡乱华之时,大部分士族随着晋王氏东迁,留在北方的士族,为了延续家族的荣光,便效忠了元魏异族朝廷。

大周兴起之后,太宗、高宗两朝帝王为提升君权,力主改变了天下“重姓氏”为“重官职”,又兴科举制,一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朝堂,打破了世族对朝堂政权的垄断,此两件事,便是对世族的重重打击。山东世族虽因百年底蕴,人才出色,在朝堂上依旧占着一定分量。但再也不复南北朝的风光。

当时的世族掌家人为了对抗关陇,维系百年来的尊荣,一力寻找着办法。应天女帝得势之后,为打压在朝堂上占据了优势的关陇世族,巩固自己的统治,急需联盟之力,女帝薛氏母系乃弘农杨氏,亦系世族之列,山东世族投靠女主,五姓七家出色人物颇多,在朝堂上占据要职,女帝靠着山东世族的助力,彻底打垮了关陇集团,树立了君临天下的权威。山东世族也因此保全了实力,得了一丝松缓之机。

如今数十年已经过去,女帝早已作古,大周朝堂瞬息万变,山东士族又到了需再次抉择的关头。

“狸奴,”王梓山唤着侄子的小名,风流倜傥的容止也露出了一丝衰颓之色,“你说的道理七叔都明白,你倒是说说,你觉得,咱们如今该当如何作为?”

王颐唇角露出一丝虚渺豁达的笑意,“若真照侄儿所说,如今既君权咄咄,咱们抵抗不了,就任他衰颓就是了!世事变化多端,姬周一朝坐拥八百年江山,也终究没落;当初武王西出岐山,意气风发之时,又如何知道,千年之后,其亡兄伯邑考的后裔能够再度崛起,重新做了这个天下的主人?君不见,当年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门阀多么尊贵,侯景之乱中也不过付于一抔尘土,说起来,千百年前,天下人都茹毛饮血,又何来有世族之说?若门阀之事当真是该扔进作古堆里的东西,顺其自然也就是了!”

“这如何成?”王梓山大声反驳,面色激变。

当年太宗皇帝为其嫡幼子晋王求娶太原王氏女,太原王氏却嫌弃姬氏皇族谱牒不信,且数百年来频频联姻胡族,血统不纯,不愿与之联姻;如今太皇太后为新帝择后,太原王氏的女儿却作为候选人之一,与其余长安贵胄女郎一同赴宴,被太皇太后和玉真大长公主遴选。

这等屈辱对比之情,王梓山作为太原王氏的儿郎,如何不埋在心中,深深衔悔。

“狸奴,”王梓山沉声道,“旁人如何看、如何想世族的传承,我管不着。但我们不成。我们作为太原王氏族人,秉承了先人遗泽,便必须守护住太原王氏的荣光。”

王颐的目光中露出了一丝痛苦之色。

山东士族绵延数百年,不乏出色子弟,对于士族的没落趋势,不是没有人看的出来。而对于世族子弟真正的痛苦在于,他们能够清醒的看到山东世族的势力渐渐衰颓,但他们出生在这个关口,无法凭着自己的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却必须维持住传承数百年世族的骄傲风度!

“七叔,我错了。”王颐道,“我既是王氏子弟,便自会负责起我的责任来。可是七叔,”他抬起头,望着王梓山急急道,“这等家族兴亡之事是我们男儿家之事,阿鸾是女子,可不可以不要把她扯进来?咱们寻个理由让她退下来,别去理会那劳什子选后之事了。”

王梓山垂下眼眸,默然没有说话。

王颐登时似乎明白了什么,面色微微一变,身子绷紧起来,“七叔,你这些日子已经收到了阿爷的消息么?”

王梓山望着王颐深深叹息,顿了片刻方道,“前些日子,清河崔氏、荥阳郑氏等族的人到了太原,大兄在屋子里和他们谈了两个时辰!”

王颐的目光中露出焦急神色,“圣人雄心大志,定然乐意接受有才人士的投效。咱们若要维护世族的尊荣传承,一定有其他的法子。没有必要一定牺牲阿鸾的婚姻呐?”

王梓山的目光望着年轻的侄儿,充满了怜惜之意,重重道,“狸奴,皇室重嫡子,若阿鸾此番当真能够正位中宫,且生下嫡子,日后这位嫡皇子多半便能继承皇位。下一任皇帝身上带着世族的血脉,便总要对世族宽容一些。山东世族也希望新帝能够出自世族女子。阿鸾生当其时,是最好的人选。且她自己身为太原王氏的女儿,也有自己的自觉。你也能够想到,她会不会答应?”

王颐登时怔住。双手无力的垂下来,目中露出了深深的痛苦之色!

太初宫中火树银花,翔凤髻、长长水袖的宫人在台上跳着柔美的舞蹈,杜永新立在台上,《太平景》悠扬的歌声响彻集仙殿。“圣人,”薛采举起面前的黄金鸳鸯纹酒盏,对着身边的姬泽殷殷道,“臣妾敬您一盏酒!”

第225章 三五:当暑理絺服(之安变)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荣光)第215章 三二:散思莲子间(之匫情)第161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灵犀)第214章 三二:散思莲子间(之烧床)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女师)第115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第230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蕊春)第五章 :朱光照绿苑(之巧巧)第219章 企想远风来(之谋算)第224章 三五:当署理絺服(之盟约)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89章162|二三:路遥日月促(之公道)第131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长安事)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59章 十一:逢侬多欲擿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碧桐)第73章第217章 三三:叠扇放床上(之当年)第212章 三一:百虑相缠绵(之郎心)第201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孙沛恩)第95章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梁王)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时歌之延州春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恶念)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县主)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捉奸)第224章 三五:当署理絺服(之盟约)第六章 :照灼兰光在(之游园)第203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破立)第104章第218章 三三:叠扇放床上(之亲征)第122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之红玉)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78章第68章 十三:翠衣发华洛第85章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42章 七:春风复多情(之女子难为)第229章 二三:持寄于行人(之布局)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认命)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了情)第53章第116章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认母)第196章 二七:窈窕瑶台女(之回环)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87章第57章第203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破立)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233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承诺)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捉奸)第118章第206章 三十:夕宿兰池里(之马氏)第102章 十八:共欢弄春音第70章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寿光公主)第107章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万福礼)第97章第一章 :初花锦绣色(之三娘子)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诀)第230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蕊春)第134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诉请)第98章第231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弑弟)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尚宫)199二八:谁复相寻觅(之宜春郡主)第112章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六章 :照灼兰光在(之游园)第86章 十六:调弦始终曲第114章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认母)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经年)第53章第93章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问心)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兄妹)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树)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入京中)第158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进退)第206章 三十:夕宿兰池里(之马氏)第123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之花谶)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入京中)
第225章 三五:当暑理絺服(之安变)第133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荣光)第215章 三二:散思莲子间(之匫情)第161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灵犀)第214章 三二:散思莲子间(之烧床)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女师)第115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第230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蕊春)第五章 :朱光照绿苑(之巧巧)第219章 企想远风来(之谋算)第224章 三五:当署理絺服(之盟约)第140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岔路)第89章162|二三:路遥日月促(之公道)第131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长安事)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59章 十一:逢侬多欲擿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碧桐)第73章第217章 三三:叠扇放床上(之当年)第212章 三一:百虑相缠绵(之郎心)第201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孙沛恩)第95章第137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梁王)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61章 番外:子夜四时歌之延州春第170章 二四:非是我淹留(之恶念)第155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宜春县主)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捉奸)第224章 三五:当署理絺服(之盟约)第六章 :照灼兰光在(之游园)第203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破立)第104章第218章 三三:叠扇放床上(之亲征)第122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之红玉)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78章第68章 十三:翠衣发华洛第85章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42章 七:春风复多情(之女子难为)第229章 二三:持寄于行人(之布局)第127章 朱夏花落去(之磨合)第130章 朱夏花落去(之认命)第192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了情)第53章第116章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认母)第196章 二七:窈窕瑶台女(之回环)第153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艳遇)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87章第57章第203章 二九:朝登凉台上(之破立)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233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承诺)第190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捉奸)第118章第206章 三十:夕宿兰池里(之马氏)第102章 十八:共欢弄春音第70章第152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寿光公主)第107章第三章 :今还燕巢梁(之万福礼)第97章第一章 :初花锦绣色(之三娘子)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诀)第230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蕊春)第134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诉请)第98章第231章 四十:持寄于行人(之弑弟)第15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交勾)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尚宫)199二八:谁复相寻觅(之宜春郡主)第112章第182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合像)第六章 :照灼兰光在(之游园)第86章 十六:调弦始终曲第114章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144章 二二:浮瓜沉朱李(之瑟瑟下)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认母)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经年)第53章第93章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问心)第四章 :光风流月初(之兄妹)第129章 二一:朱夏花落去(之王氏玉树)第185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下狱)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前尘)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入京中)第158章 二三:路遥日月促(之进退)第206章 三十:夕宿兰池里(之马氏)第123章 二十:罗裳曳芳草(之花谶)第79章 十五:酌酒初满杯第二章 :敢辞岁月久(之入京中)